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宣布停運的背後,是否宣告華語樂壇氣數已盡

2021-01-09 娛樂笑面虎

2021年1月5日星期二,蝦米音樂官方微博正式發布聲明,蝦米音樂將於2月5號停止運營。這一消息的爆出,引來大批網友的關注和討論。此前,在去年就已經有小道消息稱,蝦米音樂將會下架,那時候大家還不能確定消息的真假,現在官方的聲明算是承認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蝦米音樂將於今晚停止註冊新的帳號、並且不提供會員充值服務。二月五號開始,蝦米平臺停止所有歌曲的播放,歌單導出,本地下載等,只開通帳號資產處理連結。但是授權的網頁端平臺將會持續運營。

蝦米音樂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音樂平臺,能與之抗衡的只有網易,甚至就連qq音樂也處在鄙視鏈的下端,自2008年成立以來創造過許多輝煌的歷史,但好景不長,由於資金問題,蝦米音樂在2013年被收購,收購方為阿里平臺。後來又與天天動聽合併。蝦米自合併以後,發展勢頭也極其迅猛,擁有不少音樂的版權和許多優質歌單。在蝦米音樂平臺的策劃下,發現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包括民謠歌手程璧,rapper GALI、聲音玩具等音樂人。

不少網友對於蝦米的關停表示遺憾,也認為如此優秀的音樂軟體卻落得如此下場證明如今真正優秀的音源沒有人聽,而少數的音樂愛好者也養不起這樣一個音樂軟體。不少音樂人對此表示遺憾和對音樂圈的無力感。一個好的音樂平臺夾在不願意付版權費的聽眾和收取高額版權費的音樂人中間,最後只能宣布解散。在2019年蝦米的活躍用戶只有不到3千萬,相比較於qq音樂的3億多,實在是有些難堪。

蝦米音樂的重點一直不是購買大量的音樂和招攬聽眾,它致力於發掘小眾的原創音樂人,發掘真正的好音樂,尊重版權消費,扶持音樂人。登陸蝦米頁面,你會發現蝦米對於音樂的分類和歌手的專輯歌單等類別是所有音樂平臺裡最專業的。甚至是音質也要比其他平臺好很多。

在微博關於#如何看待蝦米停運#已經有不小的討論和關注度,很多人都在問,之前在蝦米購買過的專輯或者單曲怎麼辦?還有五月天的粉絲們都在討論,蝦米可是擁有他們的獨家版權啊,以後難道再也聽不到偶像的歌了嗎?更多的網友對此表示可惜,尤其是那些10年來努力營業,積極運營的小眾獨立音樂人,10幾年的心血毀於一旦了。但大家都在說蝦米的確是個良心平臺,也是最專業的音樂平臺,不少人希望不要停運。對於以上問題,蝦米在官方平臺也做出了解答。

蝦米在10幾年的掙扎中落敗,它堅持的音樂精神和原創版權都值得其他音樂平臺延續。很多人一邊說著華語樂壇已死,一邊又去聽盜版資源,不願意為喜歡的音樂付費。數位音樂的推動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這次被邊緣化的是蝦米,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 End----

評論、點讚、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微博、大麥和蝦米音樂聯手發起華語樂壇抗疫倡議,百餘...
    四海一家,華語樂壇在行動。  4月20日,網易雲音樂、微博、大麥和蝦米音樂四大平臺聯手發起主題為「相信未來」的公益倡議,邀請上百位華語樂壇的頂級歌手義演,為所有參與抗疫的人歌唱,為各行各業的人加油,呼籲一起努力復工復產,積極樂觀迎接疫情的最終消散。
  • 50歲的音樂詩人遊鴻明,是否已被華語樂壇埋沒?
    作為一個成名於90年代末的「音樂詩人」,遊鴻明的「遊式情歌」曾打動了無數聽者的內心,也安撫過很多寂寞的心靈。華語樂壇從不缺乏優秀歌手,縱然過客匆匆卻始終眾星璀璨。那麼,當遊鴻明的名字被越來越少地提及到,50歲的他是否已被華語樂壇埋沒?多年以來,作為歌手的遊鴻明,總背負著音樂詩人、創作型歌手和大情歌的三個標籤。
  • 蝦米音樂啟動兩大原創音樂扶持新計劃
    千龍網北京9月20日訊 19日,蝦米音樂在北京舉辦「蝦米尋光盛典」活動,蝦米音樂聯合創始人、蝦米音樂內容中心總監王皓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旨在扶持原創音樂的尋光計劃,重磅宣布「造作行動」「Next Level 新聲勢力」兩大原創音樂扶持新項目的正式啟動。
  • 蝦米音樂「尋光」四年,這張成績單你應該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6日訊 2018年3月6日,阿里音樂旗下的在線音樂平臺蝦米音樂宣布,第二季「尋光計劃」音樂人首張個人專輯系列,將於本月底前後正式推出。   作為國內最早、專業且富有洞察的獨立原創音樂人挖掘者、點亮者,蝦米音樂一直以來在扶持獨立音樂人的方向上不遺餘力。
  • 淺談周杰倫音樂成就,兼評華語樂壇的偉大歌者
    周杰倫是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指標性及影響力的唱作人,融合中西方曲風開創以「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為標準的中國風 ,並將R&B曲風提升為主流高度,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中國風」的先聲。
  • 音樂|誰是華語樂壇黃金十年「執牛耳者」?
    口水歌」「口水歌」的盛行,是快餐時代的產物,但它註定曇花一現,上一秒還在流行,下一秒就可能被遺忘和那些經得起反覆聆聽數十年的經典歌曲一比其實這些「音樂鬼裁」不過是投機取巧地換種套路繼續攪渾水。華語樂壇,尚有來路,卻難見歸途。二十一世紀,我們經歷了戀愛降級、消費降級、社交降級,終於我們可能又不幸地將被「音樂降級」裹挾而去······差異,本身就是一種美。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MP魔幻力量、卓文萱、八三夭等樂壇新生代以及劉德華、張學友、周華健、張震嶽、李宗盛、梁靜茹、任賢齊、劉若英等華語樂壇一哥一姐所有經典歌曲買入。可以看出,此時的阿里巴巴對於音樂產業投入意願強烈。對於身處其中的蝦米而言,情勢顯然是向好的——行業正處上升通道,背後還有阿里巴巴的大力支持。但是,就在此時,災難來臨了。
  • 華語樂壇青黃不接,希望何在?
    這是網易雲音樂的一個歌曲評論,這也能很好的表達人們對華語樂壇衰落的無奈。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華語樂壇的悲哀並不只是音樂人的問題,更多的是整個市場環境的問題。如今,作為最長命的女子組合,S.H.E對華語樂壇的貢獻相信已不用多說;Twins以《下一站天后》成為火遍兩岸三地,在當年也幾乎是和S.H.E分庭抗禮的組合;之後,更有一系列網絡歌手的興起。
  • 華語樂壇新生代三巨頭,未來的華語音樂大旗就靠他們扛起來了!
    華語樂壇曾經有過10年的輝煌時期,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之間誕生了太多的天王天后。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人也要逐漸登上舞臺,而且那些老人們他們有的時候也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但是華語音樂這10年間發展得其實並不好。
  • 「華語樂壇三大音樂教父」是誰?捧紅了大半個娛樂圈明星
    華語樂壇有很多天王、天后級別的歌手,每個成名歌手的背後,都有一個幕後音樂製作人,這些幕後音樂人一直躲在幕後默默創作著音樂,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自古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在。如果把那些在舞臺上閃閃發亮的明星比作千裡馬,那麼幕後的音樂製作人就是伯樂。
  • 華語樂壇四大原創歌手,演唱創作全包,一個人就是一個音樂工作室
    拿他的那首《年少有為》來說吧,這首歌在去年的火熱程度一時無兩,成為了大牌明星翻唱的首選,就這樣的一首流行經典背後所有的製作全部是由李榮浩一人完成的。2.薛之謙薛之謙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製作人、演員、商人,畢業于格裡昂酒店管理學院 。2005年,因參加選秀節目《我型我秀》而正式出道。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卓文萱、八三夭等樂壇新生代以及劉德華、張學友、周華健、張震嶽、李宗盛、梁靜茹、任賢齊、劉若英等華語樂壇一哥一姐所有經典歌曲買入。 可以看出,此時的阿里巴巴對於音樂產業投入意願強烈。對於身處其中的蝦米而言,情勢顯然是向好的——行業正處上升通道,背後還有阿里巴巴的大力支持。 但是,就在此時,災難來臨了。
  •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巡演數字專輯 獨家登陸蝦米音樂
    (原標題: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巡演數字專輯 獨家登陸蝦米音樂)
  • 從鄭鈞直懟音樂排行榜到集體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我們經歷了什麼
    鄭鈞評時下音樂排行榜果不其然,此話一出,就有網友評論鄭鈞太敢講了。這些話可是很多人想講都不敢講的話,由此引發了網友熱議。在上了熱搜的背後,不少網友紛紛懷念起曾經的華語樂壇。那個百花齊放,才華橫溢的華語音樂時代。說起華語樂壇,我們通常簡單的劃分為內地華語和港臺華語。當然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語文化的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代,近30年間,是華語樂壇從崛起到巔峰再到衰落的時代。
  • 華語樂壇最後的輝煌:90年代的音樂人往事
    1991年,一曲《讓我歡喜讓我憂》橫空出世,有些淡淡的喜悅,又間雜淺淺的憂傷,朗朗上口的節奏,悲欣交集的共鳴,讓整個華語樂壇記住了周華健這個名字。兩年後,專輯《花心》的發行奠定了周華健華語歌壇「國民歌王」的基礎。這張專輯連續數十周穩坐音樂排行榜前三,與《吻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濤聲依舊》合稱為「四大國民歌曲」。
  • 你可能忘了,2000年的華語樂壇有多牛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20年前的華語樂壇,那麼狄更斯的名言此時便顯得再恰當不過——21世紀元年,大陸和港臺的音樂圈就是這樣一番新星閃耀與舊星謝幕並存的景象。叱吒八九十代年代的港臺巨星「四大天王」在樂壇不再如昔日活躍、歌手頻出醜聞事件,媒體預言著「音樂寒冬」和「歌壇墮落」。
  • 2017音樂白皮書揭曉 華語樂壇大咖仍在新王加冕
    大咖們實力依然強勁,樂壇新秀已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崛起,從這份音樂白皮書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榜單,還有當下樂壇的發展趨勢。粉絲們或許更關注他在《中國新歌聲第二季》中各種帥萌的導師形象,但周杰倫實打實拿下了Hito年度最佳男歌手,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斬獲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國語專輯」,單曲《告白氣球》成為Billboard Radio China 2016年度華語十大金曲也幾乎沒有懸念。總的來說,在華語樂壇中周天王的影響力依舊不容置疑。
  • 楊坤:華語流行樂壇一個特殊的音樂符號
    楊坤,1972年12月18日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影視演員、音樂製作人。近日,楊坤《帶著工作去旅行》紀錄短片發布,這部兼具音樂態度和人文思考的短片,不僅還原了楊坤作為一個音樂人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和對音樂創作的無止盡探索;更是引發不少城市大眾對於生活和工作難兩全的共鳴討論。楊坤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市。1987年,高中畢業後在包頭鋼鐵公司先後做了兩年電工、鉚工和焊工。
  • 華語樂壇不死傳奇(一):音樂教父羅文
    上世紀70-90年代應該是華語樂壇發展最為鼎盛的一個時期,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臺都呈現著一種百花齊放的景象。而這些人,有的已經逐漸淡出華語樂壇的胡德夫,林子祥,魔巖三傑等;還有像四大天王,羅大佑,劉歡,王菲這些如今依舊活躍在大眾視線中流砥柱;而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已經逝世,卻給華語樂壇留下不可磨滅貢獻的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