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驅動力,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便是孕育強大的發展基因。企業競爭表面為產品的競爭,實則背後一定是文化的競爭。
外顯於行,內化於心
松下誕辰100年之際,百年歷史紀念主題名為:「100 years of better」(100年為了「更好」),取自松下文化理念「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世界」(A Better Life, A Better World)。作為企業文化實踐先驅企業,筆者認為better這個詞點出了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企業文化管理——讓企業做得「更好」。
01
1982年,斯坦福教授理察·帕斯卡出版《日本企業管理藝術》一書,引起轟動。書中正是以日本松下為研究案例,總結了日本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管理實踐,首次提出以共享價值觀為核心的「7S模型」,使人們認識到管理不僅是一門嚴謹的科學,還是一門深奧的藝術。
企業文化管理正是這種「管理的藝術」,企業文化是一種文化,在企業中落腳點在管理。何為「管理」?管理指管理者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協調等一系列職能協調他人實現共同目標。在西方語境中,管理一詞本身帶有積極向上的意思,也就是「更好」,更好的效益、更好的產品、更好的員工、更好的社會形象…
02
眾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價值觀這個詞在拉丁語中詞根來源於土地,用種樹來比喻文化應該是恰當的:
企業如種樹,最終都希望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好的產品、好的企業效益、好的社會價值——成為更好的企業,經營的成果。
種樹需要土壤,土壤由一定比例的水、肥料和菌落混合而成,是一種客觀存在。——這是文化的第一個側面,它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真正意義上大家理解的文化,理所當然地成為背景和前提。
想要結出豐碩的果實,第二個側面是需要種子,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想要收穫什麼,就要播種什麼,春天播下什麼種子,秋天就收穫什麼果實。——文化的這個側面,就是文化理念,文化理念積極能動,既來源於環境,又可以影響環境。
文化理念=種子文化背景=土壤經營結果=果實企業文化就是打造員工的信仰
03
老闆抱怨員工最多的是什麼?一定是:現在的員工是拿多少錢幹多少活,多一點也不願意幹,還不願意承擔責任,天天抱怨工資少。
其實,與其說員工不願多承擔,不如說,企業沒有給員工帶來歸屬感,在你的企業,員工看不到希望,也沒有信仰,怎麼會全力以赴呢?
所以,企業文化就是打造員工的信仰,
亞馬遜在創業之初的工作場所是一個簡陋的車間,他們把電腦和鈴聲連接在了一起,每當鈴聲響起就意味著亞馬遜又賣出了幾本書籍,這種小儀式在簡陋的工作環境中不斷激勵著貝索斯和他的同事們;
現在也有公司會採取類似方式,他們在辦公室裡掛了一個鈴鐺,叫「好事鈴」,一有好事就會搖鈴,通過這樣的小儀式來不斷暗示和激勵員工。
無論是給予員工怎樣的福利待遇,企業文化建設都不能被忽略,文化的存在是為了更加強化和升華公司存在的意義。
創客簡介
企業簡介
嶽陽得一書房書法國學館簡稱得一書房,以硬筆書法、毛筆書法培訓為主,2014年創辦至今,以專業系統的書法培訓贏得了廣大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讚譽。
從書法到國學,從文字到文化,這裡有書法藝術的美,這裡有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
分享主題
企業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分享大綱
一、什麼是企業文化
1.中西方文化的對比
2.中國的企業應建立企業文化的出發點
二、企業文化的三個層面
1.表層的物質文化
2.中層的制度文化
3.核心的精神文化
三、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影響力
1.能讓員工留在企業的因素分析
2.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的導向作用
四、如何打造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中的「道」
2.企業文化中的「法」
3.企業文化中的「術」
4.企業文化中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