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民公安大學路上,長安君的小夥伴驚遇部長級人物!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
這可是國家信訪局局長首次和首都十多所高校、800多位大學生面對面,全方面真誠答疑,揭秘真實的信訪制度。
舒局長演講讓小夥伴們大開眼界,現場掌聲不斷,你絕想不到真實的信訪是這樣的!
長安君——
什麼是信訪呀?
舒曉琴——
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我們國家的《信訪條例》定義為,所謂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通俗地講,信訪就是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之訪」。它是有歷史淵源的:
中國現代信訪與古代類似信訪的活動最根本的不同,就在於是為了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信訪。
安仔——
我們給中央領導寫信提意見建議,真的能被看到嗎?真的能發揮作用嗎?
舒曉琴——
信訪制度是實現人民政治參與、民主監督、權利救濟的重要渠道。給中央領導寫信提意見建議,國家信訪局都會通過不同形式報送中央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對一些特別重要的,還會單件呈送,有不少意見建議被採納。
長安君——
信訪是不是只有中國有呀?外國沒有信訪制度吧?
舒曉琴——
不是的,信訪活動並非中國的獨有現象。不少國家如瑞典、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在解決社會矛盾中,既建立了審判機制,就是訴訟制度;也建立了非訴訟救濟機制,類似於我國的信訪制度。
長安君——
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的目標指向究竟是怎樣的呢?
舒曉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納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設計,作出了具體安排,即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這段話,就是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的總要求,明確了必須抓好的三項重點工作。一是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這是適應信息化發展形勢和群眾新期待提出來的新任務,我們作為「陽光信訪」來打造;二是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這是信訪工作的核心和基本原則,我們作為「責任信訪」來落實;三是訪訴分離,這是法治化建設的題中之義,我們作為「法治信訪」來推進。
安仔——
能給我們詳細說說「陽光信訪」嗎?
舒曉琴——
「陽光信訪」,顧名思義,就是信訪工作要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我們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了國家信訪信息系統,群眾可以進入信訪局門戶網站進行網上投訴。我們把群眾的來信、來訪事項也全部放在網上流轉。這樣,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很方便地反映問題,很方便地查詢到來信、來訪和網上投訴事項的整個辦理過程和處理結果,可以對信訪部門和職能部門進行滿意度評價。
從近兩年的實踐來看,「陽光信訪」成效明顯,現在全國受理的網上信訪佔信訪總量的四成以上,網上信訪正逐步成為信訪主渠道。
這兩年我們還加強了信訪事項的統籌督查督辦,特別是對存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的實行問責,典型案例還納入了國務院大督查核查問責。督查也是陽光督查。中央信訪督查組除國家信訪局同志外,還有中央有關部委、中組部掛職幹部、地方信訪部門的同志參加,還邀請了所在省市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全程參與,督查過程、督查結果以及後續整改情況也全部在網上公開。這項工作也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聽了舒局長的演講和答疑,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同學任燕妮說:「原來信訪工作與我們之前的印象大為不同,新的信訪制度的改革是真真切切的幫助百姓解決問題,更好地做到服務於百姓。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更該努力學習,推廣我國現行信訪制度,為中國的信訪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盡綿薄之力!」
最後,這位「部長進校園」活動今年請來的第一位女部長流暢地背了一副對聯的下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我們要把信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反映的問題當家事,把做好群眾工作當家業。不管同學們步入社會從事什麼行當,都能為信訪工作做貢獻。大家都應該來呵護老百姓,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共同集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長安劍致力於創作精品好文,歡迎小夥伴分享轉發,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需標註「轉自長安劍微信公眾號ID:changanjwj」並標明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互動區
昨日文章:《谷歌能回來嗎?能!但先得做一件事……》《十一月朋友圈謠言TOP10》
@夏凜: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無疑前景廣闊,取決於龐大的網民基數。要想在這裡分一塊蛋糕,依中國法律行事,坦然接受監管才是正道。
@神行太保:關於谷歌,我曾經搜索第一用谷歌,但是那年高傲不可一世的谷歌走後,我搜索就改用百度了,現在要回來,我百度已經習慣了。
@我不服1959:谷歌很無賴。這就好比他以前看中國飯挺好,湊過來一起吃,不但吃相難看,還惡吃惡打。中國主人告訴他,這是在中國,得按中國規矩吃,不樂意了,一摔筷子,走了,但換個馬甲,又回來了。
@晴天1658:谷歌只是名義上「退出中國」,只是把伺服器轉到香港,其他的並沒有什麼改變。至於還會回來嗎,我想會的,畢竟中國的市場這麼大,沒理由不回來。
@Icarus2718:呵呵,裝什麼民主裝什么正義?中國這麼大塊市場看得你直流口水,忍了這麼些年辛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