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甲殼蟲)樂隊的約翰·列儂與索尼ICF-2001收音機

2020-12-14 收音機評論譯介

譯者前言:

近日,我在瀏覽網上的收音機信息時,無意中發現一位國外收音機發燒友與廣播愛好者爆料了一小段全球知名搖滾音樂家約翰·列儂與索尼ICF-2001收音機之間的故事,並附上了相關照片。雖然我本80後,但是在卡帶式隨身聽廣為盛行的黃金時代,我也曾購買過「披頭四樂隊」的卡帶,也曾聆聽約翰·列儂吟唱的優美旋律。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在網上檢索了一下,果不其然,約翰·列儂真是一位收音機發燒友,一位廣播愛好者,在他生前的多幅照片中,都有收音機亮相。其中的一張特寫照片更是近距離呈現了他在調到一個電臺頻率面露欣喜之色的動人瞬間。下面就先欣賞一下我費盡周折搜集的珍貴照片吧,而後,再來閱讀約翰·列儂與索尼ICF-2001收音機之間的故事!

************************

我恰巧是披頭四樂隊的忠實粉絲,尤其是約翰·列儂獨奏曲的粉絲。他錄製的最後一張專輯名為「Double Fantasy」,是在1980年的夏天於紐約錄製的。可能正如你所知,正是同一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一款極具革命性的、應用鎖相環頻率合成技術的收音機——ICF-2001。

眾所周知,約翰·列儂曾是家用電器,特別是索尼和其他日本廠商生產的家用電器的狂熱粉絲。他也是一名狂熱的收音機發燒友——正如上世紀70年代他在紐約市本地的WNEW-FM搖滾音樂電臺拋頭露面所證實的一樣。

圖片右下角桌子上的收音機就是索尼ICF-2001

附件中的照片是在紐約市的一個名為「The Record Plant」的工作室拍攝的,那時正值1980年列儂的專輯「Double Fantasy」的製作過程中。雖然我不能百分之百地確定照片中桌子上放置的索尼ICF-2001收音機屬於約翰·列儂,但是我認為可能性非常大。他仍然與英國本土保持著常規聯繫,並且在那個網際網路尚未問世的時代,對他來說,收聽BBC的唯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通過這臺收音機。

另一種可能是,約翰·列儂喜歡在他的音樂中實驗新的聲音。在披頭四樂隊期間,當錄製「I Am the Walrus」這首歌時,他甚至將收音機插到了混音板上。在這首歌的結尾,你能聽到一個調諧電臺時的外差式嘯叫聲,這是調到BBC電臺時的聲音,那時正值該電臺播放莎士比亞《李爾王》的朗讀節目。在拍照的當天,可能約翰·列儂想要在工作室中故伎重演?

★索尼ICF-2001收音機簡介(譯者附)

星級評分:3顆星(總分為5顆星)

生產周期:1980-1983年期間,日本製造。

電壓:117V交流電或4.5V直流電

頻率覆蓋範圍:150-29999KHz

頻率顯示方式:一個數字液晶顯示器

工作模式:調幅、單邊帶-等幅波

選擇性:一種帶寬

電路:二次變頻

尺寸與重量:12.8*6.8*2.2英寸,重4磅。

功能與特色:可利用此機數字鍵盤進行頻率直輸,多功能的液晶顯示器也為讀取數字頻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精確性。只需按下相應的數字鍵,就能收聽目標頻率。具有6個頻率儲存地址,以便儲存自己鍾愛的電臺頻率。ICF-2001可實現150KHz到29999KHz之間的頻率連續調諧,能夠穩定收聽長波、中波和短波節目。此機還支持單邊帶接收,還配備了耳機插口和錄音插口。更高級的功能還包括:屏幕照明、LED條形調諧指示器、帶有定時功能的數字石英鐘、獨立的低音和高音滑動調節器。此機還設有肩帶。此機需要3節1號電池和2節5號電池供電,帶有4.5V的直流電外接輸入插口。

★約翰·列儂簡介(譯者附)

約翰·列儂(1940-1980),是享譽全球的搖滾音樂家、社會活動家,英國「披頭四」樂隊的成員之一。1965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章」,倡導用音樂追求和平,曾參與反對越戰的社會活動。1980年,他被自己狂熱的粉絲射殺。在他去世14年後,入選「搖滾名人堂」。2004年,《滾石》雜誌評選出了「歷史上最偉大的五十位流行音樂家」,約翰·列儂位列其中。

——完——

你用這款收音機嗎?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個人水平有限,譯文必有錯漏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著名的歌手兼作曲家約翰·列儂創立了披頭四樂隊,這支樂隊對流行音樂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約翰·列儂是誰?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早年生活
  • 披頭四The Beatles,甲殼蟲的朝生夕死
    披頭四The Beatles, 英國搖滾樂隊,由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和林戈·斯塔爾四名成員組成,1960年樂隊於英格蘭利物浦市成立。知道這隻樂隊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少,至少90後00後,很少有知道甲殼蟲的。但是,這都不能否定,甲殼蟲在世界樂壇無與倫比的地位。
  • 娛樂:這些甲殼蟲樂隊的照片將帶你回到披頭四時代
    【娛樂:這些甲殼蟲樂隊的照片將帶你回到披頭四時代】任何喜歡甲殼蟲樂隊的人都可能記得「Beatlemania」這個詞,這個名字是20世紀60年代對英國樂隊狂熱的熱情。披頭四狂熱於1963年開始,並且在甲殼蟲樂隊於1970年分手後很長一段時間。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在那裡,正在利物浦藝術學校求學的不羈少年約翰·列儂一手創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 。從來沒有一個樂隊能引發這樣的熱潮。四個年輕人青春洋溢的外表、活潑辛辣的颱風打破了當下主流略顯沉悶刻板的紳士作風,他們反上流社會、反正統藝術的嬉皮姿態恰好對上了年輕人的胃口。他們所到之處,人群、鮮花、掌聲絡繹不絕。
  • 約翰·列儂: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一個夢想家、一個渣男
    約翰·溫斯頓·列儂,1940年出生於英國利物浦,是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的成員,也是「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之一,她是一個夢想家,也是一個渣男1955年初列儂在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the Quarrymen」(採石工人)也是「披頭四」樂隊的前身,1960年,列儂組建了「披頭四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披頭四歌手鮮為人知的15張照片
    約翰·列儂出生於 1940 年 10 月 9 日的利物浦,直到 1980 年 12 月 8 日去世,至今已經過去了 40 年。這位前披頭四樂隊成員是在美國 Dakota 公寓自己的家門前被其瘋狂的粉絲馬克·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連開四槍所殺害。
  • 約翰·列儂曾參拜日本神社 與軍國主義無涉
    雖然它看上去和倫敦聖約翰伍德隨便一個街區的其它十字路口沒什麼兩樣,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穿過艾比路的斑馬線,為的就是模仿史上最著名的照片之一,而這張照片出自甲殼蟲樂隊於1969
  • 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逝世,享年81歲
    英國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Astrid Kirchherr)去世,享年81歲。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是德國人,她早期給披頭四樂隊拍攝的照片幫助這支樂隊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樂團符號。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與約翰·列儂1960年,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在德國漢堡給披頭四樂隊拍攝了第一張照片,並因其拍攝風格幫助樂隊形成獨特的視覺風格而備受讚譽。
  • 約翰·列儂:倒在歌迷槍口下的藝術家
    1利物浦的小夥兒  提起披頭四樂隊(又名甲殼蟲樂隊或披頭四樂隊),地球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可能有不少年輕的朋友對他們不是很了解,這並不奇怪,因為他們主要活躍時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1970年樂隊就已經解散了。到今天,樂隊的成員已經有離開人世的,活著的隊員也已經年過古稀。
  • 甲殼蟲樂隊差點讓家人給「耽誤」了!
    貝爾德說,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的家人都不希望他們投身音樂行業,並堅決要求他們靠別的工作謀生。列儂的姨媽曾經對他說:「吉他是挺好的,約翰,但是你永遠沒法靠它謀生。」甲殼蟲樂隊(新華社)現年72歲的貝爾德說,麥卡特尼原本要去當老師,而列儂的姨媽相信在藝術學校上學的列儂會成為一名商業藝術家。
  • 德國漢堡慶祝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960年8月17日,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斯圖亞特·蘇茨裡費和彼德·貝斯特第一次在德國漢堡的傳奇娛樂街區聖保利的Indra音樂俱樂部登臺演出。這是他們首次以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又稱甲殼蟲樂隊)的身份進行公開演出。這些年輕音樂家們在漢薩城漢堡度過的兩年時光為他們日後成功徵服全球粉絲奠定了基礎。 △1960年披頭四樂隊在Indra音樂俱樂部 正如約翰·列儂所說:「我雖然出生在利物浦,卻是在漢堡長大。」
  • 全新音樂主題:The Beatles 甲殼蟲樂隊,附歌單
    20世紀60年代這支來自英國利物浦的搖滾樂隊在流行音樂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掀起了風靡一時的「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 The Beatles由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和林戈·斯塔爾四名成員組成。
  • 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 列儂真實死因到底是怎樣
    披頭四樂隊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一支樂隊,其中主唱約翰·列儂更是功不可沒,但是在1980年的時候,約翰列儂當時被槍殺的事件也是震驚了全世界,那麼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約翰列儂真實的死因又是什麼呢?
  • 英國搖滾歌星約翰·列儂漫像
    喜愛的食物:果凍,咖喱 喜歡的飲料:威士忌,茶 音樂上的愛好:傳統搖滾(節奏與藍調) 事業野心:變得有名有錢 家庭:父親Freddie,母親Julia,妻子Yoko(小野洋子),兒子Sean、Julian,前妻Cynthia 約翰·
  • 披頭四樂隊在後臺的表現,與臺上太不同
    Shahrokh Hatami 是一名伊朗攝影記者,他曾經拍攝過披頭四樂隊的大量後臺故事。 在後臺的地球第一樂隊,成員們的表現和臺前並不同,而樂迷的狂熱一如既往。The Beatles 是英國搖滾樂隊,由約翰·列儂、林戈·斯塔爾、保羅·麥卡特尼和喬治·哈裡森四名成員組成。
  • 如果你是披頭四音樂迷,那麼全世界你最應該去的就是英國利物浦
    披頭四音樂在全世界很出名,關於披頭四的故事百度文庫裡說的很詳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披頭四是成立在英國利物浦的一個流行搖滾樂隊,它的音樂在全世界受歡迎,發出的專輯基本上都在英國排名第一,遺憾的是我確實聽不懂他們的音樂。
  • 披頭四樂隊組建60周年 「發祥地」德國漢堡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中新社柏林7月29日電 (記者 彭大偉)記者29日從德國漢堡市獲悉,當地將在8月舉辦在線演唱會和探訪舊址等多種活動,以紀念1960年在漢堡首次以「披頭四」(又譯「甲殼蟲」)這一名稱登臺演出,並在漢堡駐唱期間走向成熟的著名搖滾組合披頭四樂隊組建60周年。
  • 啊……原來披頭四解散已經整整50年了
    ▲成立之初的「披頭四樂隊」 1958年,由約翰·列儂在英國利物浦發起的搖滾樂隊初見雛形,後幾經成員調整,在1960年確立了主唱兼節奏吉他手約翰·
  • 萬寶龍推出特別版鋼筆 紀念甲殼蟲樂隊
    萬寶龍推出特別版鋼筆,紀念甲殼蟲樂隊。萬寶龍(Montblanc)為了紀念這個時代的搖滾界的四位偉大人物,即甲殼蟲的四位成員,推出了多色設計的特別版鋼筆,向披頭四傳奇致敬。披頭四樂隊 甲殼蟲樂隊於1960年成立,於1970年解散,期間創造了許多至今仍被傳唱的經典搖滾歌曲,被認為是流行樂隊史上最偉大的樂隊,專輯銷售量超過數十億張,他們的冠軍專輯皆為史上最多的。
  • 披頭四樂隊你真的了解嗎?
    披頭四樂隊披頭四在搖滾樂史上的傳奇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搖滾樂最受歡迎的上個世紀60年代恰好就是披頭四的時代。中間二位為保羅和列儂在樂隊中,保羅和列儂算是靈魂人物,也是知名度和影響力最高的兩位。在1997年,55歲的保羅就被英女皇封為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