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蜂軍」高山採蜜 桂陽「蜂司令」直播「甜蜜事業」

2020-12-20 紅網

桂陽縣荷葉鎮,蜂蜜基地裡的蜜蜂正在採蜜。

取蜜。

土蜂蜜。

紅網時刻記者 姜姿 通訊員 譚明豔 邱郭瑋瑤 桂陽報導

初夏來臨,正是蜜蜂採蜜的時節。桂陽縣荷葉鎮的「蜂司令」譚湘平、譚華英夫婦帶著他們的「百萬蜂軍」回到了家鄉,搶抓時節採摘家鄉甜蜜。

為了讓蜂蜜擁有好品質,譚湘平、譚華英夫婦二人把蜂蜜基地建在海拔600米的高山上。當下,正值花期盛放時節,百萬隻蜜蜂回到基地,丘陵山區裡蝶蜂飛舞,蜜香誘人。

蜂蜜產量在增大,但受疫情影響,蜂蜜銷路卻在變窄。譚湘平、譚華英夫婦二人變身網絡主播,現場直播蜂蜜採蜜、人工取蜜、手工搖蜜等環節,帶貨蜂蜜產品,收穫了不少的訂單。

「蜂」工有了,產量高了,訂單來了,下一步,夫妻倆的心願是教會一批專業的養蜂取蜜人,帶動更多農戶加入「甜蜜事業」。

「我們希望通過『政府+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可以帶動更多的貧困戶一起加入我們養蜂的隊伍,帶領他們一起脫貧致富,讓我們的農產品土蜂蜜走得更遠。」譚華英說。

相關焦點

  • 流浪的蜂農猶如辛勤的蜜蜂,精湛的採蜜技藝讓人間留香、生活甜蜜
    流浪的蜂農猶如辛勤的蜜蜂,精湛的採蜜技藝讓人間留香、生活甜蜜椴樹蜂蜜不管從地理位置的特殊,還是椴樹花本身的花期短暫的特點,它都是蜂農幸苦勞作後的收穫,蜂農在進行製作蜂蜜的整個過程都可體現出這款椴樹蜂蜜與眾不同的獨特,
  • 肇源養蜂人釀出的「甜蜜」事業
    肇源養蜂人釀出的「甜蜜」事業 2020-11-2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蜜蜂採蜜的過程,蜜蜂是怎麼採蜜的?
    它們採蜜時會提著小罐子嗎?如果沒有小罐子,它們採的蜜放在哪呢?關於蜜蜂採蜜的那些事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 現在,我們就講一講屬於蜜蜂的小秘密1裝花蜜,有蜜囊>雖然沒有帶著蜜罐子但是蜜蜂腹中有一個蜜囊是專門用來裝花蜜的等蜜囊滿了,蜜蜂就會飛回蜂房將花蜜吐在巢脾內,由內勤蜂反覆釀造等蜜蜂認為蜂蜜已經成熟
  • 【今日頭條】「與蜂共舞」釀造「甜蜜生活」——堅守在蓋州大山深處的養蜂人鄭天升
    而養蜂人鄭天升帶領村民像蜜蜂一樣忙碌「與蜂共舞」釀造了「甜蜜生活」。多年來,鄭天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養蜂事業中去。天道酬勤,他的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鄭天升為它的蜂蜜註冊了商標。如今,由於山區空氣好,高山蜂蜜受寵,鄭天升的蜂蜜聲名逐漸遠揚,甚至有人直接到他家裡購買。他也加入了蓋州市蜂業協會,期待讓自家的蜂蜜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 傳承百年的甜蜜家族事業——匠心蜂農的養蜂故事
    有人問:世界上最甜蜜的事業是什麼?有人說是婚姻介紹所,有人說是婚慶公司,也有人說是婦產科。在接觸蜂農之前,我的想法也是如此。蜂農顧名思義是指養蜂的農民。他們遠離城市喧囂,久居深山密林,每天與蜜蜂為伴,像小蜜蜂一樣勤勞,與小蜜蜂一起做著世界上最甜蜜的事業,為人們奉獻最甜的蜜。今天我向大家講述養蜂人——曾老伯,曾老伯年近50,養蜂20多年,是地道的蜂農,出身於養蜂世家,已經傳承了近百年。曾老伯的蜂場位於革命老區的江西于都縣祁祿山鎮橫龍村。祁祿山鎮總面積258000畝,山林面積就有23000畝,佔89%,森林資源非常豐富。
  • 一位年輕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大學畢業時,帶著清晰的自我發展規劃,陳澤恩回到生他養他的家鄉——彭陽縣的小石溝村,開始了他的「甜蜜事業」。   陳澤恩養的蜂,是中華蜜蜂,又叫中蜂。說起蜜蜂養殖,年輕的他立刻顯出成熟和老到。他打開蜂箱,密密麻麻的土蜂赫然出現在眼前。他說,土蜂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遲,每日外出採集的時間長,並且善於利用零星蜜源,非常適合山區定點養殖。
  • 中蜂和意蜂的採集半徑是多少?
    聽蜂之語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紹過中蜂的分蜂群和逃蜂群的飛行距離,雖然蜜蜂每次的極限飛行距離不到二十公裡,但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時,蜜蜂經過幾次中轉飛行可以飛到好幾十公裡以外找新家。既然蜜蜂有這麼強的飛行能力,那麼蜜蜂的採集半徑又能到多少呢?
  • 「小蜜蜂」讓巴塘縣老百姓日子越來越甜蜜
    當地栽種的梨、蘋果、毛桃、李、杏等樹木和菊花、海棠、蕎麥花等各色花卉給蜜蜂提供了充足的蜜源,成為蜜蜂採蜜的生態王國。 巴塘有著較悠久的養蜂歷史,當地蜂農習慣用木桶作為養殖蜜蜂的蜂巢,採蜜時用煙把蜜蜂燻走,直接從蜂巢裡取出蜂蜜。
  • 長白山下養蜂人:追花逐蜜的「甜蜜」事業
    每年5月到7月中旬,他都會帶著妻子來到吉林長白山養蜂採蜜,用他的話說,長白山的椴樹蜜好,而且沒有環境汙染。養蜂是一個「甜蜜」事業,但過程的艱辛也是外人看不到的。鈕利岑說,養蜂人終年四處奔波,除了住宿簡陋、蚊蟲叮咬外,還要承受寂寞,沒有電視,沒有娛樂,只有幾個養蜂人聊聊天。鈕利岑說,在長白山的這兩個多月裡,大概能賺2萬多元。他一年的收入有10萬元左右。
  • 婁底7旬癌症老人四處遊牧養蜂 釀造「甜蜜」生活
    (今年73歲的婁底老人劉劍陽正在查看蜜蜂的採蜜情況)今年73歲的婁底老人劉劍陽就樂在其中,他總說自己幹的是一份最甜蜜的工作,每年追逐花季,收穫瓊漿。在湘鄉壺天鎮雄輝村的人和蜂場,近百個養蜂箱一字排開,忙碌的劉劍陽正在查看每箱蜜蜂的採蜜情況。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家其實在離這裡不遠的婁底經開區大埠橋辦事處新石村,這裡只是他轉場過來的一個臨時落著點。
  • 剛抓捕的蜂群,蜜蜂多久會開始採蜜?影響蜜蜂採蜜的條件多種多樣
    導讀:關於剛誘來的蜂多長時間開始採蜜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需要根據我們誘捕的蜂群中的蜂王的情況來看,還有就是外界的蜜源條件以及我們誘捕蜜蜂后的天氣變化來綜合判斷。誘蜂的時間一般來說,我們誘蜂的時間都是在大流蜜期結束以後,所以外面的蜜源會有所減少,但是減少的量並不大,雖然說蜜蜂無法大量採集到蜜源,但是少量的採集來維持蜂群發展還是可以的。
  • 豫西深山養蜂人開闢出的甜蜜事業
    土生土長的薛文卿就是在這片大山裡伴著他的蜜蜂,開闢出一份甜蜜事業,不僅自己走向富裕,還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欒川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明朗在薛文卿的養蜂基地,打開蜂箱尋找蜂王,幽默的對著蜂王說,你要帶領大家多採蜜啊,這裡的老百姓富不富可都全靠你了,採蜜多了,縣政府一樣獎勵你。
  • 脫貧致富有「蜜方」 黃土高原上的「甜蜜事業」助力農民增收
    多年來,黃龍縣充分挖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讓村民們在家門口養殖中蜂,發展「甜蜜事業」,釀造著如「蜜」般甜美的生活。小小的蜜蜂成為當地振興產業的一劑「蜜方」,小小的蜂箱更是承載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 小蜜蜂帶來「致富路」 深秋的延安市黃龍縣,天藍雲白,馥鬱芬芳。
  • 湖北小蜜蜂坐飛機去全國採蜜 蜂農稱還想去俄羅斯
    它們的主人,是兩名蜂農——老張和小王。  老張名叫張世元,是黑龍江省南北籠蜂研究所的所長,在武漢通過南航發運蜜蜂已有20餘年。小王名叫王義兵,湖北人,經營著仙桃市九頭鳥養蜂專業合作社。小王養了快20年的蜜蜂,但以往都是像普通的蜂農一樣,用卡車拉著蜂箱全國跑。從2010年後,小王也像老張一樣,讓自己的蜜蜂坐上飛機,搭著航班滿天飛。
  • 「90後」深山養蜂人的「甜蜜」生活
    同時,他把蜜蜂育王、分蜂、採蜜的過程用手機記錄下來,在直播平臺上發布,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絡主播,也為銷售蜂蜜打開了渠道。 短短半年時間,曲濤濤養蜂的規模就擴大到300餘箱,效益可觀。看到曲濤濤規模化養蜂帶來的收益,村民們紛紛來「取經」,希望走上「甜蜜」的致富路。「家鄉環境適宜養蜂,我也喜歡這份事業,希望能把這件事做好,做成村裡的致富產業。」曲濤濤說。
  • 「蜂口奪蜜」養蜂人,「甜蜜」背後不容易 姐妹花記者走進「蜜蜂...
    說著,記者穿上護具,輕輕地拿起一扇蜂脾,此時數千隻蜜蜂正在上面「酣睡」著,此時必須輕拿輕放,或許一不小心,就會驚擾它們,引發不必要的騷亂……與蜂為伴,逐花而居天南地北安營紮寨的追夢者說起追逐花期酈佰有和妻子最多曾在毫無信號的深山中待了55天,「再好看的風景也看膩了,那時真的感到無聊又寂寞,所以你說甜蜜不甜蜜?」說著他臉上的神情開始有些落寞,他將檢查好的蜂箱輕輕蓋上,轉過身對記者說,「甜蜜不甜蜜,還要看自己。」
  • 讓你魂牽夢縈的紅心火龍果來了,雲南高山原生態種植
    雲南石屏縣高山山地種植的紅心火龍果也是同樣美味,從心兒到邊兒,都充滿甜蜜誘惑。老品種火龍果高山原生態種植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屬於亞熱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合火龍果的生長。紅心火龍果種植再海拔1400米左右的高山山地裡,微酸性砂紅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使得火龍果根多強壯,生命力極其旺盛。自火龍果老品種蜜寶引進,經過幾輪的試種後,石屏人民就一直堅持老品種種植。
  • 描寫蜜蜂採蜜的作文
    蜂每天都在採蜜,每天都不辭辛勞地出去採蜜,每天又疲倦萬分地回家,十分辛苦。  蜜蜂為了採蜜,它每天飛行的路程都可以繞上地球一整圈。  我家有一盆日本海棠花。  啊,蜜蜂,你日日夜夜地採蜜,為人們服務,為人們提供香甜的蜂蜜。我想:您被人們稱為「益蟲」也是理所當然。我想:您被人們稱為「益蟲」也是理所當然,名副其實的。所以,我們人類一定要感謝你,每天為人們辛辛苦苦地採蜜,讓那些美麗的花兒早已結果。  描寫蜜蜂採蜜的作文(三)
  • 愛好養野蜂,賺取收入收穫快樂——「深山養蜂人」胡三甫的「甜蜜...
    再走進鹹寧各地的「養蜂交友群」,找群友「取經」,學習養野蜂的科普知識、採蜜的技能。慢慢地,他從當初的一窩蜂養到十幾窩蜂,再到50窩蜂,今年大獲豐收,收集了100窩蜂,年產野蜂蜜1500多斤。「蜜蜂其實是很嬌氣的動物,淋不得雨,像這段時間的暴曬也受不了,能移到周邊樹林的都移進去了,沒移進去的也要想辦法遮陰。」
  • 西藏發展高原養蜂 推動蜂農 「甜蜜事業」
    通過科學技術人員與許多蜂蜜加工企業的探索,使高原蜂蜜產量不斷增加,蜂蜜品質和營養價值得到保障,優質的高原蜂蜜推動著蜂農的「甜蜜事業」。  圖為蜂農在蜂場檢查蜂箱攝影:張汝鋒據工作人員介紹,西藏自治區在引進內地先進養蜂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對高海拔地區蜜蜂生物學、蜜蜂生態學、現代養蜂管理、蜂產品生產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示範,研究出一整套高原養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