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包是一個學生的必備用品,青島八大峽小學開展「我們能自理,父母請放心之書包自己背」教育活動,希望孩子們:能肩負起自己身上小小的「擔子」:每天自己整理書包、自己背書包,不可以把這個責任給家長。從背書包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讓孩子們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樣做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可以樹立學生的形象。書包裡裝的是文具,不像幼兒園,可以帶著玩具上學,這能讓孩子產生對學生身份的認同感。
讓孩子學會整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意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不會整理、毛毛燥燥的孩子,經常會丟三落四,把書包的「主導權」交給他們自己,也給家長提供了教育的機會,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是有利於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
暗示孩子珍惜學習用品。書包就像大人的電腦,只不過裡面裝的是學習工具。家長可以藉此暗示孩子是書包的「小主人」,自己背,自己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您知道嗎?整理書包的時候,因為書籍的大小、軟硬度、厚度、種類不同,孩子需要將它們分類分層放置,這個就需要小小的智慧,會整理書包的孩子,必把書籍、文具理得井井有條,取用的時候一目了然,很方便,而理得很亂的,就難免書本會被折角,或者想要的書不能夠很快找到。
另外,專家指出:孩子自己學會整理書包還能增強孩子的內心的安全感。當孩子在學校的時候,也能獨自一人把書包整理好,不會著急、慌亂;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學習自己整理書包了。許多家長,看到孩子不願意自己整理,或整理得很亂、很慢的時候,就忍不住插手,都不利於孩子的習慣養成。
這其實是家長的問題,他們覺得孩子還小,不願意放手,有的家長性情太急躁,不給孩子時間,也不給自己時間,這種急躁的情緒很容易傳染給孩子。所以許多孩子學不會自己整理書包,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
「任何時機都是教育的機會。」家長不要代替孩子成長。家長們要學會:放手。放手不僅是對孩子的信任與寬容,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同時,也是一份耐心,願意給孩子時間,等待孩子自己慢慢學。
家長可以嘗試這樣做
特殊的孩子:比如從國外回來的,體質較弱的,如果強制他們學會自理,可能不會得到理解。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都要找到一個契機。比如:他們如果落下了東西,並為此而煩惱,可以在這時候引導他們,把教育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中。
東西實在太多:家長可以考慮用別的東西替代書包。比如:給孩子買了一個小文件袋,用來裝課本和作業本。一些教材比如:音樂書、美術書、科學書等等,可以集體放到教室裡,現在小學階段的孩子沒有那麼多作業,只要上課聽牢、聽懂,回家只要帶上必需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