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諮詢師:「職業生涯很長,越早做職業生涯規劃越有利!」

2020-12-17 我是金小牛

每年的2-3月都會迎來求職、跳槽高峰,很多人都在年關的時候,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辭職?」

細細的盤點了一下,對辭職蠢蠢欲動,無非就以下幾個原因:

覺得崗位越來越螺絲釘,能力得不到提升,職業發展受阻。沒有得到相應的薪資水平,付出得不到回報,心裡受委屈。覺得體制內過於安穩,人生一眼望到頭,想要跳到體制外實現更多的可能性。不適應新公司的風氣,工作環境和工作風格,急著想要換另一份工作。然而在職場上遇到的難題,真的只是重新換一份工作就能搞定的嗎?

在問答上看到一個從國企銀行辭去工作的網友,這樣吐槽自己的轉行經歷:

在銀行工作的那段時間,每天要麼推ETC,要麼推手機銀行和各種基金,任務一直接連不斷。不僅業務繁忙,每個月結和季度還要時不時進行團隊之間的各種比服務質量和業務比拼。有時候任務量一上來,就要被要求發各種朋友圈,讓親朋好友們求關注。於是不喜歡每天被任務壓著的他,便跳槽到醫院做起了收款的閒差,沒有了任務,頓時覺得輕鬆了許多。可是時間一久,他就發現,每天都要面對無數個病人的諮詢和各種奇葩問題,才覺得跟在銀行的工作沒什麼本質差別,而且待遇還沒有銀行那邊的好。

很多跳槽的人可能都有過上面類似的經歷。總覺得自己從事的行業不理想,然後聽到別人說某某個行業前景好,自己也覺得很不錯,也許是個機會,於是便匆匆找了機會跳槽進去,時間久了才發覺,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酸和難處。

我的一個朋友小美可就比這位網友的選擇明智多了。

小美之前一直在一家小公司裡做著行政的工作,但是因為行業不景氣,小公司的業務越來越難做,前段時間便解散了。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問題,小美不僅拿到了一小筆賠償金,還重新換了一份會計的工作,薪水直接翻倍。

一開始我還很納悶,同樣經歷公司倒閉,為什麼小美就能如此幸運。

原來,當時小美早就察覺到了公司的異樣氛圍,人員經常頻繁變動,細想之下,頓時就有了危機感。於是她利用下班後的業餘時間,報班考了一個會計培訓班,不僅拿到了會計職稱證書,還獲得了培訓機構的就業推薦機會。

所以當職業上出現問題,往往不是簡單的換一份工作、跳一個行業就能輕鬆解決的。解決問題的根本,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

就拿跳槽的基本操作來說,在打算轉行之前,你是否真的有自己動手對目標行業做過基本的了解和市場調查。在換一個崗位之前,有沒有先嘗試過向專業的人員諮詢。職場遇到瓶頸的時候,你有沒有及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即使覺得目前的工作實在做不下去了,在轉換職業的過渡期,你是否已經開始著手職業生涯的重新規劃了。

社會發展太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個時代已經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之說。以往只要固守一隅就能守住飯碗的工作方式,越來越不被看好。

比如前段時間的收費員下崗新聞,科技的發展已然悄無聲息地就讓在高速站上工作了十幾年的收費員們紛紛下崗。如果在職業的選擇上,不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就註定要被時代所拋棄。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很長,越早開始做職業生涯規劃越有利。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計劃趕不上變化,既然事情無法預測到,那麼再怎麼規劃也是白忙活。」

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並不只是給自己框定一條職業路線,而在於用它來敦促我們,對自我和周遭的環境進行不斷的探索。用積極的態度,為應對隨時變化的外界環境,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份合格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梳理我們的工作重點,讓我們更加專注於某一個領域,通過不斷學習和提升專業能力。

中國職業生涯規劃、人生設計專家徐小平說過:「如果不做職業生涯規劃,你離挨餓只有三天。」古人也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此可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目標,就很容易在成長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出一份合格的職業生涯規劃呢?

第一步:確立自己的職業規劃目標。

首先一個好的職業目標,一定是科學客觀、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優缺點,即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性格、還有特長。

只有建立在自身真實的實際狀況之下的目標,才是一個值得腳踏實地去執行的目標。不要過分眼高手低,盲目自信,同時實力一定要配得上自己的野心。也不要過分自我貶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潛能。

確立職業目標,說起來可能很多人會有點寬泛。那麼我們不妨換成另外一種說法,比如「工作3年、5年、10年後,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時候,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牛人看齊。快速搜索行業中,已經有哪些值得認可的大神,並以他們為標杆。

因為行業中的大神也是從小白一步步走過來的,他們的成長經歷,對我們來說一定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並以他們為標準,進一步確立自己的職業規劃目標。

第二步:進行客觀的自我評估與環境調查分析。

只有在清楚了解自己的情況下,才能對自己進行更準確的分析。職業生涯規劃,同樣也注重「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原則。

「知己」,指的是要清晰的了解自身的綜合情況。比如你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知識結構、個人的優缺點等。不斷的反問自己,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用這種自問的方式,不斷挖掘出自己的優劣勢,發現自己的擅長點。確定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想要實現什麼樣的職業狀態,這些都是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前提。

「知彼」,則需要進一步了解分析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比如行業環境,職業環境,甚至是個人的成長環境等。只有在做到既知己又知彼的情況下,才能對自己進行更為客觀的評估和職業方向的判斷。

比如當下社會環境的就業形勢、相關就業政策、行業中的市場背景、行業分析、目標企業分析、相關職位的詳細了解等。因為一個新的政策,可能會關乎一個行業的發展動態。而一個目標企業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對應的職位選擇和工作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路徑等等,都是職規的重要參考因素。

三、確定職業生涯成長路線。

因為每個人的職業經歷、年齡、學歷、愛好等各不相同,在職業路線上的選擇也會千差萬別。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路線。

1、理想型路線。

每個人都期待有一份理想的職業,但是理想畢竟總要高於現實,而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則意味著理想的職業,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比如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想從事的行業其實並不是你的本行專業,但是你又有特別強烈的願望想要往這個行業發展,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那麼到底怎麼辦!

原本在本行業中早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從事新行業,說明你就得放棄現有的資源,一切從零開始。

一旦堅定了職業目標,就要懂得適當取捨,並及時復盤總結自己的可遷移能力,並為實現目標立即行動起來。

2、適應型路線。

確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線,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充分考慮和平衡自身的性格特質、學歷、還有個人經歷的基礎上,來確定自己將來適合發展的職業路徑。

3、限制型路線。

可能因為受到自己原因或者低落的市場環境的影響,不得暫時放低姿態,從基礎領域做起。比如一個在家多年的全職寶媽想要回歸職場,因為受到年齡和職業經驗的雙重限制,可選的職業方向則會變得越來越窄。

四、制定落地可行的行動方案。

接下來,根據選定的職業路徑,為自己制定一個清晰、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

把總目標分為長期目標、中期和短期目標,然後把執行方案進行細化,並落實到每一個目標階段中,大到比如這個時間段裡要完成哪些目標,下個時間段裡要完成哪些目標?小則比如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

只有能建立在切實可行的具體行動上的目標,才不會是個空談。而且一個看似遠大的目標,其本質也離不開每一個細小目標的依託。不積跬步,就無以至千裡。

所以只有學會將總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並一步一步去實現它們,才能逐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五、定期對職業規划進行評估反饋。

職業生涯規劃一定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影響生涯規劃的因素太多,比如行業的變動、個人因素的不可控等,都會對職業規劃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要定期對自己職業規劃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重新評估。比如是否需要重新選擇職業目標?職業路徑有哪些需要調整的方向?是否需要對行動方案進行修改?

只有進行及時的跟進和反饋,才能切實發揮職業規劃的作用,而不只是一個做完就可以束之高閣的計劃而已。

總之,行業是處於動態變化的。制定好一個時間軸,定期給自己的計劃做反饋,比如每隔半年時間,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就對職業規划進行檢視和修正。

我是金小牛,聚焦個人成長,擅長學習,熱衷分享!

相關焦點

  • 職業生涯的最佳規劃時間
    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要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這個規劃從讀書時就已開始設計,當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時髦的話題,許多大學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或是專題報告與講座,網絡上也大肆炒作,一時間職業生涯規劃成了大學畢業生最為關注的熱點和最時尚的話題
  •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做職業生涯規劃?
    一、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主要是指根據個人的興趣、性格特點、內在潛能來確立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並根據自身情況對未來職業生涯上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進行設定,根據設定的這些目標來規劃不同階段下需要完成自我提升的通道。
  • 大一就做職業生涯規劃,是否為時過早?
    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一個新論題:大一就做職業生涯規劃,是否為時尚早?針對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在邀請雙方各執己見自由發言之前,請允許我先抽出那麼一點點時間,來簡單介紹下: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
  •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怎麼寫
    如何寫職業生涯規劃一、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歷程,是追求自我實現的重要人生階段,對人生價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大學生的你,需要給自己設定一份職業生涯規劃。那麼如何寫一份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呢?
  • 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職業生涯規劃,指的是根據對自身主觀條件和客觀環境因素的分析,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以及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並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採取必要的行動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      每一個人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不一樣,對未來目標的設定也有差別,因此規範的內容可能存在諸多差異。但在規劃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卻是基本差不多的。
  • 職業生涯規劃ppt模板
    志向即目標,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目標的確立決定了職業發展中的行為和結果,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3、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主要是評估周邊各種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要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自己與環境的關係、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的地位以及環境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與不利的條件等等。
  • 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
    職業生涯規劃對企業員工具有重要意義,員工該如何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步驟一:自我評價:也就是要全面地了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職業生涯目標的制定包括人生目標、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制定。短期目標必須清楚、明確、現實和可行。中期目標應既有激勵價值,又要現實可行。人生目標、長期目標要儘可能的遠大,但不要求具體詳細;在符合自己的價值的基礎上,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放眼未來,推測可能的職業進步。
  • 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職業生涯規劃名詞解釋
    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相信很多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都不知道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下面就來說說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說白了就是對自身的職業發展路線進行規劃,但是這個規劃不是簡單的規劃,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使得規劃出來的路線適合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且自身的家庭背景、社會背景都能為自身的職業生涯起到幫助的作用。
  • 職業生涯規劃怎麼做?
    昨天說了如何分析自己的能力天賦,在發現自己的能力天賦和機會後,今天思考怎麼規劃職業生涯。搞清楚自己該做什麼樣的工作,那些機會才是真正的機會、對自己未來有利的機會。學習、影響力、樂趣、獎勵,就是四大職業價值。只有具有這四大價值的職業,才是值得長期投入的職業、為之奮鬥、堅持不懈的職業。才是我們應該認真規劃,慎重衡量的職業。
  • 高中生需要做職業生涯規劃?
    是網上測評一下看看自己適合從事什麼職業就夠了呢?或者高端一點,去做一個DNA基因檢測,看看天賦潛能在哪裡?其實,基於職業生涯規划進行學業規劃、升學規劃以及志願規劃遠不止這些。一個精準的職業定位,需要專業且負責的職業規劃師,根據個人的職業興趣、性格偏好、價值觀、天賦、知識、技能、宏觀產業環境經濟發展等多因素進行綜合解析,定位最適合的職業以及發展路徑。
  • 新行員職業生涯的規劃管理
    原標題:新行員職業生涯的規劃管理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自開始招錄新行員之始,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逐步重視對新行員成長成才的培養,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發掘新行員潛能、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重要舉措,探索引導新行員科學規劃職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管理相關活動的開展也取得了較好成效。但是這些相關行為並沒有形成系統化的、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活動,針對新行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多停留在注重整個隊伍的層面,缺乏針對性。
  • 大學生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又如何看待職業生涯的規劃?
    大學生如何規劃職業生涯?如何看待職業生涯的規劃?規劃職業生涯,就是指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相結合,通過個人能力分析、總結並測定來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而設想的過程。而規劃自己職業生涯是為了明確目標,方便自我管理。並且一旦目標明確,更能樹立信心,以克服困難,避免彎路。且大學生一旦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自己自我定位、認清自己、明確自己的前進方向。
  • 職業生涯目標規劃
    但調查發現,相當大的一部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將來一定要做什麼。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許多人一開始根本沒有考慮到事業發展會怎麼樣,在找工作時一個是看哪個單位的牌子大,再就是哪個單位能出國,第三就是挑哪家單位待遇高,而並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展問題。因此,進行職業規劃,針對個人特點,確立未來發展方向,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顯得格外重要。
  • 規劃職業生涯需要哪些步驟
    所以,在制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時,要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自己與環境的關係、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的地位、環境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環境中所包含的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與不利的條件等等。只有對這些環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複雜的環境中避害趨利,使你的職業生涯規划具有實際意義。職業評估主要包括:(1)組織環境。
  • 職業生涯規劃第一步,自我探索如何做?
    臨近畢業,究竟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成了很多大學生頭疼的問題,在生涯規劃諮詢的時候,諮詢師在了解來訪者的問題後,通常都是三個步驟:自我探索職業探索生涯決策,說白了就是先了解自己,再了解崗位,再做決定。
  • 構建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
    由於個體間的接受差異和部分高校「從理論到理論」的教育模式局限,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往往不同程度地得不到保證,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因此,如何有針對性地抓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工作,是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站在高校視角,抓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應從「課程」「師資」「平臺」「實踐」等關鍵詞出發,探索有效的服務路徑和保障體系。
  •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
    因此,通過分析績效考核結果幫助員工設計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員工的後續發展,企業可以擁有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職業生涯規劃(CareerPlanning)也叫「職業規劃」「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企業相結合,個人在對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 職業生涯規劃課走進張家界市小學校園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1日訊(通訊員 周穩)12月11日下午,張家界澧濱小學科技科五樓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座由張家界市民族中學專職心理教師、永定區教育局心理諮詢指導中心兼職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甜主講,張家界澧濱小學四年級組全體師生現場聆聽了講座。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知識結構,結合社會環境與市場環境,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要達到的職業目標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  根據薩珀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大學生處於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且正好跨越了該階段的過度期(18—22歲)和試驗承諾期(22—24歲)的兩個時期。
  • 生涯名師堂職業測驗的運用(一)
    職業測驗是職業諮詢、輔導、課程和相關研究中的一個有利工具,恰當使用職業測驗能使職業生涯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將從職業測驗的價值、大學生涯輔導中心常用測驗、測驗的實施和分數解釋等方面為大家進行介紹,以幫助大家加深對測驗的認識,學習測驗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