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刻意練習提升英語水平

2021-02-19 Ricepanda

不少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基本都是一頭扎進去,拿著教材就開始學起來。其實在學英語之前,我們應該先簡單的討論下學習這件事情。

為什麼?因為做很多事情之前你應該想一想這件事情,而不是立刻投入到開幹的狀態。很多學習都是可以用相同的理論去指導,很多事情都有相同之處。


在你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使用一些學習模型、管理模型和心理知識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這些知識與你具體的英語學習詞彙、語法等知識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利用好上述提到的知識很大程度可以促進你的任何學習包括英語學習。

很多人知道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這個人是因為他出版了很多暢銷書,很多書在中國也是非常的火爆。

其中在《異類》這本書中提到的「一萬小時理論」影響非常大。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至少一萬小時的練習而成為高手。

但是我今天主要討論的不是這本書,而是引用萬維鋼在他的書籍《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中提到的那一章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

將這個概念用於英語學習也完全適用,英語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英語學習方法和過程是完全一樣的。

01. 學習區學習

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在「舒適區」裡你已經把某項技能練習的非常熟練了,你不用過多的思考就可以下意識完成某個技能;


在「學習區」裡你會利用你已有知識經過一段時間來完成某種技能的掌握。

在「恐慌區」裡的你根本不會這項技能,並且很可能產生心理上和身體上的畏懼感。

比如想想嬰兒學走路的樣子,先從爬行開始、嘗試能夠坐,然後站立起來扶著物體走,最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會了走路。

如果你讓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站立起來,他肯定會倒下,直接進入了恐慌區,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那你真的是太「殘忍」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去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很多英語學習者認為學習英語那我就認真學就行了唄,我每天都聽BBC/VOA/CNN各種廣播或者看各大英文網站好幾個小時,每天看各種流行的報刊雜誌New Yorker/The Economist/TIME/;

我還可以拿一本詞彙書狂背單詞、語法書狂看語法書;甚至我還可以休息的時候都看英文電影和各種國外的美劇。其實這樣很難能夠堅持下來,一旦有困惑之後很容易放棄英語學習。

你這樣做有效麼?答案是肯定的,有效!

但是,有效和有效率完全是兩個概念。

先想想你的學習區在哪裡?然後買相應水平的英語發音的教科書,好好聽著教材錄音,然後跟著書上的步驟堅持練習下去。再多加一點耐心,你的英語語音肯定可以得到很大提升。

即使是英文水平不錯的學習者看初級的英語英音發音的教材也基本上會有一些收穫,比如很多英語學習者可能連英文的26個字母的發音都發音不正確或不標準,你可以試試字母W的發音。

因為很多學習者沒有特別訓練過自己的英語語音,難免會有一些錯誤。而且沒有一本的英語語音書是把所有的發音情況都可以講解透徹,你往往可能還需要不同的語音教材進行搭配使用。

02. 訓練內容小塊化,每小塊針對性重複練習

小塊練習:這一部分的問題基本上已經結局了,因為專業的教科書或者教材已經幫你編排了不同的語音內容。初級的英語語音的教材基本都是按照英語語音的音素來編排進行學習。

從你了解的元音、雙元音、輔音、一直到其他的很多語音的中高階內容分成不同的章節。

針對性重複練習:你需要做的就是跟著標準錄音,按照教材的步驟不斷的重複練習發音。學習新的語音知識需要很多針對性的重複練習,讓你所有的發音器官都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和擺在正確的位置發出正確的音。

甚至你還需要不斷的練習你的發音器官,避免你還在沒有熟練掌握的情況下就忘記了。即使你學了很久的英語,但是在沒有經常開口練習的過程中也會慢慢的退步些。

很多海外學習者回國以後如果不能夠經常使用口語,他們的口音和語音依然可能有退步的情況。即使是專業的歌唱家和舞蹈家也需要練各自的基本功,這樣可以讓你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狀態中繼續進步。

03. 及時反饋

任何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反饋。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如果有正確並且及時反饋,那麼學習者的進步會更有效率。

沒有正確的及時反饋很可能你一直在犯同樣的錯誤,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而已,需要旁邊人對你的一個反饋。

現在大家都知道網絡的發展給教育行業也帶來了很多革新以及挑戰,很多學習的課程、資料、課程和外教等你都可以在網上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買到甚至免費下載到。

那老師還有什麼作用呢?老師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反饋作用!在你的學習過程中對你進行反覆的糾正,讓你少犯同樣的錯誤,避免很多壞習慣的養成。

那麼怎麼樣獲得英語語音的反饋呢?特別是對於很多英語自學者。

英語詞典:現在各種類型的英語詞典都是有發音功能,雖然很可能聲音不完美,但是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已經比按照自己的意識去發音好多了。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當中講到了的,單詞的拼寫和音標也可以不一樣。比如」listen」這個單詞的音標不管是英式還是美式音標都沒有/t/的發音。

所以遇到了生單詞或者不確認的發音單詞最好用你的英語詞典看看音標以及聽幾遍發音。

教材和教材錄音:英語語音教材都有配備有錄音,出版社一般會邀請專業的母語人士進行錄音。你可以根據不同的發音部分進行反覆練習,一定要多聽錄音以及去模仿。

很多時候你不會正確的發音可能第一關就是你的耳朵辨識問題,認真地去聽和辨識錄音就是一個輸入的過程,然後多去模仿練習達到輸出的過程。

教材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發音規則,比如也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的實際的發音和單詞的音標有可能不一樣,比如單詞」better」當中的」t」在實際的發音中聽起來更像是處於」t」靠近」d」之間的發音,有時候這樣細小的差別你根本沒有注意到。

總之,利用好教材和教材錄音。

老師或者朋友:很多時候即使你學過了很多發音技巧,但是在實際使用當中很可能沒有用上。所以有必要在課上或者英語水平不錯的小夥伴進行糾錯,這樣的反饋也是提升你英語語音的好方法。

英語學習者之間還可以成立學習小組進行互相糾錯,放心,即使小組成員水平不怎樣也比你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好。而且,就算在糾錯的過程中有了不同意見反而會讓你對這個過程記得更牢。

錄音設備:利用錄音設備對你的發音進行錄音,然後與錄音進行對比找一找有什麼不同。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帶著問題去諮詢水平比你好的人。這個思考行動過程也會讓受益很多。

其他資源:現在各種配音和發音學習APP、網站、等等都可以作為輔助手段來提升你的英語語音,關鍵是你要去下載,下載了你要去使用。

04. 避免過多幹擾



在英語語音的學習過程中儘量避免外界的幹擾如電腦、電視、手機社交等等等電子設備和軟體的影響。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人、一本教材、加上錄音就可以進行開口練習。

很多學生也問過我學英語是不是看美劇或者電影就好了,我通常都不建議初學者通過美劇和電影方式學習,因為效率低。

你大部分時間都去看了劇情,可能劇情都還沒搞明白還需要多看幾遍弄清楚劇情。甚至電影美劇場景畫面,音樂背景、各種聲音等等讓你分分鐘就分神。

你看了大半天似乎什麼也沒有學到,估計你可能要拿英語語感這茬來說事。


有效和有效率不是一回事兒。


05.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估計你看了也聽了很多的道理,各種資源和帖子也瀏覽過了無數遍,突然你覺得資料多了反而不知道怎麼下手了?

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路徑都不一樣,你不停地徘徊並且無數次的想著趕緊開始,可是你依然什麼都沒開始做。

你可以這麼理解,各種道理在你做之前都是廢話,直到你開始下手實施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補充和修改自己的方法之後才會覺得原來這麼奇妙。

寫文章一年多來,推薦了不少實用資源。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提升英語,我搭建了一套學習課程。我會用一年時間好好服務這群夥伴們,你會在我的指導和監督下完成學習。

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歡迎你的加入。現在已有260+夥伴加入,現在加入已然來得及。

點解下面連結查看

英語學習全面提升計劃

報名通道

相關焦點

  • 如何通過刻意練習提升英語水平?一個雙語視頻告訴你!
    你需要學會有效的練習方法!>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基本都是一頭扎進去,拿著教材就開始學起來。其實在學英語之前,我們應該先簡單的討論下學習這件事情。為什麼?因為做很多事情之前你應該想一想這件事情,而不是立刻投入到開幹的狀態。很多學習都是可以用相同的理論去指導,很多事情都有相同之處。在你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使用一些學習模型、管理模型和心理知識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 什麼是刻意練習,如何刻意練習提高英語口語
    效率低—低水平勤奮—成績差要打破這個怪圈,有效的辦法就是刻意練習,那麼什麼是刻意練習,如何做呢?有一個學生,我挺佩服的。她英語基礎不算好,尤其口語,當她到了大三,當她參加一個口語比賽,我驚嘆於她的口語進步。我有意詢問她的學習方法。她告訴我:每個音標每個音標去學習,一個音標學習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把一個音標搞定了再學另一個,堅持下去,慢慢就會改變。我為她找到她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高興。刻意練習第一原則:並不是所有練習都是有效的,找準點,在點上發力,而不是整條線上發力。
  • 英語水平能「刻意」提升?一個雙語短片告訴你(附視頻)
    刻意練習英語,就是要始終讓自己離開舒適區,專注到自己的學習目標中,並根據反饋不斷進行完善。刻意練習的核心有三步:專注、反饋、完善首先,我們將英語這項技能分解成讀、聽、說、寫四個訓練目標。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找一本中英對照本書籍進行訓練。第一天展開英譯中練習,開始先給自己定個量,根據自己能力的提升不斷增加。例如開始每次翻譯500字左右。先根據自己所能理解的翻譯一遍,接著將第一遍遇到的生詞和不懂的語法進行理解消化,進行第二遍翻譯練習。第二遍翻譯後與書中的中文內容進行對比,看看自己哪裡翻譯得還不夠好,並完成最後的第三遍翻譯練習。第二天針對相同的內容進行中譯英練習。
  • 不想讓英語原地踏步,要如何「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英語,就是要始終讓自己離開舒適區,專注到自己的學習目標中,並根據反饋不斷進行完善。刻意練習的核心有三步:專注、反饋、完善首先,我們將英語這項技能分解成讀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找一本中英對照本書籍進行訓練。第一天展開英譯中練習,開始先給自己定個量,根據自己能力的提升不斷增加。例如開始每次翻譯500字左右。
  • 《刻意練習》避免無效學習,掌握刻意練習方法
    我記著有的人在群裡反饋著說,經過認真的學習這18堂寫作課程後,未能提高寫作水平,也沒有順利投稿成功。 這引起很多人對這門課程的懷疑,直到我們才知道,寫作是需要在每天持續地輸出,慢慢地在寫作上輸出積累,然後會發現持續地輸出寫作會獲取很大的提升。只要達到提升寫作水平並掌握了投稿平臺規則,一定獲取投稿變現。
  • 天才背後的秘密:刻意練習
    這些能力的水平高低,涉及的成因更加多元複雜,但即便在這些並不「純粹」的領域,依然可以運用刻意練習的原則去提高,這裡先不做討論。那麼,新興的領域存在刻意練習嗎?比如「跑酷」運動、「魔獸」電子競技、「魔方」...等等,是否也存在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其實是動態變化的,它隨著領域的不斷發展而迭代升級。
  • 一年級學英語,「學早了」還是「學晚了」?「刻意練習」很必要
    一年級學習英語,需要「刻意練習」,學習效果不一般一年級要不要學英語,一年級該怎樣學英語,一直以來沒有統一的共識。甚至連由孩子自己決定,還是由父母拿主意,都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有一類父母,屬於「虎媽」類型的,一年級就開始「刻意練習」。奇奇就是其中一員,現在三年級了,可以讀英文版的《西遊記》了。
  • 推薦 | 如何將「刻意練習」運用於英語學習
    最近把《刻意練習》英文版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的核心內容精讀完畢。開讀前,就一直在想如何利用刻意練習的方法來學英文。讀畢之後,終於可以落筆成文了。這套原則極好,為什麼?
  • 突破英語學習瓶頸的利器:刻意練習
    幾乎所有將英語作為外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學習者,都會遇到英語學習的瓶頸。如果這其中一條是你的真實寫照,那麼你已經到達了英語學習的瓶頸期。讓我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 刻意練習 --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心理學家Ericsson(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發現: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他結合自己的文案寫作,把刻意練習總結為6個要點,並提出6個自檢問題。避免自動完成自檢問題: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識地刻意提升,還是在自動完成?
  • 話題4回顧:刻意練習的感受
    上次的話題是「刻意練習」,我忘了應該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名詞概念,所以這次補充說一些:首次提出「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這個概念的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家 K.
  • 怎樣進行刻意練習
    前天的文章中提到了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1萬小時中核心因素,做不到刻意練習,單獨的積累時間沒有任何意義。但裡克森主張,取得傑出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依靠的就是細心而有指導的練習,也就是有技巧的練習,除此別無他法。他的研究顯示,超凡的技巧、不凡的成就、社會精英的地位,並不是由基因決定的;而在於是否能夠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技能。
  • 學英語前,你需要懂一點刻意練習
    如果非得讓我推薦幾本書,「刻意練習」得佔一個大坑。採訪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包括畢業幾年的職場黨,至少有50%沒有刻意練習的意識,要提軟技能,積極樂觀,善於合作,懂得傾聽等等能說出大堆,提到硬技能就......沒有硬技能傍身,來多少軟技能都沒什麼卵用,而刻意練習就是所有硬技能的核心。
  • 『讀書心得』《刻意練習》
    今天我想分享的這本書叫做《刻意練習》。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發現,無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如果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內容,不斷在職場和生活的道路上精進,相信這本書能給你啟發。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很有天賦的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一萬小時定律不靠譜,「重複性練習」不能取代「刻意練習」
    但無論一個人的遺傳能力有多強,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沒有多年來刻意的練習,那就無法達到很高的專業水準。只是常規、重複練習還遠遠不夠通常,重複性的練習有助於我們達到中等水平的成功。對於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來說,基本的技能水平就已經足夠。但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做到最好,達到脫穎而出的專業水平,那我們就必須克服自滿情緒,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持續提升自我的人永遠不會滿足於順其自然、隨波逐流的狀態。他們會不斷分解自己已有的技能,然後將他們重新組合到一起來創造出更好、更高水平的技能。
  • 《刻意練習》聽書感悟之提高學習成績SO EASY
    學習感悟:在這裡,我想先引用老齊讀書圈裡一位星友hao 的分享,洋洋灑灑上萬字,我這裡只是引用他學英語的一個案例: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我英語還經常不及格。第一次聽英語磁帶,像聽天書一樣,裡面的發音和平時老師教的根本不一樣。 到高中時,稍好了一些,不過也就勉強及格的水平。
  • 《刻意練習》:通過刻意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一起創作了《刻意練習》,他們通過研究體育、音樂、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成功的共性:發現不論什麼行業,刻意練習是提高技能的不二法寶。 他們堅信: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無論你是否有天賦,只要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你的夢想都可能實現。
  •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所謂的潛能全部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就像健身後能夠鍛鍊肌肉一樣,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訓練出來潛能,只要你堅持刻意訓練。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極強的適應性,通過刻意練習,就能夠極強地改變身體的適應能力。通過大量的訓練改變身體的適應性,我們可以創造潛能和天賦,創造天才。
  • 興趣培養與刻意練習缺一不可,兒童英文寫作入門我們做了這幾件事
    我們自己也是一樣,英語學習了幾十年,甚至工作中還常用到英語,但水平就是不見提高,主要原因就是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內,沒有進行刻意練習。下面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張刻意練習與簡單練習的對比圖:從我們的學習體會來說,英文寫作的刻意練習主要包括下面三個部分:>>>>>>第一,進行拆分,每個環節獨立練習,分別提高;把寫作這項複雜的命題,拆分成一個個獨立練習的環節,比如大小寫,標點符號,縮寫,名詞,動詞,句子等等。
  • 一萬小時就是「刻意練習」?萬維鋼:時間不是主要的,有更關鍵的
    文|牧人之道練習一萬小時,不等於「刻意練習」「一萬小時」這個說法來自馬爾科姆的《異類》一書。它告訴人們: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練出來的,而且要練習一萬小時。因為這本書太出名了,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了「刻意練習等於一萬小時」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