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31日訊(記者 趙曉雯)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會同交通系統相關單位共同確定了「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站名英文譯法」,在2020底發布的新版軌道交通線網圖中率先應用,並逐步擴展至地鐵全路網系統。
以依法合規、簡單明了,兼顧地理信息和人文內涵,體現標識對外服務功能為總譯寫原則,新版譯法明確地鐵站名使用漢語拼音的,應符合《漢語拼音方案》及《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每個拼寫單位首字母大寫,其餘字母小寫,按照漢語拼音規則間隔。如「蒲黃榆」寫為「Puhuangyu」,「宣武門」寫為「Xuanwu Men」。以名勝古蹟、紀念地等命名,或有約定俗成、長期沿用且中外普遍接受的英文名稱的站名,繼續使用英文譯寫。如「頤和園」譯為「Summer Palace」, 「國家圖書館」譯為「National Library」。站名以「東、西、南、北」等方位詞結尾的,方位信息統一用英文縮寫標註解釋。如「角門西」寫為「Jiaomen Xi (W)」,「北海北」寫為「Beihai Bei (N)」。
據了解,新版譯法更加符合通用的閱讀習慣,將進一步提高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的規範化水平,為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北京市交通委將協調相關單位根據新版譯法,結合地鐵系統升級改造與標牌更新,逐步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