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周更俱樂部裡有朋友在思考寫公眾號的意義,「寫作公眾號的意思」這個題材其實在最初有意向加入公眾號周更俱樂部的時候就寫過了,沒有發布,因為寫的不滿意。寫這個題目的原因是我老婆對我發出了靈魂拷問,原話就是問我「寫公眾號的目的是什麼」,當時問的我一愣,我好像並沒有考慮清楚啊,僅僅就是覺得應該寫寫。隨後我進行了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寫了公眾號第一篇文章來解釋自己寫公眾號的目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要給後人留下文化遺產,嚯嚯~。總共不到一千個字憋了四天寫完,有兩天甚至寫到了凌晨,最後一天我終於感冒了,當時還是疫情比較敏感的時候。所以寫了那篇文章後,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真正明白了寫公眾號的意義,而是明白了自己的寫作能力有多麼低下,完成不了周更的強度,也無法給後人留下文化遺產。所以後來也沒有真正加入周更俱樂部。
再後來我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麼退縮了吧,幾個月後還是加入了俱樂部,加入的時候並沒有任何猶豫,也沒有思考意義,就是單純的想寫點東西,玩兒的心態。到現在寫了七八篇文章了吧,最大的收穫就是寫作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前四天才寫一千字,現在四天能寫兩千字了,而且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重新思考了寫作公眾號的意義,驚喜的是我竟然想清楚了,無比清晰。
01
我公眾號文章寫完後只發在了周更俱樂部的群裡,並沒有發給過其它任何人,也沒有在朋友圈分享過。因為我很清楚,這些文章最大的讀者就是我自己,從思考題材、尋找素材,到敲出每一個字、字斟句酌,再到反覆閱讀,調整內容,修改病句,看似很短的一篇內容卻傾注了大量心血。整個過程其實都是在愉悅自己,至於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轉發,有多少人關注,我真的一點兒都不在乎。因為無論寫的怎樣,我真的已經盡力去寫了。
02
我寫作的題材很廣泛,沒有讓自己局限在某個領域,因為局限了我也寫不出來,就是想到哪寫到哪,完全當成一個周記在寫了。反正怎麼舒服怎麼來,因為目前對我來說堅持下去最重要,我想只有寫得舒服才能長期堅持下去,短期痛苦可以挺一挺,長期痛苦我反正沒法堅持,這是人性。如果有群友是專注寫某一專業領域的文章,題材枯竭的時候,不妨也寫寫生活,生活才是歸宿,不必苛求每篇文章都是專業相關。
03
不僅是寫作能力提升了,我發現閱讀能力同樣也有提升,以前看完一篇文章,尤其是長文,過目即望,就像流水,流過我的大腦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可現在竟然能留下痕跡,能模糊記得大致的重點。能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就可以促使自己堅持下去,就好比鍛鍊身體,一開始很痛苦,逼著自己去做,但是如果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食慾好了、睡眠好了、精力更加旺盛,自然也能堅持去鍛鍊。
04
還有個能力也提升了,就是感知的能力,稍微解釋一下。由於要找題材去寫,所以我現在做事情、看文章都會刻意的留意下有沒有什麼點值得寫一寫,這樣一個結果是我做事更加投入,我會去體會整件事情的每一個細節,去尋找寫作靈感。就好比摸玉石,有的人摸著就是感覺光滑舒服好玩,而有的人卻能摸出整個人生,這是一個感知能力的區別。我一直是屬於感知能力比較愚鈍的,我老婆總埋怨我說跟我說一堆話我一點反應都沒有,現在我也能偶爾有點反應了,因為能感受到、能聯想到的東西多了。
本來只想寫三點,但字數實在太少,勉強湊夠四點吧。
總之,目前我覺得寫公眾號這事就是好玩、有趣、給我帶來改變,所以也有動力堅持下去,要是哪些內容能給閱讀的朋友帶來幫助那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