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出爐

2020-12-11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2018年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出爐
重點產業結構優化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本報海口1月24日訊 (記者梁振君 通訊員張璞)省發改委1月24日披露了《2018年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大力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海南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海南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部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全省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良好開局,招商引資、產業培育等均有序推進。

《報告》指出,2018年,海南經濟總體穩中有進,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經濟信心指數穩步上升。10餘個國家部委先後出臺政策支持海南自貿區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及時發布進一步彰顯了我省的制度和政策優勢,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穩步推進,房地產全島限購、百日大招商、百萬人才進海南、謀劃並推進12個先導性項目、出臺40條舉措優化營商環境等系列務實行動的逐步實施,充分提振了社會各界對海南經濟發展的信心。數據顯示,我省經濟信心指數連創新高,從一季度開始穩步攀升,四季度創下了2015年以來最高點,全年經濟信心指數始終高於全國總體水平。

二是重點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從十二個重點產業看,通過分析產業情緒指數(一段時期內市場投資偏好和認可程度),發現自2016年以來,高新技術和教育、文化、體育產業情緒指數一直在十二個重點產業中排名位居前列,網際網路產業、會展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三類產業情緒指數較2017年有不同幅度上漲,市場投資意願明確,有望成為推動海南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在房地產全島限購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業情緒指數有所下降。

三是招商引資成果豐碩。自5月20日全省啟動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以來,各市縣、各部門以「點對點招商、一對一談判」等方式開展網上招商、委託招商、部省聯合招商等,不斷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提高招商質量。數據顯示,2018年1月-11月,全省註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的新增企業共1.63萬家,是上年同期的2.19倍。其中,註冊資金在1000萬-5000萬元的新增企業達1.39萬家(佔85.30%)、增長132.27%,註冊資金在1億-10億元的新增企業較上年同期增長121.43%;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4%。

四是國際知名度穩步提升。隨著59國人員入境旅遊免籤、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進一步放寬、跨境貿易便利化持續提升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以及「三亞—倫敦」等多條境外航線的陸續開通,我省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2018年,我省接待國內外遊客7627.39萬人次,同比增長11.8%,其中入境過夜遊客126.36萬人次,同比增長12.9%,實現旅遊總收入950.16億元,同比增長14.5%;分主題來看,購物主題搜索指數基本呈連續上升趨勢,顯示出我省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外界認可度較高。

五是商標品牌建設水平提升。在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商標申請渠道逐步拓展,商標註冊審查審理流程不斷優化,我省商標保護意識與品牌建設水平取得較大進步。從總量看,2018年前三季度,我省商標申請件數已達到2.1587萬件,超過2017年全年申請量,有效註冊商標累計達到6.9257萬件;從增速看,有效註冊商標量累計同比增速穩中有升,2018年前三季度達22.8%。

同時,我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主導的「三品一標」品牌認證工作。數據顯示,2018年度新認證綠色農產品17個,新認證有機農產品1個,新認證農產品地理標誌7個。截至目前,我省累計擁有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認證28個、農產品地理標誌商標29個、有機食品認證13個、綠色食品認證144個、無公害農產品1163個、海南省名牌農產品115個。

六是基層醫療衛生投入成效明顯。通過分析政府採購中標公告發現,2018年涉及基本公共教育和基本醫療衛生的中標公告佔總中標公告的比重分別為14.88%和8.09%,位居前兩位;從民眾滿意度看,基本勞動就業創業滿意度排在首位,基本醫療衛生滿意度提升最為顯著,這與我省不斷深化醫療改革、推進省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投入,為基層醫療單位提供醫療水平、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幫扶密不可分。

《報告》同時指出,我省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優、崗位層次偏低制約高端人才引進、企業自主創新不足、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加大等問題亟待解決。

相關焦點

  • 《2018全球大數據發展分析報告》在蓉發布 中國大數據產業人才佔比...
    天府大數據研究院供圖人類文明的進步始終以科學技術的革新為標誌。人類社會歷經19世紀「蒸汽時代」到21世紀「大數據時代」的更迭,如今正在全球範圍內掀起顛覆傳統的新高潮,大數據與數字經濟已成為各國重塑競爭優勢的共同選擇。
  • 權威發布丨2018年蒼南經濟發展報告出爐
    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7.0%,全縣「三二一」產業發展格局已形成,第三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經濟運行效果明顯。2018年,全縣財政總收入62.09億元,首次突破60億元大關,增長11.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72億元,增長11.9%。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51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66元,增長9.3%。
  • 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分析,大數據人工智慧有多重要
    文 | 範娜娜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新鮮出爐的接近兩萬字的政府報告,乾貨滿滿,減稅降負、優化營商環境、精準扶貧、攜號轉網等關鍵詞備受關注。
  • 2018年中國大數據BI行業分析報告
    前言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數據意識和數據素養不斷提升,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領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據Gartner商業智能報告統計,到2020年全球的商業智能市場容量預計將達到228億美元。同時,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產品的新一輪進化。
  • 《2020-2030年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研究評估報告》訂閱介紹
    《2020-2030年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研究評估報告》是一項大型研究報告,由通用軟工研究團隊提供;報告將從全球社會、政治、經濟等多個角度,深度研究中國社會、經濟未來10年的發展趨勢,為企業提供決策依據。本報告並不限於中國大陸經濟政策、市場數據、經濟現狀、意識形態等因素,而是站在全球角度進行研究和評估。
  • 我區企業信用指數分析報告出爐
    我區企業信用指數分析報告出爐 發布日期:2018-07-24 10:23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發布
    該報告通過對智庫及專家言論在社交媒體中的大數據分析,推出了中國智庫大數據指數(CTTBI)和全球智庫大數據指數(GTTBI),公布了該機構對中國智庫和全球智庫的評價結果。報告採用具有客觀、無偏、實時和大樣本特點的大數據評價方法,通過對智庫及其專家學術活動的大量無組織的痕跡數據進行回溯、追蹤、提取和分析,對智庫影響力進行客觀評價。
  • 《2018科學發展報告》《2018高技術發展報告》發布
    第六章「高技術與社會」,探討納米生物學的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社會價值、水電工程的生態影響、大數據倫理規制、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等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  《2018科學發展報告》是該系列報告的第21部,主要內容包括:展望半導體科學技術和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暗物質間接探測、摩擦納米發電機、合成科學、大腦微觀神經聯接圖譜、土壤汙染修復等8個科學前沿方向的研究進展;介紹了2017年我國科學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如「悟空號」精確測量寬能段電子宇宙線能譜、研發出新一代高密度納米共格析出增強超高強鋼、全氮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 【重磅資料】新鮮出爐的2020年加拿大移民報告幾大看點分析
    《2020年年度移民報告2020 Annual Report to Parliament on Immigration 》所有統計數據是截止到2019年12月31號。也就是在2019年的所有移民數據的詳細統計結果基礎上做出的。
  • 2020海南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報告:醫藥生物表現搶眼,海口包攬ESG...
    海南省位於我國最南端,是我國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該區域的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如何? 時代商學院基於財務及非財務兩大維度,從產品競爭力與創新力、盈利能力與成長性、資本結構與財務穩健性、二級市場穩健性、ESG表現及國際化與資本運作能力六大指標綜合分析海南省A股上市公司的發展質量。
  • 杭州之江經濟大數據實驗室成立!各企業數據可形成全視角經濟分析報告
    如今的數據來源與以往不同,過去是企業端提供,現在都是以個人支付終端等消費端匯總為主。接下來,杭州之江經濟大數據實驗室(智庫)將重點圍繞數字經濟、營商環境等常規性問題進行設計,實現多維大數據的融合,研發經濟運行指標的預測預警模型,並發布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大數據專報、杭州市經濟運行預測報告等。「匯總數據後,實驗室的工作開始。」
  • 2018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出爐
    日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布了《2018年世界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美國排名第一,中國內地得分89.028,排名較去年上升5位,至第13位,上升幅度在眾多經濟體中表現突出。
  • 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8-2025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軟飲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8-2025年)認為,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產業鏈發展的政策,軟飲料行業也獲得國家政策支持,再加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調整,我國軟飲料市場需求呈現較快發展勢頭,這也促使我國軟飲料產量繼續快速增長。  **年,全國軟飲料的產量達13024萬噸,同比增長11.99%。
  • 《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20)》發布
    《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20)》發布 發布時間:2020-08-03 09:20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2019年大數據發展將走向何方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
    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大數據「從熱點到支點」  在近日舉行的2018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上,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發布《2019年大數據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時表示,大數據和數據從輔助到引領,從熱點到支點,已經成為所有新舊技術、新舊模式的必備基礎。相比2018,大數據的2019年趨勢未見誘人新熱點。
  • [公告]美年健康: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發布周期:本報告為年度報告。本報告是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布的第四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上年度報告已於2018年4月正式對外發布。參考依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4)》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指南(CASS-CSR4.0)》GB/T36001-2015《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數據說明:報告中的所有數據均來自美年健康正式文件及統計報告且通過相關部門審核
  • 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金融界熱議最多的就是"網際網路金融",而網際網路金融背後的實質,則是"大數據金融".如果沒有大數據技術的支撐,所謂網際網路金融業難以快速、持續的成長。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移動金融的興盛與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出現,給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幾乎所有業態都帶來不小的衝擊。
  • 中國免稅業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報告首先介紹了免稅業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免稅業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免稅業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免稅業市場競爭格局及免稅業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免稅業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免稅業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統計報告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經濟社會發展偉大飛躍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題:統計報告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經濟社會發展偉大飛躍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報告指出,財政實力由弱變強,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51年至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長13.6%,為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2018年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此外,我國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
  • 數據時代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範式及新機遇
    演講主題 主題一: 經濟社會中的大數據分析 隨著技術、數據、硬體的同步發展,很多傳統學科,例如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等領域都面臨重大方法論的變革——從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