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求助心理醫生和諮詢師的人,都是勇敢的人

2020-12-20 道特林克心理

「敢於和諮詢師討論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01

你是如何排解煩惱的?

人有三千煩惱絲,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當你遇到煩惱,不開心的時候,你會如何排解呢?

有人回答:

「和朋友傾訴,說出來就好多了。」

「自己躲在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我會買一大堆東西,把自己給吃撐。」

「通宵玩遊戲,進入遊戲的世界可以讓我暫時忘記煩惱。」

還有人回答:

「硬扛,扛過去就好了。」

這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處理煩惱的方式。

其中,傾訴和哭泣可以算得上是健康和有效的方式。

傾訴和哭泣可以幫助我們釋放情緒,緩解壓力。

不管是關心你的家人,還是知心的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我們支持系統裡非常重要的一環。

02

向身邊人傾訴能解決你的問題嗎?

向身邊人傾訴有用嗎?

當然有用。

家人朋友的安慰可以安撫我們,幫助我們平穩度過那些糟糕的時刻。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問題不是通過和家人朋友的反覆訴說就能解決的。

傾訴可以解決一時的情緒壓力,讓你當時的感覺好受一點。但是當那些發生過的事情反覆地上演,那些相似的情境不停地重現。

這就不僅僅只是傾訴的問題了。

孩子的學習問題讓人擔憂,矛盾衝突越來越大。

和家人溝通出現了問題,焦慮不安,情緒低落。

和朋友聊到了自己的失眠問題,發現對方也有同樣的困擾,同病相憐,但該失眠依舊失眠,精神依舊不振。

職場適應不良,頻頻與同事領導發生矛盾,哪怕換了一家公司,依舊如此。

......

我們會發現,那些讓我們煩惱的事物,往往不是偶發性、一過性的問題,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反覆出現。

這個時候,不是光靠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就能解決的。

更何況,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溝通良好的家人,耐心傾聽的朋友。

而生活中,那些最困擾我們的問題,往往也是來自身邊最親近的人。

當我們遇到無法理解自己困擾的家人、朋友,傾訴會將我們置於更加孤獨,孤立無援的境地,這種困境,不是輕易說「扛」就能「扛」過去的。

03

你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除了家人和朋友,還可以向誰傾訴?

心理諮詢師是專業的傾聽者。

同樣是傾聽,心理諮詢師會更加中立,不帶評判,也更加溫暖和有力量。

心理諮詢師可以在傾聽,疏導情緒的同時,幫助你認識自我和獲得掌控自我情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長時間以來,由於大眾對心理諮詢和治療的認知有限,很多人並不能接受心理諮詢,認為去做諮詢或者看心理醫生就是有病的人。

身體會出現不適,心理上也會出現困擾,這就像我們平常會感冒咳嗽一樣。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對待它。

體檢,鍛鍊,看醫生,是我們關愛自己身體的一種方式,同樣地,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愛自己的一種體現。

主動尋求心理諮詢和治療,是需要勇氣的。這意味著,你要將自己的內心打開,向諮詢師袒露最真實的自己,其中,也包括脆弱和痛苦的部分。

在諮詢師的陪伴下,你會去探索未知的自己,那些未知的部分,是你尚未觸及,渴望了解卻又害怕了解的部分,其中包括你內心的恐懼和渴望,未曾察覺的模式。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

那些當下的困境和痛苦的部分,是你想要逃避的「害」,卻又是促進你成長的部分。

當你選擇了心理諮詢,你就選擇了去面對。

就像有位諮詢師曾說過,「敢於和諮詢師討論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這是我們對待痛苦和問題的選擇,也是我們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勇敢的人。

圖片來源:pixabay/Pexels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的區別在哪裡?
    ,他們專門設置病房治療重度的精神病人,而學精神病學的醫生中還有一部分又學習了心理學,於是這一部分人被稱做心理醫生。03心理諮詢師不是都有處方權心理醫生有處方權,可以給病人用藥,而心理諮詢師不可用藥。大多數情況下要觸及人的內心隱私,因而保密是心理諮詢師都應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則。對諮詢者不願講的隱私,可以不多過問,只教給他們一些肌肉放鬆、冥思入靜的方法來滿足他們的要求。
  • 遇到情緒困擾,找心理諮詢師還是心理醫生?
    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情感諮詢師?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主要服務的對象是心理問題較輕的人,特別是不構成心理疾病診斷的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在婚戀、學習或工作、社交上遇到的一些情緒困擾。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心理諮詢師在非醫療機構執業,《精神衛生法》出臺後,心理諮詢師不能對來訪者進行精神科診斷和從事所謂的「心理治療」。
  • 千萬不能和心理諮詢師做朋友
    這份心願是好的,但是我們往往得到心理諮詢師的拒絕,一開始建立諮詢關係,心理諮詢師就確立了和求助者的職業關係,就是說只是一種職業關係,諮詢結束,關係結束。很多人不太理解,感覺心理諮詢師太清高了,太商業化了。這裡面真的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嗎?為什麼心理諮詢強調職業關係,對諮詢關係有情感的限制,而不能發展私下的感情呢?這裡面有著一定的科學意義。我想在這裡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區別在哪裡?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大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但是很多人經常把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兩者混淆,那麼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但從2017年11月之後,勞動部將不再頒發心理諮詢師資格證,而是改由用人單位、行業組織按照崗位條件和職業標準開展自主評價。
  • 不是所有心理醫生都叫助人者!18歲女生舉報心理醫生性騷擾
    其實,即使沒有這件事的發生,我本來也想發文說說現在社會上「亂七八糟」各種從業的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們呢!那正好,藉助這個事件我來說一說,「不是所有心理醫生,都是助人者!」首先,這件事我要先澄清一下:據報導了解,這位心理醫生是位精神科醫生,不是心理諮詢師,所以心理諮詢師不該背這黑鍋。因為在大眾眼裡,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都是一個概念,所以平時也有特別多客戶稱我們「醫生」,考慮到隔行的叫法,所以也沒有特別去糾正它。
  • 全國4000多心理諮詢師「在線」
    勇敢的患者和家屬:堅強之後,一定要來找我做哀傷處理自吳敏成為熱線平臺的心理諮詢師以來,因為長時間說話,她每天的飲水量是平時的數倍。"2 月 23 日以後,求助者就非常多,24 日一天就接了 9 位求助者。" 吳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 尋找心理諮詢師的必要性的心理學隨想
    很多人對於到醫院就診抱有疑慮,對於心理諮詢也一知半解。 心理諮詢師是沒有處方權的。如果去評估診斷的話,要去找專業醫院的專業醫生。之前有個笑談,有個心理諮詢師在諮詢時轉介求助者到另一個專業醫院求治,求助者到醫院掛診發現,看病的醫生就是之前轉介ta來的心理諮詢師。兩者角色的不同,職業範圍也不同。
  • 專業心理諮詢師是什麼?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各自對應不同心理問題和心理行為,如何更好的做好心理學作業,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願意主動求助,甚至不被專業人士忽悠的這個問題,是作業中最常涉及到的問題。在探討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需要對「專業人士」的界定,劃分了一下幾種:1.綜合性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是系統提供各種心理諮詢服務,包括心理治療、個人和團體諮詢,心理理論和方法教育的專業心理醫生,她們不通過自己接受諮詢,而是通過方法來解決來訪者問題,與來訪者形成互惠,整個諮詢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用一個專業的職業整合提高心理體驗與諮詢機構,從而解決心理問題。
  • 別和心理諮詢師做朋友
    一開始建立諮詢關係,心理諮詢師就確立了和求助者的職業關係,就是說只是一種職業關係,諮詢結束,關係結束。很多人不太理解,感覺心理諮詢師太清高了,太商業化了。為什麼心理諮詢強調職業關係,對諮詢關係有情感的限制,而不能發展私下的感情呢?
  • 心理諮詢師被誤會很久了
    從我開始學心理諮詢開始,我總是聽到很多人對我說「我沒病」。似乎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很多人對心理諮詢都存在著誤解。以為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生是一樣的。殊不知這兩者之間差別甚大。 精神科醫生有診斷權和處方權,可以判定病人的症狀以及給病人開藥。
  • 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和精神科醫生的差別
    如果不符合,則屬於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工作範圍。------------------心理諮詢時至今日被大家所接受的程度依舊非常低!心理諮詢是做什麼的?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協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以及由心理問題引發的行為問題和軀體症狀的過程。首先心理諮詢是一個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協作的過程,當來訪者來到諮詢室,甚至當來訪者打第一個電話、發第一個消息溝通時已經開始了。
  • 學心理諮詢師將來都可以做啥?心理諮詢師報考條件諮詢
    職業定義:心理諮詢師是運用諮詢心理學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增進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員。像是我們平常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包括戀愛,結婚,感情生活,職業等等出現的問題導致壓力過大或者有些特殊行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
  • 心理學: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用自己的人格以及科學手段去幫助人,一個對生活喪失信心、對生活的充滿抱怨或者消極態度的心理諮詢師是無法幫助到人的,並且這樣的心理諮詢師一旦出去就業,不僅不會幫助到別人,更會影響到求助者的病情,從而導致來訪者心理疾病的惡化。
  • 心理醫生還是心理諮詢師,符合這些條件,普通人都能轉行
    其實舊的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取消對醫院的心理醫生影響並不大。在醫院內部有心理科或精神科,醫生的稱呼也不一樣,這裡我還是統稱為心理醫生方便些。首先呢,心理醫生的門檻高,想要做心理醫生,必須具有以下資歷。1.醫學院畢業或有臨床醫學基礎2.學習過精神病學等知識3.相關工作經驗,有執業醫師證書及心理治療師證書這樣的條件限制了很多人的步伐,普通人是無法轉型成為心理醫生的。
  • 心理醫生|居然是這樣的職業
    一位優秀的心理醫生是怎樣的呢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又有什麼區別呢科普心理醫生:主要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心理醫生是中國文化語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歐美範疇裡的心理諮詢師加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人格條件1.心理健康程度高合格的心理醫生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人,能完美地處理好自己以及病人的心理問題。
  • 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
    第三章心理諮詢領域職位劃分,薪酬情況及發展路線上一章讓大家熟悉了不同機構及環境中的發展渠道,大家對進入應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基於自己能力的判斷。那麼,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會有哪些?本章中,我們將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和這些領域中會出現的不同職位做個詳細的解析,以方便大家與自己衷情的方向對照或者去參考。
  • 心理諮詢師能一眼看穿你的內心?
    現今社會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攀比風越來越盛,這就造成很多人產生了焦慮感,甚至輕度抑鬱,發展嚴重會造成重度抑鬱甚至精神分裂症。幾年前,去心理諮詢室還是難以啟齒的事情,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心理健康,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難以抉擇的事情,或者為某些事情產生了焦慮,都會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來答疑解惑消除煩惱。
  • 心理諮詢師的就業前景和收入及十大好處!
    心理諮詢師是協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是健管家職業之一,主要解決人們心理健康問題。健康人群會面對許多家庭、擇業、求學、社會適應等問題; 他們會期待做出理想的選擇,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發揮和尋求生活的良好質量。心理諮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中肯的發展諮詢,給出相應的幫助。
  • 不和心理醫生做朋友
    這份心願是好的,但是做為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我們是拒絕的。一開始建立諮詢關係,心理醫生就確立了和來訪者的職業關係。只是一種職業關係,諮詢結束,關係結束。很多人不太理解,感覺心理醫生太清高了,太商業化了。這裡面真的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嗎?
  • 看心理醫生都是有病的,我才不去看心理醫生
    01誤區一:看心理醫生的都是有病的 平常人對於看尋心理醫生、去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會有一些非議,不是認為有見不得人的隱私或道德方面有問題,而是擔心被標籤化為「有病」或「不正常」。 有資料統計,在美國,每一個中產階級都有自己的心理顧問,每百萬人口中有550名心理工作者,平均每1800人中有1名心理諮詢師;在德國,2000人當中就有1名心理諮詢師;在日本,擁有心理諮詢師的公立初中達到了3750所。而在中國,100萬人口中僅有2.4名心理服務人員。 在中國,許多人把找心理諮詢師看成是一種病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