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北京,人們是居住在四合院平房裡,沒有專設的洗澡間。生活再差些的住在大雜院兒,用水就更不方便了,全院兒幾十口人吃用,全靠一個壓水機或水龍頭。所以洗澡就是件很奢侈的事了,只能到澡堂子去。
舊時京城有名的澡堂也就十幾家,像東城有清華園、西城有裕華園、南城有清華池、北邊有鑫園澡堂等等。北京澡堂的從業人員大都是河北定興縣人,一張口都是定興的鄉音。澡堂裡除了提供洗澡之外,還兼管茶水、理髮、刮臉、搓澡、按摩、修腳、治腳氣、修指甲等服務。可以說修腳行業是和洗澡行業傍生的。
客戶洗完澡還要修修腳,趁著指甲泡軟了,要剪剪或治療一下腳病。例如有的人長灰指甲,也就是「甲癬」,通常是指甲增厚,角質層渾濁,修腳師傅就會用小刀把泡軟的灰指甲削刮掉,再塗上藥。還有的是治療腳雞眼,這也是常見的腳病,它是由足部長期受擠壓或摩擦造成的。腳底出現黃色的角質增生物,中央有堅硬的內核,像個釘子紮腳,形狀像雞眼,一走路就有疼痛感。修腳師傅就會用特製的小刀把雞眼挖出來,再上些止血止痛藥,效果都是很不錯的。還有一種長見的腳疾叫「腳墊」,這是因為腳底血液循環不暢,再加上長期穿不合腳的鞋子,擠壓導致角質增生,也會造成走路腳掌刺痛。修腳師傅會用小刀,把已泡軟的硬墊一層層削掉就行了。其它的像除去長的「瘊子」等等,都管治。這些腳病說大也不大,但卻給走路帶來煩惱。在這裡泡完熱水澡,舒筋活血,又花不多錢,捎帶著請在場的修腳師傅給治好了腳病,還給捏捏腳,那真是件很愜意的事。而且修腳師傅也是分寸掌在毫釐,力道拿捏準確,雖是不起眼的營生,卻是福在大眾的本事。所以修腳的這個行業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
老北京廣安門外有座小廟,叫「志公廟」,到這兒來燒香磕頭的,大多是河北定興在京從事修腳行業的人群,他們供奉的是修腳行業的祖師爺「志公」。志公有點像木匠行業的魯班一樣,是被神化了的人物。
真實的志公是南北朝時期的僧人寶志,他和在中國面壁十年的印度人菩提達摩在一起,修煉禪宗佛法。達摩一心修煉,手指甲腳指甲都長得很長了無暇顧及,於是寶志就幫他修剪,後來他就成了修腳業的祖師爺。因為他是僧人,所以供奉在寺廟中,尊稱為「志公」。修腳行業從古至今長盛不衰,主要是人們的生理需求,所以就有不斷的主顧,並非什麼神力的眷顧,但幹這行兒的人都稱自己是「志公傳人」。
老北京也有一些走街串巷的修腳匠人,他們手拿兩塊五寸長,兩寸寬的小竹板,邊走邊敲擊,嘴裡吆喝著「修腳啊,捉瘊子啊!」
修腳術和足底按摩直到今天綿延不絕,現在和當代的科技結合起來,成為一套完善的保健醫療體系。大街上也經常可以看到專門從事這一行的門店了。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