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再也不擔心讀書的孩子突然打電話回家了|鐘山區汪...

2020-12-19 天眼新聞

你們娃娃不讀初高中是真的體會不到,突然接到電話說要交錢,但我又拿不出來的那種無可奈何。

我叫陸國學,今年46歲,是六盤水市鐘山區汪家寨鎮新塘村十組的村民。

陸國學

2014年,我家因為三個孩子讀書,學費壓力過大,被納入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  之前,我們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我在周圍做泥水工,雖說也是個謀生的手段,但是有一天無一天的,壓根不穩定,更別說是攢下錢來了。  那個時侯最怕的,就是接到在讀書的孩子打來的電話。作為父親,撫養他們是我的分內事,但是錢這種東西,真是說拿不出來,就拿不出來的。  被列為貧困戶之後,村幹部們陸陸續續帶著一些陌生的面孔來到我家:「這是咱們村的幫扶幹部,是來帶著大家一起脫貧的。」  他們先是領著工程隊給我家進行了危房改造,把家裡的泥巴地給硬化成了水泥地,廚房、廁所也建好了,還給牆上貼上了牆磚。

打理盆栽的陸國學

2016年,我家拿到了村裡中藥材基地的600元分紅,家裡讀高中的兩個孩子的學費得到了減免,讀初中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兩免一補」的好政策。  三個孩子的學費問題解決了一大半,壓在我頭上的「大山」也總算是搬走了一大半。2017年,我們家脫貧了。但是惠民的政策卻沒有就此而遠離。  這一年十月,村裡給我妻子在鐘山區雙戛街道安排了一份環衛工人的工作,每個月1600元。  緊接著,幾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護士來到我家,跟我們籤了一份「家庭醫生」的協議,還告訴我們,如果覺得身體不舒服,就打協議上面的電話,會有醫生上門來給我們看病。  原本以為只是隨隨便便的籤個字,卻沒想到,哪怕是不打電話,他們每個星期也會來家裡給我們量血壓,進行一個簡單的身體檢查。  今年7月,我被安排到了村裡的衛生室擔任消殺員。每天早上、下午,我都會騎著新買的電瓶車,來到衛生室,拿上噴壺,仔仔細細的給每個角落消毒。這樣一來,每個月又多了800元的收入。

正在給衛生室消殺的陸國學

不只是這樣,村裡還多給了我一份工作---保潔員,負責打掃我家附近的環境衛生。起先是每個月700元,11月份開始,漲到了每個月1000元。   得空的時侯,我也會想想以前的日子,再對比一下現在的生活,真是感覺如同做夢一樣。現在手頭寬裕多了,心理壓力也小多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擔心孩子們突然打電話回家要錢了。

講述人 陸國學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瑤 整理

編輯 謝勇勇

編審 馬剛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帶領自樂村群眾「志」「漁」「智」「樂」|鐘山區...
    四十出頭的村民幾乎聽不懂普通話,我也不太能明白百姓的表達,多虧身邊多了位駐村小能手王運國同志,充當「翻譯」。歷經2個月的「艱難」走訪,詳細記錄了309戶1315人的基本情況,也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日常表達的方言,走訪發現,村民們大多思想比較保守,一部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扶貧先扶志,一定要解決群眾被動脫貧的問題」。
  • 「我的脫貧故事」開旅館摘「窮帽」|鐘山區月照街道辦事處金鐘村...
    這就是我現在的家,一個詩語花香的家。我叫胡成松,是鐘山區月照街道辦事處金鐘村金鐘組的一名村民,我深深明白,這一切的成果既有我自己的辛勤汗水,也包含了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我的幫扶聯繫人對我的幫扶和鼓勵,我知道要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遠,還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 「繪本推薦」《我喜歡書》讓孩子愛上讀書
    你的孩子喜歡書嗎?今天要介紹給小朋友認識一隻小猩猩,它非常喜歡書,而且喜歡各種各樣的書。小猩猩的喜好十分豐富,不論是字母書,數數兒的書,童話故事,漫畫書、唱歌兒的書、兒歌集、介紹太空的書還是怪怪的書它都喜歡。它就是《我喜歡書》裡那隻愛讀書的小猩猩。
  • 「我的脫貧故事」改廁改圈迎來美好生活丨劍河縣磻溪鎮正誼村村民...
    我叫潘萬枝,是劍河縣磻溪鎮正誼村的村民。我家現有3口人,我與妻子如今都六十多歲,兒子退伍後,就長期到省外打工,逢年過節才能回來看我們。因為我家只有孩子一個勞動力,我老兩口年老體衰,無法務工,家裡生活很是拮据,也因此被評為的貧困戶。
  • 「我的青蛙怎麼還不回家?」──一隻旅行青蛙火遍全中國的朋友圈
    這款來自日本的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就在上個周末突然爆紅,變成中國區Apple Store免費下載冠軍。在大陸年輕的男男女女都開始瘋狂玩起這款「佛系遊戲」(「佛系」為網路流行語,指看淡一切、沒有競利野心的生活方式),在微信微博等社群媒體狂「曬蛙」,短短幾天,相關的媒體報導竟然有上百篇。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村裡的老「紀」們在脫貧攻堅路上的故事|天柱...
    我叫吳小江,是天柱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幹部,2019年1月積極響應召,主動報名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開始了我和網格區「老紀們」的故事。「小吳,我和你上去。」「莫要緊,今年提高了繳費標準,怕大家不理解,加上小吳是才來的扶貧駐村網格幹部,我也需要帶他來認認路,混個臉熟。」老紀一邊拍打著身上的雨水,一邊搓著手說道。花了半天的功夫,老紀幫我完成了任務,在家的群眾都交了合醫,我首戰告捷,高興得像個孩子。   在回村委的路上,我問老紀,他們不是不願意交嗎,你一來就解決問題了,這有啥秘訣。
  • 【我的脫貧故事】楊正江:脫貧後,他給我打電話的次數更多了
    【我的脫貧故事】楊正江:脫貧後,他給我打電話的次數更多了 發布時間:2021-01-05 10:49:31      來源:銅仁日報   「老兵哥」,幫扶幹部小譚總是這樣親切地稱呼我。
  • 讀書沒有動力?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
    其實我並不算一個有毅力的人,事實上還很懶惰。但是 2013 年至今,我在每年加班超過 200 天,平均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以上的情況下,讀了超過 500 本書。因為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當我的閱讀缺乏動力的時候,我就會用下面這四個方法。明確我的目標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最根本的驅動力來自於哪裡?是目標。
  • 我與「改變自己」的故事,我與寫作的故事
    如果希望和這些朋友一起,加入「改變自己」,請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會員。@會員      Daisy汪巧麗一段關於改變自己與我的故事2015年初就訂閱了改變自己的每周語音,那應該是朋友推薦給我改變自己不久後的日子吧。
  • 這個夏令營裡,我見證了孩子的「偉大」與「卓越」
    「不太會講故事」的我恰好在最近研究如何迭代故事評估系統以及如何用故事敘述來幫助蜂窩艦員構建他們的學習者身份。我又想著要給孩子們「支持」,又要讓它看起來像一個故事,又要讓每個孩子都有相當的篇幅和出場機會。最後寫出來的故事看起來好像說了很多話,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 鐘山區脫貧路上的西部計劃志願者「雙子星」
    實施脫貧攻堅,青年是重要力量。2019年8月,剛畢業的短髮姑娘劉丹,帶著她最愛的滑板和一往無前的勇氣,跟隨親哥哥劉斌的腳步,一同成為了六盤水市鐘山區西部計劃志願者。做宣傳、勤下鄉;戰疫情、共扶貧……在家鄉脫貧攻堅的路途中,這對「雙子星」你追我趕爭上遊,共同演繹了一支火熱的青春讚歌。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周青蘭:陪老公踏上三年零八個月的...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沒有過,田明告別了我和他年邁的父母,一個人驅車就去了與廣西一湖之隔的興義市滄江鄉坪堡村。老公扶貧去了,他到村裡後要到每個周五的晚上才能回家來,有時候他工作忙,周末也不回來。老公一天在村裡到底幹了些什麼,我想一探究竟。那年暑假的一個周末,老公回來一天後又要走了,我告訴他,我也要去。
  • 「我的脫貧故事」繡花機織出脫貧路丨赫章縣古達鄉聯營村村民陶學義
    我叫陶學義,今年38歲,是畢節市赫章縣古達鄉聯營村人。聯營村是苗族聚居的村莊,土地貧瘠,坡高谷深,是古達鄉深度貧困村之一。和村裡的大多數人一樣,我之前一直很窮。  我身為2個孩子的父親,這些年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常年東奔西走謀求生計。
  • 半夜回家惡男拿刀勒脖子拉進暗巷
    她今(17日)透露,今天得知化妝師多年前半夜回家遭到惡男性騷擾差點被拖進巷內性侵的故事,讓她相當感慨,挺身呼籲大眾關注兒少性侵議題,「她到現在都揮之不去陰影,更何況是孩子?」▲徐若瑄出席全芯創傷復原中心記者會。
  • 「我的脫貧故事」米粉小作坊鋪就脫貧發展路丨六枝特區新窯鎮馬路...
    由於丈夫患病喪失了勞動能力,而且需長期服藥,家中又有3個尚在讀書的孩子。生活的貧困,曾一度讓我身心疲憊、不堪重負。  家裡的頂梁柱再也支撐不了家庭的重擔,一家人的生活何去何從?曾記得我家的幫扶人彭青來到家裡,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鼓勵我擔起家庭的重擔,讓老人安度晚年,讓丈夫配合治病,讓孩子安心讀書。窮則思變。
  • 我的童年玩伴大頭貝貝,再也沒有地方等我了……「有故事的人」
    父母就求助於村裡的神仙婆子,神仙婆子也是說這孩子不知道上輩子遭遇了什麼才這樣受罪。就這樣,父母只好放棄。但是,大頭貝貝竟然一直平安無事的活著,只是身材短小,一米多點,現在也快要三十歲了。頭髮零散的幾縷貼在突出的頭頂上,走路一扭一扭的。  她比我大點,小時候我和幾個小夥伴,還有她,總是在一起玩。摘到的谷笛,她挑最嫩的給我們吃。下雨天,她腳上套著塑膠袋下土壩幫我們採蘑菇。
  • 「我的脫貧故事」種好辣椒 生活不「焦」丨正安縣流渡鎮星光村村民...
    「上有老,下有下,常年外出,收入不高,老人娃兒顧不了,這日子再這樣搞下去,貧困戶這個帽子遲怕是摘不下來了。」我坐在狹小陰暗的出租房中,不斷地重複著這幾句話。妻子在一旁催促:「不要想了,明天還要上班,爭取今年多存點錢,回家能給老人孩子買幾件新衣服。」  2019年10月,我還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我和妻子還在在浙江溫州務工,收入不高,在外務工的每一天都在思考怎樣才能給家中老人孩子一個好的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步履鏗鏘勇向前|鐘山區青林鄉二寨村黨...
    我叫吳興,2018年4月組織安排到鐘山區青林鄉二寨任支書以來,從陌生到熟悉,從摸不著頭緒到從容應對,我始終忠心事黨、公心為民、誠心待人、正心律己,帶領全村黨員幹部齊心協力幹事創業、共克時艱,為二寨村脫貧攻堅做出了應有貢獻。
  • 「我的扶貧故事」舉著青春當火把 照亮自己的人生|共青團鐘山區委...
    我叫黃怡,是共青團鐘山區委工作人員,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2016年7月,我主動請纓,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這些年,一直奮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在汪家寨鎮左家營村駐村的日子裡,我入戶走訪貧困戶80戶360人,解決群眾實際困難40餘件。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韶華 脫貧攻堅路上的追夢人丨石硐鎮中壩村駐...
    全心全意的奉獻和服務,離不開家人在背後默默的支持,8月份我父親生病住院,正值工作開展的關鍵時候,我沒能照顧一天,只好打電話問候父親,父親告訴我安心工作,好好扶貧。為民解困,積極對接幫扶項目駐村一年多,我累計參與實施各類幫扶項目7個、涉及資金255餘萬元。範圍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幫扶、貧困戶幫扶等。作為農村出生的孩子,我深知村裡孩子上學路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