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師表》的作者到底是誰?這7個成語了解一下

2020-12-17 秉筆春秋呂書生

臣子每次領軍出徵都是要寫奏章的,諸葛亮也不例外,形式總是要走的。耳熟能詳的《出師表》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所奏,第二次北伐則是,《後出師表》

作者存疑

《後出師表》一直有些爭議,最大的爭議就是作者到底是不是諸葛亮?《後出師表》唯一的出處是吳國張儼的《默記》,連《諸葛亮集》裡都沒有,居然在吳人的私記裡見到了。而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也是來去匆匆,連糧草都沒帶夠,更多的是配合吳國出擊,只是孫權玩了出詐降計,時間拖得太久,諸葛亮更像是來意思一下,糧盡就撤退。

趙雲229年去世,《後出師表》228年就言趙雲已喪。連趙雲去世的時間都算不對,實在有傷士氣。有很多人推測作者是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因為文風不對,又和諸葛恪的《諭眾意論》較為相似。再者,情緒也不對,字裡行間滿滿的負能量,要是第五次北伐這樣還情有可原。

引咎責躬

好了,回到成語身上,不管《後出師表》是誰寫的,也都是站在諸葛亮的角度所作。《後出師表》一上來就在反省第一次北伐的失策,知錯就要改嘛,再考慮捲土重來的事情,秣馬厲兵,重整旗鼓。「引咎責躬」是指主動承擔錯誤並自我反省。

寢不安席

這是在說當年南徵的事情,也是夷陵之戰過後蜀國少有的軍事行動,深入不毛之地,吃得也不好,睡也睡不著,圖什麼呢?就為了準備北伐嘛,先穩定南方局勢,解決後顧之憂。「寢不安席」是指心事重重,睡不好覺。

食不甘味

吃不好睡不好向來是成對出現的,比如寢食難安、廢寢忘食,記得諸葛亮在五丈原時吃多少飯嗎?三、四升而已,注意計量單位是漢升,一漢升約為現在200毫升,換算成還質量需要乘個密度,不過可以參考其他朝代,800毫升米在宋代也就是個救荒的水準,可見諸葛亮吃得有多少…「食不甘味」是指心懷憂慮或身體不適,吃什麼東西都不覺得美味。

并日而食

到了南中這種偏遠地區,後勤就成了很大的問題,糧草很快告急,那能怎麼辦?少吃點唄,一天的口糧分成兩三天,本來諸葛丞相吃得就少,要是連他的夥食也扣除,那條件真是太艱苦了。「并日而食」是指生活貧困,不是每天都有食物吃。

群疑滿腹

其實這也是《後出師表》的疑點之一,諸葛亮行文並不追求華麗詞藻,而是以情動人,可以讀《出師表》、《誡子書》感受一二。「群疑滿腹」與「眾難塞胸」意思相近,都是指人們滿肚子的疑惑,再加上後文的「今歲不戰,明年不徵」,為了追求對仗,反倒有些贅言。

鞠躬盡力

驚訝不驚訝?這個成語居然來自《後出師表》,當然還是鞠躬盡瘁說著更順口。就像臣子上奏時喜歡加上誠惶誠恐、頓首頓首之類的套語。但諸葛亮是真的做到了言行如一,恭敬謹慎,竭心盡力。「鞠躬盡力」是竭盡所能,奉獻全部精力。

死而後已

這個成語常年與鞠躬盡瘁一起出現,其實這個成語最早應該出自《論語》,但諸葛亮把它發揚光大了,奉獻自己的一切,至死方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大概就是這樣吧。「死而後已」是指為完成責任奮鬥終生。

傳自吳地的出師表,仁者見仁吧。

諸葛亮:諸葛亮這一生你了解多少?讀完這7個成語再說

諸葛亮:諸葛亮:我初出茅廬,這6個成語你肯定認識

諸葛亮:《出師表》中的20個成語,你還記得幾個?

相關焦點

  • 三國迷案:「三顧茅廬」的不同版本,《後出師表》的作者爭議
    但因為《三國演義》詳細、生動地藝術化描寫,在民間流傳甚廣,再加上諸葛亮自己也曾經模糊地講過這段際遇,以至於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現在沒有辦法說得清,只能姑且這麼認為。 那麼,「三顧茅廬」有什麼爭議呢?諸葛亮所作的《出師表》是否也有問題?
  • 這20個智慧成語,原來都來自《出師表》
    網上曾評「最感人的古文」,諸葛亮的《出師表》屢屢上榜。 這是諸葛亮寫給蜀漢後主劉禪的表文,全文言辭懇切,飽含著對國家、對君主的忠誠與美好期待。 《出師表》只有741個字,卻成為千古傳頌的表文。
  • 《出師表》中派生很多成語,其中這六個,最為有名和常用
    《出師表》以不足八百字的篇幅,其中派生出來的成語,竟達20個之多,當然有的不是很常用。今天我們選取其中六個最有名的成語,一起溫習一下。這個成語很容易被誤解,原因在於跟「妄自尊大」很容易混淆,很多人誤以為是驕傲自大之意,那就理解錯了。諸葛亮在文中,以這句話勸誡劉禪要有主見,要開言路,親近賢臣,遠離小人。
  • 《出師表》中的20個成語,你還記得幾個?
    在高中語文書上就曾拜讀過《出師表》,今日重讀又感受了一遍字裡行間的誠摯之心,默默感謝作者留下千古名篇,諸葛亮,字孔明。《出師表》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寫給劉禪看的,讀完感受就是,相父對劉禪的照顧真是無微不至。文採未必有多驚豔,但真的是顧慮周全。
  • 這7個成語了解一下
    以前寫三國人物的時候,真沒單獨寫過秦宓mì,現在順著三國志寫成語,恍然發覺秦宓這成語還真不少,到底是學者,才華出眾為此添色不少。攀龍附鳳秦宓有個老鄉王商,早早擔任益州治中從事,屬於高級官員。他曾寫信給秦宓勸他出仕「貧窮困苦,什麼時候才能過夠這樣的日子?何不效法卞和獻玉呢,你真該來見一見州牧」,當然秦宓還是決絕了。
  • 初三期末必考範圍《出師表》
    7. 形成有利主觀條件的原因是:蓋追先帝之殊遇,與、欲報之於陛下也。8. 作者提出「開張聖聽」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9. 「妄自菲薄,引喻失義」造成的結果是:以塞忠諫之路也10. 體現「賞罰分明」的句子: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11.
  • 《出師表》竟然留下了20個成語?真沒想到呢
    網上曾評「最感人的古文」,諸葛亮的《出師表》屢屢上榜。 這是諸葛亮寫給蜀漢後主劉禪的表文,全文言辭懇切,飽含著對國家、對君主的忠誠與美好期待。 《出師表》只有741個字,卻成為千古傳頌的表文。其中包含了許多成語,這些成語體現諸葛亮的智慧與對國家的情感!
  • 以下哪個是成語 一起來了解一下
    以下哪個是成語 一起來了解一下時間:2020-10-10 06:33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個是成語 一起來了解一下 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答案是什麼?螞蟻莊園10月10日的問題是以下哪個是成語?給出的選項是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 《出師表》要退出中學教材舞臺?這應該嗎?
    高中的時候大家都背過出師表,難倒了一大片人,但還是都最終背了下來,這篇文章其實不難背,背起來可是朗朗上口,至今我還能背出好幾句。可是最近卻有人提出要將其撤出中學教材。一聽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人們就會不由自主想起諸葛亮來,諸葛亮的《出師表》更是表達了一對君臣之間的感恩圖報之情,《出師表》不知打動了多少志士的心,千百年來一直在他們中間傳誦,激勵著他們奮發有為……諸葛亮他個很有才華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空城計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而他當年那篇肝膽照人、令人讀後感覺盪氣迴腸的《出師表》,更成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傳至今。
  •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6個成語了解一下
    作為一國之主,誰還沒點親信呢。曹操有宗族兄弟,劉備有關羽、張飛,而孫權養士也不差,其間佼佼者無疑是呂蒙,字子明。該說明是要說明的:成語典故系列的文章,是順著《三國志》寫的,有些成語可能出處更早,重複的成語也不會再寫,望知悉。
  • 在漢末當個名士是怎樣一種體驗?這7個成語了解一下
    說了這麼多其實這個成語在《邴原傳》中是誇大儒鄭玄的...「鉤深致遠」用來形容探討深奧道理的行為,向著最深最遠處邁進。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意思也相近,索性放到一塊說了,注意這與「口不擇言」完全相反,這是邴原在表現自己的高尚情操,出口的話都符合道理,行為也都符合法度。
  • 《出師表》裡的成語,智慧光芒!
    《出師表》全篇758個字,流傳至今漸漸演化出21個成語,你還記得是哪些嗎?先來重溫一遍《出師表》原文: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pí bì),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這7個成語了解一下
    順著《三國志》寫了這麼久,終於寫到《蜀書》了,湊巧的是在劉焉、劉璋身上一個成語都沒找到,正好從蜀昭烈帝開始,劉備,字玄德。糜竺就與陳登、孔融一起勸說劉備接手徐州,這會兒的徐州可是個燙手的山芋,眼下有曹操大軍的威脅,又有袁術在一邊虎視眈眈。畢竟陶謙原來是站在袁術陣營的,不過孔融勸說劉備「袁術就像墳墓裡的枯骨,不用太過在意啦。」但是任誰都不能小看袁術前期的勢力,因而劉備選擇站到袁紹陣營裡,曹操這會兒也在袁紹陣營,劉備也順利接手了徐州。
  • 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什麼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什麼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時間:2020-10-13 16:44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什麼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2020年10月13日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正確答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出師表》課後練習題與答案
    5、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劉禪提了三條建議,都是治國之大計,這三條依次是: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親賢臣,遠小人"這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項建議的核心。   6、《出師表》中的成語:   開張聖聽、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顧茅廬、優劣得所、引喻失義。
  • 吳猛強:寫《出師表》時的諸葛亮其實已經膨脹
    不知道你這是在向我請示,希望我同意你再出一趟差,去幹一票。還是只是和我知會一下,跟我打個招呼,說你已經決定又要出去弄事了,這段時間又不過來上班了?像弄個請示就弄個請示嘛,我又不會不批。不喜歡請示,那就隨便通報一下,或者知會一下也行,我也沒什麼意見。可我真的特不喜歡,你老是愛那樣:抽我一下、再摸我一下,或者摸我一下、再抽我一下!!這樣真的很好嗎?
  • 2010中考文言文訓練題與答案-出師表
    1、這段文字選自的《出師表》,"表"是。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許先帝以驅馳()③故五月渡滬()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⑤深入不毛()⑥臣本布衣()⑦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3、第②段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麼?用原文中的4個四字短語回答。
  • 《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啟示人生!
    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                                                         諸葛亮,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 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什麼 一起來了解一下
    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什麼 一起來了解一下時間:2020-10-13 21:12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什麼 一起來了解一下 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3日莊園小課堂答案是什麼?螞蟻莊園10月13日的問題是成語司馬青衫是形容?
  • 《出師表》《將進酒》等名篇遭惡搞 專家:絕不能褻瀆文化經典
    叔就這麼點本事,不冒險是不行的,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這一股子江湖氣息的句子,誰能想到這竟是千古名篇《後出師表》的白話文註解。近日,這類雷人古文翻譯正逐漸走紅網絡,惡搞古文、古詩的風氣也似乎愈演愈烈。那麼,寫這類文章的作者,及追捧者的心態究竟怎樣,是否會對成長中的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