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驛站搞團購賣菜,還能賺10%提成……為何這麼多人不看好

2020-12-19 商業那點事兒

這場事關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生鮮遊戲,除了在下沉市場激戰正酣的網際網路巨頭,快遞企業也想從中摻和一腳。

小編走訪時發現,當前下沉市場中很多快遞驛站如菜鳥驛站、媽媽驛站等做起了團購生意。

以重慶渝北區人和春天小區為例,小編在興盛優選平臺看到,顧客下單後能前往的自提點達到30家,其中菜鳥驛站、媽媽驛站和中通快遞網點共佔據了6家。

雙壹諮詢創始人龔福照認為社區團購能在驛站興起,主要因為當前收派件的盈利點越來越薄,人工成本也在上升,所以很多快遞網點在嘗試商業化。

而美團、興盛優選、滴滴等企業也想藉助快遞末端體系快速鋪開社區團購的網絡,如果自己做小店模式太重,速度也慢,所以兩者的結合是互補的過程。

據他了解,一些門店數量較多的網點老闆,則能獲得社區團購企業10%的利潤提成。

利用現有資源快速圈地,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的主要思路,因此承載團購的倉配資源也變得炙手可熱,同城配業務正迎來風口。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前美團已與貨拉拉在部分區域試點合作,後者提供從網格倉到門店的運輸服務。

不僅如此,小編還在一些招聘網站上發現,例如在成都地區,橙心優選項目正高薪招募貨運司機,薪資以7000-18000/月不等,部分崗位的單趟運價在300元左右,配送門店數量大致為3-7個。

不過,要想一口吃掉社區團購整條履約鏈路,十分考驗快遞企業的消化能力。

12月11日,京東正式官宣眾郵快遞更名為京喜快遞,而眾郵快遞事業部納入京喜事業群,提供下沉市場的供應鏈支撐,原業務和加盟制屬性不會發生變化。

對於該調整,一位加盟商表示,眾郵快遞當前的業務量主要來自抖音和快手,整體單量並不高,而京喜平臺的物流商主要為通達系企業,雖然不知未來京喜是否會向眾郵快遞傾斜,但眾郵快遞目前的快遞網絡還未形成全國覆蓋,起網速度、物流時效較慢。

「而社區團購的供應鏈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想入局勢必將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眾郵快遞存在的難點不是改一個名字就能變化的」。該加盟商稱。

事實上,若是俯瞰整條社區團購業務的履約鏈路,可以將其歸納為「三點兩段」,即用戶下單後,商品將從各城市的中心倉運輸至網格倉進行分揀、打包,最後配送至門店。平臺的倉儲物流能力會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和供應商利潤。

這意味著社區團購對物流的響應速度、各環節的操作效率以及產品品控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而同城快遞由於需要在城市的轉運中心進行中轉,僅在時效層面便無法與社區團購的倉配模式形成協同。

「我認為快遞企業不太具備做社區團購業務的能力,因為要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工成本,而這兩項已經是快遞企業最大的成本,因此不會輕易嘗試這塊市場」,另一位資深快遞從業人士表示。

「如果以企業擁有的倉庫資源去切入,為社區團購提供倉儲服務,也得衡量倉儲產生的利潤和成本問題,畢竟土地資源是有限的。而從整個行業來看,社區團購模式還不成熟,貨源如何與消費者的匹配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經驗可借鑑,盈利模式也不太明朗。」

對於快遞企業而言,一切似乎還處於懸而未決階段。

改名後的京喜快遞業務增量從哪兒來?該如何匹配社區團購業務並解決效率與成本的平衡?眾郵快遞相關負責人暫未向小編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3日,部分眾郵快遞加盟商收到了一則眾郵快遞網格站的加盟信息。這也預示著原加盟商若是有意願加入社區團購業務,倉庫租金、人力招募等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一位眾郵快遞加盟商對此估算了一下,據他了解,1000平米的倉庫一年租金大致在十幾萬左右,此外還包括車輛往返油錢、司機工資、分揀工人等成本投入。「眾郵的區域加盟負責人稱要想快遞和網格站同時做,至少需要50萬的資金準備。」該加盟商說道。

深圳鯨鮮雲倉超市有限公司CEO李波濤分析認為,對於預售制模式來說,儘管庫存很小,但供應鏈的分配壓力較大,因此業務主要以區域市場為主,需要保障供應鏈的完整性和響應速度。

如果訂單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物流成本一定是虧損的。李波濤表示,在理論中,社區團購可以將每單的交付成本控制在0.5元以下,但按照整個履約鏈路走下來,實際成本可能需要好幾元。

「物流和團長成為這個業態最重的兩大成本,這也是為何市面的企業都未有一家盈利,包括進入很久的興盛優選。」李波濤總結道。

相關焦點

  • 為何現在的快遞驛站越來越多?盈利點來自於哪幾個方面?
    快遞驛站越來越多,入住率高的小區附近可能不止一家快遞驛站。開快遞驛站到底是怎麼賺錢的?雖然小小的店面看著「其貌不揚」,其中卻隱藏巨大商機,這也是眾多創業者鍾情於快遞代收,想要加盟快遞驛站的原因。為何現在的快遞驛站越來越多?一、為何現在的快遞驛站越來越多?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快遞驛站逐漸顯現出它的重要性。
  • 免費取件的菜鳥驛站,為啥還能一天賺500?這種盈利模式你想不到
    而伴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很不錯的發展。不過說起快遞物流行業,我們不禁好奇,免費取件的菜鳥驛站,為啥還能一天賺500?大家也都知道,目前市場上雖然有很多種「快遞驛站」,比如圓通的「媽媽驛站」等等。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阿里菜鳥網絡的菜鳥驛站,幾乎每個小區都會有。
  • 鎮上有好幾個快遞點,開個快遞驛站還賺錢嗎?
    現在快遞代收點越來越普遍,幾乎每個鄉鎮都有快遞代收點。很多快遞點都隸屬於快遞公司,比如圓通快遞的媽媽驛站,中通快遞的快遞超市。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再開一家快遞驛站,是否還有發展前景?還能不能賺到錢呢?在已經有了幾家快遞點的前提下,搞清楚是否已經形成快遞壟斷很重要。因為快遞驛站都是需要自己去對接快遞的,如果快遞員不願意將快遞放在你這,那你就算把店面裝修得再好,也是在浪費成本。所以你需要提前去考察市場,走訪附近的快遞網點,了解下能談妥的快遞品牌有幾家,需要核算派件收入以及收件收入,將月支出扣除的純利潤有多少。如果幾個月就可以回本,盈利空間有保障,那麼就可以再開一家快遞驛站。
  • 跟風社區團購,快遞企業難服水土
    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供應鏈路中多環節後了解到,看似送快遞或是送菜都是在送貨,但運營模式上的差異決定了兩者較難在上遊握手契合,末端驛站或是最好的選項。被拉上戰場的新兵眾郵快遞,在應對新業務的供應鏈成本等問題上,一切似乎都在摸石頭過河階段。社區團購看似風生水起的背後,當局者還一頭霧水。
  • 跟風社區團購 快遞企業難服水土
    以重慶渝北區人和春天小區為例,北京商報記者在興盛優選平臺看到,顧客下單後能前往提貨的自提點達到30家,其中菜鳥驛站、媽媽驛站和中通快遞網點共佔據了6家。居住在渝北區某小區的消費者楊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小區附近的菜鳥驛站幾乎都在做團購業務,不過合作方式各異:有的接入了興盛優選等平臺,有的是與團長合作。
  • 菜鳥驛站入局社區團購?快遞站做團購,是機遇,也是趨勢?
    緊接著,驛發購項目果然出現在了微信小程序中,由此可見,菜鳥驛站在布局社區團購這件事上醞釀已久。 而這次菜鳥驛站的升級,故事內容遠比當初行業內所傳的更加豐富,菜鳥驛站的野心不只有社區團購,還有整個社區生活服務,只不過,團購、洗衣和回收已然落地,更多的場景或許正在向消費者走來。
  • 取快遞免費,快遞驛站還能一天賺500?這樣的盈利模式你想不到
    取快遞免費,快遞驛站還能一天賺500?這樣的盈利模式你想不到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電商行業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網購成了當下流行的購物方式,它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帶動了物流、電子支付行業發展。
  • 社區團購團長每月賺幾千!但憂心平臺割韭菜 「自己就是那把韭菜」
    比如,團購群有水,我店裡也有水,用戶團購買水就是搶了我的生意嗎?未必,現在渠道那麼多,用戶不是只有團購群和小超市兩個渠道,大家在團購群買,我還能拿個提成。」林菲說。不過,林菲也有小苦惱,地推說的「隨便做做月入3000元」、「團購自提能給小店增加流量」,在她這並沒有實現。「佣金越來越低,平均下來肯定不到10%,每月能賺幾百元,一般團購來自提的人也很少在店裡再買東西。」
  • 阿里巴巴牽頭搞的菜鳥驛站,不如快遞櫃,讓人又愛又恨
    因為菜鳥驛站是做大電商、快遞江湖的阿里巴巴,牽頭推出的最後一公裡解決方案,在業界頗具盛名,加盟者絡繹不絕。今年9月份左右,筆者的小區內開了一家菜鳥驛站,雙11期間快遞量堆滿了整個屋子,給人一種賺翻了的感覺。但是,筆者和該菜鳥驛站的經營者聊天后才發現,菜鳥驛站並非是一項好投資。
  • 快遞驛站代收一單能賺多少錢?經營代收點有什麼必備小技巧?
    快遞驛站代收一單能賺多少錢?一、快遞驛站的盈利模式代收快遞:快遞代收一單賺5毛錢,取的是平均值。一般快遞驛站做代收,收費在0.4元到0.8元之間,建議廣大創業者選擇第三方的快遞代收點來做業務。第三方平臺,可對接四通一達等多家快遞,這樣代收件涵蓋的品牌更多,數量自然也能容納更多,多對接幾家快遞更佔據資源優勢。代寄快遞:快遞驛站代寄包裹,單件的利潤空間是比較大的。單件差價大概在5元左右,如果快遞驛站每天都有大量的寄件,那麼代收發快遞的利潤就能提升不少。一般快遞驛站都會去找一些網店店主或者微商進行合作,這樣他們都從快遞驛站發件,快遞驛站代寄包裹的整體利潤能上升不少。
  • 快遞驛站取快遞「免費」,還要自付工資和房租,難道不賺錢了?
    它不僅是我們見得最多也是目前中國做得最好的快遞驛站之一,而它背後離不開那個男人的企業,有此加持自然規模做得不小。作為阿里旗下的公司,菜鳥驛站最初成立於2013年隨後不斷地擴大。因為快遞行業的普及所以自然誕生了很多的代理快遞驛站,一般我們去拿快遞的時候都是報完單號就直接拿走了並不會需要收費,很多人也好奇這些代理點不收費能掙多少錢?又是怎樣掙錢的呢?
  • 賣菜站上新風口,社區團購會砸了菜販飯碗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吳濤)你家門口的小賣部老闆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突然站在了社區團購的風口——申請成為團長,幫助賣菜,坐等收錢。背後發生了什麼?未來靠「賺差價」的小菜販還能生存下去嗎?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社區團購為何這麼熱?
  • 巨頭力拼「社區團購」 快手也要賣菜?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社區團購為何吸引網際網路巨頭湧入?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從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國內社區團購類電商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17億元。
  • 「包賺不賠」的社區快遞站,為啥都在紛紛轉讓?
    既然擁有固定顧客群體而且包贏不虧,快遞驛站為何要頻頻轉讓?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經營風險?存發快遞並不賺錢懂懂筆記再次在微信上聯繫小許,對方表示,兩天前(也就是雙十一快遞陸續送達買家手中之後)他已經將驛站轉讓給了新的經營者。新的經營者是一對租住在小區附近的夫妻,都是江西人,看著人頭簇擁的景象,這對忙碌的小夫妻笑得合不攏嘴。如此熱鬧的快遞驛站,小許為何要將它轉手他人經營?「店鋪是轉出去了,不然不敢告訴你實情啊,別看社區人多,經營驛站一點兒都不掙錢。」
  • 社區團購走紅:快遞末端網點的新生意
    《中國經營報》記者留意到,日前京東旗下眾郵快遞網格站開啟加盟,正式入局社區團購;去年戰略投資社區團購平臺的中通快遞,近期註冊「中通同城」,並牽手來伊份(603777.SH)探索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模式。網點收入增加由於快遞站站長是社區團購平臺吸納團長的重點目標之一,近日記者在興盛優選、十薈團、美團優選等平臺搜索發現,各地加入社區團購的快遞站、驛站不在少數。以湖北武漢市礄口區為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有17家快遞網點成為興盛優選的自提點。
  • 社區團購:居民買菜方式悄然之變
    當生活因為疫情被按下暫停鍵之後,社區團購卻瞬間撞到了風口。  羅瑋(化名)是一家社區團購的團長。早在2019年10月6日,羅瑋就在杭州西路開了家小店,主打線上買菜,她的客戶就是本小區的住戶,主要是些年輕人,他們都集中在羅瑋建的微信群裡。  「那時候,群裡面就20餘人,而現在,有400餘人。」羅瑋說,她也是陸陸續續接觸這些平臺,「身兼多團」,尤其是今年。
  • 做快遞驛站能月入2萬?三個經典案例分享
    No.1 :鎮江白兔鎮蘇曉我一直覺得經營驛站是要非常聰明勤快的人才能做好的,如果招來的人不夠勤快且聰明,那還不如不招。目前我這鎮子上的客戶但凡寄件,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我。在服務方面我做的確實比別人更多些,比如我在店裡放了一個大的落地鏡,客戶來了不止可以取件寄件,還能抽空通過落地鏡整理下自己。
  • 網際網路社區團購賣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掃碼用團購小程序,便宜、送貨上門,還送雞蛋。」攤邊圍了不少大爺大媽,都拿著手機在屏幕上點。雖不明就裡,食品君還是掃了碼,看看貨品虛實。掃完確實吃一驚:20枚土雞蛋5元,4斤雞胸肉7元,1升澳洲牛奶4.9元,5斤脆甜紅富士3.6元,承諾最快20分鐘送貨上門……比家門口的社區菜場便宜得多。
  • 社區團購開始攻城略地,普通人還能做些什麼
    社區團購開始攻城略地,普通人還能做些什麼其實社區團購不是今天才出現的,以前就有,尤其是在城市裡邊。有些人建了一個社區群,然後在裡邊進行賣東西,賣蔬菜,賣水果,賣各種生鮮,但是今天味道完全變了。因為大資本的介入,阿里、騰訊、美團、京東這些資本的介入,馬上讓社區團購變了味道,大家也是迫不及待的興高採烈地在侯羊毛。
  • 社區團購為何遭到這麼多人的反對?美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網際網路大佬紛紛進戰社區團購:即社區群裡下單。門店把各家各戶訂單上報平臺,平臺採購後送到社區門店。你知道的大量的補貼跟進,改變消費者買菜習慣。很多說在團購剛開始的時候讓你吃甜頭,後面的事你後面慢慢細品就可以了。人民日報剛剛批評了社區團購,直接指出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擁有大量資金和海量的大數據,卻只會搜刮菜農的微薄小利!我們科技創新,難道只有華為一家苦苦支撐嗎?網際網路賺錢很簡單,只要有了用戶、有了流量,把消費習慣培養起來了,把用戶黏性搞上去,就不愁沒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