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造成中國海員和船員不分

2020-12-16 騰訊網

作者:胡月祥

中遠海運集團高級船長

持有挪威皇家國際船長證書

擁有30多年遠洋經驗

退休前擔任集團首席培訓師

退休後繼續從事航海培訓和青少年航海教育工作

在陳述海員名稱的文字中,衣羊沒有歧視從事江河湖泊中任何用途船上的人員——船員。衣羊堅持:「世界上任何職業都是平等,有職業尊嚴的,區別於特定的名稱定義。」

很多業界朋友一直抨擊衣羊不斷重複海員與船員的不同的觀點,把海員正名當成業內胡鬧!業內人士對衣羊說:「你真能改變已經被廣大民眾習慣的叫法嗎?」還極具諷刺的告訴衣羊,既然你把船員改成海員,那我乾脆叫你「海長」得了。

航海文化不宣傳將永遠被農耕文化、遊牧文化雪藏!為什麼在世界海事法規認同的Seafarer在中國可以被隨意翻譯成「船員」呢?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人云我雲。我尊重目前業內外人員習慣的叫法,但我想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討論:

1. 海事部門沒有改變農耕文化羽翼下的「江湖文化」觀念

1998年6月29日,交通部決定將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督局的基礎上,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後來全中國沒有大海的內陸省份都組建了地方海事局。隨著中國內陸江河湖泊的航運和國際外貿運輸的發展,交通部海事局就把海員歸諸於船員序列中了,一直延續至今。但「海員證」照舊發給遠洋外貿船舶上的人員。

在強大的主管部門話語權下,在中國海事語系中對外概括成為一句潮話:「我國共有註冊船員約166萬人,其中海員78.3萬人、內河船員87.7萬人,總數居世界首位。」

中國5000年農耕文化的環境下,海事部門的視野一直被局限在江河湖泊中,並沒有走出海口,所謂的航海文化變成了狹隘的「江湖文化」了。

從事航海職業的年輕人如是說:「我是上船賺錢養家餬口,賺我的錢,管他別人叫我海員還是船員!」

我國缺少航海文化的底蘊,被根深蒂固、保守的「農耕文化」所限制。固守「夫妻老婆熱炕頭」,「父母在不遠行」的理念,恰恰與航海文化的開放精神背向而行。

2. 民眾曲解世界的「航海文化」

一直以來中國民眾,包括航運界、航海界認為西方國家的航海文化是代表了17/18世紀的海盜文化!是殖民文化!

其實,隨著歷史變遷,現代航海文化涵蓋了海員被海洋環境塑造的博大胸懷,開放銳進的精神,敢於創新的勇氣,以及勇於付出奉獻的良好素質文化。如在新冠狀肺炎疫情之下,海員仍然堅持在船舶甲板上,作為勇敢的逆行者挺進疫情港口,為世界平衡自然資源而進行海洋物流運輸。

雖然西方現代年輕人已不願意選擇航海職業了。但他們根植在航海文化理念上,崇尚航海的行為沒有變。國家崇尚海員並把海員作為「第二海軍」看待,遍布於歐洲各國的航海文化紀念館、博物館,甚至城市建築上的雕像都是歷代航海家。年輕人崇尚航海活動樂此不彼,在國家重大禮儀活動中,王室成員都穿海軍、海員制服。

西方年輕人經常海上駕駛遊艇。國家一旦有事,就會躍躍上軍隊的軍艦、運輸的商船和其他輔助船隻開始為國家效力,無需再經過航海知識的培訓。

中國遊艇的主人仗著富有僱傭人出海,很少有人自己駕駛遊艇。中國年輕人離開海員職業之後,誰會有航海本事馬上躍上軍艦、航船嗎?靠擁有遊艇的富豪?中西方的航海異同就出現了。西方沒有海員了,但還有像倫敦一樣的航運中心,還能把持海事立法的大部分話語權!而我國不同,中國人離開航海,乃回到閉塞的農耕文化上!

中國社會缺少航海文化的認同。在社會民眾的印象中,海員就海洋中寂寞、枯燥和吃喝嫖賭的流浪者。他們不知道海員是世界現代經濟發展的動力和「物流天下」最重要的一環。缺了海員整個世界的物流業將會造成世界混亂,甚至戰亂。

3. 為海員正名的由來

在2010年在上海浦東,交通部海事局「船員處」等相關部門,下沉基層聽取STCW公約生效,徵求基層航運企業如何落實的意見。衣羊發現了STCW公約中文版翻譯的問題,所以成了筆者堅持要為海員正名的想法和理由了。

國際海事組織(IMO)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了STCW公約締約國外交大會上統一了海員的英文名稱為「Seafarer」取代了當年普遍使用、具有性別歧視的「Seaman」名稱。

衣羊認為相關編譯人員隨心所欲亂翻STCW公約。一會兒船員、一會兒海員,沒有嚴謹的中國語文邏輯上下關係。就此問題,衣羊犀利地指出,2010年版的STCW公約中對Seafarer的中文邏輯表述不準確!這是缺少航海文化的具體事例。

直至今日,海事部門還是「船員」和「海員」混用。其結果是中文名詞邏輯混亂。無論外行和內行讀者猶如霧中看花,這「船員」和「海員」是同一個職業嗎?「船員」和「海員」究竟是怎樣的邏輯關係。這在其他行業是非常鮮見的,可能絕無僅有。衣羊在座談會上表明「Seafarer」的中文準確表述應該為「海員」。

4. 「Crew」的含義

很多朋友與衣羊對懟,英國也不是有「船員」含義的詞,連船上抵達港口國上報的名單都是用「Crew list」,大部分都被翻譯為「船員名單」!

衣羊認為Crew應用廣泛,可以表述為火車乘務組、機組人員、太空人乘員等。Crew是代表集體組員的含義,需要依據特定的環境恰當翻譯的。

衣羊建議:在「STCW」公約翻譯上為了不誤導業內外人士閱讀,把「Seafarer」統一為海員,固定為海員以便對應STCW公約的上下關係!

強調Crew的業內人士,還是對中國推行航海文化缺少理解。

5. 過度樂觀船舶智能化、無人化發展而摒棄海員

影響目前海員職業不穩定的因素與航企不認同海員職業對社會的貢獻有關。某航企管理人員說:「以前遠洋船長是船東自己,駕駛著船舶去做生意。現在還有船東自己在公司掌控船舶?用電話、電郵就行了。海員只是個職業而已,需要你時,多給點錢,不需要你時,你只能回家。現在真正為海運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在岸上,不在海上。海員僅僅是履行公司的航次命令而已,和是不是海員沒關係。船舶實現智能化、無人化,你根本沒有崗位了,還談論什麼船員、海員的。」

海事部門消極宣傳現代航海文化和海員對社會的奉獻精神。甚至歡欣鼓舞「無人船」的到來,把海員職業看成夕陽職業。目前海員缺少話語權的語境下,都在默默承受社會不公的看法,實際上就是曲解航海文化的意義。

衣羊這樣看:「只要地球上還存在海洋,海員職業將是永恆的!無人船的控制技術還是需要具有航海實踐經驗的海員來承擔。」

某航運老總認為:「海運即國運」,但他忘了支撐海運的海員。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可能離開海員,現代物流的第一資源是海員人力資源!

中國有句古話,「名不正言不順」!主管機關甚至航海院校官方都認為:「在職業選擇多樣性後,年輕人離開航海職業很正常。」這種錯誤導向致中國年輕人紛紛離開航海。

衣羊認為「船員」和「海員」名稱之爭,實際上就是海事主管方、包括航企不認同航海文化的狹隘觀念,在市場經濟下,航企並沒有把海員當成物流產業鏈上的「關鍵工人」,特別是在本次新冠狀疫情下,海員在各港口遭遇上下船的困境說明了整個社會對海員職業不尊重,海員職業的尊嚴被社會各界所忽視了。航海職業名稱的偏差,打擊了原本脆弱的海員人力資源。這種錯誤不是在於我們的年輕人,而是主管機構的職業導向發生了偏差!

6.如何定義海員和船員

「海員是在海洋工作平臺上工作的人員,涵蓋了商船、大型遠洋捕魚船和漁業加工船、科考船、工程船、油井架、政府公務船、救助船、消防船和軍艦。海員必須具備完善的航海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教育背景和素質,能夠在各種海洋環境中保障船舶安全並獨立操縱的人員。商船的工作人員在國際外貿運輸中,除了滿足國際海事組織頒布的海事法規外,還得遵守船籍港國家法律和海事部門頒布的法規。

船員是江河湖泊內航行平臺上的人員,其要求比海員次之,他們畢業於河專學校、或來自於自身船上的師傅帶徒弟的言傳身教,通過海事部門的專業考試認同的人員。船員遵從的是中國國內的一切法律法規。「船員」和「海員」雖然在相似的工作平臺上工作,職業要求、知識有極大的差異。

千萬不要貶低海員職業素質!認為本科生當海員開船不值得觀點是錯誤的。哪個船東願意把價值數億美元的21000箱位的貨櫃船舶交給江河湖泊船舶上的船長去駕駛?

衣羊最近激情地寫了《新中國海員之歌》:

前進,新中國的海員!我們守望巨輪的甲板和機艙,迎著狂風驟雨驚濤,劈波斬浪,把定航向傳播世間友誼。

前進,新中國的海員!我們航行在明島暗礁航路上,那怕前有海盜擋道,無畏艱險,迎著朝陽駛向幸福的港灣。

前進,新中國的海員!我們是祖國的第二海軍力量,航行在藍色海洋上,捍衛領土,後勤海軍驅走海上侵略者。

前進,新中國的海員!我們勇當先鋒哪怕寂寞孤獨,任勞任怨挺起胸膛,維護尊嚴,普及航海文化責任我在肩。

前進,新中國的海員!我們肩負祖國人民殷切期望,為了國家繁榮昌盛,物流天下,我們向海洋強國乘風破浪。

這就是衣羊要為海員正名的最根本的緣由!

以上是本人言論,並不代表任何人的觀點,僅供朋友們參考。

SeafarerAreKeyWorkers徵文

全國海事院校開班信息

相關焦點

  • 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名海員船員?
    現在中國範圍內,船員海員還是比較緊缺的,可能因為比較緊張,因此水手和機工的工資是比較高的,每月最低可達到9000元左右。如果是國際海員,工資會更高,整體每月會比國內多1000元。海員在船上的基本福利包括:1、 在船上需要穿規定的工作服,每個船都會按照一定的時間發放,平時不需要穿自己的衣服。2、 在船上,會有相應的海員宿舍,其中生活用品,例如:毛巾、洗漱用品、衛生紙等,也是船上發放,不需要自己購買。3、 船上生活基本設施齊全,24小時熱水供應,會有洗衣機等。
  • 《2019年中國船員發展報告》將在第十個「世界海員日」發布
    6月23日,在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楊新宅介紹,「世界海員日」當天,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將致信慰問全體船員,《2019年中國船員發展報告》也將發布。楊新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廣大船員克服困難、堅守崗位,保障防疫物資和石油、糧食等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確保了全球物流鏈供應穩定。很多船員受疫情影響超期服務,身心健康經受了嚴峻考驗。
  • 去做海員怎麼樣?"世界海員日"上海首次發布上海海員薪酬指數
    6月25日是第七個世界海員日,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大學、上海航運交易所和上海船員服務協會聯合舉行上海地區慶祝活動,在活動現場,上海首次發布了中國(上海)海員薪酬指數。這一指數填補了全球國際海員薪酬指數空白,將只為政府部門、船舶管理公司、船東、海員勞務公司及海員等相關各方提供重要的信息參考,提高行業薪酬透明度,推動海員勞務市場有序發展,提升我國在國際海員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 中國海員英語交流能力影響要素實證研究
    中國是船員大國,具有龐大的海運勞動力資源,根據《2019年中國海員發展報告》,截至2019年底,中國共有註冊船員1 659 188人,海船船員784 355人,但是其中註冊國際航行海船船員僅575 823人,外派海員在2019年僅155 449人次。阻礙中國船員進入國際海員勞務市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英語交流能力薄弱是多年來業內關注的重點和難點。
  • 致所有在一線工作的船員--我的名字叫海員
    二十年的航海生涯,我體會了人生的分別的痛苦,也感受到了親人相聚的幸福;即感受了大海的平靜和深邃,也經歷了大海的狂風惡浪;我見證了船員的快樂,也目睹了船員生活的苦。對於船員來說,確實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只會讀死書對於在船上的工作基本沒什麼用,學歷是給別人看的。
  • 落實大陸惠臺舉措 廈門籤發大陸首本臺灣船員海員證
    2020年02月08日 10:46:35 來源:廈門網   2月4日,廈門海事局成功籤發轄區首本臺灣船員新版海員證,這也是大陸籤發的第一本臺灣船員海員證。
  • 神秘海員職業介紹
    因此,嚴格來說,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懂英語、航海技術熟練的普通海員根本沒有達到需求量,恰恰相反,今後的10年乃至以後,市場對合格的普通船員的需求量與對高級船員的需求量一樣會持續增長。 亞洲是至今世界勞動力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僅日本、新加坡、韓國和中國香港、臺灣為海員絕對不足國家(地區)。
  • 國際海事組織確定今年「世界海員日」主題為「幸福海員」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周音)今年6月25日是第八個「世界海員日」,國際海事組織將今年的活動主題確定為「幸福海員」。記者25日從中國交通運輸部在北京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世界海員日」期間,交通運輸部將在全國範圍內以及世界有關港口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致信慰問全體海員。25日,中國籍民用船舶、中國航運企業擁有或光租的非中國籍船舶將掛滿旗慶祝。在國外部分港口,中國駐地使領館將派員登輪慰問在港停泊的中國海員。
  • 海員人才流失的三大因素
    2、海員相關新聞負面偏多,多是和船舶事故、遭遇海盜等有關。3、來自家庭壓力,比如家人的不支持(父母,妻子,女朋友等)。4、大多數操作級、支持級海員的收入與陸地人員的收入相比,優勢越來越小。,誇大海員待遇,打擊新生信心等;3、海員「傳幫帶」優良傳統的缺失,船上的管理級海員對實習生、低職務海員缺少培訓和關懷;4、部分海員缺乏吃苦耐勞、團隊合作和契約精神。
  • 海員的就業前景怎麼樣?哪類人更適合當海員?
    隨著國際大戰略的發展,現在從事海員的人員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一聽到海員就覺得當海員好啊,高薪吸引了大多數人想當海員的衝動,那麼當海員以後的前途到底怎麼樣呢~在考量職業的未來發展之前,大家不妨先關注一下,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
  • 國際勞工組織呼籲採取緊急行動 解決疫情給海員造成的嚴重挑戰
    這些「關鍵工作者」為我們運送所需食物、藥品和貨物,但是他們在海上漫長的工作時間以及和岸上海員無法替換是令人無法接受的。該決議規定了迫切需要採取的行動。這份關於「海事勞工與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決議認可了主要船東、海員組織及政府為應對危機進行的諸多社會對話與行動。
  • 海員在船上具體做哪些工作?當海員到底好不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最近不少網友都在後臺詢問,當海員怎麼樣?我適合當海員嗎?其實海員和其他職業一樣,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去選擇噢~不過小編可以先跟大家講講,海員的具體工作是什麼?看看適不適合自己!海員的工作內容現在的航海出行已經十分安全,船員們的職業也是「護航」,安全的把貿易貨物送達!因此海員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按部就班的把操作規範嚴格執行好。無論船長還是值班水手、機工,都有固定的操作規範,沒有太多難度,主要以重複操作為主。甲板部日常營運和工作中的支持級人員,主要從事:1.航行和靠離泊時的舵手,兼協助瞭望。
  • 臨港新片區接收首張海員外派機構資質證書,方便外企招募船員
    上海海事局向上海達飛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頒發《海洋船舶船員服務機構資質證書》本文圖均為上海海事局 圖11月19日,上海海事局向上海達飛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頒發了臨港新片區首張《海洋船舶船員服務機構資質證書》,該公司成為上海地區第一家取得海員外派機構資質的外商獨資企業。
  • 考海員四小證考試要多少錢?考海員證需要多少錢?
    如果你想從事海乘這個職業,「海員四小證」是你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海員四小證具體是指《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訓合格證》、《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訓合格證》、《高級消防培訓合格證》、《精通救急培訓合格證》。那麼,海員四小證怎麼考?考取方式是什麼?海員四小證考試費用多少錢?
  • 30萬名海員依然被困船上!聯合國「世界海事日」聚焦船員換班危機
    9月24日,聯合國舉行了「世界海事日」在線紀念活動,今年的主題是「推動可持續航運,塑造可持續地球」,船員換班危機成為活動的一個重點。聯合國估計,目前約有超過30萬名海員目前因旅行限制、邊境關閉等防疫措施而被滯留在海上,他們的處境越發演變成緊急的人道、安全和經濟危機。
  • 疫情下,對海員人才流失的思考
    3、海員「傳幫帶」優良傳統的缺失,船上的管理級海員對實習生、低職務海員缺少培訓和關懷;4、部分海員缺乏吃苦耐勞、團隊合作和契約精神。● 新冠病毒因素不得不說,2020年這場新冠疫情,不只是讓航運業在國際貿易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凸顯了出來,也讓船員這項職業的社會地位充分暴露了出來——船員換班四處碰壁,人格和尊嚴方面受到了很大打擊,這讓這項本就社會認知度較低的職業
  • 2020年,海員人才流失的三大因素
    2、海員相關新聞負面偏多,多是和船舶事故、遭遇海盜等有關。3、來自家庭壓力,比如家人的不支持(父母,妻子,女朋友等)。4、大多數操作級、支持級海員的收入與陸地人員的收入相比,優勢越來越小。,誇大海員待遇,打擊新生信心等;3、海員「傳幫帶」優良傳統的缺失,船上的管理級海員對實習生、低職務海員缺少培訓和關懷;4、部分海員缺乏吃苦耐勞、團隊合作和契約精神。
  • 一駛往中國的船隻在東海沉沒,載43名船員和近6000頭牛
    (觀察者網 訊)日前,一支駛往中國的船隻,在東海遭遇颱風沉沒,船上有43名海員和近6000頭牛。目前只有1名船員獲救。 據日本共同社今日(3日)報導,這艘「海灣牲畜1」號(Costal Livestock 1)於2日凌晨1時45分左右發出求援信號,當時位置距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奄美大島,約185公裡。
  • 船員是幹什麼的?當船員需要什麼條件?
    海員是幹什麼的?海員是航行大海的船隻上的工作人員的統稱,一般分為高級海員和普通海員。高級海員分為管理級和操作級:管理級:船長,輪機長,大副,大管輪,政委(僅中國有);操作級:二副,二管輪,三副,三管輪。
  • 海員的工資真的高嗎?包含哪幾部分?現在當海員行情怎麼樣?
    眾所周知,海員是一個工資穩定,不易失業的行業,這也是很多人願意遠離家鄉做海員的原因。但是我們只知道海員的工資很高,但是具體都由哪幾部分組成呢,一起來看看吧!海員工資由在航工資性工資和保障性工資兩大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