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救命樹,樹皮劃開就能喝水,引進中國卻被改變了用途!

2020-12-22 子淵談史

在漫無邊際的沙漠中,水資源一直是困擾人們生存的最大問題,因為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的話,那麼沙漠之旅將很可能無限接近於死亡。然而在沙漠中,想要找到水源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除了一些擁有常人所不及的智慧和運氣的人之外,想要在沙漠中存活下來,並不是一件易事。不過對於一些困在沙漠中的驢友來說的話,除了尋找水源能夠救命之外,沙漠中常常有一種植物也能救人,這種植物就是瓶子樹。

瓶子樹被稱為沙漠中的救命樹,只要劃開樹皮就能喝水,它也是無數困在沙漠中的人的一線生機。雖然這種樹在一些缺水地區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在引進了中國以後,它卻改變了用途。由於生長在沙漠之中,瓶子樹想要生存下來,那麼它就需要拼命地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從而為自己儲存足夠的水量,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存活。而且瓶子樹的體型非常龐大,堪稱是沙漠中的一種奇特的存在,因為在生命匱乏的沙漠當中,能生長出如此龐大的數目,這顯然超乎人們的意料。

而且一棵瓶子樹所能儲存的水分也相當驚人,在漫長的積累之下,一棵瓶子樹上所流出的水分足以養活一個小型旅遊團的人。而且瓶子樹上流出的水分非常甘甜,其水質也非常出眾,其水分的純潔度往往比一些泉水還要高的多。因此,很多驢友在沙漠中遇險之後,第一時間往往不是尋找的水源,而是尋找這種瓶子樹。這種樹木在非洲地區非常常見,因為其獨特怪異的長相,因此很容易被人們認出來。

對於非洲人民來說,這種樹木是他們非常要好的朋友,因為在乾旱的時候,瓶子樹往往能夠拯救他們的性命。也正是因為這種樹獨特的造型和奇異的功效, 它也被大量引進我國栽種,如今我國南方地區就有大量的瓶子樹。不過由於我國南方並不缺水,因此瓶子數並非用來涵養水分,而是利用它奇異的造型,作為觀賞樹來欣賞。不得不說的是,這種缺水地區的救命樹,進入我國卻成為了觀賞樹,其用途的變更不由得讓人哭笑不得。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用途最多的樹木,能吃能喝樹幹還可住人,堪稱「救命樹」!
    有這樣一種樹,它的用途很多,並且能夠為人類提供所需。有一種分布在非洲地區的樹,這種樹的生命力很頑強,並且能夠忍耐高溫,在乾旱的地區,他同樣可以生長。這種樹是猴麵包樹,它結出的果實可以供各種動物食用。它的樹幹可以存儲很多的水,切開樹幹後,會有水流出來。另外,非洲當地人,在沒有居住的條件下,他們也會在樹幹中居住。
  • 中國沙漠引進的「瓶子」樹,竟能儲存2噸水,用途卻令人感到無奈
    現在樹的用途非常多,不僅可以淨化空氣,還能防治一些地區沙漠化,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樹木給人們帶來的「福運」,沙漠中出現的一種奇樹,他能夠儲存非常多的水源,只要在上面鑿個洞就會流出乾淨的水,有的人可能覺得非常神奇。甚至他們覺得這種植物不是真正存在的。
  • 它在非洲被稱為「救命樹」,現在一棵小樹可以賣一千元,這樹珍貴
    現在在我國的部分地區剛剛從非洲引進了一種非常珍貴的樹,這種樹叫做「猴麵包樹」。據說,當它的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會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所以,這種樹被稱為「猴麵包樹」。猴麵包樹雖然生長在乾旱少雨的極端環境中,但它的儲水能力特別強。據說,一棵猴麵包樹能儲存數噸水分。如果你在沙漠裡旅行,能遇到一棵猴麵包樹的話,那將是十分幸運的。只要你用小刀劃破樹皮,那麼就會有一股「清泉」噴湧而出,供你飲用。並且,水質清冽甘甜,沒有任何異味。
  • 中國又一大工程!把黃河水引進沙漠,沙漠終於迎來春天
    我們國家常說的是內蒙古的大草原吧, 但是,廣闊的草原旁邊也有無限的沙漠,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把黃河引進沙漠,使沙漠變成綠洲的我國的又一大工程。在這個自治區內有一個叫庫布其的沙漠,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鄰近地區的發展, 最大的原因是沙漠擴大, 可不會一成不變地維持在一個地方, 要知道這片沙漠,可是排在全國的第七的大沙漠, 總面積為1.39萬平方公裡。
  • 自然中奇葩的動物,堪稱沙漠中的王者,最牛的5年不喝水也能存活
    ,甚至有一些生物不喝水就能夠很好的生活,這樣的生物真的堪稱是沙漠之中的王者。這種小動物生活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位於乾旱或者半乾旱地帶,所以他們的喝水就成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為了適應這些乾燥的環境,這些小動物不需要喝水也能夠生存,甚至科學家曾經研究過這種小動物最長的紀錄,五年內都不需要喝一口水,要知道我們平時在沙漠中騎的駱駝,一般來說不喝水的記錄也不會超過半個月,但是這種小動物居然能夠五年不用喝水,想想真的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 《奈良美智•用小刀劃開》詩歌塗鴉繪本引進中國
    《奈良美智·用小刀劃開》封面等待多年最受期待的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作品終於引入中國!繼《橫濱手稿DrawingFile》之後,奈良美智唯一詩歌塗鴉繪本《奈良美智·用小刀劃開》破空問世!奈良美智唯一的詩歌塗鴉繪本《奈良美智·用小刀劃開》結合了詩歌與圖畫,再次帶讀者進入日本當代殿堂級藝術家奈良美智的世界中。大眼睛的小孩、可愛的動物等讀者們熟悉的元素依舊貫穿全書,出自奈良美智本人之手的詩歌,彷佛喃喃自語般訴說著奈良內心深處的記憶。本書收錄的是奈良美智1998年4-6月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但任客座教授時創作的作品。
  • 沙漠中最重要的樹,可以拯救旅行者的生命,在中國卻有另一種用途
    導語:沙漠中最重要的樹,可以拯救旅行者的生命,在中國卻有另一種用途。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大家都知道沙漠的環境十分惡劣,在炎熱乾燥缺水的狀態下,一些樹木植物就顯得十分重要,有種樹木在沙漠中生存,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在旅行中很缺水的狀態下可以拯救很多人的性命,不禁讓人好奇。
  • 給沙漠玫瑰澆水就像「人喝水」,掌握正確方法,不渴千萬別澆水!
    給沙漠玫瑰澆水就像「人喝水」,掌握正確方法,不渴千萬別澆水!沙漠玫瑰好多人都在家中養著,但是沙漠玫瑰就是屬於一種很容易出問題的植物,為啥出問題呢?大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澆水掌控不好所導致的,爛根爛葉等的情況頻繁的發生,所以養沙漠玫瑰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澆水方法,就跟人喝水一樣,您喝飽了你就不喝了,您渴了您才去喝水,如果您不渴一直坐在那喝水的話,您想一想您不撐的慌嗎?到時候喝水喝多了,您吃飯都吃不下去了,不渴千萬別澆水,記住這一點,今天就來說一下沙漠玫瑰澆水的方法。
  • 香椿樹渾身都是寶,香椿芽是鮮美食材,老農說香椿樹皮用途更多
    香椿樹渾身都是寶,香椿芽是一道美味佳餚,其實香椿芽具有濃烈的香味,喜愛的深以美味,而厭之的是聞到就會跑,香椿芽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春季的鮮味食材,除了香椿芽具有很好的食用作用之外,香椿樹的木材更是用途更廣,在古代沒有冰箱的年代,使用香椿木製作成菜盒,放入食物之後,能夠起到保鮮不壞的功效,使用香椿木製作的家居用品,木材散發自然的芳香,而且很少被蟲蛀,花紋細密自然是上好的木材之一
  • 栽一顆就能得上千果子,果中糖多膩死人,沙漠徒步中吃它最管用
    栽一顆就能得上千果子,果中糖多膩死人,沙漠徒步中吃它最管用現在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已經變得非常的緊密,經濟也形成了全球化的模式,而對於各個國家比較珍奇的品種都已經在逐漸的向別的國家進行了一個傳播了,而我國也引進了一些比較特別的品種,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植物也是非常的奇特
  •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
    」,睿圖-中亞高解析度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初步建成……這是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簡稱「沙漠所」)交出的一份創新成績單。在緊密的國際合作中,科學家重點解決中亞核心區災害性天氣預報、氣候變化、氣象災害防禦等重大科學問題和核心技術瓶頸,多次開展綜合觀測科學實驗,初步得出中亞五國主要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的基本時空特徵及形成機理,建立覆蓋中亞區域的高解析度數值預報系統和新疆區域災害性天氣精細化客觀預報系統。  不僅如此,沙漠所還將創新文化的導向和牽引作用擺在重要位置。
  • 雲滿澤卡賓達樹皮茶泡水泡酒的正確吃法及用量
    卡賓達樹皮是產於安哥拉達地區的一種樹的野生樹皮,直接樹幹上剝下來,陽光下曬乾的幹樹皮,泡茶、燉湯對男人有很好的改善調節的作用。很多在吃卡賓達樹皮的不知道吃法是否正確;很多想吃,正要吃的不知道怎麼吃,下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卡賓達樹皮的吃法及禁忌。
  • 飯前喝水就能減肥?
    核心提示:研究稱,每餐飯前半小時,堅持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堅持3個月,體重就能減輕2公斤~4公斤。但有專家表示喝水能瘦跟「飯前喝湯」類似,的確有一定減肥效果,可是,單靠吃飯前喝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英國伯明罕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只要在每餐飯前半小時,堅持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堅持3個月,體重就能減輕2公斤~4公斤。這讓不愛運動又想減肥的人看到新希望。
  • 熊膽樹皮功效與作用?
    熊膽樹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它也叫黃心木或者樹黃柏,這種植物生長在自然界中能綠化環境防止水土流失,而它的樹皮在收取以後則可以入藥,他全年都能採收採收以後洗淨切塊,曬乾就能供人們使用。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熊膽樹皮功效與作用?
  • 去公園別閒著,看到樹皮撿幾塊,回家泡泡水就能養花
    去公園別閒著,看到樹皮撿幾塊,回家泡泡水就能養花其實,有條件的朋友真的可以多去野外走走,不僅能呼吸到有別於城市的新鮮空氣,切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還能獲得不少意外之喜,比如,現下所推崇的土養植物理念,就是指將於郊外收集到的一些小物或者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廢物利用起來
  • 中國成功消滅毛烏素沙漠徵服大自然
    沙漠已經佔據了地球陸地的四分之一面積並且還在擴增,地球上十幾億的人已經受到了沒有土地的威脅。聯合國1977年就展開了沙漠化會議,但是沒有國家當真,畢竟誰能抵抗大自然呢?不過中國做到了,70年,3代人中國成功地將榆林毛烏蘇沙漠變成了森林。中國是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面積達到了7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7個韓國。
  • 沙土裡加點膠,就能「沙漠變良田」,這事我該信嗎?
    直播中,易教授的團隊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向央視記者現場展示了「沙漠土壤化」的技術操作和成果。這種技術的核心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的纖維黏合劑CMC,視頻中,一位老師將CMC的粉末灑在沙子表面,隨後用手均勻攪拌,數瓢水不斷加入沙子中,老師手中的沙子已經粘結,狀態發生了變化。
  • 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追沙人」
    楊帆(右)所在的科研團隊在風洞中進行集沙儀效率測定的實驗。(圖片由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提供)  一場沙塵,漫天黃色。就像氣象上對於風向的觀測,當掌握在一個地區是經常刮東南風或西北風,風力是多少的基礎性數據,就能制定相關的防範措施。  想觀測沙塵暴中風沙的運動過程,尋求一種可靠的自動高精度集沙儀非常必要。  早在2012年,楊帆所在的科研團隊便已研發出第一代全自動集沙儀。它擁有國家發明專利,甚至是當時世界上測量精度數一數二的集沙儀。
  • 不如從沙漠中發現孩子成長的綠洲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 ...這些在書本上見過的熟悉字眼,將在孩子的每一步探索中得到實踐。孩子不但可以在短時間裡得到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責任意識等方面的鍛鍊,同時還可以感受到沙漠怒放的生命力。看到這裡,家長們是不是對這場」沙漠之旅「充滿好奇?
  • 沙漠能夠變良田?中國大叔做出實驗,培育超70種植
    說起沙漠來,很多人想到的是荒涼神秘。沙漠由於它多變的氣候決定著它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氣候炎熱乾燥,降水量稀少,這就意味著在沙漠中很多植物不能生存,寸草不生。隨著近些年來探險小說的不斷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對沙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都渴望進入沙漠,探索未知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