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之外,
以不負使命為黨旗奏響七月的音符
時間:2020年6月29日,周一07:40
地點:巴裡坤縣人民醫院
像往常一樣,開封市婦產醫院援疆醫生張華早早地起床,準備周一的專家門診,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響起...
急診
電話那頭傳來緊急的呼救:張大夫,一位孕19+周、疑似胎盤早剝,失血性休克病人即將送入我科,急診查血常規提示:HGB:52g/L,腹部彩超提示母體腹腔大量積液。
張華來不及多想,一路小跑從援疆駐地趕往縣醫院,平時走路20多分鐘的路程,只用了7分鐘就趕到了醫院。
在塞外風沙中飛奔前行的張華此時並不知道,遠在千裡之外的廣州,有一臺手術正在準備著...
「快,快,送到搶救室」,張華通過查體發現患者已經四肢冰冷、嗜睡,血壓進行性下降,心率147次/分,血壓最低時:60/40mmHg,典型失血性休克表現,急診科已將給予多巴胺維持血壓。
張華通過詢問病史,迅速做出判斷,啟動緊急搶救預案,開通綠色通道,馬上聯繫血庫,積極備血(因地域限制巴裡坤縣沒有血站,醫院只有少量備血,所有血液均需要送哈密中心血站調運過來),告知家屬病情,積極上報院領導,組織全院急會診,雖然時間緊迫,但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時間就是生命,巴裡坤縣醫院院長肖守藹第一時間趕到並親自坐鎮指揮,巴裡坤縣醫院婦產科,手術室、麻醉科、普外科、化驗室等各團隊科室,就像一架發動起來的機器一樣,開啟了高速運轉模式,開始了一場與死神較量的拉力賽。外科會診排除肝脾破裂的可能,行腹腔穿刺後抽出大量不凝血。
張華經過短暫思考後,結合患者孕19+周,既往有2次剖宮產史,孕9產2,5次藥流.2次人流,追問病史且停經2+月後曾自行口服流產藥物,且從未到醫院就診,根據以上情況,張華說:目前不排除胎盤大面積早剝,子宮破裂的可能,通知手術室,做好急診行剖腹探查準備。
曙光
七一的音符,張華用不負相遇去奮力譜寫
無影燈下,異常的寧靜,張華親自主刀,巴裡坤縣醫院醫務科沈春萍主任、婦產科米新惠主任協助手術,手術刀和止血鉗在手中她們手中來回翻飛,迅速打開腹腔後,現場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大量腹腔積血迅速湧出,腹腔內積血及大量陳舊性積血塊高達4000ml。
「快,術中急查血常規、凝血功能,再建立兩條靜脈通路,準備大量輸血」張華醫生一邊從容的指揮,一邊在查找出血原因。很快答案浮出水面,子宮下段右側瘢痕處有一3cm破口,部分胎盤組織已穿透子宮前壁的漿膜層,破口邊緣仍在滲血,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子宮破裂合併兇險性前置胎盤,來不及半點思考,術中再次同家屬談話,需立即行剖宮取胎術,術中胎盤娩出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發生,胎盤大面積粘連,且於子宮肌層分界不清晰,胎盤植入。
這讓有著近30年基層婦產科工作經驗的醫務科主任沈春萍,不由得緊張起來,她說近30年來巴裡坤縣醫院婦產科沒有類似病例。「咔咔咔」手術室計時器的指針在一分一秒的過著,然後更糟糕的是患者子宮收縮乏力,巴裡坤縣醫院能用的止血、促宮縮藥物輪番上陣,然而宮縮乏力沒有任何好轉。術中急查血常規:HGB:14g/L,術中凝血功能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已無法顯示。張華醫生當即立斷,向哈密市中心醫院、哈密市中心血站發出緊急援助需求。
河南援疆專家,巴裡坤縣醫院婦產科、哈密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三方會診後,為保患者性命,決定將患者子宮切除,經過一系列的緊張搶救,生命的曙光穿透了黑暗,最終成功救治了這名患者。
廣州
6月30日,張華來到患者床前進行術後查房,目前術後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與此同時,在廣州某醫院手術室裡,張華的母親正在進行著右側髖關節置換手術,7月4日中午張華得知這一消息後,五味陳雜湧上心頭,連續幾天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繫的疑惑解開了,他的眼睛也不自覺的溼潤了。
在風沙中前行,在寂寞中堅守,在新疆這片土地上,即使前方的道路崎嶇難走,張華咬著牙也要堅持走下去……
剛剛過去的7月1日是我們偉大中國共產黨99周年華誕,張華醫生為河南第十批援疆醫療隊員,作為一名共產黨黨員,他希望這是給黨最好的生日獻禮。
援疆即是一種家國情懷,更是一種奉獻,既然選擇了紮根天山腳下,就不會辜負黨和國家的信任,他堅信於無聲處待花開,儘自己的所能服務好每一位患者,做一個有信念,有情懷、有作為、有形象的「四有」援疆人,援疆也是另一種「逆行」,相信生命會因援更有意義,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