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漢字叔叔」一起講中國故事!

2021-02-06 青年文摘

2021考研初試剛剛落下帷幕,根據相關數據計算,棄考率超過10%。堅持考完最後一場的同學們,無形中,就已經打敗了幾十萬人。

浮世萬千,誘惑滿滿,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考研太難,便選擇放棄;工作遇到挫折,便選擇辭職;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有多少人能夠為夢想從一而終、持之以恆呢?

有一個老外,已至古稀之年,然而他卻依舊痴迷漢字。

為了研究漢字,他窮盡畢生精力,即使窮困潦倒,也沒有放棄。他探究漢字的根源和邏輯,創建漢字字源網,供對漢字感興趣的人免費查閱。他,就是「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

▲2020年12月23日,「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拿到了他夢寐以求的「中國綠卡」。他說這是給他最好的聖誕和新年禮物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因。每一個小小的漢字都各有風骨,極具神韻,蘊含著不一樣的意義。

但即便是一個中國人,他認識的漢字,恐怕也只有幾千上萬個。而能夠準確說出每一個漢字的起源、演變、含義的,又有幾個呢?

多年來,「漢字叔叔」淡泊名利,專心致志地在中國研究漢字文化,甚至因為籤證問題面臨過諸多困難……這樣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

他講好漢字故事的夢想,也與我「講好中國故事」的夢想不謀而合。因此,我專程趕赴南京,聘任國際著名漢字字源研究學者、70歲的美國「漢字叔叔」 ——理察·西爾斯為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將與他共同攜手,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從11月6日第一次與「漢字叔叔」見面,到12月20日正式聘任他為學術顧問,僅僅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如此速度,令人驚嘆。

年輕的朋友在求學或創業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同心合意,可以與你並肩前進、共同進步的夥伴呢?與大家分享三個關鍵點:

第一,尋找共同的朋友。

「六人定律」告訴我們,世界上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基本都可以通過六個人來建立聯繫。實際上,與「漢字叔叔」的相識,只通過了兩個人——第一位,是何勇教授;另一位,是張帥博士。

何勇教授,聯合國赴華項目負責人、兩次獲頒「聯合國21世紀獎」,一直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對語言教育的熱愛讓我們一見如故。過去幾年,何勇教授對新航道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給予了高度關注,並鼎力支持、悉心指導。

張帥博士,希望用AR科技改變世界,讓文化更鮮活,也是「漢字叔叔」的好朋友,與他合作研發了字源卡產品。

感謝何勇教授和張帥博士,讓我結識了「漢字叔叔」。

世界上第一名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說過:「人生最大的財富便是人脈關係。」人脈關係,能夠為我們打開一扇新的門。正是因為有共同的朋友,才讓我們迅速建立了友誼和信任,實現了「相知無遠近」。

第二,有相同的價值觀。

認識了「漢字叔叔」之後,為了加深對他的了解,我查閱了大量有關他的故事和報導,閱讀了幾十篇文章,也觀看了許多視頻。

打開「漢字叔叔」的字源卡,一句話赫然映入眼帘——擇一事,終一生。

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它讓我認識到,「漢字叔叔」和我是同一類人,我們有相同的價值觀。

漢字叔叔為漢字研究花光積蓄,生活難以為繼,卻依舊不改初心。而我,之所以能夠從湖南農村走到北京,走向世界,也恰恰是因為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始終堅守自己「做真正的英語教育,培養具有中國根基和全球勝任力的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夢想。

我和「漢字叔叔」都有共同的價值觀,那就是:把熱愛視作信仰、當作畢生的事業,用一生去為之奮鬥。就像汪國真的那首詩:「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第三,有共同的夢想。

夢想,是讓人熱血沸騰的,是前路艱險卻依然不肯放棄的,是哪怕寒風冷雨都一往無前的。

「每一個漢字都有她的故事」,「漢字叔叔」的夢想,是講好漢字的故事,因此,他創辦中英雙語網站「漢字字源」,在網站中完整展現每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說文解字」。

而我的夢想,是講好中國故事,是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讓中國青少年甚至全世界的青少年,都能夠了解並熱愛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此,編寫並出版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系列叢書,與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主辦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賽,推出「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雖然具體的方式有細微差別,但我們的夢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一個人孤軍奮戰、單打獨鬥很難,那麼不妨去尋找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有朋友的助力,會讓你事半功倍,快速到達夢想的彼岸。

相關焦點

  • 美國「漢字叔叔」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12月20日,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南京舉行學術顧問聘任儀式,聘請國際著名漢字資源研究學者、70歲的美國「漢字叔叔」 ——理察·西爾斯為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並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專家評委。雙方將共同攜手,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 美國「漢字叔叔」受聘新航道學術顧問 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12月20日,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南京舉行學術顧問聘任儀式,正式聘任國際著名漢字資源研究學者、70歲的美國「漢字叔叔」 ——理察·西爾斯為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雙方將共同攜手,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 他可能比你還懂漢字!美國「漢字叔叔」能講出每個漢字的故事
    彼時,理察和他的網站被中國網友發現並引發熱議,這種對漢字的熱愛和付出深深感動大洋彼岸的年輕人。之後,為了更好地研究漢字,理察搬到了中國,在天津、北京、上海、黃山、南京等地留下了足跡。理察也不再感到孤單,他說:「最初在美國我是孤身一人研究漢字的象形來源,現在身邊研究甲骨文和象形文字的越來越多,我有很多朋友。」
  • 美國「漢字叔叔」的中國故事
    喜歡研究漢字、還辦過漢字雕刻廠的惠子這麼說。「反正,我是受益了,也被他感動了。」    惠子跟85後的女兒,講這個美國大叔的故事。「得了吧!肯定是很有錢,退休無聊,才玩玩漢字,絕對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偉大!」人家根本不信,後來從國外回來,還特意要親眼見見。    「見過以後,她哭了。」    這個美國人叫Richard Sears,中文名叫斯睿德。
  • 美國「漢字叔叔」的中國故事-中國青年報
    3年多以前,沉寂近20年的他被中國網友發現,被稱作「漢字叔叔」。隨後,他來到北京師範大學任教,在中國過得「可敬又可憐」。    3個月後,「漢字叔叔」的3年聘期將結束,他得趕緊找到新工作。喜歡研究漢字、還辦過漢字雕刻廠的惠子這麼說。「反正,我是受益了,也被他感動了。」    惠子跟85後的女兒,講這個美國大叔的故事。「得了吧!肯定是很有錢,退休無聊,才玩玩漢字,絕對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偉大!」人家根本不信,後來從國外回來,還特意要親眼見見。    「見過以後,她哭了。」    這個美國人叫Richard Sears,中文名叫斯睿德。
  • 理察:「漢字叔叔」和他的漢字情緣
    他有三個名字——理察·西爾斯、斯睿德、「漢字叔叔」。理察是他本名,斯睿德是他的中文名,而「漢字叔叔」是這幾年廣大熱情的中國網友賦予他的暱稱。理察說,他更喜歡大家叫他「漢字叔叔」。1972年,年僅22歲的他為了學習漢語,不顧父母反對,離開美國的家,買了一張單程機票獨自飛往中國臺灣。
  • 美國「漢字叔叔」的中國夢
    他創建了一個漢字字源網站,在上面你可以搜到幾乎每一個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小篆、金文,繁體字、簡體字。2011年,有人把他的網站放到微博上引起廣泛關注,網站的流量一度飆升了4倍多,他也因此獲得了「漢字叔叔」的稱號。   2012年8月,因為一條求助微博,「漢字叔叔」又火了——「他為漢字付出一切,目前貧困潦倒,加上簽證到期,面臨被迫離開中國的困境。
  • 美國"漢字叔叔"變成"漢字爺爺" 痴迷漢字情懷不改
    幾十年的時間,他花光了積蓄,和老婆離了婚、丟了好幾回工作,還差點兒被「驅逐出境」,甚至去閻王殿報過到……就仗著這一股子痴狂勁兒,他做到了一件幾乎不能完成的事兒。  想知道是啥?那麼聽小僑(qiaowangzhongguo)跟你聊聊這位「漢字叔叔」的故事吧。  照片中憨厚可愛的大叔名叫理察•西爾斯,1950年出生在美國西部俄勒岡州的一個小城。
  • 美國「漢字叔叔」痴迷漢字:將漢字字形數據化
    圖片說明:「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在《朗讀者》現場。  這是66歲的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在中國常住的第五個年頭。在中國,人們對他並不直呼其名,而是用一個聽上去更親切的稱號——「漢字叔叔」。  上周六,「漢字叔叔」登上了央視一套節目《朗讀者》,他用並不流利的中文朗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這是一篇陋室之中仍心存高遠者的自白,用來形容理察的一生再恰當不過。自1994年開始,理察憑藉一己之力,將漢字字形數據化,之後建立漢字字源網站,在古漢字資料庫中錄入近10萬字形。
  • 美國人「漢字叔叔」在南京拿到中國綠卡,這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當天很冷,「漢字叔叔」穿了兩件薄棉襖。雖然已經70歲,但一頭白髮的老人看起來很精神。在工作檯,工作人員遞上了綠卡,「漢字叔叔」雙手接過,工作人員介紹綠卡生效的起止時間和卡號後,「漢字叔叔」籤字確認信息無誤。拿到綠卡的過程可能不到五分鐘,但是為了這一刻「漢字叔叔」等了近十年,這是他最好的新年禮物。「因為我年齡超過六十歲,辦理中國綠卡很難,現在我終於獲得了中國永久居住權,我非常高興。」
  • Bill叔叔講英文故事
    講故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這一點很多家長並沒有深刻的理解,講故事的過程中有很多微妙的事情在悄悄發生著:你和孩子之間會有眼神交流,這就意味著你可以去觀察孩子,並根據孩子的感受和反應,靈活的應變,答疑,解惑,傳道,教育就在潤物細無聲的發生著。
  • 以「漢字叔叔」為鏡 翻譯組當愛護祖國語言
    「漢字叔叔」不遠萬裡來到中國,懷揣對漢字的無限熱愛和執著,「追求」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在漢字字源信息化、數位化方面,已經「追求」了近20個年頭的「漢字叔叔」走在了不少國人前面。「數典忘祖」之輩當汗顏「漢字叔叔」是傳統文化遭漠視的一面鏡子在美國,理察·希爾斯只是個「小人物」,經歷過離婚、失業、獨居;雖然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花光了所有積蓄又沒有找到固定工作的「漢字叔叔」一度陷入困境,加上簽證到期,不得不於8月15日暫時離開中國,但他依然滿腔熱情繼續漢字信息化的工作。
  • 7旬美國爺爺講述漢字啟蒙,故事漢字書局字源卡南京首發
    識字卡片掃一掃,就會在手機裡「活」起來,不但告訴你漢字怎麼寫,還能通過聲音和動畫給你講述漢字背後的來源和故事,而70歲的美國「漢字爺爺」,說起漢字的前世今生來滔滔不絕。技術人員在現場用漢字書局專門配套研發的APP對這些字卡進行了演示:這108張字卡,均採用了增強現實的技術,手機APP掃過之後,就會跳出立體視頻和動畫聲效,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開發技術人員在內容、設計、故事、包裝等細節上反覆推敲打磨,力求形神兼備,讓古漢字「活」起來,讓孩子在新奇有趣的拓展視頻和動畫中,不但記住漢字,還記住了漢字的來源和故事。
  • 曉煒叔叔的海島故事夏令營來啦,我們一起去海邊講故事!
    ▲在碧海藍天間追逐海浪的節拍奔跑在柔軟的沙灘上體驗海島生活擁抱大自然曉煒叔叔的海島故事夏令營來啦!行程亮點聽曉煒叔叔講述和海浪捉迷藏的故事:地處海邊的象山到處都是故事,一個個海底的小動物就是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嘴巴來講述吧!搭起一堆篝火,聽著故事,伴著海浪陣陣向岸邊湧來,海浪的呼聲和著孩子們的嬉笑聲,哪裡還有這般的幸福美景!
  • 美國「漢字叔叔」:自創網站可查每個漢字演變過程(圖)
    漢字字源網站是斯睿德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業。本報記者 劉星攝  美國「漢字叔叔」的中國夢:探究漢字演變過程  「漢字叔叔」是一個美國人,但他在中國更出名。他創建了一個漢字字源網站,在上面你可以搜到幾乎每一個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小篆、金文,繁體字、簡體字。2011年,有人把他的網站放到微博上引起廣泛關注,網站的流量一度飆升了4倍多,他也因此獲得了「漢字叔叔」的稱號。  2012年8月,因為一條求助微博,「漢字叔叔」又火了——「他為漢字付出一切,目前貧困潦倒,加上簽證到期,面臨被迫離開中國的困境。
  • 那個在「小喇叭」裡給你講故事的曹燦叔叔,走了...
    那個在「小喇叭」裡給你講故事的曹燦叔叔,走了......在2019年9月,曹燦還在舞臺上和藝術團的孩子們一起朗誦,沒想到在短短3個月後就去了天堂……「故事叔叔」曹燦在《小喇叭》留下無數故事曹燦是原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在話劇舞臺和影視劇中塑造過眾多生動的藝術形象。而曹燦被更多大眾所熟悉的,還是他通過收音機用自己獨特的演播風格為聽眾們播講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小說。
  • 美國「漢字叔叔」領到中國「綠卡」 將定居南京
    南京就是我的家,我會在這裡一直工作、生活下去,繼續研究推廣漢字文化。」23日上午,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來到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辦證服務中心,領到了盼望已久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也就是中國「綠卡」。理察·西爾斯1950年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熱愛中國文化。其創辦的漢字字源網於2002年上線。
  • AR讀寫、動畫演變、虛擬互動……斜槓老人「漢字叔叔」讓漢字活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江楠)物理和計算機科班出身的70歲美國老人,花30年時間做一件什麼事?在舊紙堆裡梳理漢字的字源!6月22日南京創新周開幕式上,被國人稱為「漢字叔叔」的理察 西爾斯獲得了金陵友誼獎,他是棲霞區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外國人。西爾斯說,他鑽研漢字只是因為熱愛,用現代科技把漢字玩轉起來,是他愛漢字的方式。
  • 我眼中的漢字叔叔與字源卡
    想著來年安排時間,聽讀英文版《聖經》,聽讀公眾號「漢字叔叔講故事」。索性在這裡立個flag,周六聽讀前者,周三聽讀後者。(一)我今天是來送福利的。請點擊下面連結:字源卡全面升級,新春禮品裝重磅上線,數量有限抓緊搶購!
  • 走出兩個誤區,講好漢字故事
    因此,有必要從學理上澄清有關漢字認知的這兩個怪論,在漢語國際傳播中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新華社發   樹立漢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其中以消除「漢字繁難論」和「漢字落後論」的影響尤為重要和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