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的官名「太子洗馬」是個什麼職務?你可別小看這個官職

2021-01-09 大咖說史

在中國古代,存在著這樣一個奇怪的官名,那就是太子洗馬,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這個職務應該是給太子洗馬的雜役,與任職內容風馬牛不相及。

歷史上最有名的太子洗馬,莫過於西晉初年的李密(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李密)。李密被封為太子洗馬以後,因為牽掛自己的祖母,於是給皇帝上書,讓皇帝了解自己的心意,同時希望皇帝能夠放自己回家,李密給皇帝的這份上書,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陳情表》。

不過,從這段記錄我們可以看出:太子洗馬是可以給皇帝上書的,並且太子洗馬的任免是需要皇帝的認可。這就說明太子洗馬這個職務不簡單,絕對不是個沒有存在感的雜役。那麼,太子洗馬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職務?

圖片:洗馬劇照

一、太子洗馬的變革

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的話,太子洗馬確實是一個沒有什麼出息的職務,但如果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太子洗馬這種職務,還真是一般小官僚敢得罪的。

圖片:朝廷的官員們劇照

1、太子洗馬的來歷

所謂的太子洗馬,其實最初並不叫這樣,而是叫做太子先馬,古代的貴族是天底下最講究儀式感的一個群體,官員和貴族出行的時候,身旁都會存在一大堆儀仗隊。並且,不同級別的官僚,儀仗隊有著不同的規格,如果亂用儀仗隊,輕了會挨板子,嚴重的話,只怕會被砍頭,比如親王用皇帝的儀仗隊試試。

在先秦時期,太子的儀仗隊裡存在這樣的職務,會有專人負責在前面騎著馬開路,這個職務就是著名的「先馬」。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太子洗馬這個職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繼續負責給太子開路了。

在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先馬是春秋時代的越王勾踐,當初,吳國滅亡越國以後,越王勾踐成為吳王夫差的奴僕,夫差為了羞辱勾踐,於是在出門的時候,讓勾踐擔任先馬這項工作,當然,由於夫差並不是太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勾踐當然也不是太子洗馬。

不過,從對先秦時代的官職體系來看,先馬應該並不是一個常設的職務,而是臨時職務,秦漢以後,先馬開始成為一個常設的職務。並且一般認為:從東漢時候開始,太子洗馬的職能就發生了變化,有學者認為從東漢時代開始,太子洗馬的職能就不再是為太子出行開路了,而是負責其他工作。

圖片:在前面騎馬開路劇照

2、沿革

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從秦漢時期便開始存在,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在唐朝的時候,太子洗馬的職務大概是從五品,品級相對低一些,不過,權限卻很大。

到了清朝的時候,雖然清王朝並沒有規定太子洗馬的工作內容,但是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卻依舊存在。並且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在清朝的時候,也是從五品這個級別。

需要說明的是:在清朝的時候,太子洗馬其實類似於臨時安置的職務,屬於翰林的官員在進行調派或者換崗的時候,臨時擔任這個職務,因此,這種情況可以理解成現代的虛職。

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撤銷了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就這樣,這個歷史長達2000年的官職畫上了句號。

圖片:清朝時期的太子洗馬劇照

二、太子與洗馬各自有哪些職能

前面說過:太子洗馬這一職務原本是給太子開路的官員,後來隨著時代的變化,太子洗馬演變成了類似於太子助理的官員,一般來說,太子洗馬的主要職能是負責管理太子府的文書以及檔案管理。

1. 太子的作用

在封建社會,太子其實就是預選的皇帝,因此,有必要學習熟知處理國家事務,只要有太子在,一旦皇帝去世,朝廷便不會因為皇帝的去世而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太子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繼承皇位。

不過,治理國家是非常需要專業技能的事情,因此皇帝在世的時候就會交給太子一些工作,並且通過這些工作來鍛鍊太子的執政能力。

此外,有的時候皇帝不在朝廷,比如御駕親徵,或者在外地視察民間的時候,朝廷裡面的事情總是需要有人來處理的,這個時候,太子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太子會在這個時候暫時行使皇帝的權利,如果太子始終沒有接受過治國理政方面的鍛鍊的話,要如何來治理偌大的國家?

圖片:明朝太子與群臣劇照

2. 洗馬的作用

所以,古代皇帝為了讓太子能夠好好掌握治理國家的技能,會給太子爺安排一個官署,其實客觀上可以理解成一個壓縮型的小朝廷,太子身邊的這些大臣,就是朝廷文武百官的一個縮影。

而太子洗馬是負責太子的文書資料檔案的工作,並且輔助太子工作,綜合來說,太子洗馬可以理解成是太子的秘書,或者是太子的助理、副手。

太子洗馬雖然是一個五品左右的職務,在朝廷裡面像太子洗馬這樣級別的官員可謂比比皆是,但是,太子洗馬卻是最不能得罪的官吏之一。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歷史上每當一個新的皇帝上臺以後,朝廷裡面的官員都會經過一番更新,比如李世民登基以後,唐朝朝廷的官員幾乎全部都換成了秦王府裡的人。

所以,如果太子登基,所重用的人肯定也是太子府裡的,按照過去的慣例,太子成為新的皇帝以後,或許會安排原先的太子洗馬待任新一任宰相,從唐朝以後,唐朝皇帝為了稀釋宰相權限,會同時設立多名宰相,讓其互相牽制。

圖片:唐朝時期的太子洗馬劇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子洗馬其實是非常有潛力的職業,不過,世事無絕對,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太子並沒能順利繼承皇位,如果洗馬所輔佐的太子沒能繼承皇位的話,太子洗馬也是沒有前途可言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古代官職中的「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級別的官?
    歡迎來到百家號《麻城菸灰缸》,今天我們講的是: 古代官職中的「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級別的官?這個洗其實讀「xiǎn」,是先的意思,洗馬其實就是先馬,走在前面的意思。太子洗馬,就是走在太子前面探路的人,是太子的屬官,平時教導太子讀書之類的事情。太子洗馬這個官職確實存在,但不是真的去洗馬。否則,另一個叫千牛備身的官職,豈不是要讓一千頭牛壓在身上了?這個官職的正確讀法是太子洗(xiǎn)馬,是一個看似不重要,卻很有前途的文官。
  • 「太子洗馬」是個怎麼樣的職務?
    在電視劇《秦王李世民》裡面,曾經有過這麼一集,講述的是唐高祖李淵在奪取天下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魏徵被任命為太子洗馬。劇中人物多次將「太子洗馬」中的「洗」讀成了「xi」。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在古代「太子洗馬」這個職位,並不是給太子洗(xi)馬。
  • 古代的「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真的是洗馬嗎?
    洗,是一個很容易讀錯的多音字, 眾所周知,當它發xi(三聲)之音時,本意是用水清潔足部,後來引申為用水除去灰塵的意思。 同時,它還發xian(三聲)之音,這是「洗馬」這個官名的專屬讀音,這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 「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給太子洗馬嗎?有人連官名都叫錯了
    「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給太子洗馬嗎?有人連官名都叫錯了。魏徵曾做過李建成的太子洗馬,洗馬是幹啥的?古代的有些官名很奇怪,如果望文生義的話,肯定會鬧笑話的。比如有個歷史悠久的官職,叫「太子洗馬」,現在一般人都不太清楚是幹啥的。
  • 魏徵曾做過「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這一次,劉定之找不出話來反駁王偉了,因為劉定之的官職是庶子,而他本身也是家中的庶子。也就是說,庶子既是一個身份,區別於嫡子,所謂嫡庶有別;又是一個官職,庶子這個官職起源於周朝,是司馬的屬官。先秦時期秦國設置庶子一職,比如左庶子、右庶子、中庶子、少庶子等等,而從漢朝開始,庶子就成為太子屬官,有太子庶子、太子中庶子等。
  • 差點被錯別字毀掉的官職,太子洗馬,真不是給太子洗馬的官!
    「太子洗馬」是一個古代官職,秦漢時期就有,這個工作的主要內容不是替太子洗馬,「洗」讀作xiǎn,是輔佐太子,教太子做事兒這麼一個職位。但這個職位實在容易讓後人誤會,也不光是現代人誤會,明朝時就有人拿「洗馬」這個梗開涮。
  • 「太子洗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
    「太子洗馬」?一想太子還有專門洗馬的,確實不賴,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那這個職務到底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在明朝時期,「洗馬」一職位經常會被笑話為洗馬官,因為此時洗(xi)這個詞已經和現在洗有相同之意了,就連明朝大文學家劉定之在這個職位時,都被朝中大臣笑話其「今天洗幾匹馬了」。下面我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太子洗馬的這個職務。
  • 古代「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只是馬夫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曾上天做過官,不過他被太白金星請上天時,並不清楚「弼馬溫」是個什麼官,後來得知是最低最小的養馬小官,於是便又在天宮大鬧了一番,回了花果山。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數以千計的官名,那「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只是馬夫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不少人將「太子洗馬」叫成「tài zǐ xǐ mǎ」,但正確的發音卻是「tài zǐ xiǎn mǎ」,這個官位可不低,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夠當上的,也不是負責為太子洗馬,而是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
  • 牛人、冏卿、太子洗馬。這些不常見的古代官名都是做什麼的?
    太子洗馬 明朝成化年間,有個大臣叫楊守陳,他因參與編纂英宗實錄有功,被授予太子洗馬。有一次他告假回家,經過驛站休息,驛站的驛丞不知道「洗馬」是個什麼官職,就問他:「你的職業是洗馬,一天要洗多少馬啊?」楊守陳回答他:「勤快的話就多洗點,懶惰的話就少洗點,沒有硬性任務要求。」此事出自明代張岱的《快園道古》,算是笑料一則,但說明就連古代人對「洗馬」一職也不甚了解!其實,洗馬不能讀「xi」,而應讀「xian」。洗馬原作「先馬」,即在馬前驅馳之意。
  • 歷史上「太子洗馬」是怎樣的職務?真要給太子洗涮馬匹嗎?
    在古代的官職中,有一個令現代人很不解的職務:太子洗馬。看字面意思應該是給太子洗涮馬匹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職位?難道當了這個官後,必須要去馬廄給太子洗馬嗎?1、太子洗馬的正確讀音是什麼?「洗」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支腳在水中,就是用水洗腳的意思。
  • 史上十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古怪官名,你能看懂哪幾個?
    比如下列十個官名,按照今天的語義去審視,便有了幾分搞笑的意思:1.行人行人一職始設於春秋時期,掌接待諸侯及諸侯的上卿(相當於宰相)之禮。東吳大儒韋昭在《國語注》解釋稱:「行人,掌賓客之官。」又有一說,行人乃主號令之官。唐朝大儒顏師古在《漢書注》解釋稱:「行人,遒人也,主號令之官。」
  • 古代那些奇怪的官名,你都能從名字上知道這些官是做什麼的嗎?
    而古代的官名,放在今天的漢語,更是完全看不出原來的意思。那麼古代那些奇怪的官名,你能不能從名字上就知道這些官是做什麼的?一.太子洗馬聽名字,像是給太子洗馬的一個官員,類似馬夫。可實際上,太子洗馬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官員,從五品。寫過著名的《陳情表》的李密,裡面就有「除臣太子洗馬」一句,說的是晉武帝司馬炎任命他去輔佐太子讀書。
  • 古代「洗馬」究竟是何官職?難道真的是給馬洗澡的「弼馬溫」嗎?
    太子洗馬,乍一聽和孫大聖當年被天庭封的「弼馬溫」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弼馬溫。弼馬溫好歹還是管理馬政的官員,而「洗馬」中一個「洗」字,似乎更拉低了此官職的格調。單從字面意思看,「洗馬」自然是給馬洗澡之意,似乎是個普通的馬夫。然而,高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告訴我們,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 古代洗馬官職竟然弄出一個大笑話
    ,其中有一個官職的名稱就鬧過不小的笑話,這個官職被稱為洗馬,估計一點歷史都不了解的人絕對會讀錯,只是讀錯的話還不算什麼大的笑話,因為如果沒有結合背景來看到也沒有讀錯,但是結合背景和官職來看的話那自然是不能讀成洗衣服的洗的,它的讀音應該和顯示的顯一個音。
  • 看起來官職很小,實則地位很高的「洗馬官」,在古代為啥這麼受寵
    縱觀中國歷史,朝廷裡曾經出現過各種奇奇怪怪的職位,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一個職位:洗馬官。從這個名字上,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哦,原來就是在宮裡洗馬的呀!那如果我再告訴大家,這個官職的全稱叫「太子洗馬」呢?可能又有人明白了:哦,原來就是給太子洗馬的呀!
  • 這些重要官職的讀音可別念錯,一起了解一下
    在幾千年的古代歷史裡,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湧現了許許多多的王朝,從而產生了數不清的官職名稱。隨著文化的進步、時代的變遷,許多官職名字逐漸被淘汰、被取消、以至於後世的人們對其中的讀音不甚了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歷史第八期,認識古代官職的正確讀音。
  • 歷史上的趙高曾擔任「中車府令」一職 But這是個什麼官職?
    歷史上的趙高曾擔任「中車府令」一職 But這是個什麼官職?時間:2020-12-16 19:2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的趙高曾擔任中車府令一職 But這是個什麼官職?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到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古代有不少讓現代人大跌眼鏡的官職名,比如「行走」,是清朝年間調充某項職務但還沒有給正式官銜的人;「太子洗馬」則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牛人」卻是養牛的官,那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又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 你知道太子東宮的官職有哪些嗎?他們的職責又是什麼?
    這個政治群體與以皇帝為最高統治者的君主專制政體如影隨形,是中國古代官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漢代東宮職官制度是在先秦師傅保制度上形成的,同時又根據自身需要進行了重新構建,增設了許多職官,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東宮職官制度。尤其是經過東漢時期的改革,這一制度更為成熟,成為後世東宮職官制度建設的典範,影響深遠。
  • 古今官職等級對比,現有官職對應的古代官職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下面根據有關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況,列舉20個官職,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當今的官職進行一下對照,這種對照只是一種參考。古代官職宰相:我國封建社會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意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長。丞相:官名。長期以來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稱,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太尉:官名。秦時的太尉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