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鐵站冒出倆英文名,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正在修訂

2020-12-10 北青網

地鐵的英文站名該如何翻譯?北京早在2006年便出臺了地方標準進行規範。從2018年開始,隨著多條新線路的開通,北京開始逐步採用新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規則。不過,記者近日在幾處地鐵站卻發現,有的地鐵站冒出兩個英文站名,有的地鐵站翻譯和附近地名、火車站名不統一……

據了解,市政府外辦正會同多個相關部門,對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相關地方標準進行修訂,其中交通部分計劃於年內發布。

位置:6號線白石橋南站

一個站冒出倆英文站名

「一座白石橋南站,竟然冒出倆英文名兒,到底哪個是對的?」最近,上班族小南在6號線白石橋南站等車的時候發現,站內的英文站名出現了兩個不同版本。其中站臺門上的英文站名是「Baishi Qiao Nan(S)」,而車站柱子和線路圖上寫的卻是「BAISHIQIAO South」。這讓小南十分納悶兒:「一個車站咋用兩個英文翻譯?外國人不懂中文的東西南北,這麼翻譯國人看了眼花繚亂,老外就更看不懂了。」

記者注意到,在6號線沿線,不少車站的英文站名都存在著「一站倆名」的現象,如北海北為「Beihai Bei(N)」與「BEIHAI North」、車公莊西為「Chegong Zhuang Xi(W)」與「CHEGONGZHUANG West」。有的站名依舊使用漢語拼音,但改變了漢語拼音分寫的格式,例如南鑼鼓巷為「Nan Luogu Xiang」與「NANLUOGUXIANG」。

同一車站,為何會存在兩種翻譯?一位地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8年年底,6號線西延開通前後,6號線沿線車站對站臺門上方的通長看板進行了更新。這次更新不僅增加了西延線的線路圖,同時也更改了各站英文譯法。「不過,站臺門上的英文名字改了,立柱上的站名牌和線路圖中的卻沒改,所以現在兩個英文站名『打起架』了。」

位置:八通線管莊站

為何這個站名多了個a?

英文站名讓人傻傻看不懂的情況不僅出現在6號線。有乘客關注到,八通線管莊站的英文名「Guaan Zhuang」,是不是中間多打了一個「a」?

記者了解到,2019年年底,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開通前後,北京地鐵對7號線和八通線全線的英文站名翻譯進行了更新。更新之後,管莊站的英文站名從「GUANZHUANG」更改為「Guaan Zhuang」。

管莊站的翻譯為何更改成現有的樣式?此前北京地鐵回應稱,因八通線管莊站與15號線關莊站拼音相同,為方便外國乘客區分,八通線管莊站就譯寫為「Guaan Zhuang」。現北京地鐵車站英文站名譯寫,除具有專有英文的站名外均參考拼音的譯寫方式。

雖然地鐵站名增加了一個字母「a」以示區分,但車站周邊的公交站、地名等均未添加,仍然採用漢語拼音的規範進行譯寫。如路牌上的「管莊路」譯作「GUANZHUANG Rd」,公交「管莊」站也譯寫為「GUANZHUANG」,雖然站內的標誌已經更改完成,但地鐵站外的站名燈箱、沿街的指路牌目前卻沒有更改。

記者查詢發現,2017年12月實施的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對站名譯寫提出了新要求: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站點名稱用作地名時,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應符合我國語言文字和地名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

一位從事翻譯工作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類似關莊與管莊這類撞名的情況還出現在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劃中。例如山西與陝西,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漢語拼音都寫作「Shanxi」。但為了明顯區分山西和陝西的漢語拼音,有關部門規定將山西寫成「Shanxi」,陝西寫成「Shaanxi」。

位置:北京西站、北京南站

鐵路地鐵翻譯各不同

火車票上印著的是「Beijingxi」,而地鐵站名使用的是「Beijing West Railway Station」。對於火車站名該怎麼翻譯,地鐵與鐵路之間也存在著不同。

目前北京地鐵路網中,使用火車站名命名的地鐵站已有7座。其中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站名中,由於有方位詞,也出現了不同站名的現象。

其實,這兩座車站英文站名不同的情況源於2012年。當年,鐵道部下發通知,為規範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譯法,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拼寫統一採用漢語拼音,「東南西北」方位詞作為車站站名的固有部分,不按英文音譯。涉及「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詞統一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開通的北京南站最初英文名為「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2012年9月後改為了「Beijingnan Railway Station」,而2009年開通的北京南站地鐵站則一直保持著原有的站名。

在鐵路更改英文站名時,媒體就曾報導過地鐵與鐵路站名不統一的情況。不過時至今日,這兩座地鐵站的英文站名仍未進行更改。

【觀察】

站名譯寫跟著規則變來變去

其實早在2006年,北京在全國就率先推出了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及配套的實施指南。其中規定:「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NANLISHILU,不要寫成S. LISHI Rd。但場館、商店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應翻譯。」

2018年12月,地鐵6號線西延和8號線南段開通。有市民注意到,這兩條線路的站名譯法並未遵循之前的地方標準。當時,北京市外辦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北京已確定了新的全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總體原則:一是簡單明了;二是外國人「念得出、看得懂、找得到」;三是兼顧地理信息和人文內涵。

按照新的譯寫原則,北京市地鐵站名原則上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兼顧英語拼寫和發音習慣,每個拼寫單詞首字母大寫,其他字母小寫,同時按照英語發音習慣分寫。如地鐵6號線西黃村站和通州北關站,此前分別譯寫為「XIHUANGCUN」和「TONGZHOUBEIGUAN」,現在分別譯寫為「Xihuang Cun」和「Tongzhou Beiguan」。

但到了2019年12月,地鐵7號線東延開通,新站的站名的譯寫、分寫標準又出現了變動。例如6號線西延的廖公莊站寫作「Liaogong Zhuang」,其中「廖公」二字漢語拼音採用連寫,「莊」字分寫。而相近站名7號線東延的郎辛莊站則寫作「Lang Xin Zhuang」,每個漢字的漢語拼音都採用了分寫。

【規劃】

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地方標準正在修訂

把地鐵站名準確、恰當地翻譯成英文,不僅方便外國人在京出行,更關乎國際交往中心的建設。

記者登錄北京市政府外辦網站,在「主任信箱」頁面,網站上公布的26條公眾問題的答覆中,涉及北京地鐵站名和報站翻譯等相關內容的就有6條之多。有的市民還給出了對北京地鐵報站、導向標識、站名翻譯的詳細建議。

今年7月,《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其中規定,外語標識的譯寫應當規範,符合國家和本市制定、發布的外語譯寫標準以及外語通常的使用習慣、國際慣例。

地鐵的英文站名何時才能統一譯寫標準?記者注意到,市政府外辦在「主任信箱」答覆市民來信時稱,地鐵站名的英文譯寫是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市政府外辦正會同多個相關部門,對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相關地方標準進行修訂,其中涉及到的交通部分計劃於年內發布。按照地方標準修訂的相關程序,屆時會充分徵求各方意見建議,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一個地鐵站冒出倆英文名 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正在修訂
    原標題:一個地鐵站冒出倆英文名,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正在修訂   地鐵的英文站名該如何翻譯?北京早在2006年便出臺了地方標準進行規範。從2018年開始,隨著多條新線路的開通,北京開始逐步採用新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規則。
  • 一個站有倆英文名,不同線路譯法不同,地鐵英文站名何時「不打架」
    北京早在2006年便出臺了地方標準進行規範。從2018年開始,隨著多條新線路的開通,北京開始逐步採用新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規則。不過,記者近日在幾處地鐵站卻發現,有的地鐵站冒出兩個英文站名,有的地鐵站翻譯和附近地名、火車站名不統一……據了解,市政府外辦正會同多個相關部門,對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相關地方標準進行修訂,其中交通部分計劃於年內發布。
  • 北京地鐵站英文名東西南北隨意翻 倆用拼音仨用英文
    細心的網友發現,大紅門南站英文名是漢語拼音音譯「DAHONGMENNAN」,而同條線路已經開通的地鐵站,東、南、西、北則是「East」「South」「West」「North」。不僅僅是8號線,記者梳理370座地鐵站的英文名發現,涉及東南西北的翻譯還真是隨意,乘客王先生直言不諱,「這是典型的唱歌兒不看曲本——沒譜兒啊!」
  • 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不規範或將被罰款
    【來源:北京青年報】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日前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公共場所標識不得單獨使用外語,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場所,提供警示警告、限令禁止、指示指令等信息的,應當同時設置、使用外語標識。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不規範,拒不改正,可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規定》第五條提出,公共場所標示名稱、提供信息,應當以規範漢字為基本服務用字,不得單獨使用外語;使用漢字同時需要使用外語的,外語應當與規範漢字表達相同的含義。
  • 給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立規是強力規範的硬核之舉
    《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日前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公共場所標識不得單獨使用外語,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場所,提供警示警告、限令禁止、指示指令等信息的,應當同時設置、使用外語標識。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不規範,拒不改正,可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 2022年冬奧會前,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實現標準全覆蓋
    本市將出臺《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對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使用予以規範;對九類國際交往功能區,以及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人才社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全面展開集中糾錯;並將在2022年冬奧會前,對覆蓋交通、文化旅遊、體育、商業等各個領域的外語標識地方標準予以修訂。
  • 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公布 標識不規範或將被罰款
    《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3月18日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公共場所標識不得單獨使用外語,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場所,提供警示警告、限令禁止、指示指令等信息的,應當同時設置、使用外語標識。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不規範,拒不改正,可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 ...新修訂的《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第5部分:醫療衛生)》
    為加速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市外辦組織完成《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 第5部分:醫療衛生》修訂工作。該項目於2019年8月立項,市外辦組織中外權威專家參與修訂,廣泛徵求市衛生健康委及各方面意見,面向社會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公示,通過了市標準化委員會組織的審查會審查。
  • 地鐵站英文名東西南北隨意翻 市民建議用專有名詞
    細心的網友發現,大紅門南站英文名是漢語拼音音譯「DAHONGMENNAN」,而同條線路已經開通的地鐵站,東、南、西、北則是「East」「South」「West」「North」。不僅僅是8號線,記者梳理370座地鐵站的英文名發現,涉及東南西北的翻譯還真是隨意,乘客王先生直言不諱,「這是典型的唱歌兒不看曲本——沒譜兒啊!」
  • 海南省推動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規範建設工作
    基於此,海南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的規範建設便尤為重要,也更為迫切。正如省長、省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規範建設工作聯席會議總召集人沈曉明所說,規範建設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不僅是海南對外交流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基礎工程。
  • 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正式施行
    2020-07-04 10:09:42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範俊生
  • 瓊規範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 升級匹配國際化需求
    基於此,海南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的規範建設便尤為重要,也更為迫切。正如省長、省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規範建設工作聯席會議總召集人沈曉明所說,規範建設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不僅是海南對外交流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基礎工程。
  • 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仍需規範:同一意思三種翻譯 好像都沒錯?
    同樣的意思,中英文標識都不一樣柯馬凱在中國生活了近70年,見證了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從無到有、從笑話百出到走上正軌的過程。從1990年亞運會時第一次對國際語言環境進行檢查到2017年成為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臺時的先進典型,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已經走過了近30年。如今,北京市面上依然存在著一些錯誤或者不一致的外語標識,在冬奧會「北京周期」已經開啟的時刻,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如何更上一層樓?
  • 北京市明確六類公共場所應當設置外語標識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陳杭)《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明確了應急避難場所,民用機場、火車站、城市軌道交通站點,大型國際活動承辦、接待場所等六類公共場所應當設置外語標識。《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下稱《規定》)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北京市首部規範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使用與管理工作的政府規章,將為深入推進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提升城市國際化服務水平提供依據。
  • 北京:地鐵站英文名 東西南北隨意翻
    細心的網友發現,大紅門南站英文名是漢語拼音音譯「DAHONGMENNAN」,而同條線路已經開通的地鐵站,東、南、西、北則是「East」「South」「West」「North」。不僅僅是8號線,記者梳理370座地鐵站的英文名發現,涉及東南西北的翻譯還真是隨意,乘客王先生直言不諱,「這是典型的唱歌兒不看曲本——沒譜兒啊!」
  • 地鐵站英文名東西南北隨意翻 5個門倆用拼音仨用英文
    原標題:地鐵站英文名 東西南北隨意翻 細心的網友發現,大紅門南站英文名是漢語拼音音譯「DAHONGMENNAN」,而同條線路已經開通的地鐵站,東、南、西、北則是「East」「South」「West」「North」。不僅僅是8號線,記者梳理370座地鐵站的英文名發現,涉及東南西北的翻譯還真是隨意,乘客王先生直言不諱,「這是典型的唱歌兒不看曲本——沒譜兒啊!」
  • 2013年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網上糾錯活動啟動
    2013年3月至12月組織開展「2013年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網上糾錯活動」,通過在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官方網站(www.bjenglish.com.cn)設立外語標識糾錯活動專區,邀請廣大市民參與網上糾錯活動並對全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進行監督。
  • 北京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暨市民講外語活動
    2007年4月11日,由第29屆奧組委奧運新聞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舉行的北京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暨市民講外語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召開。    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北京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劉洋介紹了近幾年來市民講外語活動及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的開展情況,並就北京2008年奧運會語言環境的建設、全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規範工作的開展以及市民外語普及活動等內容回答記者的提問。
  • 《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7月1日正式施行
    7月1日,《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外辦了解到,這是北京市首部規範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使用與管理工作的政府規章,將為深入推進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提升城市國際化服務水平提供依據。
  • 儋州:10月底前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全覆蓋
    據了解,4月以來,儋州逐步開展規範建設整改外語標識標牌工作,截至目前,儋州市政府已發布實施方案,制定完成規範建設整改外語標識標牌時間表,並建立儋州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規範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有序有效開展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規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