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門,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歷史與現代結合的攝影聖地

2020-12-20 行攝千山萬水

石庫門是一種融匯了西方文化和漢族傳統民居特點的新型建築,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舊弄堂一般是石庫門建築,它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的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遷入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住宅。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圍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徵,但不再講究雕刻,而是追求簡約,多進改為單進,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而生,這種建築大量收吸收了江南地區漢族民居的式樣,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這種建築因此得名"石庫門"。

如今隨著城市的變遷,承載著多少輩上海人童年記憶的石庫門,已經越來越少。

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遊景點,它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創新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把這片反映了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

漫步新天地,仿佛時光倒流,有如置身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進每個建築內部,則非常現代和時尚,親身體會新天地獨特的理念,這有機的組合與錯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響樂,讓海內外遊客品味獨特的文化。

上海新天地因其獨特的石庫門建築,逐漸成了攝影師喜歡的攝影聖地。

相關焦點

  • 家具、旗袍、玉雕、石庫門、本幫菜 「海派非遺」亮相2020上海書展
    五本著作從建築、家具、服裝、菜餚、玉雕工藝等方面,演繹了海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厚與博大、鮮活與精彩,它們不但是對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更是對上海這座城市作出的最美註解和闡釋。海派旗袍,融合中式製作技藝與西式裁剪技術於一體的現代女性服裝。二十世紀初在上海發祥,二十世紀上半葉發展成為中國女性的國服。
  • 石庫門:熟悉又陌生的上海記憶
    儘管歲月老去,儘管容顏變遷,儘管遷入高樓別墅,或者遠居海外,但只要談起石庫門,只要看到石庫門的影像,許多人都會有一種抑止不住的激動。在幾乎整個20世紀中,身處異地的上海人每每懷念上海,其生於斯長於斯的石庫門民居就是重要的對象。
  • 海派建築|中國傳統建築八大派系
    外灘是海派風格的起點,1845年上海確立第一塊英租界,新奇的西式建築登陸上海。1849年英國領事館縣城才是外灘建築群中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採用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主體為兩層磚木結構,立面採用半圓形,平拱式窗洞,底層設計有無孔劵廊,還有隨處可見的多種古典注釋。隨後越來越多西式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 上海新天地 石庫門裡的新上海
    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遊景點,它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創新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把這片反映了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
  • 2020紀念中國上海世博會舉辦十周年暨石庫門城市更新論壇在上海舉行
    裴曉提出,石庫門作為上海特有的一種城市民居建築,同時也是世界民居建築的特殊類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上海在石庫門城市更新方面湧現了眾多的成功案例,與各類建築一起構成了我們城市的肌理,延續著上海的文脈和特有的溫度,上海石庫門建築已成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優秀體現。石庫門城市更新論壇的舉辦,是對傳承世博理念的一種充分體現。
  • 北京「石庫門」百年老房將露初容
    你知道在南城香廠路與板章路交會的地區,有一片百年老建築名為「華康裡」麼?這片模仿上海裡弄石庫門樣式的建築,曾經是上世紀20年代北京最繁華的地方,堪比老上海的「十裡洋場」,只是在歷史發展中漸漸湮沒。上世紀20年代最繁盛時,這片新市區堪比老上海的「十裡洋場」。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世界商場,佔地八畝,樓高四層,有劇場、雜耍場、曲藝場和餐館,還建有屋頂花園。據記載,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就是在新世界屋頂公園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入獄的。其次,便是模仿上海裡弄石庫門樣式而建的華康裡和泰安裡,曾作為新式「紅燈區」而存在。
  • 上海最適合情侶約會的10大聖地,小資又浪漫
    上海最適合情侶約會的10大聖地,小資又浪漫   在上海這樣一座   歷史韻味和超現實氣息   巧妙融合的城市裡
  • 上海新天地 在中西融合中彰顯歷史街區新魅力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市開啟了石庫門地區的綜合改造,經過20多年的建設,如今的石庫門地區成為了一個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遊景點,它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單一的居住功能,創新性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把這片反映了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為一體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
  • 魔都上海,最值得去的十大景點,你去過幾個?
    上海,人稱魔都,東西方文化在這裡匯聚,造就了一座時尚現代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的國際大都市。摩天大樓、石庫門、老洋房在這座摩登之都中交融與輝映,演繹著過去與未來的華麗篇章。你可以在老上海的裡弄感受歷史的沉澱,到外灘盡情感受夜的風情,登上東方明珠放眼看看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那麼如此眾多的景點,到底該去哪裡才不枉此行呢?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魔都上海,最值得去的十大景點。
  • 成都傳統民居建築的特點,特色建築有哪些?
    四川自古為多民族雜居地區,建築式樣及內容豐富多彩。對於成都,更多的人知道的是川菜、火鍋等,其實古建築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了解下成都的傳統建築特色。到了東漢,已有廊廡院庭、重門廳堂的合院式民居。「冷攤瓦」,即瓦面可透氣,草房頂亦然,這是為適應省內潮溼悶熱的氣候。「軸線明確,平面靈活,變化有序,內外結合,層次豐富」,是四川傳統民居在平面空間處理上的特色。
  • 21+1鄉村文化旅遊建築設計:老屋民居改造民宿酒店精粹
    本書關鍵詞:鄉村、文旅、建築設計。說白了,就是從民宿設計,延伸到酒店、餐廳、酒吧、學堂、鄉村書店、服務中心及遊客中心等,涵蓋類型全,涉及業態廣,但都不脫離鄉村兩類建築:(1)民宿酒店及餐飲空間;(2)文化及服務空間。本書擇取21個案例,條分縷析,結合精美攝影、精緻印刷,捧書在手,使持續關注鄉村文旅民宿及建築設計的朋友們,情不自禁湧起莫名歡喜,想要跟大家分享更多精彩。
  • 奚小琴:石庫門裡剪出上海風情
    機會給了有準備的人。1973年,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為培養年輕人,來到共青中學挑選學生,老師一眼相中了奚小琴。第二輪考試,奚小琴畫了一幅「養雞」人物畫。於是,她被剪紙組留了下了,看中她的正是有「江南神剪」之稱的特級大師王子淦。1933年,王子淦從南通來到上海,從剪制女子繡鞋花的「花樣」開始,將民間實用藝術轉化為裝飾藝術。他博採眾長、不斷創新,成為海派剪紙的代表人物。
  • 看了一次還不夠,為何連戰、連勝文父子喜歡上海的石庫門?
    舊區微更新、保護石庫門常常是上海兩會委員代表熱議的話題,因為石庫門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居民建築,也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徵之一。想不到的是,這些年遠在寶島臺灣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家也對上海石庫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在上海新天地,穿梭於各個露天酒吧,體驗夜上海生活
    在上海淮海路的一大會址保留來佔地四萬平米的一片整體石庫門建築,當然中國一大在此召開,給苦難的中國大地帶來的希望,這裡現被命名的新天地。有商城,也有酒吧街,中式古典與國際現代的結合,晚上在酒吧街小路散步,很浪漫,還有很多事外的布景,很快樂的氛圍。
  • 尋找上海可以閱讀的建築,除了你知道的還有更多
    改建後的上海魯迅紀念館,保留原二層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風格的建築特色,同時又融入了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地下一層為文物庫房,藏有文物、文獻資料20餘萬件,地上一層為文化名人專庫「朝華文庫」、學術報告廳「樹人堂」和專題展廳「奔流藝苑」等。二層為魯迅生平陳列展廳。  東方明珠電視塔
  • 上海啟動鄉村振興規劃,9個區「地毯式」搜索鄉村建築元素
    在這裡,一切的古典中國建築的形制規定都是可以突破的,各類形式都可以混搭。鄉民建房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只有兩條「量力而行」與「實用至上」。  松江的鄉民是很會過日子的一群人,他們的傳統民居是這樣--  閔行現存的傳統民居多為絞圈房子,是比石庫門建築歷史更悠久、分布較廣泛的上海本土民居,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居的產物。
  • 上海繁華地段的居民生活環境也很差,幾戶人家合用廚房、衛生間
    說到魔都城市大上海,最喜歡逛的還是復興中路和陝西南路這兩條有味道又有腔調的老街。光是兩旁高聳的梧桐樹就已經是一路的風景,炎炎夏日裡梧桐貼心的遮擋出一片陰涼,秋季金黃飛舞的梧桐葉將老街染成金色。更別說那些藏在陝西南路上的老弄堂,老洋房,隨便一處的磚瓦那都是有故事的呢。
  • 上海最有看頭的12個小眾博物館,走起
    這裡簡直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不僅有國內外經典品牌古董老相機共幾百臺,另外還有影像展覽、攝影課程等。而且還有海鷗相機原廠老師傅在這裡製作、調試海鷗4A-109型雙鏡頭反光相機。2、元代水閘博物館地址:延長西路619號從馬路邊上走進這個特殊博物館,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這裡有國內已考古發掘出的規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閘。博物館原汁原味,值得參觀。
  • 上海低調的旅遊景點,曾是網紅界鼻祖,很多人都沒聽過
    說起上海,無論是外地遊客,還是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對這座城市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指的是上海發達的經濟和旅遊,恨指的是上海的衣食住行成本,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個上海最低調的旅遊景點,這裡夜生活豐富是網紅界的鼻祖,可惜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 上海10大最好玩的免費景點,田子坊和石庫門上榜,你去過幾個?
    2、嘉定州橋老街:嘉定州橋老街中匯集了元朝時期到清代的古塔、廟宇等建築,而且在全國範圍內的都是極其罕見的,走在其中可以說是很有古風感,其中像類似於登龍橋等打卡點也已經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3、楓涇古鎮:楓涇古鎮在上海西南方向,我國歷史名鎮之一,目前更是被譽為是新上海的八景之一,曾經因為是地處吳越的交界地,所有有著很明顯的江南水鄉的風格,鎮內的街道古蹟等也都保存的相當的完好,很有參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