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權」下放激發學校內生力

2020-12-22 中國教育新聞網

「符合條件的應聘教師最高可獲得獎勵220萬元!」上個月,浙江省紹興市陽明中學一則教師招聘公告引起了眾多關注。作為一所公辦學校,陽明中學利用「教師招聘權下放學校」等政策紅利,首次自主面向全省招聘優秀教育人才。

「學校擁有教師招聘權,對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推進高中辦學的個性化和特色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陽明中學校長周新建說。

2015年下半年,紹興市所轄嵊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啟動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試點,2016年紹興在全省率先全面實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在實踐中,紹興以「縣管校聘」改革為契機,把教師錄用權、崗位設置權、崗位聘用權、績效考核權和職稱評聘權這五項權力下放給學校,擴大了學校選人用人的自主權,推動了學校內生發展,走出了一條「五權」下放激發學校內生動力的創新之路。

職稱評聘權是紹興市「五權」下放的重要一環。前年,紹興在浙江省內率先將中級職稱評審權全部下放到市直屬學校(單位)和各區(縣、市)。在實施過程中,紹興市教育部門強化監督,把好制度設計關、方案制定關、組織實施關,要求各學校結合學校實際,制定評價體系標準,推動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與崗位管理、競聘上崗、聘期考核和績效分配等人事改革的深度融合。

教師工作怎麼樣,所在學校同一學科組、同一年段的教師最有發言權。為此,紹興各試點學校以重師德、重業績、重能力的政策導向,充分發揮學校各學科評議組熟悉本學科教師評價標準的優勢,將平時考核結果較好融入職稱評審中,制定的評聘標準更符合中小學教師職業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

在2018年評聘改革試點工作中,市直的紹興市稽山中學有7名教師被重新聘任、2名教師高職低聘、4名教師晉升崗位、9名教師晉升等級。同時學校也加強了績效考核的力度,設立學期考核獎,並推行了考核負面清單制度。

「這樣的評聘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讓教師不再是幹好幹壞一個樣的職業,讓我們年輕教師感到身上的壓力大了許多。」稽山中學教師任佳倩說。

此外,紹興市中等職業學校則在教師發展性績效評價中融入「黨建+」的紅色元素,相繼出臺黨支部量化考核標準、黨員先鋒貢獻清單與之呼應,讓考核真實反映一個教師的努力和實力,並形成學先進、比貢獻的你追我趕的氛圍,提高了教師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

據悉,在試點的基礎上,今年紹興所有的區、縣(市)將開展職稱評審權下放給學校的改革工作。

「借放權的東風,我們組建了一支戰鬥力特別強大的幹部隊伍。」紹興市所轄諸暨市浬浦中學校長胡偉霞說,「我們的中層設崗面向全校教職工公開競聘,重實力重情懷重幹勁,論資排輩、溜須拍馬成為過去式,一批年輕中層脫穎而出,他們的工作主動性強、熱情度高。」

因為教師隊伍、幹部隊伍的有力帶動,這所與蔡元培先生有關的百年老校立足於「翊志覺行,志行合一」的辦學理念,正在奮力開啟學校發展的新徵程。

「個別教師的故步自封、不求上進、教學能力差等被家長和社會詬病,但作為用人單位的學校卻缺乏有效的激勵管理機制。」紹興市教育局政治處處長舒越紅說。

破除這些難題的關鍵在擴大學校選人用人的自主權。因此,紹興教育積極探索將「縣管校聘」與義務教育段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相銜接,與職稱制度改革相銜接,與教師專業發展相銜接,以建立更加符合教育特點和規律的選人用人新機制。

三年簡政放權、管放結合的實踐,紹興市已初步建立了教師良性流動機制,進一步擴大了學校選人用人自主權,激發了教師隊伍的活力,有力推進了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紹興教育部門在「放權」的同時,充分做好「規權」工作,加強底線管理,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對學校整體工作是否「敢管善治」,校長、中層幹部及教師「是否在位在狀態」等情況進行檢查,將督查情況進行通報,促使教育系統形成「敢管善治」新局面。

從2016年開展「縣管校聘」試點工作至去年8月新學年開啟,紹興市36301名公辦中小學教師全員參與「縣管校聘」,其中1112名跨校聘用、4名待崗培訓、95名解聘後清出教師隊伍。

「五權」下放成功打破了教師的「鐵飯碗」,建立了教職工退出機制,並在教職工中形成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的共識,使教師做工作從「要我做」漸漸趨向於「我要做」。群眾對教育滿意度得到提高,去年紹興市教育局和紹興市所轄6個區(縣、市)教體局在市級機關和區(縣、市)機關年終考核中實現了滿堂紅。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14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浙江紹興 「五權」下放 激活辦學
    一手把必要的權力放給學校,一手建立起「陽光」運行機制  浙江紹興 「五權」下放 激活辦學  本報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胡安娜  ■本期聚焦·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系列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
  • 山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解讀高校「五權下放」相關政策
    11月24日上午,省教育廳組織召開了高校「五權下放」及相關政策解讀視頻會,邀請省委編辦、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對有關政策進行解讀。會議全面貫徹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全省「重點任務攻堅年」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高校研發機構(學科專業)設置權、人才招聘權、職稱評審權、內部薪酬分配權、科技成果轉換收益處置權等「五權」下放工作,指導高校「接住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 寧波下放職稱評審權激發教師活力
    今年,浙江省寧波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自主評審擴大了覆蓋面,在效實中學、慈谿中學試點改革的基礎上,增加78所學校開展高級教師職稱自主評審。  2018年,寧波在市直屬學校啟動中、初級教師職稱評審權限全部下放到校。
  • 破解職業倦怠 著力引發教師內生力
    本案例中的學校是一所公辦學校,但編外教師佔比85%以上,一旦培養出骨幹,就跳槽去了別處。學校各主要學科長期缺乏領軍人物,教研組、備課組的日常教研難以保障。第二,隔靴搔癢,很難針對薄弱環節長期幫扶。儘管學校教務部門每學年依照常規組織開展校本培訓,但是骨幹不多,難以提升整體水平。邀約名師到校送教、與片區中心校教研組定期備課等,都只是曇花一現,隔靴搔癢,很難針對薄弱教師的短板長期幫扶。
  • 臺灣為何是「五權分立」而不是「三權分立」?
    前段時間,馬英九提名張博雅、伍錦霖分別執掌「監察院」和「考試院」,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抬槓說,監、考兩院是政府體制內的最大「闌尾」;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附和:兩院應納入「憲改」討論對象。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臺灣有「立法院」、「行政院」,也有「司法院」。加上「監察院」和「考試院」,一共是「五院」。為什麼臺灣實行的是「五權分立」而不是人們常說的「三權分立」?
  • 平湖全省首創農業經營主體「五權」抵押貸款
    日前,平湖市曹橋街道恆青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校使用農業生產設施所有權,以基地百餘畝蔬菜大棚進行抵押,獲得平湖農商銀行100萬元的「五權」抵押貸款授信。「如果沒有『五權』抵押貸款,我就要拿自己的房子向銀行抵押了,利率也會高出許多!」周校坦言,平湖市出臺的「五權」抵押貸款,讓他能夠用農業生產設施所有權向銀行抵押貸款,為他解決了今年果蔬生產中最大的成本支出。「這個擔子,有金融渠道幫我『挑』了,真的輕鬆許多。」周校感慨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不少農業主體陷入了資金周轉難的窘境,「五權」抵押貸款實實在在為農業人解決了最大的貸款難問題。
  • 職稱評審權力下放到學校,老師們驚喜不驚喜?
    歷年來,黨中央對我國教育事業高度重視,而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怎樣能更好地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讓教師能安心教書,這是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可如今,老師們對其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如果職稱能升高一級,工資就可以加不少。「恨」的是想升一級職稱非常難,不是說你達到該級職稱評審條件就能評上的。
  • 孫中山「五權憲法」思想:理論透視與歷史實踐
    [1]163-165不難看出,作為一位政治家,在對待中西政治傳統時,孫中山的立場是非常理性務實的,較為重視歷史經驗與中國國情,而不是一味地重視政治宣傳,作不切實際的制度設計。   1928年8月11日,中國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通過《訓政時期頒布約法案》,宣布「訓政時期,應遵照總理遺教,頒布約法」,決定「訓政時期之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院,應逐漸實施。」
  • 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推進「五權」工作 紮緊權力「圍欄」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儒林:推進「五權」工作 紮緊權力「圍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反腐敗必須強化監督、管住權力。
  • 全市教育大會系列報導之一 |「五權」下放激發學校內生力——紹興探索「縣管校聘」改革,營造「敢管善治」生態
    據悉,在試點的基礎上,今年紹興所有的區、縣(市)將開展職稱評審權下放給學校的改革工作。「借放權的東風,我們組建了一支戰鬥力特別強大的幹部隊伍。」紹興市所轄諸暨市浬浦中學校長胡偉霞說,「我們的中層設崗面向全校教職工公開競聘,重實力重情懷重幹勁,論資排輩、溜須拍馬成為過去式,一批年輕中層脫穎而出,他們的工作主動性強和熱情度高。」
  • 嚴泉:孫中山「五權憲法」思想:理論透視與歷史實踐
    1936年5月5日頒行的「五五憲法草案」,雖然在形式上具備「五權憲法」的框架,但其確定的政體制度卻是「強總統制」。「五權憲法」思想在中國的政治實踐,主要有兩次,一是抗戰後中國短暫的民主化,二是1987年「解嚴」後臺灣地區的民主化。特別是臺灣地區的民主轉型,近20年來經過七次「修憲」,政體制度經歷了從名義五權到實質三權的演變。
  • 楚夢:孫中山與宋教仁的憲政觀 ——「五權」與「三權」
    1906年11月15日,在同俄國社會革命黨首領該魯學尼的談話中,孫中山初步提出了「五權憲法」的設想,談到要建立「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權之外還有考選權和糾察權的五權分立的共和政治」。至到1910年2、3月間,才與舊金山《大同日報》主筆劉成禹談到「五權憲法」問題,孫中山在此次談話中,稱他提出的「五權憲法」「為中國所需要,故獨有於中國。」並說,該憲法「不過增益中國數千年來所能,歐美所不能。」他對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和考試制度大加褒揚:「此乃數千年制度和為世界進化之先覺。」並寓言「五權」將風靡世界。
  • 榮縣召開黨(工)委、黨組「五權」規範項目試點動員會
    人民網成都7月2日電 近日,榮縣召開鎮(街道)黨(工)委、部門(單位)黨組(黨委)「五權」規範試點動員會議。各試點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以及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榮縣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五權」規範項目組組長趙義全同志出席會議。
  • 論以考試權為樞機的五權憲法
    對孫中山先生考試權思想的意義進行闡發,認為其主旨是通過考試權規復中國傳統治道,使憲制合乎我國固有歷史文化,而在整個五權憲法思想體系中,考試院制度其實是扮演著樞機肯綮的重要角色。▊由此四種大義,可窺考試院執掌之廣、權柄之重、蘊意之深,在整個五權憲法體系中實在處於樞機肯綮的地位了。二、民初考試制度沿革▊辛亥之後,臨時大總統在府內設立「銓敘局,並擬出《文官考試委員官職令草案》,是為民初考試制度之萌發。
  • 瑞安市監塘下分局:以「五權三化」深化「清廉市監」
    今年,瑞安市開展機關中層科室和基層站所雙評議活動暨基層站所「五權三化」工作,以評促改,以改促廉,著力提升基層公權力規範化運行水平和辦事服務質量。作為「五權三化」試點單位之一,該分局積極響應清廉瑞安建設,通過清單式管理模式,不斷深化清廉站所建設,提高服務品質。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高校怎麼看?
    ◎ 科技日報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梅國英 夏斌 陸敏芝 張羽程 張運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後簡稱《政策》)中明確,要落實自主評審,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
  • 以「黨建+」引領 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落實精細化管理
    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黨建工作抓教育引導,激發全體教職工的內生力。在學校「黨建+」引領下,小學部黨支部、中學部黨支部處處落實著「建創新名校,育復興英才」的理念,彰顯著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和思想。    黨建引領,落實成長「每一步」,愛國主義是教育的第一步。
  • 讓專業發展生涯規劃激發教師成長「內生力」
    但是從學校具體的操作來說,還是應以專業發展規劃為主。畢竟每一位教師有各自不同的情況,有些問題也並不是學校能解決的。但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一定的共性,並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學校管理的應有之義,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般而言,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劃是教師本人在正確認識自己現有專業知識、能力、水平的基礎上,對今後發展的目標及達到目標的措施所做的整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