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蘇州,溫州財富之謎:溫州配不上溫州人的名氣!一般人了解溫州只能通過經濟新聞或分析文章——比如《經濟學人》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說溫州經濟增速緩慢,溫州模式難以為繼;當然我也看過一些數據——比如溫州的人均GDP低於徐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浙江全省中遊,人類發展指數也並不怎麼高。那麼,溫州之富,到底應該看什麼呢?
按地級市這個行政級別,溫州可能是浙江最富的地方,在浙江是不能簡單看GDP的,這個和江蘇很不一樣。溫州人創造的GDP,很多都在外地乃至國外,再加上小、微企業難以管控的瞞報能力,所以溫州本地的GDP雖不怎麼樣,然而錢是實打實地落在溫州商人口袋裡。溫州商人在老家的強大消費能力以及極其發達的民間借貸,又提高了其他居民的收入,最終造成了與羸弱GDP完全不相符的事實全民富裕。
舉兩個例子:單單我知道的,蘇南好幾個縣級市連陵園都是溫臺地區老闆經營的;很多溫臺地區的人生財有道,利用「體面身份」充當民間借貸的中間人兼擔保人,從民間以低息(如每月0.8%)籌集資金再以高息(如每月1.2%)借給商人,自己一毛錢都不用出就能賺中間的差價,這一套在民營經濟不夠發達、小商人不夠多的地方是不可想像的。
事實上,許多人估計廣義上的溫州,其國民生產總值已經2萬億了,省內一萬億和省外一萬億,還不包括在外國的溫商。溫州的民營經濟佔比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錢都在老百姓手裡,溫州的公路、黃龍商貿城、奧體和大部分的基建,基本是老百姓入股集資建的。溫州以前都是山,出也出不去,真的很窮,所以溫州人脾氣都不好,民風淳樸但性格倔強。
改革開放以後,溫州人憑藉敢拼敢闖的精神,到現在基本上遍布全世界了。溫州人的觀念裡就對金錢和外界有很強烈的欲望,又是窮地方出身的,吃苦耐勞,即使是頭破血流也要走出去富起來。溫州配不上溫州人的名氣,真正有名的是勤勞勇敢又可愛的溫州人。狹義上的溫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蘇州,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