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衢州7月20日電(見習記者 周禹龍 通訊員 祝春蕾)和每一個清晨一樣,當第一縷朝陽剛剛照亮浙江衢州時,市區裡的孔廟便會顯得更加莊嚴肅穆。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在這些天,孔廟裡多了許多前來「求學」的外國友人,他們是來自10個國家孔子學院的47名學者和教師組成的中國傳統文化研修班及南非本土教師培訓團,特意來衢州參加為期一周的儒學朝聖之旅與中國傳統文化培訓。
「洋學生」在共同學習 羅東哲 攝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家廟,衢州孔廟素稱南宗,是全國僅存的兩個孔氏家廟之一,具有7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子第四十八代裔孫孔端友,負著孔子和孔子夫人的一對楷木像從山東曲阜南遷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廟,這就是南宗孔氏家廟。
2016年,在紀念孔子誕辰2567周年孔子文化節上,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儒學文化體驗中心在衢州揭幕,「東南闕裡」自此成為向外國教師和學者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窗口。
2017年7月17日,衢州基地也迎來了首批學員。開班第一天,南非本土教師培訓班就開始了在衢培訓的第一課:《孔子與孔子思想座談交流》。
「洋學生」在相互討論 羅東哲 攝
「我以前在書本上了解過一些孔子名言,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對孔子的的理念十分贊同,但在南非能接觸到的孔子思想十分有限。」作為本次學員的Myrtle JoanRobertson說,回國後,她會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教給自己的學生。
除了培訓課程,了解、學習衢州本土文化也是研修班及培訓團此行的重要內容之一。「So beautiful!(太漂亮了!)」「It’s wonderful!(真精彩啊!)」……在衢州孔氏家廟,莊重肅穆的建築,綠樹環繞、池魚湧集的孔府花園,都讓他們驚嘆不已。
「剛開始,我以為孔廟就是一座普通的寺廟,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大,而且裡面的建築也十分精美。」年輕的教師AnSu一邊與同伴合影留戀,一邊感嘆,「這裡滿足了我對中國庭院的想像——古典、美麗。」
「洋學生」學習孔子思想 羅東哲 攝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籍華人,孔子第73代後人孔慶羭也來到了衢州。「我的爺爺、爸爸每年都會回國參加祭孔大典,但是我從來沒來過孔廟,這裡對我來說是新鮮的。」因此,孔廟屋頂的馬頭牆和片片青瓦,角落裡的爬山虎都成為孔慶羭相機裡的風景。
「在衢州,以孔子學院的名義舉行這樣的大型活動還是第一次,但目前來看,活動收效不錯。」衢州孔氏南宗家廟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盛雄生介紹,這兩天,這些老師和學者走進了中國儒學館、孔氏南宗家廟,感受了南孔文化……他們說很喜歡這種學習形式。
「洋學生」學習茶藝 羅東哲 攝
接下來,他們還將前往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體驗農民畫和民風民俗;遊水亭門古街,看民間藝術表演之川劇變臉;到江山看陶藝、聽村歌……「我們將衢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代表推薦給他們,讓他們了解衢州文化。同時我們也希望,他們能通過衢州這個小小窗口,將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世界各地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