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豬周期和豬期貨的大贏家?養豬茅臺,了解一下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星空財富bj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編輯/星空下的菠菜

排版/星空下的小魚

2019年,豬肉價格大漲,成就了溫氏股份(300498)和牧原股份(002714)等一批養豬公司。

那時候,投資圈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河南的一位從業多年的養豬大戶,在非洲豬瘟剛爆發時,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而且心裡清楚以自家的養殖水平,根本防不了豬瘟。所以,他變賣了自己的養豬場,把錢全部買成了牧原的股票,理由很簡單,在農戶因豬瘟血本無歸時,只有牧原等龍頭公司,才能把豬價上漲的周期紅利,裝到自己的口袋裡。據說,這位老哥2019年一年,就把前幾年周期底部賠的錢補上了,而且還賺了不少;甚至後來被請去給基金經理們上課,一位操著河南話的樸實老哥,給一幫清華北大畢業的人上人講課,這場面想想就有意思。

雖說居民日常接觸的豬肉零售價,並不是養豬公司營收的直接來源,但豬肉零售價和生豬出欄(把養肥的豬賣給屠宰場)價,兩者之間的走勢還是比較一致的,所以豬肉價格的上漲,本質上還是生豬養殖供不應求,造成的出欄價上漲。

豬,不是農村家家都在養,能有什麼行業壁壘嘛!

這麼想可就錯了,養豬並沒有想像地那麼容易。因為非洲豬瘟+環保壓力,養豬已成為重資產行業,沒有點家底是養不起二師兄的。不僅是網易(09999,NTES)的丁磊,靠網際網路發家之後,開始摸索養豬的致富路,就連曾經的地產龍頭萬科(000002)也不甘寂寞,搞起了養豬。

說起A股的養豬公司,雖然溫氏的出欄量比牧原更多,但從養殖模式和資金認可度來講,牧原反而更勝一籌,甚至被投資者稱謂「養豬茅臺」、「豬茅」。溫氏採用的是業內普遍的「公司+農戶」模式,即公司將仔豬交給農戶育肥;牧原則恰恰相反,選擇了自繁自養,這種模式對於飼料配比、防疫等環節的把控能力,遠強於「公司+農戶」,因此更能抵禦本輪豬周期的「始作俑者」——非洲豬瘟。從經驗上講,我國目前存在著跨度為3~4年的「豬周期」。一輪豬周期中,養殖戶的心態,其實跟股市中的投資者很像,可以簡單總結為「追漲殺跌」。在豬價的底部,為了減少眼前的虧損,養殖戶會出售大量用於繁殖的母豬,於是就造成了未來生豬產能的萎縮,導致豬價上漲時沒有足夠的供給壓低價格;而豬價的頂部則恰好相反,養殖戶增加母豬的出欄量,造成供給的進一步過剩,最後豬價一瀉千裡。

如果借用股市來比喻,那麼農戶就相當於散戶,牧原相當於主力。這一輪豬價上漲,是行業自身周期因素,疊加非洲豬瘟、環保壓力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衝擊襲來時,擁有主力光環的牧原,要比看上去像是散戶大集合的溫氏,更有想像空間,因此被資金推舉為行業龍頭。

歸根結底,牧原、溫氏2019年以來的大漲,首要的便是周期的力量。

實際上,本輪豬周期還沒有見頂。2020年二三季度的下跌,大概率是上漲中的回調。

「需求端」: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是,中國人已經不矮了,中國平均身高已經和美國差不多。之所以這樣,離不開肉蛋奶等蛋白質食物,在中國居民食譜中比例的提升。換言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肉已成為一種剛需。這種剛需在數據上的反應是,全世界的豬,5頭當中至少有2頭是中國人養的,也是中國人吃的。

但是,需求端是長期邏輯。豬價短期的決定性因素,仍在供給端。

「供給端」:

根據我們的草根調研,山東很多養豬場在2020年為了擴大產能,將本應出欄的肉用雜交母豬,當作能繁母豬。但是,這些肉用雜交母豬的繁殖能力,大約只有正常能繁母豬的60%左右。這意味著,當前能繁母豬的總數是有水分的。仔豬的產量不會像預期的那樣,快速地恢復。

根據中信證券的預測,如果非洲豬瘟疫苗順利推進,最早也要2022年,國內的生豬出欄量才有望恢復正常。

除了周期的力量之外,我們認為,以牧原為代表的養豬龍頭,在2個新投資邏輯的助推下,將淡化純周期股的定位:

1.我國養豬行業也在經歷去散戶化,這意味著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將成為牧原等龍頭將在行業的大蛋糕中,分到更大的一塊;換言之,牧原的估值體系將從純周期股,切換為周期+成長;

2.生豬期貨將於1月8日,在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這是牧原的長期利好,原因是牧原可以通過生豬期貨轉移豬價下跌風險(專業說法叫做對衝風險);

關於期貨,這裡可以展開來談談。期貨的概念與現貨相對,可以簡單理解為以當前價格交易,而在以後按照未來的現貨價格結算的金融工具。期貨買賣不需要全額付款(保證金交易),這種自帶槓桿、放大盈虧的屬性,造就了很多一夜暴富的神話和大佬跳樓的悲劇,但這種高風險並非期貨的本意;相反,期貨在誕生之時,是為了分散風險。19世紀,芝加哥是美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很多糧食批發商,為了能在糧價下跌之前,以高價將糧食出手,因此才發明了期貨合約。具體到即將推出的生豬期貨上,牧原和溫氏這樣的產業玩家,是生豬期貨天然的空頭,可以利用生豬期貨,在豬價較高時,提前按照高價出貨;相知相對應,龍大肉食(002726)等下遊廠商則是多頭,可以通過生豬期貨,在豬肉價格較低時,提前將豬肉成本鎖定在較低水平——簡而言之,生豬期貨的推出,對於上下遊都是一件大好事。

不過,在交易層面,需要提示風險的是,玉米、豆粕作為養豬飼料,目前的價格都在高位,而且生豬存欄量越大,對應的飼料需求就越高,這無疑會增加養豬企業的成本;而且推升牧原上漲的投資邏輯更偏向於長期,但漲幅上卻是短期大漲。因此,如果重倉買入,一旦股價回調,就會比較煎熬;另外,追漲殺跌本來就是基本面投資者的大忌。如果一定要買,而且是攔都攔不住那種,倒也不是做不到。對策就是——ETF大法好。農業ETF(159825)不僅覆蓋了養豬,而且還有牛奶、飼料、農藥等細分行業,可以保持關注。最後來看一下盤面。按照一般經驗,大漲之後常有分歧,指數的低開便是分歧的體現。好在經過早盤消化了分歧之後,指數再次選擇了向上。以白酒、新能源車為首的「喝酒開車」行情,今天繼續抱團。昨天文章裡,針對抱團行情的民意測驗,其結果是,支持抱團繼續的比例為54%,看空抱團的比例為46%,看來在中金和中信的互懟中,目前支持抱團的中金暫時領先。不過,中信說警惕抱團瓦解也不算錯,畢竟2021年才剛開始,抱團行情在未來究竟能走多遠,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其實,中金和中信兩大賣方龍頭的爭論,也給作為買方的我們一個啟示:在做出一個投資決策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這筆交易的

相關焦點

  • 生豬期貨上市後 「養豬大戶」或將跳出「豬周期」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近日,牧原股份等頭部豬企釋放信號,針對期貨市場積極布局新業務。生豬期貨上市對生豬養殖行業來說意味著什麼?又會給「養豬大戶」們帶來哪些商機?
  • 豬周期進入供給側,豬企高光已經逝去?
    自2018年非洲豬瘟蔓延以來,豬周期內的散戶和小型農場的生豬損失高達90%,供不應求之下「二師兄」站上風口,市場對養豬股的熱情伴隨豬價上升日漸高漲。 生豬消費是剛需,目前國內豬肉年平均產量為5500萬噸,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豬價大程度取決於供需,豬多了價賤,豬少了價高,且有很強的滯後性。
  • 【生豬期貨上市】華泰期貨:生豬期貨上市將高生豬養殖和加工企業的...
    華泰期貨研究院農產品研究員吳青斌表示,中國證監會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交易,將在1月8日正式上市,這將是我國期貨市場中的第一個活體交割品種。 目前市場普遍關心生豬期貨上市後對豬周期的影響,是會平滑價格還是會加劇市場波動?
  • 【財經翻譯官】期貨市場:豬來了
    ,是期貨市場和生豬業界關心關注並期盼已久的大事。,養殖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價格安排生產計劃,並利用期貨市場對衝現貨風險,進而推動生豬產業實現『穩價』『保供』,壓減『豬周期』波幅,促進產業平穩有序發展。」16.87元、19.68元、20.45元和37.11元,2020年2月份豬價較2016年6月份高點上漲81.5%。
  • 「財經翻譯官」期貨市場:豬來了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辭中表示,新年伊始,我們迎來生豬這個最大的農副產品的期貨掛牌上市,是期貨市場和生豬業界關心關注並期盼已久的大事。隨著生豬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逐步發揮,養殖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價格安排生產計劃,並利用期貨市場對衝現貨風險,進而推動生豬產業實現『穩價』『保供』,壓減『豬周期』波幅,促進產業平穩有序發展。」
  • 你所需要了解的生豬知識-「豬周期」的前世今生
    1.1、豬周期簡介「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是指由於生豬供需不平衡引起的豬價周期性變動。2、四輪豬周期2006年以來,我國大致經歷了四輪「豬周期」,第一輪「豬周期」是2006年中-2010年5月,其中上行周期2年,下行周期2年。
  • 養豬需要幾個月出欄,以現在的價格,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所以在此情況下,很多人為了這個養豬市場「大蛋糕」,加入或準備加入生豬養殖這個行業。但是來說,這生豬價格也是有「豬周期」的,而現在「豬周期」的高峰已過,一旦進入「豬周期」的低谷,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養豬戶甚至還會有賠錢的可能。所以來說,至於一頭豬能賺多少錢,也是根據當前的豬苗價格和出欄時育肥豬的價格所定。
  • 生豬期貨今日上市 合約規則、首日交易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期貨首批掛牌交易的最近月份合約為9月合約,即市場交易的是2021年9月的價格,而非當前市場價格,其後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1月份的市場價格。根據多位市場人士分析,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2021年生豬價格整體將處於下行通道,9月豬價或遠低於當前市場價格。
  • 利潤一頭豬等於2瓶茅臺酒 千家房產跨界資本豪賭養豬紅利期還有多久?
    另據牧原股份三季報計算,牧原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股民稱一頭豬等於2瓶茅臺酒的利潤。這也吸引了大批房地產商跨界入行。據了解,萬達、恆大、碧桂園、萬科等都已經開啟養豬模式。如5月7日萬科招聘小程序發布公開招聘,有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獸醫等5個社招職位,隸屬於食品事業部。
  • 生豬期貨對養豬行業上市公司的影響
    來源:雪球先說結論一,對養豬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說,是中性偏利好二,對養豬行業上市公司的股價來說,是重大利好期貨的兩大基礎功能,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分別對應上述兩個結論。從來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說過期貨可以平抑價格波動,消滅周期。一,套期保值套期保值的目的是規避風險,對於養豬企業來說,風險來自於價格下跌,所以養豬企業必然是未來期貨市場的空頭。
  • 生豬期貨預計將如何影響養豬行業?我們來看看美國的發展經歷
    另一方面,生豬養殖企業可以利用生豬期貨套期保值,轉移價格波動風險,合理控制養殖規模,從而實現通過市場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一些企業也很早就開始了前期準備,特別是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批准開展生豬期貨交易政策以來,相關人才資源的儲備加速。如在今年10月召開的李曼中國養豬大會上,新希望六和公司發布的招聘啟事中就包括了生豬期貨負責人。
  • 「豬周期」來襲:肉價比幹豆腐還便宜,「賣了虧錢不賣更虧」
    部分中小養豬企業反映今年以來價格已近腰斬,記者日前在「南豬北養」的重要承接區吉林省採訪發現,養豬大戶在普遍虧損的同時,態度出現分化,一些大戶準備「清盤」離場,另一些大戶則企圖逆市「抄底」、擴大養殖規模。
  • 豬企逃不開的豬周期
    生豬調運車輛和販運人員攜帶病毒後,不經徹底消毒進入其他豬場。中國的養豬企業,大部分是和農戶合作生產,一旦感染非洲豬瘟,對於這些農戶,是毀滅性的打擊;即便是集約化養殖的企業,風險也比較大。非洲豬瘟改變了豬周期,2019年,豬肉進入了高速漲價的過程中。
  • 賣豬比賣房掙錢?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最近一則「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 天康生物:構建全產業鏈 規避豬周期風險
    豬、禽,這兩種中國人消費的主要肉食品,周期性都比較強,這是所有從事養殖行業的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規避豬周期風險,企業就得做產業鏈。企業可以自己做,或者與食品企業攜手合作,但一定要從養殖端走向食品端,增加產品附加值。現在國家也即將推出生豬期貨。我們正與大連期貨交易所探討,如何利用期貨工具規避生豬養殖的強周期性。
  • 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上市生豬期貨有望緩解企業「豬周期」陣痛
    中證網訊(記者 馬爽)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生豬期貨上市儀式上的致辭時表示,上市生豬期貨是養豬行業發展的需要。同時,生豬期貨上市也標誌著養豬產業發展進入了市場化的高級階段。
  • 「高利潤」刺激下的豬周期,能持續到2021年嗎?看看內行人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社會新生活,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高利潤」刺激下的豬周期,能持續到2021年嗎?看看內行人怎麼說「高利潤」刺激下的豬周期,能持續到2021年嗎?
  • 農業農村部:元旦春節豬價有望上漲6%-10%,但不建議壓欄!
    為什麼會有這種價格漲跌的豬周期?到目前為止有過幾個豬周期,豬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嗎?請看短視頻 。 辛國昌:這一輪豬周期交織了三個因素:一是2018年三月份開始的養殖虧損,使養殖場戶自發地調減產能。二是2018年八月份傳入我國的非洲豬瘟疫情,與以往的疾病都不一樣,致死率高,沒有疫苗,所以對養殖場戶的心理衝擊也比較大。
  • 養豬,並不是數量越多就越好,了解「飼養密度」的概念你就懂了
    隨著2020年豬價不斷飆升暴漲,豬價又一次達到豬周期坡峰的最高值,我國有些地區生豬價格達到43元一斤,豬價又創歷史新高。面對豬價的不斷攀升,很多人就安奈不住了,也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心裡打著自己算盤,一頭豬賺多錢,養多少頭豬就能賺多少錢。
  • 巴菲特之道:下一個豬中Ten-bagger
    【價值投資與我「萬物皆周期」的信仰毫不衝突,我的任何一篇文章都不作為推薦的依據,所涉及的股票也只是舉例需要】【我也不認同大多數關於「豬周期」的論斷,請參考《豬價和成本如何影響利潤?》】不直接寫結論了,感興趣的讀者請繼續往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