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洗馬」究竟是何官職?難道真的是給馬洗澡的「弼馬溫」嗎?

2020-12-27 庭州史臣論古今

太子洗馬,乍一聽和孫大聖當年被天庭封的「弼馬溫」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弼馬溫。弼馬溫好歹還是管理馬政的官員,而「洗馬」中一個「洗」字,似乎更拉低了此官職的格調。單從字面意思看,「洗馬」自然是給馬洗澡之意,似乎是個普通的馬夫。然而,高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告訴我們,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西晉李面對晉朝皇帝的徵召,曾上《陳情表》以婉拒,這篇作品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其中有一句: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李密回顧了晉朝對他的恩典。皇帝先下詔書賜他郎中一職,不久之後又封他為「洗馬」,李密對此感恩戴德。按照文中的表意,「郎中」到「洗馬」應該是一種遞進關係,也就是說洗馬一職的品級要比郎中更大。否則李密何必如此誠惶誠恐?事實也的確如此,在西晉時期,「洗馬」還真不是個小官。

洗馬,讀作「冼馬」,高中語文老師會告訴大家,此處的「洗」是通假字。洗馬一職在秦漢時期設置。「冼」與「先」字同義,因此有作「先馬」,為先驅之意。此官「當侍東宮」,東宮即太子。所以,洗馬最初是太子侍從中的一員,在太子出行時,洗馬走在最前面打頭陣,作為先導。可見,在秦漢時期,洗馬確實是個苦差事,上升的潛力也不大,畢竟此時的洗馬只是個體力活兒,門檻並不高,也沒啥技術含量。漢代,洗馬的秩比是六百石,對比當時的郡守兩千石,差距相當之大。

但進入西晉,洗馬的職能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其依舊隸屬於東宮,但已經不用再給太子做先導,而是搖身一變成為了指掌典籍的官員。用現代的職務來對應,那就是國家圖書館館長。所以,李密在聽聞將他徵辟為「洗馬」之時才如此惶恐驚喜。進入東晉後,門閥士族開始壟斷朝廷的政治,洗馬也成為了門閥子弟的專屬職位,出身寒門的庶族地主甚至沒有資格擔任這一官職。

此後,洗馬的職能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自唐至清其職能和地位相當穩定,幾乎都是五品官。

因此,「洗馬」中雖然有「洗」字,卻和清洗馬匹這樣的體力勞動沒啥關係。但架不住這個名字實在是過於奇葩,不僅今天的人會因此產生誤會,甚至古代也有不少人因此鬧出了笑話。同時,不少古人故意用字面意思來拿擔任「洗馬」一職的官員開玩笑。

《東水日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劉洗馬定之與兵侍王偉遇於朝,偉戲劉曰:『吾太僕馬多,公須一一洗之。』劉應聲曰:『何止太僕,諸司馬不潔,我固當洗之耳。』聞者快之。」偉即媚王振者也。

明英宗正統年間劉定之擔任洗馬,在朝堂上與兵部侍郎王偉不期而遇。當時正值宦官王振專權,朝廷不少大臣紛紛衣依附王振,為虎作倀。正值之士對此義憤填膺,但懾於王振的權勢而不敢發作。這個王偉正是王振的黨羽,他仗著王振撐腰,決定戲弄劉定之一番。於是他對劉定之說道:我們兵部(太僕古時為馬政官員,明朝馬政歸兵部,故而以太僕代指)的馬非常多,先生您要一個一個地給它們洗乾淨啊!王偉自以為得計,但沒成想劉定之應答:何止是太僕馬多,很多「司馬」都髒得不行,我當然應該給他們清理清理!

所謂「司馬」,在秦漢之際乃三公之一,專門管理國家軍事。雖然唐以後司馬一職逐漸廢棄,職能被兵部所取代,但在非正式語境中卻成為了兵部長官的代稱。明代,非正式場合中,兵部尚書可以被代稱為大司馬 ,作為副職兵部侍郎則可稱為少司馬。劉定之巧妙地借用了這個梗,諷刺了王偉諂媚宦官的醜陋嘴臉。王偉聞言,也只能自認倒黴。

這說明,玩梗可以,如果真把「洗馬」當馬夫,那真是要貽笑大方,自討沒趣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古代洗馬官職竟然弄出一個大笑話
    ,其中有一個官職的名稱就鬧過不小的笑話,這個官職被稱為洗馬,估計一點歷史都不了解的人絕對會讀錯,只是讀錯的話還不算什麼大的笑話,因為如果沒有結合背景來看到也沒有讀錯,但是結合背景和官職來看的話那自然是不能讀成洗衣服的洗的,它的讀音應該和顯示的顯一個音。
  • 魏徵曾做過「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後來劉定之升任右春坊右庶子,王偉又來對劉定之說:「別人都是假的庶子,只有先生是真的庶子。」這一次,劉定之找不出話來反駁王偉了,因為劉定之的官職是庶子,而他本身也是家中的庶子。也就是說,庶子既是一個身份,區別於嫡子,所謂嫡庶有別;又是一個官職,庶子這個官職起源於周朝,是司馬的屬官。
  • 古代官職中的「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級別的官?
    歡迎來到百家號《麻城菸灰缸》,今天我們講的是: 古代官職中的「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級別的官?這個洗其實讀「xiǎn」,是先的意思,洗馬其實就是先馬,走在前面的意思。太子洗馬,就是走在太子前面探路的人,是太子的屬官,平時教導太子讀書之類的事情。太子洗馬這個官職確實存在,但不是真的去洗馬。否則,另一個叫千牛備身的官職,豈不是要讓一千頭牛壓在身上了?這個官職的正確讀法是太子洗(xiǎn)馬,是一個看似不重要,卻很有前途的文官。
  • 看起來官職很小,實則地位很高的「洗馬官」,在古代為啥這麼受寵
    縱觀中國歷史,朝廷裡曾經出現過各種奇奇怪怪的職位,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一個職位:洗馬官。從這個名字上,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哦,原來就是在宮裡洗馬的呀!那如果我再告訴大家,這個官職的全稱叫「太子洗馬」呢?可能又有人明白了:哦,原來就是給太子洗馬的呀!
  • 古代「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只是馬夫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
    雖然古時並沒有名叫「弼馬溫」的官職,但《西遊記》裡所涉及的官職,皆是採用明朝的官制,明朝專管御馬的是御馬司,正五品,古典小說中出現「弼馬溫」,是因為「《馬經》言,馬廄畜母猴闢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官制由來已久,自國家形成後並會逐漸構成一套職官制度,秦漢「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制」等都是官制。
  • 牛人、冏卿、太子洗馬。這些不常見的古代官名都是做什麼的?
    中國古代的官職種類繁多,既有為居住在皇宮中的皇帝、太后、皇后等人專門服務的官吏,也有專屬各個王府、公主府的管理班子,更多的是中央到郡縣等各級政府官員,大到宰相小到縣尉,數不勝數。更可怕的是,由於各朝代職官名稱不斷更換,加之古今漢語的差異,很多古代官名在今人看來一頭霧水,不知是幹什麼的了。
  • 差點被錯別字毀掉的官職,太子洗馬,真不是給太子洗馬的官!
    「太子洗馬」是一個古代官職,秦漢時期就有,這個工作的主要內容不是替太子洗馬,「洗」讀作xiǎn,是輔佐太子,教太子做事兒這麼一個職位。但這個職位實在容易讓後人誤會,也不光是現代人誤會,明朝時就有人拿「洗馬」這個梗開涮。
  • 古代的「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真的是洗馬嗎?
    但見那證件上寫的卻是洗馬的官職,以為不過楊大人是東宮的一員雜役,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員而已。 便有氣勢陡然而起,頓時站直了身子,要與楊洗馬分庭抗禮。 他斜楞著眼睛問楊守陳,你的職務是洗馬?你一天要洗幾匹才能完成任務啊。
  • 歷史上「太子洗馬」是怎樣的職務?真要給太子洗涮馬匹嗎?
    在古代的官職中,有一個令現代人很不解的職務:太子洗馬。看字面意思應該是給太子洗涮馬匹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職位?難道當了這個官後,必須要去馬廄給太子洗馬嗎?1、太子洗馬的正確讀音是什麼?「洗」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支腳在水中,就是用水洗腳的意思。
  • 「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給太子洗馬嗎?有人連官名都叫錯了
    「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給太子洗馬嗎?有人連官名都叫錯了。魏徵曾做過李建成的太子洗馬,洗馬是幹啥的?古代的有些官名很奇怪,如果望文生義的話,肯定會鬧笑話的。比如有個歷史悠久的官職,叫「太子洗馬」,現在一般人都不太清楚是幹啥的。
  • 「弼馬溫」來源是什麼?揚大歷史學博士講述來龍去脈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弼馬溫」這個名號,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因為這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天庭中所獲得的官銜。為什麼是「弼馬溫」?這到底是什麼官職?昨天下午,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汪華龍,做客揚州藝術館的江都講堂,將「弼馬溫」的來龍去脈講得通透。弼馬溫,原來真是猴「玉帝宣文選武選仙卿,看那處少甚官職,著孫悟空去除授。旁邊轉過武曲星君啟奏道:『天宮裡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
  • 古怪的官名「太子洗馬」是個什麼職務?你可別小看這個官職
    在中國古代,存在著這樣一個奇怪的官名,那就是太子洗馬,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這個職務應該是給太子洗馬的雜役,與任職內容風馬牛不相及。歷史上最有名的太子洗馬,莫過於西晉初年的李密(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李密)。
  • 「太子洗馬」是個怎麼樣的職務?
    在電視劇《秦王李世民》裡面,曾經有過這麼一集,講述的是唐高祖李淵在奪取天下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魏徵被任命為太子洗馬。劇中人物多次將「太子洗馬」中的「洗」讀成了「xi」。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在古代「太子洗馬」這個職位,並不是給太子洗(xi)馬。
  • 玉帝有多損,看弼馬溫三字的真實含義就知道了,幸虧孫悟空不知道
    這個猴子也算頂天履地,服露餐霞,難得修成仙道,陛下應該念及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一來不用動眾勞師,二來收仙有道,豈不美哉?」玉帝一聽有理,就派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孫悟空聽說上天有官當,樂不可支,一個筋鬥雲就把太白金星撇在腦後,到了南天門,還和門衛發生了一段小糾紛。
  • 「弼馬溫」有本科學歷了!青島農業大學開設養馬專業,就業不用愁
    馬,經訓練後成為人類最好的助手之一,也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在清朝,馬很受歡迎;少數民(尤其是蒙古族)族出行也主要依靠馬。都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隨著交通工具的進化和機械化的發展,馬似乎已經不再如從前一樣,對人類有那麼多的幫助作用,而伯樂一詞更是好像離我們普通人更加的遙遠了。然而,即便在今天,養馬、放馬還是大學裡的一門課程,你們聽說過嗎?
  • 弼馬溫其實並不小,掌管皇宮的兵權,玉帝如此安排孫悟空另有深意
    於是玉帝便封孫悟空為弼馬溫,讓木德星君帶領孫悟空去御馬監上任。原著中說弼馬溫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官,這也成為孫悟空反下天庭的導火索。很多讀者對此深以為然,也從各種角度論述弼馬溫。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弼馬溫這個詞的來歷。一般認為,弼馬溫是來自於《馬經》中的說法,「馬廄畜母猴闢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
  • 孫悟空被封官做弼馬溫開心至極,得知其中原因後,氣得咬牙切齒
    玉帝決定封孫悟空做弼馬溫,這是一個很小的官職。本來被封做官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然而當孫悟空知道弼馬溫這個職位的上一任掌管人是誰的時候,生氣得大發雷霆,直接罷官回花果山。也許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弼馬溫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吧。
  • 「員外」一詞的來歷,從重要官職到一個閒職,後來變得有點俗
    「員外」一詞的來歷,從重要官職到一個閒職,最後變得更俗。我們大家看西遊記,或者是看很多古代電視劇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一個詞,叫做「員外」。其實在我的印象裡面,員外剛開始還真的不是一個官員的意思,大概就是一個特別有錢的老爺,這是我對於員外這一個詞的認知。但是在實際上員外這一個詞,大家知道是怎麼來的嗎?其實員外最剛開始的時候,還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有錢人的稱呼,而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官職。
  • 「太子洗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
    「太子洗馬」?一想太子還有專門洗馬的,確實不賴,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那這個職務到底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在明朝時期,「洗馬」一職位經常會被笑話為洗馬官,因為此時洗(xi)這個詞已經和現在洗有相同之意了,就連明朝大文學家劉定之在這個職位時,都被朝中大臣笑話其「今天洗幾匹馬了」。下面我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太子洗馬的這個職務。
  • 童年動漫中違和的存在,同樣是馬卻被騎,本無衣物,洗澡卻怕偷窺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童年動漫中違和的存在,同樣是馬卻被騎,本無衣物,洗澡卻怕偷窺。不過也不是說所有的彩蛋都是無心之舉,其實動漫中很多小細節的含義都是,作者故意設計出來的,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夠對動漫產生好奇心理,能夠增加動漫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