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 51 種雉,其中 27 種分布在中國,20種為我們特有,因此中國被譽為雉科王國。雉,也成為我在國內觀鳥和拍攝的重點,重慶之行,最大的收穫便是紅腹角雉。
近些年,觀鳥已經成為我的旅行中一個重要部分。今年只能在國內旅行,正好可以彌補下以往欠缺的國內鳥種記錄。重慶郊外的金佛山是個好地方,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重慶市南川區,是四川盆地東南緣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群峰起伏、溝壑縱橫,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立體氣候成為各種鳥兒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據說這裡的鳥種記錄高達228種。
約了幾個當地朋友,臨時決定晚上上山,結果趕上大霧,能見度不過二三十米,山區彎道又多,著實費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山裡的嚮導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早六點多就爬起來,前往觀測點掩體的山路很難走,手腳並用才爬上去。
我的目標鳥種是紅腹角雉(Temminck’s Tragopan)。雞形目雉科下屬的角雉屬共有五種:黃腹角雉、紅腹角雉、灰腹角雉、紅胸角雉和黑頭角雉,均為非常美麗的鳥兒,都具有相似的肉角和肉裙結構,求偶方式也類似。其中黃腹角雉和紅腹角雉在我國南方分布範圍較廣,前者還是中國特有雉類。紅腹角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處於無危狀態。其餘四種角雉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胸角雉被評為近危,另外三種角雉均屬於易危。
南方山區很溼潤,林子也密,光線比較昏暗。在這個遠離人類社會的空間,我坐在掩體裡耐心等待。棕噪鶥(Rusty Laughingthrush)首先登場,它們數量眾多,也最吵鬧。這畫眉科噪鶥屬的鳥是中國特有種,又名竹鳥、八音鳥。
終於紅腹角雉跺著步子從林中走出,它的體型和與家雞相仿,雄鳥披著一身華麗的羽毛,體羽及兩翅呈深慄紅色,上面布滿灰色眼狀斑,下體灰斑大而色淺。頭頂是烏黑髮亮的羽冠,羽冠兩側長著一對鈷藍色的肉質角。最奇特的是它的喉部的肉裙,展開後上面的斑點很像草書的壽字,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壽雞」,視為長壽和好運的象徵。然而不是繁殖季,看不到它的肉裙。
紅腹角雉的雌鳥其貌不揚,上體灰褐色,下體淡黃色,雜以黑、棕、白斑。它主要以喬木、灌木、竹、草本植物為食。雉類不擅長飛行,看它們拍打著短粗的翅膀,實在和高顏值不符(角雉因為尾短,飛版並不好看),但是腳非常強健,善於行走奔跑。
這裡還棲息著另一種大型雉—紅腹錦雞,之前我在在陝西洋縣拍過,這次見到的紅腹錦雞由於已經過了求偶季,雄鳥長長的尾羽基本脫落得差不多了。
褐頭雀鶥
Brown-headed Tit Babbler
赤尾噪鶥
Red-tailed Laughingthrush
灰胸竹雞
Chinese Bamboo Partridge
紅嘴相思鳥
Red-billed Leiothrix
白頰噪鶥
White-browed Laughingthrush
綠背山雀Green-backed Tit
黃喉鵐
Yellow-throated Bunting
下山之前,遠處的山崖壁上,出現了幾隻黑葉猴,我從望遠鏡中看著它們在巖壁上靈活地攀爬,金佛山的生靈,期待下次再與你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