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娃娃不讀初高中是真的體會不到,突然接到電話說要交錢,但我又拿不出來的那種無可奈何。
我叫陸國學,今年46歲,是六盤水市鐘山區汪家寨鎮新塘村十組的村民。
陸國學
2014年,我家因為三個孩子讀書,學費壓力過大,被納入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 之前,我們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我在周圍做泥水工,雖說也是個謀生的手段,但是有一天無一天的,壓根不穩定,更別說是攢下錢來了。 那個時侯最怕的,就是接到在讀書的孩子打來的電話。作為父親,撫養他們是我的分內事,但是錢這種東西,真是說拿不出來,就拿不出來的。 被列為貧困戶之後,村幹部們陸陸續續帶著一些陌生的面孔來到我家:「這是咱們村的幫扶幹部,是來帶著大家一起脫貧的。」 他們先是領著工程隊給我家進行了危房改造,把家裡的泥巴地給硬化成了水泥地,廚房、廁所也建好了,還給牆上貼上了牆磚。
打理盆栽的陸國學
2016年,我家拿到了村裡中藥材基地的600元分紅,家裡讀高中的兩個孩子的學費得到了減免,讀初中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兩免一補」的好政策。 三個孩子的學費問題解決了一大半,壓在我頭上的「大山」也總算是搬走了一大半。2017年,我們家脫貧了。但是惠民的政策卻沒有就此而遠離。 這一年十月,村裡給我妻子在鐘山區雙戛街道安排了一份環衛工人的工作,每個月1600元。 緊接著,幾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護士來到我家,跟我們籤了一份「家庭醫生」的協議,還告訴我們,如果覺得身體不舒服,就打協議上面的電話,會有醫生上門來給我們看病。 原本以為只是隨隨便便的籤個字,卻沒想到,哪怕是不打電話,他們每個星期也會來家裡給我們量血壓,進行一個簡單的身體檢查。 今年7月,我被安排到了村裡的衛生室擔任消殺員。每天早上、下午,我都會騎著新買的電瓶車,來到衛生室,拿上噴壺,仔仔細細的給每個角落消毒。這樣一來,每個月又多了800元的收入。
正在給衛生室消殺的陸國學
不只是這樣,村裡還多給了我一份工作---保潔員,負責打掃我家附近的環境衛生。起先是每個月700元,11月份開始,漲到了每個月1000元。 得空的時侯,我也會想想以前的日子,再對比一下現在的生活,真是感覺如同做夢一樣。現在手頭寬裕多了,心理壓力也小多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擔心孩子們突然打電話回家要錢了。
講述人 陸國學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瑤 整理
編輯 謝勇勇
編審 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