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來源:復旦大學
堅持全員育人,提升制度化水平。陸續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對輔導員隊伍的職責定位、培訓培養、管理考核和發展方向進行科學規劃,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提供制度支撐。成立專門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機構;校黨委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定期專題聽取關於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調研與專題匯報,定期研判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
立足學科優勢,提升專業化水平。設立青年研究中心,邀請校內專家教授擔任特聘研究員,通過發布研究課題、開設青年研究工作坊等形式,有指導、有渠道、有梯隊地開展學生工作研究和大學生思想行為研究,已累計資助600餘個學工研究課題。鼓勵輔導員開展「組團式」研究,以「職能工作室」為驅動探索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機制,重點培育一批具有決策諮詢價值和推廣示範意義的實踐和理論成果,已成立2個輔導員專業協會、3個全國優秀輔導員工作室、5個職業發展工作室和14個職能工作室,形成「戰拖工作坊」等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組建研究團隊聯合開展課題申報和研究,系統培養輔導員學科研究能力,近三年成功申報2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建設項目、23個全國、上海市德育專項研究課題、公開發表思政論文60餘篇。
加強培養培訓,提升職業化水平。運用KSAO培訓模型,契合學生「成長周期」,以輔導員需求為導向,分年級、分專題構建日常培訓—專題培訓—專業培訓—學位進修四級培訓體系,融教學—科研—實踐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全過程培養體系。設計「矩陣式」輔導員培訓課程菜單,實行學時制管理,實現隊伍分層分類培養,每年開設必修課程20門,選修課程近50門,校內培訓累計3000餘人次。探索精準化培訓新模式,培訓課程採用小班教學、小組研修等形式,通過理論講授、討論交流、參與體驗、案例模擬等形式,層層推進提升輔導員工作技能。構建校外掛職和交流體系,每年選拔一批優秀輔導員到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國家重點單位掛職鍛鍊,定期組織輔導員赴兄弟高校交流學習,推動經驗交流和工作提升。重點建設了甘肅酒泉、雲南德宏、雲南永平、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等4個輔導員社會實踐基地。
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國際化水平。組織開展「國際視野下的學生工作專業化研究與實踐」課題項目,翻譯出版「海外學生工作專業化叢書」第一輯6冊,主動研究海外高校學生事務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舉辦首屆「全球化背景下的學生工作專業化與國際合作」國際研討會、首屆「面向2020年的兩岸及港澳地區高校學生工作研討會」,加強學生工作交流與合作。推進輔導員短期交流和中長期海外研修,制定《學生工作隊伍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選派工作實施方案》,累計選派40餘名學工骨幹參加短期出國出境學習交流,3名優秀輔導員赴海外進行為期半年及以上的交流訪學,切實提升輔導員的國際視野和應對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能力。
(責任編輯:任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