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和諮詢師討論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01
你是如何排解煩惱的?
人有三千煩惱絲,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當你遇到煩惱,不開心的時候,你會如何排解呢?
有人回答:
「和朋友傾訴,說出來就好多了。」
「自己躲在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我會買一大堆東西,把自己給吃撐。」
「通宵玩遊戲,進入遊戲的世界可以讓我暫時忘記煩惱。」
還有人回答:
「硬扛,扛過去就好了。」
這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處理煩惱的方式。
其中,傾訴和哭泣可以算得上是健康和有效的方式。
傾訴和哭泣可以幫助我們釋放情緒,緩解壓力。
不管是關心你的家人,還是知心的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我們支持系統裡非常重要的一環。
02
向身邊人傾訴能解決你的問題嗎?
向身邊人傾訴有用嗎?
當然有用。
家人朋友的安慰可以安撫我們,幫助我們平穩度過那些糟糕的時刻。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問題不是通過和家人朋友的反覆訴說就能解決的。
傾訴可以解決一時的情緒壓力,讓你當時的感覺好受一點。但是當那些發生過的事情反覆地上演,那些相似的情境不停地重現。
這就不僅僅只是傾訴的問題了。
孩子的學習問題讓人擔憂,矛盾衝突越來越大。
和家人溝通出現了問題,焦慮不安,情緒低落。
和朋友聊到了自己的失眠問題,發現對方也有同樣的困擾,同病相憐,但該失眠依舊失眠,精神依舊不振。
職場適應不良,頻頻與同事領導發生矛盾,哪怕換了一家公司,依舊如此。
......
我們會發現,那些讓我們煩惱的事物,往往不是偶發性、一過性的問題,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反覆出現。
這個時候,不是光靠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就能解決的。
更何況,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溝通良好的家人,耐心傾聽的朋友。
而生活中,那些最困擾我們的問題,往往也是來自身邊最親近的人。
當我們遇到無法理解自己困擾的家人、朋友,傾訴會將我們置於更加孤獨,孤立無援的境地,這種困境,不是輕易說「扛」就能「扛」過去的。
03
你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除了家人和朋友,還可以向誰傾訴?
心理諮詢師是專業的傾聽者。
同樣是傾聽,心理諮詢師會更加中立,不帶評判,也更加溫暖和有力量。
心理諮詢師可以在傾聽,疏導情緒的同時,幫助你認識自我和獲得掌控自我情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長時間以來,由於大眾對心理諮詢和治療的認知有限,很多人並不能接受心理諮詢,認為去做諮詢或者看心理醫生就是有病的人。
身體會出現不適,心理上也會出現困擾,這就像我們平常會感冒咳嗽一樣。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對待它。
體檢,鍛鍊,看醫生,是我們關愛自己身體的一種方式,同樣地,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愛自己的一種體現。
主動尋求心理諮詢和治療,是需要勇氣的。這意味著,你要將自己的內心打開,向諮詢師袒露最真實的自己,其中,也包括脆弱和痛苦的部分。
在諮詢師的陪伴下,你會去探索未知的自己,那些未知的部分,是你尚未觸及,渴望了解卻又害怕了解的部分,其中包括你內心的恐懼和渴望,未曾察覺的模式。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
那些當下的困境和痛苦的部分,是你想要逃避的「害」,卻又是促進你成長的部分。
當你選擇了心理諮詢,你就選擇了去面對。
就像有位諮詢師曾說過,「敢於和諮詢師討論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這是我們對待痛苦和問題的選擇,也是我們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勇敢的人。
圖片來源:pixabay/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