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大陸惠臺舉措 廈門籤發大陸首本臺灣船員海員證

2020-12-25 中新網福建

2020年02月08日 10:46:35 來源:廈門網

  2月4日,廈門海事局成功籤發轄區首本臺灣船員新版海員證,這也是大陸籤發的第一本臺灣船員海員證。

  新版海員證籤發工作啟動以來,廈門海事局多次接到轄區海員外派機構和數名臺灣船員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相關諮詢事宜。由於此前大陸尚未有臺灣船員申辦海員證的籤發前例,船員管理處高度重視,組織主管業務人員深入學習並探索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貫徹落實「大陸惠臺26條措施」力度,先行先試,敢於創新。

  廈門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與上級部門詳細確認臺灣船員辦理新版海員證的要求和標準、與軟體公司取得技術支持、與政務中心密切配合信息採集工作,臺灣船員新版海員證發證工作得以有序推進。

  同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期間,按照「一斷三不斷」原則,創新遠程服務舉措,進一步加強與申辦機構的線上溝通協調與辦理業務指導,確保申領人信息全面、及時、準確傳遞,並在法定的辦理時限內完成審批和制證信息傳送,實現了全程「不見面」辦理、證書郵寄送達。

  下一步,廈門海事局將以籤發臺灣船員海員證為契機,全面落實大陸惠臺利民的各項政策與措施,有力提升臺灣船員的福祉和權益,促進兩岸航運企業和船員服務產業的融合與發展,以實際行動支持臺灣船員獲得應有的就業機會及便利待遇。(記者徐景明、通訊員蔡修權)

相關焦點

  • 廈門率先推出「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自助發證舉措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等重要講話精神,讓臺胞有更多獲得感,助力廈門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和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的指導支持下,根據臺胞來往大陸政策和臺胞證的不斷升級變化,通過科技賦能,於2020年9月19日率先推出「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 大陸已有25省區市72地制定落實「31條惠臺措施」舉措
    大陸已有25省區市72地制定落實「31條惠臺措施」舉措 2019-目前已有25個省區市的72個地方分別制定具體落實舉措,涵蓋東部地區全部省份、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分省份及全部計劃單列市。  安峰山表示,頒布實施的「31條惠臺措施」體現了我們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真誠意願,彰顯了「兩岸一家親」重要理念。
  • 臺灣青年教師眼中的大陸「惠臺政策」
    在臺灣東海大學完成博士學業那年,恰好趕上大陸出臺惠臺舉措,面向臺灣同胞釋放更多享受同等待遇的空間。一直有一個成為大學教師夢的王孟筠,通過大陸一位朋友的引薦,一紙應聘書遞到了廣西師範大學。  「沒想到後來就順利通過了面試、試講,不僅順利成為大陸大學的一名教師,今年還拿到了學校的教師崗事業編制,並獲得了自治區婦聯授予的自治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 臺灣地區船員在廈門培訓後找工作將更簡便
    你好臺灣網廈門11月5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陳新飈)11月3日晚,首期臺灣地區船員《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履約適任培訓班學員們專程來到廈門海事局觀摩學習,並與廈門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值班員們就「兩岸海上安全航行與海上安全保障
  • 上海今天籤發全國首張新版海員證 40多萬名海員將擁有全新「電子...
    圖說:船長徐君成功申請領取全國首份植入電子晶片的新版海員證 上海海事局供圖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曹剛 通訊員 潘潔灃)今天下午,在上海海事局政務中心,來自中遠海運的船長徐君成功申請領取全國首份植入電子晶片的新版海員證。
  • 新時代大陸惠臺政策實效初顯
    目前已有25個省區市的72個地方分別制定具體落實舉措,涵蓋從東到西大部分省份及全部計劃單列市。同時,大陸還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取消臺灣居民就業許可證,實現向金門供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部分政策正是2018年全國兩會涉臺提案的付諸落實。
  • 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開放力度前所未有 條條措施感動人心——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新華社臺北3月1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
  • 臺教授:大陸惠臺政策抓到臺灣「痛點」
    就整體產業而言,大陸不理會兩岸服貿障礙,單面向臺灣民間開放,尤其是金融業、政府採購、及影視出版業等,讓臺灣相關產業和民眾可到中國大陸發展,以金融業為例,中國大陸將允許臺灣金融機構及商家與中國銀聯和中國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合作,提供便捷小額支付服務;臺灣徵信機構將可與中國大陸徵信機構合作,為兩岸民眾和企業提供徵信服務;臺資銀行將可與中國大陸同業合作,通過銀行團貸款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
    廈門網4月14日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詹文)昨日,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第一時間看到這份「保姆式」細則,詳細、周到的措施令他直言「都是乾貨,都是誠意」。為落深落細落實國臺辦、國家發改委《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中共廈門市委臺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廈門市委臺港澳工作辦公室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就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做進一步明確。
  • 「牛肉上桌了」——臺灣輿論熱議大陸31條惠臺措施接連「落地」
    新華社臺北4月12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廈門60條」「溫州24條」「崑山17條」「上海12條」……「31條惠及臺胞措施」自2月底發布以來,配套措施在各地接連推出,受到臺灣輿論高度關注。島內媒體以「牛肉上桌了」「遍地開花」等詞彙,形容這些措施的含金量和涵蓋面。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商感受「廈門溫度」
    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場」,不少廈門臺企抓住大陸經濟發展機遇,在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助力下高質量復產,業績逆勢增長。今年4月中旬,為落深、落細、落實中央有關部門《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惠臺26條」),廈門出臺《lt;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gt;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廈門正暘物流公司已經成為一個服務多家兩岸知名企業的綜合性物流體。
  • 黃清賢:大陸惠臺政策有助於兩岸融合發展
    黃清賢表示,惠臺政策確實可以看到大陸在「融合發展」層面的努力,而且隨著時空環境演變,動態調整政策以符合大陸推動此案的預期效果。從擴大對臺產品採購、增加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等;到增加向臺灣居民開放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積極支持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滿足愈來愈多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民眾需求政策;這些「融合發展」政策都存在讓兩岸結合後成長得更先進的動機,而且成長的方向需要符合大陸的期待,所以相對於被動、持保留態度的臺灣,大陸不但是「推動」,而且是積極主導的「推進」融合發展。
  • 應對STCW馬尼拉修正案 閩首期臺灣船員培訓班啟動
    中新網廈門10月31日電 (記者 陳悅)27名臺灣船員31日上午在廈門集美大學參加了福建首期臺灣船員培訓班啟動儀式。這是大陸全面履行STCW公約(《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以來,首次舉辦臺灣船員適任培訓。  大陸是IMO(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具備獨立的船員培訓和發證資格。而臺灣不是國際海事組織成員,不具備國際海事組織所規定的船員培訓和發證權限。而2012年生效的馬尼拉修正案是STCW公約最新的修正案,並提供了一個直到2017年1月1日的履約過渡期。
  • 臺民調:大陸「31條惠臺政策」打動「天然獨」
    臺灣《遠見》雜誌民調顯示,無論是認同大陸友善、或是願意前往大陸發展比例,所謂的「天然獨」年輕世代都是最高,而且超過7成不相信臺當局有應變能力。《遠見》研究調查,大陸推出31項措施後,從年齡層看,認為大陸「友善」佔比,是從最高的所謂「天然獨」世代往下,年紀愈大百分比愈低,60歲以上僅為18.9%。
  • 為「反制」大陸惠臺政策 臺當局宣布「八大強臺措施」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行政院」原訂12日舉行的反制大陸「惠臺措施」的跨部會議「暫時取消」。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大陸惠臺政策許多不是新的,衝擊不會太大」。一拖再拖後, 「行政院」終於在今日宣布了「反制」惠臺31條的「八大強臺措施」。
  • 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體現大陸對臺胞厚愛
    據介紹,福建自貿試驗區率先實施《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陸對臺開放承諾,臺灣投資者可比照大陸投資者,投資金融、增值電信、旅遊、人力資源、建築、商業服務等50多個率先對臺開放領域,設立了大陸首家臺資獨資旅行社「驢媽媽」旅行社、首家海員外派機構廈門臺塑興公司、首家人力機構沛亞人力等。臺資企業在投資用地、政府採購、經營活動等方面享受與內資企業同等待遇。
  • 廈門率先推出「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自助發證...
    昨日上午,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率先推出 " 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 自助發證便民服務舉措,僅用 1 分鐘即可 " 刷臉領證 "。昨日,李先生成為第一個享受這項便利的臺胞。" 我 9 月 16 日到出入境前臺提交了申請,今天來領證,在自助機上操作,1 分鐘就領取到了卡式通行證。" 李先生說,不用再去櫃檯登記、排隊,這項便利大大地節省了他的時間。
  • 學者解讀:大陸加強惠臺政策供給 推進兩岸民心契合
    來源:中國新聞網學者解讀:大陸加強惠臺政策供給 推進兩岸民心契合中新社廈門12月31日電 (黃詠綢)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大陸的臺灣同胞便可和大陸居民一樣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享有相應權利,這是大陸近期出臺的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又一具體措施
  • 臺胞來往大陸免籤:或推卡式臺胞證 網友:臺灣人的身份證
    7月1日,臺胞來往大陸免籤了。國務院18日公布修改後的《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規定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籤注。臺胞來往大陸免籤新聞迅速引來網友關注,有網友表示,臺灣都這樣還給他免籤,太慣著太不好了。不過更多網友表示拉近了臺灣大陸的距離感 更加大了兩岸來往力度,付出了僅僅只是一年約十億的籤證費。據悉還將適時實行卡式臺胞證。
  • 國臺辦就「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等答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強調,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研究推出惠臺利民的措施。請問如何貫徹落實?再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措施」近期有哪些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