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探索「非遺活化」路徑為文旅發展添彩

2020-12-11 瀟湘晨報

「『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煙臺文旅融合發展專場發布

膠東在線12月10日訊(記者 許加薇 鄔勇)煙臺紮實推進文物非遺活化傳承,在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探索「煙臺路徑」。

織密織牢保護網絡。文物方面,建立「市、縣、鎮、村、單位四級責任、五級保護」的文物保護網絡和體系,對上爭取文保專項資金1.24億元,實施了43項重點文物保護工程,80家國保、省保單位得到及時有效保護。非遺方面,完善非遺保護名錄,建立起保護中心+傳承基地+傳承人「三位一體」的保護體系,推動非遺保護長效發展。煙臺剪紙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煙臺剪紙群體性保護模式」獲評省政府文化創新獎。

探索文物保護利用「煙臺路徑」。堅守「考古前置」底線,對基本建設用地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好地下文物,近年來平均每年完成前置考古勘探面積在100萬平米以上,既實現了文物保護,又保障了項目實施。聚焦芝罘仙境項目建設,成立專家委員會、專人跟進、專題服務,探索「超前謀劃、考古先行、跟進研究」的文物整體保護、連片利用的「煙臺路徑」,著力打造百年傳世精品工程。

傳統文化體驗內容不斷豐富。依託全市37處博物館、紀念館成立了煙臺市博物館聯盟,「場地聯用、品牌聯創、活動聯辦、培訓聯做、平臺聯建」,每年開展各類文物展覽、公教活動3000餘場,接待觀眾百萬人。今年國慶,煙臺博物館策劃開展「黃水河畔考古記」直播活動,解密考古背後的故事,觀看量突破5.4萬人次,居微博同城熱搜榜第二名。發展葡萄酒、鋼琴、鐘錶、膠東民俗等民間博物館20餘家,形成了國有、民間博物館並行發展、相互補充的發展格局。

出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專門方案,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目前,全市列入文物保護目錄的抗戰遺址170處,每年投入抗戰遺址保護資金1000餘萬元。全方位建設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重點打造了紅色教育「一核四點、四大板塊」,大力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全力打造膠東紅色文化品牌。

據了解,全市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作為旅遊景區向公眾開放的有10餘處,佔比近60%,讓群眾走進來,在旅遊體驗中彰顯文物資源獨特魅力。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文旅地產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探索中國文旅地產發展新路徑
    疫情之下,很長時間裡文旅消費需求停擺,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人們壓抑已久的文旅消費需求得到釋放,文旅消費逐步復甦。新時代、新需求、新業態層出不窮,對文旅地產也提出了新的命題。  百強開發商企業中,已有超50%布局文旅地產領域,但國內文旅地產開發模式還尚未成型,大多文旅項目均處於探索期,如何平衡文旅與地產,在文商旅融合基礎上實現地產的轉型升級?
  • 煙臺被確立為「好客山東 雲遊齊魯」智慧文旅試點城市
    吳濤說,「十三五」期間,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應用為文化和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煙臺作為首批「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在信息化建設和智慧文旅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構建起面向文化和旅遊管理部門、行業機構、市民遊客等不同用戶群體的數據服務和業務應用,最終形成「1+3+4+N」的智慧文旅公共信息服務架構,也就是:以1個文旅大數據中心為支撐,實現「文旅服務、宣傳營銷、行業管理」3大智慧服務功能,通過PC網站、手機網、APP、小程序多種服務終端展示,構建N個文旅公共信息服務應用
  • 廣東中山三鄉鎮橋頭村:探索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橋頭村努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目前,村中已初步形成以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以橋頭村文化中心周邊為基地,以玻璃書屋、小琅環公園、橋頭村古村落、橋頭村稻田等地區為輻射閾限,連接雍陌村、古鶴村、白石村等具有名人故居、三鄉特色景觀的古村落的全域文旅融合新格局,進一步提升了三鄉鎮的城市生活品質,擦亮了三鄉鎮的文化名片。
  • 崆峒勝境文旅項目奠基暨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
    12月21日上午,崆峒勝境文旅項目奠基暨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崆峒島舉行,市委書記張術平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並共同為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靈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吳國平介紹項目策劃情況,市領導王曉敏、朱秀香、吳承丙、於松柏出席,副市長李波主持。
  • 天津市和平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徑。據天津市和平區副區長孟冬梅介紹,和平區成立了旅遊發展委員會及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和平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組建和平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重大項目開發建設和項目管理提供資金支持。
  • 崆峒勝境文旅項目奠基暨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
    12月21日上午崆峒勝境文旅項目奠基暨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崆峒島舉行快和小編一起走進現場>看看有哪些精彩內容吧~市委書記張術平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並共同為煙臺崆峒勝境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靈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吳國平介紹項目策劃情況,市領導王曉敏、朱秀香、吳承丙、於松柏出席,副市長李波主持。
  • 文旅企業探索跨界開發 華僑城集團「集智」謀融合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文旅企業該如何不斷突破行業邊界,探索跨界開發,釋放增長潛力?記者近日從此間召開的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大會上了解到,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邀請了全球文化旅遊、策劃規劃、設計創意、前沿科技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優秀團隊深入研討,探討文旅企業跨界融合發展之路,力圖通過優質多元的文旅產品供給為擴大內需提供支撐,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帶動鄉村振興發展,不斷開拓文旅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 中國文化館年會煙臺開幕 助力文旅高質量發展
    煙臺市副市長王曉軍表示,年會的成功舉辦必將為煙臺帶來公共文化領域最前沿的發展理念和最生動的創新示範,煙臺將以此為契機,將文化建設提升到更高水平。  事實上,在文旅融合與創新的路上,煙臺一直闊步向前,讓詩與遠方走在一起。  近年來,煙臺市以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為目標,在構建覆蓋城鄉、發展均衡、服務便捷、充滿活力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不斷取得新成績。
  • 2020廣東非遺創新發展峰會聚焦熱點建言獻策
    大會聚焦探討產業視角下的非遺文化品牌與傳播、非遺創意開發運營、非遺產融對接等熱點話題,吸引社會資本關注非遺創新應用與非遺活化的產業運作,助力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產業發展。峰會現場同時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發展工作站授牌。非遺創新把握好「度」非遺的生命力以傳承力和創新力為核心。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文旅交出亮眼成績單
    入選首批「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好客山東 雲遊齊魯」智慧文旅試點城市,在全省率先上線市級公共文旅服務平臺「煙臺文旅雲」,實現文旅服務「一分鐘」隨心享。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提升城鄉居民文旅獲得感、幸福感。常態化舉辦煙臺市民文化節,圍繞「春之聲、夏之舞、秋之韻、冬之樂」四大篇章開展主題活動10000餘場。
  • 2020廣東非遺創新發展峰會舉辦 省級非遺傳播與發展工作站授牌
    張志兵在致辭中提到,非遺的產業化發展是非遺傳承和保護的重要路徑,產業視角下的非遺品牌與傳播、非遺創意開發運營、非遺產融對接等話題的探討有助於吸引社會資本關注非遺創新應用與非遺活化的產業運用。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俊華教授以「非遺的活化傳承與創新」為題,分享了多年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統分析了非遺活化傳承與創新的內涵、所面臨的問題及其發展趨勢和對策。
  • 四川攀枝花:探索康養民宿產業發展新路徑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健康網】;12月10日-11日,以「陽光康養民宿,享受安逸生活」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康養論壇暨攀枝花康養民宿產業發展論壇在攀枝花舉辦。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原副主任,現城鎮中心副理事長、研究員,中國小城鎮及城鎮化研究專家喬潤令,做了以「康養文旅:助推攀枝花產業轉型城市升級」為主題的分享。
  • 恆邦雙林丨探索新路徑,構築峨眉山下全域新田園文旅
    恆邦雙林集團,一直在為客戶提供幸福生活道路上不斷探索。2010年集團開啟文旅之路,以峨眉山為起點,不斷探尋,現已完成多個城市布局。價值融合探索田園文旅新發展恆邦雙林集團在深刻理解十四五規劃「美麗鄉村建設」戰略和「全域峨眉」文旅新政之後,結合自身發展探尋出田園文旅發展新思路。
  • 2020廣東非遺創新發展峰會這麼說
    大會聚焦探討產業視角下的非遺文化品牌與傳播、非遺創意開發運營、非遺產融對接等熱點話題,吸引社會資本關注非遺創新應用與非遺活化的產業運作,助力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產業發展。這個『度』是非遺自我規律與傳承人群對該規律認識程度的結合,是不斷發展的活態的『度』。以人為本,以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是正確把握『度』的前提。」宋俊華指出,非遺創新要依法依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見人見物見生活等理念,正確認識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的適應性、功利性、多元性、人本性等特點。非遺創新也需要創意開發運營。
  • 打造文旅服務「煙臺品牌」
    、煙臺文旅雲等創新服務品牌,全力提升群眾文旅獲得感和幸福感。精心打造文旅服務「煙臺品牌」堅持「開門辦文旅」,深入實施群眾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搭建電話、網絡、座談會、問卷調查、走訪調研五個問需渠道,開展文旅服務百日「大問需」、文旅開放日等活動,精準了解群眾文旅需求,分類施策培育打造文旅服務特色品牌、提升品質。
  • 基於市場的文旅融合路徑
    牧青按語 市場在哪裡,文旅融合的方向、路徑和方法就在哪裡。文化來源於生活,要高於生活;旅遊是去體驗生活,要歸於生活。基於這個判斷,文旅融合的結合點在於生活,方向、方法和路徑也一定是趨於生活。
  • ...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於12月2日上午在煙臺美術博物館開幕。
  • 探索文旅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2020新時代江蘇旅遊發展論壇」在...
    江蘇歷史文化資源、生態旅遊資源燦爛豐富,「2020新時代江蘇旅遊發展論壇」活動圍繞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以「鄉村振興與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為主題,探索美麗鄉村、鄉村旅遊、文旅融合、休閒旅遊等創新發展的多樣化路徑,深入解讀美麗江蘇的應有之義,踐行建設美麗江蘇的行業使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江蘇燦爛的歷史文化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將特色資源轉化為特色產品,放大品牌價值,推動鄉村振興與生態旅遊建設融合發展,助力品牌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 甘肅旅行社創新思維探索發展新路徑
    旅行社創新思維探索發展新路徑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張櫟「隴東社火、天水『上九朝觀』、甘南『正月祈福法會』、九曲黃河燈陣、酒泉肅北冬季那達慕……想要體會真正的年味,那就選甘肅產品!」17日,蘭神國旅營銷人員給河北的客人回復著消息。
  • 「線上線下」共同推動 平湖林埭激發文旅發展新活力
    今年以來,林埭鎮結合本地文體特色,將品牌活動與美麗鄉村、全域旅遊、文化強鎮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文化站職能作用,全力推進全鎮文體旅事業繁榮發展。「線上線下」與「多元力量」相結合,形成了林埭文旅互融最強合力。「我們以『融合發展』『聯動發展』為著力點,形成發展凝聚力。同時搭乘『雲熱潮』,秉持『網際網路+文化』和『網際網路+旅遊』的理念來推動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