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囚徒困境悖論」來分析教育現狀

2021-12-28 91reading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與家庭,被花費巨大、花樣百出的校外培訓綁架?「燒錢式」教育對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的損害,究竟有多大?

英文1. 2萬元;邏輯數學1.4萬元;舞蹈7000元;看圖說話1.1萬元;繪畫6000元……一年各類補課就要5萬元。

近日網上曬出的一張補習帳單令人咋舌,曬帳單母親感嘆:

某幼升小學生家長以今年暑假補課為例,給半月談記者算了一筆帳:英語補課總共約4000元;繪畫每節課85元,一周一次,整個暑假花費680元;幼小銜接暑期班3100元;舞蹈暑期班2600元。

「這已經是非常『克制』的補習單了,即便如此仍需上萬元。尤其是禮拜六,上午幼小銜接課程上到12點,下午12點45分又要開始學英語。」

「平均水平」就是超前超綱,不補就根本跟不上。多位家長反映,之所以著急「銜接」,原因在於如今的小學教學進度過快。

「比如拼音,開學時全班40個孩子,有半數以上學過拼音,老師還會按部就班進行教學麼?」一位從甘肅轉學到江蘇的學生的家長對此深有體會,「同一個年級,這裡的課程進度比西部學校快了半年,這個平均水平不允許你不補。」

對於即將小升初的家庭來說,花費更大。北京21世紀教育學院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北京,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中,有92%報讀過各種補習班。「關鍵在於小升初沒有統一考試,大家才會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所謂『大比拼』趨之若鶩。」

在南京,一家名叫「書人」的民間培訓機構最火,其頒發的證書長期以來為民間公認,「五星一等」被認為是好學校優錄的標配。雖然也陸續有中學公開表示不承認「書人」的證書,但大多數學校依然仰仗這套「體系」。

還有全國知名的「學而思」,在面臨小升初的家長看來,這家培訓機構每年4月舉行春季統測,其重要程度不亞於畢業考。

一些重點中學教師表示,並不是反對所有社會培訓班,但社會培訓教育要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各司其職,用於彌補個性化教育的短板,而非提前上完學校課程。

不久前的一篇熱門網絡貼文《殘忍但誠實的忠告:你沒錢就不要摻和這事了》引發不少人熱議。此文作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忠告那些「教育資金相當匱乏的普通人」,沒錢就不要妄談「減負」和教育改革,因為有錢人比你更努力、更用功。

以「囚徒困境悖論」解釋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怪圈:教育部門呼籲減負,對於家長及學生來說,選擇有以下三種:

如果所有人都減負(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其他人減負你增負(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

其他人增負你減負(背叛),你就會處於弱勢地位。

權衡利弊後的家長有可能選擇合作麼?絕無可能,只有互相主動增負。

「燒錢式」教育帶來的更大惡果是人為打破了基礎教育所追求的起點公平。「尤其是農村孩子、底層家庭、弱勢學校的學生。」

相關焦點

  • 2020江蘇高考素質教育不敵縣中模式,囚徒困境家長呼籲縣中模式
    過去我們說,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啟東(南通),那麼南通教育靠什麼呢?如東、如皋、海門、海安,縣中模式可以稱為最大看點,向來以素質教育作為最後的遮羞布的南京,每年跑去蘇南蘇北借讀的成百上千。,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以囚徒方式闡述,並命名為&34;。
  • 素質教育評價如何跳出囚徒困境
    教育熱點話題【素質教育評價如何跳出囚徒困境】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大家都意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優於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可以促進全面發展、提高國民素質,但在具體施行中一不小心就遇到「囚徒困境」。素質教育要跳出「囚徒困境」,關鍵在解決好教育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 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教育部門在堅持現存中高考框架與推進素質教育之間來回擺動;學校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面前左右為難。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所謂「囚徒困境」即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特殊博弈,兩人都抵賴皆受罰最輕,兩人都坦白皆受中等懲罰,一人坦白、一人抵賴,坦白零懲罰,抵賴重懲罰。儘管雙方都知道共同抵賴是最優選擇,但最終卻會落在雙方都坦白上。因為在規則成為公共知識前提下,個人的理性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最終雙方落入最差結局中。
  • 解決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教育部門在堅持現存中高考框架與推進素質教育之間來回擺動;學校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面前左右為難。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所謂「囚徒困境」即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特殊博弈,兩人都抵賴皆受罰最輕,兩人都坦白皆受中等懲罰,一人坦白、一人抵賴,坦白零懲罰,抵賴重懲罰。儘管雙方都知道共同抵賴是最優選擇,但最終卻會落在雙方都坦白上。因為在規則成為公共知識前提下,個人的理性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最終雙方落入最差結局中。
  • 漫畫:什麼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綜合起來,兩名囚徒決策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如圖所示:從嫌疑犯小A的視角,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面對審訊,小A都有什麼樣的決策選擇呢?顯然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招供,一種是抵賴。換句話說,只要兩名囚徒都是自私且理性的,那麼雙方都會同時選擇招供,結果就是雙方各判5年。上面所描述的場景就是博弈論當中的經典案例:囚徒困境。在這個場景中,雙方都無法單方面改變自己的博弈策略(單方面改變只會讓自己蒙受損失),使得局面進入了一個微妙而又穩定的平衡,這個平衡被稱為納什均衡。
  •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陷入「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不知該做出何種抉擇,但不管遇見怎樣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倘若採用巧妙的方法來解除困境,不僅能夠將難題化解,還可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惑。
  • 《思維的囚徒》:當孩子遇到困境時,可以用"遊戲法"來化解
    這類孩子在遇到困境時,依然會選擇直面挑戰。然而,由於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心智方面的不成熟,這類孩子往往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困境所能帶來的成長也是比較有限的。3、無法應對困境,產生負面情緒最後一類孩子是最為廣泛的一類,他們在父母的蔭蔽之下成長,幾乎沒有直面困境的經歷。
  • 超前教育,逃不出的「囚徒困境」,家長該如何破局
    超前教育的「囚徒困境」這種陷入超前教育困局又無法掙脫的情形就像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論中的典型案例:在一起殺人盜竊案件中,警察扣留了兩名嫌疑人,在隔離審訊中警察分別告訴他們,如果一方招供而另一方拒不招供,則招供方可以立即釋放,拒不招供的要被判刑10年;雙方都認罪則每人判刑8年,如果雙方都不認罪,警方會因為證據不足只能以私闖民宅判他們入獄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身邊的經濟學用經濟學的眼光看世界,發現身邊的財富囚徒困境並不總是糟糕的,設計得當,人們也可以通過製造囚徒困境來為自己謀取好處。囚徒的困境贏利表是兩個局中人且策略離散情形常用的一種表達博弈的工具。但如同囚徒困境一樣,「降價」是每個企業的優勢策略:給定對方不降價,我最好降價(不降價得到0,降價得80);給定對方降價,我更得降價(不降價得-100,降價得-50)。當然,大家可能還會想,企業之間是否可以進行某種聯合來維持價格不降呢?
  • 中國人都深陷在「囚徒困境」之中
    但警方告知兩個囚徒,先招供者可減刑,後者則罪加一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囚徒們多會選擇主動招供以換取減刑,因為招供者知道,自己的同伴很有可能比自己更先招供,進而導致自己受到傷害。囚徒困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兩個囚徒都不是傻子,他們所做出的判斷似乎是理性的,但是恰恰是這個理性判斷,反而沒有保證其利益的最大化(即二人均無罪出獄),在他們看來,搶得先機背叛對方,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體現。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摘要】本文從博奕論的經典命題「囚徒困境」現象出發,論述了「囚徒困境」現象及其普遍意義,「囚徒困境」現象與企業競爭情報以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運用「囚徒困境」博奕對兩個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之間的價格進行了分析,認為價格戰是可以避免的,合作可以帶來雙贏。
  • 《思維魔方:讓哲學家和數學家糾結的悖論》
    >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悖論   一、悖論是什麼?   二、悖論有哪些類型?   三、如何合理地解決悖論?   四、悖論研究有哪些意義?   第二章 擾人的二難困境   一、蘇格拉底的詰問法   二、師徒官司:半費之訟   三、鱷魚悖論及其變體   第三章 有關上帝的悖論   一、伊壁鳩魯悖論   二、全能悖論   三、全知悖論   四、惡和苦難問題
  • 「漫畫」心理效應43——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的梅裡爾·弗勒德和梅爾文·德雷希爾擬定出相關困境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方式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終導致納什均衡僅落在非合作點上的博弈模型。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
  • 西方新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的囚徒困境與破解之道
    不僅如此,金融資本還包含著以非生產性積累來解決生產性積累危機的悖論邏輯,也即當金融資本的生產性積累不可避免地遇到危機時,它試圖通過加強非生產性積累來解決危機,結果造成更嚴重的危機。例如,當金融資本積累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生產過剩、資本過剩這樣的危機時,金融資本試圖通過刺激地產投機、證券投機等非生產性積累的方式來解決危機,結果使危機在更深層次上積累。
  • 宋朝龍:西方新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的囚徒困境與破解之道
    不僅如此,金融資本還包含著以非生產性積累來解決生產性積累危機的悖論邏輯,也即當金融資本的生產性積累不可避免地遇到危機時,它試圖通過加強非生產性積累來解決危機,結果造成更嚴重的危機。例如,當金融資本積累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生產過剩、資本過剩這樣的危機時,金融資本試圖通過刺激地產投機、證券投機等非生產性積累的方式來解決危機,結果使危機在更深層次上積累。
  • 柏文喜:地方政府在復工決策這一囚徒困境中的納什均衡分析
    復工與否,真是雙刃見骨的囚徒困境。是否復工,且看地方政府在復工決策行為選擇中的納什均衡分析。 至於結果嘛,各位看官還是自己去判斷吧!
  • 奇蹟暖暖午夜的囚徒要多少秘密之心 秘密之心集齊午夜的囚徒套裝
    奇蹟暖暖午夜的囚徒需要多少秘密之心集齊套裝,秘密之心集齊午夜的囚徒套裝數量一覽。奇蹟暖暖中新推出午夜的囚徒套裝,奇蹟暖暖午夜的囚徒套裝各飾件,要多少秘密之心才能湊齊呢,小編帶來了分析,下面隨安趣網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奇蹟暖暖午夜的囚徒套裝圖鑑
  • 反壟斷案例中真實的囚徒困境
    這讓人想起了經濟學博弈論中經典的「囚徒困境」模型:囚徒們如果彼此合作,堅決不配合執法者的調查,則可以為全體帶來利益最大化,即無罪釋放。然而,由於出賣同夥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也就是減免刑罰,因此在不可串供以及相互不信任的背景下,執法機構往往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招供條件而誘使囚徒招供,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 囚徒的困境:馮·諾伊曼、博弈論和原子彈之謎
    威廉·龐德斯通以「囚徒的困境」作為探尋這位美籍數學家的生平和20世紀廣闊歷史的透鏡,讓讀者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科學家,看到了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如何變成生活中的思維工具,看到了「二戰」之後國際政治舞臺上的矛盾和衝突…… 如果你對馮·諾依曼這樣的「天才之腦」有著刻板的印象,那麼讀罷《囚徒的困境
  • 「布雷斯悖論」和交通堵塞
    換句話來說,就是布雷斯悖論僅僅適用於特定的交通需求量下。  儘管布雷斯悖論本身就是反常識的,那麼在更高的交通流量需求下,此悖論的結果會消失掉則是更加反常識的。納格尼解釋到,在交通需求更高的時候,人們通常會想,交通會更加擁擠,於是乎大家應該走走其他更多的路線來分流。  納格尼說,也許這個結果可以由「群眾的智慧」來解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