如何判斷患上「媽媽手」?教你做個簡單小試驗

2020-12-22 澎湃新聞

如何判斷患上「媽媽手」?教你做個簡單小試驗

2020-03-30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科小麻 蘇州科技城醫院麻醉科

帶娃新手不論爸爸媽媽,基本已經遺忘了帶娃正確姿勢。每天抱娃、幫娃洗澡、做各種家務,長時間腕關節使用姿勢不對或過度疲勞,就容易發生腕關節腱鞘炎,而產後媽媽最常見的就是 「手腕狹窄性滑囊炎」就是俗稱的「媽媽手」。當你出現大拇指底部的腫痛,做抓、握、擰、捏等動作時,會引發腕部的疼痛,做家務常常使不上勁,疼痛的特定部位是大拇指近手腕的地方。

你可以做一個簡單小試驗:即將大拇指握住,並且將您的手腕彎向小指側時,疼痛會加劇。那往往說明你已經患上了「手腕狹窄性滑囊炎」。

當然到醫院檢查如超聲等來確診,以排除其他有類似症狀的疾病。

為什麼會患上「手腕狹窄性滑囊炎」呢?

由於手腕過度使用加上懷孕內分泌因素的影響,懷孕後期及產後,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易引起手腕韌帶的水腫、肌腱韌帶也變得鬆弛、強度變差,長時間活動減少,使肌力減退。月子期間由於產婦氣血虛弱,若受風寒侵襲,寒氣則滯留於肌肉、關節間,就容易引起肌腱、神經發炎。產後抱孩子的姿勢不對,常常是長時間用手腕託住嬰兒頭部,從而拉傷手腕的肌腱。

那是否有辦法預防與緩解疼痛呢?答案是肯定!

避免手部的過度使用、手腕關節的運動來預防,當你已經出現疼痛,亦可以試試冷熱溼敷、吃抗炎藥如布洛芬等,當這些方法都失敗後最好選擇手術治療。

下來就來介紹簡單的家庭療法來預防緩解手腕部的疼痛。

1、休息是最好的預防與治療方法

要儘量減少再傷害的機會,避免拇指經常重複的動作,避免長時間做扭、握、壓、扣等動作。

2、帶護腕

分娩後的第一個月,媽媽的手是最辛苦的,很多媽媽都在月子裡傷了手腕,戴一副護腕,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手腕。

3、單手或雙手抱嬰兒

儘量讓五指併攏,手掌、手腕呈水平狀,平均分攤嬰兒的重量,哺育母乳時注意不要過度使用拇指,或是持續太久。

第一步:逆時針旋轉手腕,然後順時針旋轉。重複每次動作10次,5-6組。

第二步:先握拳再松拳,重複每次動作10次,5-6組。

第三步:手腕向掌心側移動至最大程度,再向背側移動至最大程度。重複每次動作10次,5-6組。

原標題:《當心患上「媽媽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媽媽手,產婦,手腕狹窄性滑囊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醫生患上「媽媽手」,竟自己給自己做手術,網友:是個狠人,佩服
    除了媽媽這個群體之外,一些由於工作性質需要經常用到手部的職業也很容易患上這個疾病,比如說:醫生。最近在網上就看到了一位「狠人」醫生,由於患上了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竟然打算自己用左手給右手開刀。要知道,一般人只要聽到要動手術,心裡就忍不住抖三抖了,何況自己給自己手術,簡直不敢想像。
  • 你的手部是否過於勞累? 浙二手外科醫生教你判斷預防腱鞘炎
    第三步:手腕向小指方向折 第二步:整隻手摺起來握住 第一步:大拇指放在小指的根部 圖二 圖一 ①②③④不知你注意到沒,最近網絡上在流行一個簡單的判斷手部是否勞累過度的方法,用來檢測是否患有腱鞘炎。見習記者 張煜鋅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照著上圖,如果你在折的時候感覺到很疼,這意味著你的手勞累過度,可能有患上腱鞘炎的風險了。 有網友對此進行了自我檢測後,紛紛表示—— 「兩隻手都疼死了……這個有什麼緩解的辦法嗎?」 「啪的一聲,然後痛死了!」 「最近老是玩吃雞,手腕大拇指確實不舒服,看來以後得少玩了。」
  • 產後手腕痛,小心患上「媽媽手」!四招教你提前防護
    剛分娩後媽媽的肌腱、韌帶都較為脆弱,如果手部姿勢不正確、過度使用,使伸肌和外展肌動作過多,很容易引起發炎。新手媽媽是「媽媽手」的高發人群,那麼如何自檢自己是否得了「媽媽手」?快來和健康君一起看看!「媽媽手」的典型症狀是:❤拇指一側手腕變得紅腫或腫脹,食指、拇指用力時會有疼痛並逐漸加重(通常早晨起床時,疼痛較為嚴重);❤關節活動受限,無力提物;❤局部有痛性結節;❤症狀通常開始很輕微,隨著嬰兒護理和家務活動增加而加重。
  • 四招教你剁了這隻「媽媽手」.
    SHE成員之一ELLA就在產後得了這隻「媽媽手」,雖然在微博上說「當媽媽當然要有媽媽手啦」,但「媽媽手」的痛苦是真的扎心呀,圖片上的手都裹成豬蹄樣了,醬醬知道你肯定是咬著牙說「每一個寶貝就是讓自己愛不釋手啊
  • 當心患上「手機手」
    長沙晚報6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雙) 小曉(化名)是一名辦公室文員,經常對著電腦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最近,她發現右手使用滑鼠時,手指出現疼痛、麻木,上班時間久了回家端物、提物時還出現突然失手的情況。
  •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溼疹 從四個特徵入手
    原標題: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溼疹 從四個特徵入手   溼疹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皮膚性疾病,特別是在寶寶當中出現的情況更加普遍,對寶寶的影響也比較嚴重,我們要重視它的出現和判斷。
  •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蕁麻疹?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蕁麻疹?蕁麻疹在生活當中雖然有著較高的發病率,但仍有很多人對於蕁麻疹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患上蕁麻疹。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蕁麻疹不能夠及時被發現的有可能會錯過治療時機,那麼應該怎麼判斷是不是患上蕁麻疹呢,我們聽聽請皮膚科醫生的具體介紹。
  • PPD試驗陽性就一定患了結核病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PPD試驗的主要用途包括: 輔助診斷結核病。 卡介苗接種3個月後,了解機體對卡介苗的細胞免疫反應。 判斷過敏素質(atopy)患兒的預後。
  • 熊黛林產後10天患「媽媽手」,你們有沒有跳脫「媽媽手」的折磨呢?
    從生下雙胞胎寶寶,到產後嚴重水腫,熊黛林頻頻上熱搜了!但最近,產後才十天的她,就出現在了公眾面前。。。這次不是啥好事,才坐10天月子,就去診所看病。因為產後的她什麼事都堅持親力親為,為了照顧好雙胞胎寶寶,產後十天就患上了「媽媽手」。
  • 小兒肺炎早期症狀 五個步驟教你正確判斷
    原標題:小兒肺炎早期症狀 五個步驟教你正確判斷   肺炎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疾病,主要在兒童當中發生的情況比較普遍,它的出現讓好多家長特別苦惱,我們在發現孩子有不正常的情況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 母乳餵養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教你7種方法
    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咪在餵養寶寶的時候,經常把握不好寶寶的吃奶量,不知道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其實,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表情及聲音等情況來判斷,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方法吧。一、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教你7種方法來判斷:1、
  • 如何判斷嬰兒冷不冷?家長們別再傻傻摸手了,應該摸「這裡」
    如何判斷嬰兒冷不冷?家長們別再傻傻摸手了,應該摸"這裡"導語"有一種冷叫爸爸媽媽覺得寶寶冷",生活中是不是父母們在判斷寶寶冷不冷的時候,都是憑感官和自己覺得呢?案例小李是一位90後寶媽,她的兒子剛剛三歲,小傢伙不但長得非常帥氣,而且還是一個小暖男,三歲的他就已經懂得體諒媽媽,甚至有時候還會給小李講一些小笑話。
  • 4招教你自己判斷是否患上了前列腺炎!
    前列腺是男性不成對的實質性器官,主要是由肌組織和腺組織所構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前列腺炎的風險越來越高,只要及時掌握前列腺炎的早期症狀,做好治療就能夠讓病情好轉. 邯鄲男健專家告訴你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前列腺炎?
  • 這就是媽媽獨自帶娃的模樣,患了「媽媽手」的寶媽們,誰痛誰知道
    「媽媽手」,還加了TAG說「當媽媽就是要有媽媽手啊」。,保姆和月嫂也會跟上,但是就連女明星們也一個一個說自己患上「媽媽手」,那普通人家的媽媽們患上「媽媽手」就更普遍了。為什麼那麼多寶媽會患上「媽媽手」?
  • 如何判斷甲減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患上甲減
    對於甲減這種疾病,很多朋友可能沒有聽說過,事實上這種疾病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如何判斷甲減,甲減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甲減的飲食原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甲減怎樣判斷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甲減,我們可以通過到醫院檢查下面的這些項目來確定。
  • 「滑鼠手」好發於女性!如何判斷是否中招?
    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更容易受到壓迫,因此女性發生「滑鼠手」的概率要比男性高。 2.辦公族們逃不掉。編輯、程式設計師、教師、音樂家、建築設計師、繪圖工作者等也易患上「滑鼠手」。 3.勞動工人需注意。家庭主婦、技術工人(木工、修理工等)、司機等反覆使用肘腕部勞作的人群,也是「滑鼠手」高發人群。 4.中老年人要當心。
  • 如何判斷方向盤有沒有回正?教你幾個小妙招,十分簡單,一學就會
    而很多人去考駕照的時候都會聽到教練經常說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方向盤打死,因為這樣有利於我們通過考試,是開車的一個小技巧。於是很多學員通過考試之後在平常開車也保留了駕校中的習慣,尤其是停車的時候,很喜歡將方向盤打死,但是停車的時候要是不把方向盤迴正的話對於車輛的損傷是很大的。那麼我們在停車的時候怎樣判斷方向盤有沒有回正呢?
  • 天天用電腦,怎麼不得「滑鼠手」?教你判斷和預防(附專家示範)
    當我們長時間使用電腦同時,相伴而來的卻是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滑鼠手」便是其中之一。「滑鼠手」的規範名詞應為腕管症候群,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那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先自我診斷腕管症候群呢?在這裡簡單教您幾個小辦法:1.Tinel徵
  • 熊黛林產後10天就中招,關於「媽媽手」,你一定要小心
    月子都沒坐完就去醫院看病扎繃帶,到底是什麼傷啊……有記者採訪後才知道,原來她產後抱娃時間長,姿勢不太對,產後沒幾天就患上了「媽媽手」。看完病後,熊黛林還在微博曬出了治療後的照片,並配文:痛並快樂著。不只熊黛林,不少藝人當了媽媽之後都飽受「媽媽手」的折磨。
  • 教你10個帶娃小妙招
    這不,寶寶乖巧的時候,像個小天使,但是,哭鬧、半夜不睡覺…的時候,簡直是個小惡魔。為什麼看別人家帶孩子那麼簡單,我帶孩子就那麼狼狽那麼累呢?這裡和您分享10個小妙招。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很多國內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對此,國外的醫生反覆提示: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的間隔時間一次比一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