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由衢州南孔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論語》誦讀暨南孔文化研學交流活動,在孔氏南宗家廟、中國儒學館舉行。當天,衢州南孔文化發展中心與衢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學校、柯城區尼山小學、衢州衢報傳媒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圍繞傳承南孔文化、加快我市南孔文化研學合作,專家學者與旅遊行業經營者就中小學生研學需求、研學發展方向、資源優勢以及南孔文化研學線路產品開發、課程設計、學生組織等方向進行了思想的碰撞和熱烈的交流。
南孔文化研學 要先樹立 立德樹人 的理念衢州市柯城區尼山小學校長楊根銀對南孔文化研學已有較多的思考。 傳播儒家文化,基於研學的推進, 禮 和 樂 都是研學中要涉及的重要內容,並且 樂 比 禮 更重要, 樂 是體驗過程,而 禮 是體驗過程所得。 他認為,尼山小學周圍就有孔氏南宗家廟、儒學館、博物館等很多非常好的資源,關鍵在於研學課程應該怎麼去設置,怎麼去創新?
在研學課程設計上,衢州市柯城區白雲學校副校長林軍提出,研學要有體驗性和實踐性,研學課程的開發要能讓學生在體驗中去傳承和發掘南孔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有承接性和放鬆性,課程內容上要有新鮮的體驗,不僅要把外地人引進來參觀,不同年齡段的人或者同一個人不同的年齡階段來參加,都會有新的收穫。在研學的路線設計上,不僅要挖掘文化資源,也要注重整合文化資源,讓研學旅行的內容更豐富,拓展學生對南孔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衢州市柯城區大成小學副校長梅芳認為, 能否設計一些有意思、有意義、有價值的親子研學活動?儒家文化的傳承不僅需要孩子來推動,也需要家長一起推動。
我們不要把南孔文化局限於《論語》,它實際的含義更寬泛,特別是孔子後代在衢州生活之後,衍生出來的文化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在衢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學校校長張小根看來,南孔文化研學要先樹立 立德樹人 的理念。研學課程要追求有意思、有意義、有價值,研學中不只是聽導遊介紹,也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其中的意義,給學生一些表達的機會, 研學絕不僅是觀察還要分析,不僅是分析還要有感想,讓學生有更深層的理解和思考,從而達到傳承和發展的目標。
文化再好, 也需要擴大人氣
衢州金色假日旅遊有限公司從2018年開始涉足研學,成立了衢州第一家研學公司。總經理張龍介紹,目前 金色假日 旗下有一個市級、兩個區級研學基地,還有幾個正在打造中。
南孔文化是衢州的一張金名片,我們該如何擦亮它? 張龍認為,加強研學基地的合作,把研學旅遊路線定製得更精品,他們的小基地也會與大基地主動對接,主動融入。 因為文化再好,沒有人氣就會顯得空洞,所以南孔文化研學基地應該和高層次的基地對接,在擴大人流量上做工作,帶動衢州產業發展。旅遊公司也要加強和學校的交流,才能設計出更符合學生需求的產品。 張龍說。
專家學者與旅遊行業經營者就南孔文化研學線路產品開發、中小學生研學需求、研學發展方向等進行交流與思想碰撞。
發展南孔文化研學,我們不僅要做好,還要說好! 衢報傳媒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益清認為,研學要做好人文與自然有機結合,並且要做專、做精、做細。南孔文化研學旅遊的設計可以立足衢、黃、饒,輻射四省九地市,融入長三角, 依託衢報傳媒集團融媒體平臺,我們會與四省九地市及浙江其他地區媒體聯動,宣傳好南孔文化研學旅遊項目,引入更多人流。
浙江謙和研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有比較雄厚的研學渠道資源,目前已經和多家全國覆蓋1000家以上加盟培訓機構總部達成研學合作意向。總經理嚴志華介紹,接下來,該公司還將在組織管理、團隊建設、渠道合作、課程打造、服務質量、安全保障、宣傳推廣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孔子文化研學遊的城市金名片、項目金品牌,讓每一位參加研學的孩子講好南孔故事。
衢州市龍遊縣紅木小鎮研學營地的郭豔,當天還特意帶著自己的女兒一起來, 想讓她看看尼山小學的這些小導遊是怎麼解說,怎麼做工作的,讓她從小對南孔文化耳濡目染。
研學旅遊被提出之後,許多旅行社和景區都在做相關的項目和工作。但是郭豔認為, 我們和真正的研學還有一段差距,因為還不夠專業。 所以,她希望政府能進一步規範研學相關制度,讓與研學旅遊相關的導遊合格化、專業化, 相關從業者能夠持證上崗,相信對衢州研學旅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南孔文化研學之旅 要有所學、有所思、有所用
去年,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向教育部提交了申請,在高職院校中增設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的專業目錄。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研學旅行專業教研室主任池靜介紹, 這個專業目錄開設以來,目前全國已有33所高職院校開設了研學專業並開始招生,也正是因為看到了相關企業和單位對研學方面人才的需求非常強烈。 她表示,學校需要打開大門來辦學,也渴望與更多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係,定向培養研學旅遊專業人才,讓學生的價值觀和能力都更能符合企業要求。
孔子習六藝,這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與我們現在的德智體美勞的概念基本相同。 在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原院長張建民看來,可以專門設立以 六藝 為主題的研學課程,這與現在的社會是相適應的。而且, 六藝 中要把 樂 放在首要位置,提倡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一定會學得更好。 這兩天的所見所聞,讓我感觸良多。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孩子的天性結合起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長期跟蹤的課題。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劉鴻武建議,南孔文化研學可以和浙江師範大學合作,一起做一個科學實驗,觀察從小經過傳統文化教育的孩子,長大後與其他同齡人的差別。
劉鴻武還提出,儒學教育可以和 非洲活力園 的教學理念結合起來,非洲活力園以一種外放的形式讓孩們釋放天性,讓他們喜歡去學校,快樂地學習,而儒學傳統文化教育則讓孩子回歸內心,學會思考。衢州的研學基地還可以把國際文化研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學結合起來,讓孩子能在比較中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我們深刻認識到南孔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年輕一代。研學遊正是讓年輕一代認識南孔文化的途徑之一。 衢州南孔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盛雄生表示,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借智借力,共同推進南孔文化研學產業的發展。之後,衢州南孔文化發展中心將圍繞中小學生研學需求、課程研發、學生組織等做進一步的研究深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真正的讓南孔文化研學之旅有所學、有所思、有所用。
來源:衢州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