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哥」,幫扶幹部小譚總是這樣親切地稱呼我。
2018年冬季,小譚從縣直部門到我們白沙鎮均坪村駐村幫扶,這一駐就是兩年多。
那時候,我家住的是破舊木房,吃的還是山泉水,生活雖然過得去,但是很艱難。
一個中午,太陽炙烤著大地,路邊山坡上的野花,歪著腦袋躲避陽光的照射。我從地裡幹活回來,看見房前屋後都鋪上了黑色塑膠水管,還在院壩邊安裝了一個水龍頭。放下鋤頭和背篼,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小譚,要收好多錢?他笑著說,這個不收錢,老兵哥,只要你們的飲水有保障就放心了。
當時,我的心七零八亂,還想說點別的,但話到嘴邊又退了回去,實在說不出來。只見小譚和村裡的幾位幹部,一邊捆好水管,一邊收拾材料,騎著摩託車,屁股一冒煙,吹起一路的楓葉,消失在路的盡頭不見了。
過了一周,小譚打來電話,詢問我家裡的自來水是否夠用,我滿口答應:完全夠!電話的另一頭不斷地重複著「那就好」這三個字,我想這也許就是我對小譚的最好回報吧!
隔三差五,小譚都會打電話問問我,在不在家,身體好不好。要是在家,那他是一定要來和我坐坐的。
九月,晚上,簡陋的屋裡,被煙燻得泛黃的白熾燈下,靠牆的桌子上,擺放著一碟醬油泡蒜、一碗涼拌燒辣椒,旁邊還有一個裝著米飯的木甑子。我和小譚圍坐在四方木桌前,看著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心裡原本的顧慮打消了,順便問起了家長裡短的事來。
那一夜,我們說了很多話,說了很多以前沒有說過的話。
我就這樣招待了一位來自縣裡的幹部。這一次,讓我徹底改變了對小譚的印象。
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我的屋裡居然多了一個新的電飯鍋和電磁爐。我四處電話詢問,仍然沒有結果。正當我納悶時,電話響了,那頭傳來小譚熟悉的聲音:「老兵哥,你年紀大了,用柴火煮飯很麻煩,我給你添置了電飯鍋和電磁爐,生活起來方便些。」
我的鼻子一酸,原來是他自掏腰包給我買的。其實,我心裡清楚,解釋、勸說、推辭、拒絕,都不能改變像小譚這樣固執的人的好意初衷。
我想,如果沒有小譚到我們這裡走這一遭,山還是均坪的山,水還是均坪的水,我也還是原來的我。
現在,我脫貧了,與小譚見面的機會少了,但是他打電話給我的次數卻多了。
(譚文明 整理)
相關熱詞搜索:電話 電飯鍋 幹部 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