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基本都是一頭扎進去,拿著教材就開始學起來。其實在學英語之前,我們應該先簡單的討論下學習這件事情。
為什麼?因為做很多事情之前你應該想一想這件事情,而不是立刻投入到開幹的狀態。很多學習都是可以用相同的理論去指導,很多事情都有相同之處。
在你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使用一些學習模型、管理模型和心理知識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這些知識與你具體的英語學習詞彙、語法等知識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利用好上述提到的知識很大程度可以促進你的任何學習包括英語學習。
很多人知道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這個人是因為他出版了很多暢銷書,很多書在中國也是非常的火爆。
其中在《異類》這本書中提到的「一萬小時理論」影響非常大。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至少一萬小時的練習而成為高手。
但是我今天主要討論的不是這本書,而是引用萬維鋼在他的書籍《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中提到的那一章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
將這個概念用於英語學習也完全適用,英語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英語學習方法和過程是完全一樣的。
01. 學習區學習
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在「舒適區」裡你已經把某項技能練習的非常熟練了,你不用過多的思考就可以下意識完成某個技能;
在「學習區」裡你會利用你已有知識經過一段時間來完成某種技能的掌握。
在「恐慌區」裡的你根本不會這項技能,並且很可能產生心理上和身體上的畏懼感。
比如想想嬰兒學走路的樣子,先從爬行開始、嘗試能夠坐,然後站立起來扶著物體走,最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會了走路。
如果你讓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站立起來,他肯定會倒下,直接進入了恐慌區,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那你真的是太「殘忍」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去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很多英語學習者認為學習英語那我就認真學就行了唄,我每天都聽BBC/VOA/CNN各種廣播或者看各大英文網站好幾個小時,每天看各種流行的報刊雜誌New Yorker/The Economist/TIME/;
我還可以拿一本詞彙書狂背單詞、語法書狂看語法書;甚至我還可以休息的時候都看英文電影和各種國外的美劇。其實這樣很難能夠堅持下來,一旦有困惑之後很容易放棄英語學習。
你這樣做有效麼?答案是肯定的,有效!
但是,有效和有效率完全是兩個概念。
先想想你的學習區在哪裡?然後買相應水平的英語發音的教科書,好好聽著教材錄音,然後跟著書上的步驟堅持練習下去。再多加一點耐心,你的英語語音肯定可以得到很大提升。
即使是英文水平不錯的學習者看初級的英語英音發音的教材也基本上會有一些收穫,比如很多英語學習者可能連英文的26個字母的發音都發音不正確或不標準,你可以試試字母W的發音。
因為很多學習者沒有特別訓練過自己的英語語音,難免會有一些錯誤。而且沒有一本的英語語音書是把所有的發音情況都可以講解透徹,你往往可能還需要不同的語音教材進行搭配使用。
02. 訓練內容小塊化,每小塊針對性重複練習
小塊練習:這一部分的問題基本上已經結局了,因為專業的教科書或者教材已經幫你編排了不同的語音內容。初級的英語語音的教材基本都是按照英語語音的音素來編排進行學習。
從你了解的元音、雙元音、輔音、一直到其他的很多語音的中高階內容分成不同的章節。
針對性重複練習:你需要做的就是跟著標準錄音,按照教材的步驟不斷的重複練習發音。學習新的語音知識需要很多針對性的重複練習,讓你所有的發音器官都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和擺在正確的位置發出正確的音。
甚至你還需要不斷的練習你的發音器官,避免你還在沒有熟練掌握的情況下就忘記了。即使你學了很久的英語,但是在沒有經常開口練習的過程中也會慢慢的退步些。
很多海外學習者回國以後如果不能夠經常使用口語,他們的口音和語音依然可能有退步的情況。即使是專業的歌唱家和舞蹈家也需要練各自的基本功,這樣可以讓你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狀態中繼續進步。
03. 及時反饋
任何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反饋。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如果有正確並且及時反饋,那麼學習者的進步會更有效率。
沒有正確的及時反饋很可能你一直在犯同樣的錯誤,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而已,需要旁邊人對你的一個反饋。
現在大家都知道網絡的發展給教育行業也帶來了很多革新以及挑戰,很多學習的課程、資料、課程和外教等你都可以在網上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買到甚至免費下載到。
那老師還有什麼作用呢?老師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反饋作用!在你的學習過程中對你進行反覆的糾正,讓你少犯同樣的錯誤,避免很多壞習慣的養成。
那麼怎麼樣獲得英語語音的反饋呢?特別是對於很多英語自學者。
英語詞典:現在各種類型的英語詞典都是有發音功能,雖然很可能聲音不完美,但是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已經比按照自己的意識去發音好多了。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當中講到了的,單詞的拼寫和音標也可以不一樣。比如」listen」這個單詞的音標不管是英式還是美式音標都沒有/t/的發音。
所以遇到了生單詞或者不確認的發音單詞最好用你的英語詞典看看音標以及聽幾遍發音。
教材和教材錄音:英語語音教材都有配備有錄音,出版社一般會邀請專業的母語人士進行錄音。你可以根據不同的發音部分進行反覆練習,一定要多聽錄音以及去模仿。
很多時候你不會正確的發音可能第一關就是你的耳朵辨識問題,認真地去聽和辨識錄音就是一個輸入的過程,然後多去模仿練習達到輸出的過程。
教材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發音規則,比如也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的實際的發音和單詞的音標有可能不一樣,比如單詞」better」當中的」t」在實際的發音中聽起來更像是處於」t」靠近」d」之間的發音,有時候這樣細小的差別你根本沒有注意到。
總之,利用好教材和教材錄音。
老師或者朋友:很多時候即使你學過了很多發音技巧,但是在實際使用當中很可能沒有用上。所以有必要在課上或者英語水平不錯的小夥伴進行糾錯,這樣的反饋也是提升你英語語音的好方法。
英語學習者之間還可以成立學習小組進行互相糾錯,放心,即使小組成員水平不怎樣也比你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好。而且,就算在糾錯的過程中有了不同意見反而會讓你對這個過程記得更牢。
錄音設備:利用錄音設備對你的發音進行錄音,然後與錄音進行對比找一找有什麼不同。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帶著問題去諮詢水平比你好的人。這個思考行動過程也會讓受益很多。
其他資源:現在各種配音和發音學習APP、網站、等等都可以作為輔助手段來提升你的英語語音,關鍵是你要去下載,下載了你要去使用。
04. 避免過多幹擾
在英語語音的學習過程中儘量避免外界的幹擾如電腦、電視、手機社交等等等電子設備和軟體的影響。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人、一本教材、加上錄音就可以進行開口練習。
很多學生也問過我學英語是不是看美劇或者電影就好了,我通常都不建議初學者通過美劇和電影方式學習,因為效率低。
你大部分時間都去看了劇情,可能劇情都還沒搞明白還需要多看幾遍弄清楚劇情。甚至電影美劇場景畫面,音樂背景、各種聲音等等讓你分分鐘就分神。
你看了大半天似乎什麼也沒有學到,估計你可能要拿英語語感這茬來說事。
有效和有效率不是一回事兒。
05.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估計你看了也聽了很多的道理,各種資源和帖子也瀏覽過了無數遍,突然你覺得資料多了反而不知道怎麼下手了?
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路徑都不一樣,你不停地徘徊並且無數次的想著趕緊開始,可是你依然什麼都沒開始做。
你可以這麼理解,各種道理在你做之前都是廢話,直到你開始下手實施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補充和修改自己的方法之後才會覺得原來這麼奇妙。
寫文章一年多來,推薦了不少實用資源。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提升英語,我搭建了一套學習課程。我會用一年時間好好服務這群夥伴們,你會在我的指導和監督下完成學習。
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歡迎你的加入。現在已有260+夥伴加入,現在加入已然來得及。
點解下面連結查看
英語學習全面提升計劃
報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