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老北京洗澡是件奢侈事,澡堂子修腳按摩手藝也傳世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在舊北京,人們是居住在四合院平房裡,沒有專設的洗澡間。生活再差些的住在大雜院兒,用水就更不方便了,全院兒幾十口人吃用,全靠一個壓水機或水龍頭。所以洗澡就是件很奢侈的事了,只能到澡堂子去。

▌何大齊 文並繪


舊時京城有名的澡堂也就十幾家,像東城有清華園、西城有裕華園、南城有清華池、北邊有鑫園澡堂等等。北京澡堂的從業人員大都是河北定興縣人,一張口都是定興的鄉音。澡堂裡除了提供洗澡之外,還兼管茶水、理髮、刮臉、搓澡、按摩、修腳、治腳氣、修指甲等服務。可以說修腳行業是和洗澡行業傍生的。

客戶洗完澡還要修修腳,趁著指甲泡軟了,要剪剪或治療一下腳病。例如有的人長灰指甲,也就是「甲癬」,通常是指甲增厚,角質層渾濁,修腳師傅就會用小刀把泡軟的灰指甲削刮掉,再塗上藥。還有的是治療腳雞眼,這也是常見的腳病,它是由足部長期受擠壓或摩擦造成的。腳底出現黃色的角質增生物,中央有堅硬的內核,像個釘子紮腳,形狀像雞眼,一走路就有疼痛感。修腳師傅就會用特製的小刀把雞眼挖出來,再上些止血止痛藥,效果都是很不錯的。還有一種長見的腳疾叫「腳墊」,這是因為腳底血液循環不暢,再加上長期穿不合腳的鞋子,擠壓導致角質增生,也會造成走路腳掌刺痛。修腳師傅會用小刀,把已泡軟的硬墊一層層削掉就行了。其它的像除去長的「瘊子」等等,都管治。這些腳病說大也不大,但卻給走路帶來煩惱。在這裡泡完熱水澡,舒筋活血,又花不多錢,捎帶著請在場的修腳師傅給治好了腳病,還給捏捏腳,那真是件很愜意的事。而且修腳師傅也是分寸掌在毫釐,力道拿捏準確,雖是不起眼的營生,卻是福在大眾的本事。所以修腳的這個行業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

老北京廣安門外有座小廟,叫「志公廟」,到這兒來燒香磕頭的,大多是河北定興在京從事修腳行業的人群,他們供奉的是修腳行業的祖師爺「志公」。志公有點像木匠行業的魯班一樣,是被神化了的人物。

真實的志公是南北朝時期的僧人寶志,他和在中國面壁十年的印度人菩提達摩在一起,修煉禪宗佛法。達摩一心修煉,手指甲腳指甲都長得很長了無暇顧及,於是寶志就幫他修剪,後來他就成了修腳業的祖師爺。因為他是僧人,所以供奉在寺廟中,尊稱為「志公」。修腳行業從古至今長盛不衰,主要是人們的生理需求,所以就有不斷的主顧,並非什麼神力的眷顧,但幹這行兒的人都稱自己是「志公傳人」。

老北京也有一些走街串巷的修腳匠人,他們手拿兩塊五寸長,兩寸寬的小竹板,邊走邊敲擊,嘴裡吆喝著「修腳啊,捉瘊子啊!」

修腳術和足底按摩直到今天綿延不絕,現在和當代的科技結合起來,成為一套完善的保健醫療體系。大街上也經常可以看到專門從事這一行的門店了。

 

來源: 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你在大澡堂子洗澡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尷尬的事?
    關於這個問題,讓我們看來來下面的網友遇到了哪些奇葩事。網友回答:其實去公共澡堂也有挺尷尬的時候。在男澡堂還好點,尷尬的事相對少點。女澡堂就不一樣了,第一,可能諸位看新聞也都看到過,有個女的帶孩子一塊去洗澡,還是男孩,都十歲左右了,她把孩子一帶進去,裡面一片驚呼,然後紛紛指責孩子的母親把那麼大的男孩子帶進來,可是孩子母親一臉無所謂,於是乎其他人紛紛穿衣走人。第二,說的隱私話題吧,有的女孩子愛面子,可是胸部小,進了女浴池,和別人一比,感覺自卑的很,也挺尷尬的。網友回答:北方的澡堂子,是一種傳統的文化。
  • 臺東大酒店前身也是澡堂(組圖)
    於向陽還經歷了件事:「文革中,這裡有個參加過韓戰的澡堂經理,名字叫王煥之,他竟然是當時青島市革命委員會頭子楊葆華的幹將,那些市政府的奪權者、造反派除了造反,閒得無事便到澡堂泡澡,浴池的高檔房間竟然成了他們的辦公室。文革結束,那王煥之自然也靠邊站了,每天在大池子泡澡,然後在小床上睡覺,直到下班,才和我們一起離開。」
  • 平城舊曾諳之澡堂子
    逢大事逢時節沐浴焚香,這是端莊重視,幹完活一身汗下澡堂子泡一水兒,這是寬慰自己個兒犒賞辛勞。揚州代表的江南風玩的是「皮包水水包皮」頤養之道,北京天橋下東安市場邊兒甭管是扛大個兒還是一早頭水兒的老泡兒,講的是松皮鬆骨松心的大爺(這地方得讀二聲)勁頭兒。
  • 回憶錄④:西市場外的「維新池」,成了濟南最後一家消逝的澡堂子
    在我們北方,在我們山東,尤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濟南,絕大部分市民們都住在破舊平房裡或者四合院裡,對於那些把洗澡當成樂趣的有錢人來說,進了澡堂子「不搓背就等於沒有洗澡」 ,而對於那些省出錢來盼著去洗個澡的市民來講,一定是「寧可不修腳也要搓澡」。
  • 發現青島:官員名流才能進臺東大酒店前身也是澡堂
    於向陽還經歷了件事:「文革中,這裡有個參加過韓戰的澡堂經理,名字叫王煥之,他竟然是當時青島市革命委員會頭子楊葆華的幹將,那些市政府的奪權者、造反派除了造反,閒得無事便到澡堂泡澡,浴池的高檔房間竟然成了他們的辦公室。文革結束,那王煥之自然也靠邊站了,每天在大池子泡澡,然後在小床上睡覺,直到下班,才和我們一起離開。」
  • 為老年人修腳三十年如一日,「葛一刀」的修腳生涯
    在濟南解放橋附近一家修腳店,許多老人進門見到店員,就像見到親人。老人們口中的葛師傅,叫葛海振,是店裡的一名修腳技師。他雖然剛剛50出頭,但已有30多年的修腳經歷。葛海振就這樣一刀一刀地修腳,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葛海振就這樣一刀一刀地修腳,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 太原大觀園澡堂申報「老字號」 欲弘揚洗浴文化
    那些年,我們一起泡過的澡堂;那些年,我們一起去過的國營理髮店;那些年,我們一起逛過的合作社……那些年,它們曾經輝煌過,如今的它們,是否還保持著往日的容顏?  喝茶、聊天、泡澡,按摩、捶背、捏腳——大觀園澡堂,當這個洗浴業的老品牌再現市場時,多少會勾起老太原人往昔的集體記憶。  為了弘揚傳統洗浴文化,大觀園澡堂掌柜吳振聲想到了申報「中華老字號」。
  • 修腳的歷史和故事:你知道古人是怎麼修腳的嗎?
    這件事被記載在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因此修腳的歷史至少得有三千年。到了六朝時期,中國出現了一位僧人寶志,他不僅是一個得道高僧,也是一個懸壺濟世的江湖郎中,為世間疾苦奔走,相傳達摩老祖面壁十年圖破壁,手指甲、腳趾甲長得很長,寶志就主動替他們修剪。後來從事修腳行當的人,把他奉為祖師爺,尊稱他為志公。
  • 《沐浴之王》發布「我愛洗澡」正片片段 澡堂搖滾潮酷歡樂
    日前片方發布「我愛洗澡」正片片段,搖滾版《我愛洗澡》令人耳目一新,結合「澡堂家族」同心協力振興澡堂的腦洞玩法,給傳統沐浴文化注入了年輕新潮元素。《沐浴之王》由易小星執導,彭昱暢、喬杉領銜主演,卜冠今、葦青主演,金世佳友情出演,正在全國歡笑熱映中。
  • 杭州八成平價大眾澡堂都是鎮江人開的!這家守了21年的浴室,快撐不...
    掛在牆上的價目表,分別在男女兩列下面,標明著各個項目的價格:座室25元、統室20元、擦背男20元(女15元)、按摩男25元(女20元)…… 你去杭州的這些平價大眾澡堂看一看,開店的百分之八十都是鎮江人。」 來店裡幫女婿看店收銀的陳師傅是地地道道的鎮江人,「揚州那邊有句俗話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說的就是早上大家吃早茶,晚上一大家子人去澡堂泡澡。鎮江開車到揚州就40多分鐘,兩個地方離得近,所以我們鎮江人和揚州人生活習慣基本一樣。」
  • 我國新出「電動洗澡刷」,李現:不用怕澡堂的尷尬了
    我想很多人的回答就是洗澡。洗澡和吃飯一樣,是我們一年四季的日常。當溫熱的水流過身體,全身的疲憊和壓力都會被釋放出來。而北方人經常選擇去澡堂釋放壓力,甚至對搓澡巾迷之執著,南方人卻很少能體會到搓澡的神奇。出生在南方的李現,也曾發微博表示無法面對澡堂的「尷尬」場面。
  • 南方人:你們北方人一起洗澡,還互相搓背!一點都不害羞嗎?丨視知百科
    對多數人來說,大家一起洗澡這種事的確怪怪的。不過南方人第一次洗大澡堂的時候,可能並不嫌棄它,畢竟公共浴室曾經也站在時尚頂端啊。澡堂子在北方大學確實挺普遍,但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北方學生能眾目睽睽旁若無人,南方學生卻對袒胸露乳如臨大敵。
  • 東北澡堂子文化你知道嗎?
    這都是全國文明的,而很多都朋友卻不知道我們東北在澡堂子文化上也是很厲害的。南方的朋友來到東北都覺得這個澡堂子文化很神奇卻又不了解。東北人洗澡真的不簡單,它是一套需要完善心理建設的儀式。一個人怎麼洗澡,就怎麼過一生,追求精緻的方式,暴露你的人生層次東北的澡堂子文化都是什麼?定義:對東北人而言,洗澡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意義。
  • 東北澡堂裡那件不得不說的事
    作為一個在東北生活了快三十年的純東北人,雖說我在南方已經洗了快三年澡了,但對於我東北澡堂的想念卻從來未曾停歇過。這種感覺,相信沒去過東北澡堂的人一定不懂,而且這個感覺跟川雲貴地區的人對家鄉折耳根的眷戀還不一樣,因為那種眷戀不是每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都能接受的,但東北澡堂帶給你的歡樂,卻可以使每一個初次嘗試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 美女公共澡堂開直播路人躺槍 日本浴池放香菜比法國香水還猛
    所以今天特別準備了一場「澡堂夜話」,跟大伙兒聊一聊我們澡堂子裡邊的故事。當然了我們現在不做傳統業務,搓背、採耳、修腳,就雖然接地氣,它不來錢。現在講究什麼?雲端。我打算搞一個新業務叫「雲澡堂」。一邊看星星,看月亮,一邊思考人生哲學。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晚上吃什麼?這怎麼是個「雲澡堂」呢?我夜觀風雲變幻,從推背這件事情發散開來,我打算出一本預言書叫《推背圖》。
  • 南方人第一次去北方大學澡堂,嚇哭了
    但僅僅是性格差異也不足以解釋洗澡方式的不同。在個人意識和隱私觀念越來越強的95後中,仍然有很多來自北方的大學生不畏懼學校的公共浴室。他們並不是不在乎,只是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帶著去泡大澡堂子,在公共浴室洗澡和在食堂吃飯一樣自然,完全沒有跟隱私二字扯上關係。
  • 大學澡堂這麼破,是上個世紀的遺留
    其次,儘管北方人在冬天洗澡頻率低,但每次洗澡都會是一場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大戰。「千時搓,萬時泡」,平日裡灰塵、脫落的皮膚停留在身上,必須在熱水浸泡之後用力揉搓才會被洗乾淨。據《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0)》透露,北京人均綜合用水量每天約110升,而在洗浴業人均每次消耗300~500升。通俗地說,洗浴者洗一次澡,比在家三天耗的水都多。
  • 大眾浴室變身高檔"汗蒸館" 社區助浴點解老人洗澡難
    家裡沒有獨立浴室,公共澡堂又關了不少,有些雖然營業卻不接收高齡老人獨自前往……深冬時節,許多老人面臨洗澡難。記者採訪獲悉,如今不少由政府建設、企業或社會組織參與管理的為老服務助浴點陸續在社區出現。  不舒服可按手邊呼叫鈴  家住威海路的王老太最近在家洗澡時差點出意外。她在三平方米的浴室裡泡浴缸,特意開了取暖器。洗了30分鐘,老人覺得越來越困、呼吸急促。雖然意識到臉上滾燙,卻已經叫不出聲。幸好女兒上門看望,馬上把王老太從浴缸裡抱起,讓她靜臥在床吸氧,休息兩天才復原。  這件事讓王老太的家人心有餘悸。
  • 東北人真的不愛洗澡?到東北大澡堂看看,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就拿洗澡來說,南方人基本上每天都會洗一次澡,對於他們來說叫做「衝涼」。因為在南方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衛生間,雖然這些基本設施在北方也有,但不見得北方人天天會洗澡。對此,很多南方朋友很是不理解,難道北方的小夥伴平時都不愛洗澡的嗎?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東北美女回應:請來「大澡堂」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