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實驗表明,目標與一個人的職業成功息息相關。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為我們的發展路徑指明了方向。
一、職業生涯目標的內涵及對大學生的作用
(一)職業生涯目標的內涵
目標是指組織或者個人根據其任務和目的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所要達到的成果。目標具有兩個特性:明確性和難度。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個體在選定職業領域中未來某時所要達到的具體成就,是人在職業領域理想的具體化。它既代表著個體的理想追求,也指引著個體的行動方向。
(二)職業生涯目標對於大學生的作用
對於大學生的作用:從學校走向社會,大學生將會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社會裡,使大學生能夠立足的是所選職業,它不僅是生活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它所體現出每個人存在的價值。但調查發現,相當大的一部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將來一定要做什麼。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許多人一開始根本沒有考慮到事業發展會怎麼樣,在找工作時一個是看哪個單位的牌子大,再就是哪個單位能出國,第三就是挑哪家單位待遇高,而並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展問題。因此,進行職業規劃,針對個人特點,確立未來發展方向,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顯得格外重要。但職業怎麼發展,是有一系列科學講究的,這個科學實際上就是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或者方法。大學生們要根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與原則以及職業成功的標準,掌握正確的職業生涯設計方法,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合理規劃職業人生,列出具體措施和日程,通過具有前瞻性的職業生涯設計,減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猶豫,避免浪費時光,為主動迎接未來職業發展的挑戰做好充分準備。
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自我定位、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明確自己的方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在進行規劃的時候,都會問:"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現在準備什麼?就業環境如何?"這樣,就有助於在校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校大學生可以自己找點事情做,如自己對寫作感興趣並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試著寫一本書。找出自己特長的東西,並發揮這種特長。大學生及早制定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十分必要的,而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是重要的。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每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從事熱愛的工作,這樣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樂的人,他們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知己"十分重要, "'知彼'也是同等重要的。"
二、職業生涯目標的設定原則
職業生涯目標的設定原則包括:(1)可行性原則:設定的職業生涯目標一定要現實、可行,意思是說就你的能力和特點而言,實現這個目標是現實的、可能的;(2)可信性原則:是指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完成這個目標,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在設立的時間之內完成;(3)可控性原則:主要是指你對一些可能會最終影響到你實現目標的因素的控制能力。
可界定原則:是指你的目標必須是以普通人都能理解的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表達;(4)可量化原則:就是指你的目標儘量以一種能夠用數字加以衡量的方式來表達,而儘量不要用寬泛的、一般的、模糊的或抽象的形式;(5)明晰性原則:是指你只陳述某一特定的目標,並且在一段時間之內只集中於這一個目標。同時,這個指導原則也要求你非常慎重地遣詞用句;(6)適己性原則:是指你制定的目標應該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別人強加的;(7)促長性原則:這是指你的目標應該是對自己和他人均無傷害性或破壞性的。(8)其他原則,職業生涯目標要具體明確、高低適度、留有餘地,並與組織目標相一致。
三、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途徑
(一)制訂行動方案
職業生涯路線是整個人生規劃的展開。我們在確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後,就必須考慮向哪一路線發展。通常職業生涯方向的選擇需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我想往哪方面發展?我能往哪方面發展?我可以往哪方面發展?發展路線不同,對其要求也就不同。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也是職業發展能否成功的重要步驟之一。在選擇職業階段,我們一般先要選擇行業,再選擇行業中的某一類職位。在選擇行業時,我們先要擬定幾類合適的行業進行考查,收集行業發展的資料。在對某行業進行考查時,擬出該行業某職位的相關知識門類和能力特點,如果選定了該行業,列出清單,結合自己的情況逐一加以學習和培養。
(二)採取實際行動
要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變為現實,就必須按照計劃去行動。職業生涯規劃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立即行動。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因為只有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從現在做起,才能完成你的人生規劃。
對於職業目標每天都要回憶,時常補充行動計劃的內容,經常重複你的職業目標,不斷地影響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