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
馬,經訓練後成為人類最好的助手之一,也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在清朝,馬很受歡迎;少數民(尤其是蒙古族)族出行也主要依靠馬。都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隨著交通工具的進化和機械化的發展,馬似乎已經不再如從前一樣,對人類有那麼多的幫助作用,而伯樂一詞更是好像離我們普通人更加的遙遠了。
然而,即便在今天,養馬、放馬還是大學裡的一門課程,你們聽說過嗎?
其實馬業科學並不是什麼新興產物,不少農學類高校都有相關的課程。但是,從今年3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與服務平臺網站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來看,青島農業大學申報的馬業科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正式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專業代碼為090305T。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參加高考的學生可以直接選擇馬業科學這一獨立的專業進行志願填報,通過學習養馬、相馬等相關知識,拿到本科的畢業證了。
很多人一聽到馬業科學專業,第一反應是放馬、放牲口的,那不和《西遊記》裡面孫悟空當過的「弼馬溫」是一回事嗎?其實還真不是一回事,這放馬也是有技術要求的。
據青島農業大學馬業科學專業負責人李楨表示,馬的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最主要的是繁育,其次是營養,然後是管理。經過四年的學習後,學生將成為兼具馬夫、騎手、伯樂的全能選手。
有人會說了,這養馬有什麼出息?畢業後能找到工作嗎?你還別說,中國目前的馬場和馬術俱樂部數量增長非常迅速,據中國馬術在線統計,現存大概有1802家,目前國內馬專業人才十分稀缺。所以找工作這件事可就還真不是什麼難事了,而且現在的養馬可能跟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馬術和賽馬運動隨著改革開放逐漸興盛,馬從軍用、農用逐漸轉變為娛樂和運動用途。
特別是近10年來,我國現代馬術運動發展極為迅速,運動馬的飼養在飼養、管理、調教、繁育等方面都需要專業人才,馬疫病、馬房管理、馬繁育、馬術活動和賽事策劃等產業發展各個方面也亟需大量專業人才。特別是在這個專業學習的學生除在校期間的學校獎助學金外,還可申請專門針對馬科學專業設置的杜拜達利獎學金,目前已經有多名畢業生通過申請獎學金出國學習。可以說,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前景。
如今,青島農業大學成為國內首次以正式專業的形式開展馬業教育的高校。也從此開創了中國馬業教育的先河。青島農業大學也在官宣中表示:十載春秋風雨,十載砥礪前行。青農人十年磨一劍,成就了一個國家從未有過的新專業,創歷史開先河,極大地推動馬業教育和行業的發展。這是時代給予青農的機遇,也是青農人在這個時代肩負的責任。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讓你選,你會選擇去學習「弼馬溫」這個專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