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將出臺《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對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使用予以規範;對九類國際交往功能區,以及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人才社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全面展開集中糾錯;並將在2022年冬奧會前,對覆蓋交通、文化旅遊、體育、商業等各個領域的外語標識地方標準予以修訂。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使用與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
問題外語標識為何屢禁不止
根據前期調研發現,「問題外語標識」頻頻現身街頭。究其原因,外語標識的社會知曉程度還有待提高是主要原因。一些規模以下企事業單位,外語標識和服務用語不規範現象比較明顯,規範設置和使用外語標識的意識還有待提高。一些新建場所和設施未經事前審核,隨意設置外語標識,造成大量錯誤。而識別錯誤外語標識對人員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目前主要依靠外語專家和高校外語專業志願者等,力量有限,難以做到全面覆蓋。同時,發現錯誤外語標識後,更換成本較高,目前對「知錯不改」的現象還缺乏有效制約的依據。
本市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管理將有據可依
針對「知錯不改」以及政府監管缺乏依據等問題,本市立足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將外語標識立法和相關領域地方標準修訂作為兩項重點任務予以推進。目前,《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立法工作進展順利,擬以政府令形式出臺。下一步,本市將推動《北京市國際語言環境建設促進條例》納入市人大立法調研工作計劃,進一步固化工作成果。
冬奧前形成覆蓋全面、規則清晰的外語標識地方標準體系
隨著2017年《公共服務領城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頒布實施,本市目前沿用的全國首個《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系列地方標準將予以修訂,並將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舉辦之前,形成覆蓋全面、規則清晰、具有時代特色和示範引領作用的外語標識地方標準體系。修訂後的地方標準將覆蓋交通、文化旅遊、體育、商業、金融、教育、郵政、電信、餐飲、住宿以及組織機構名稱譯寫等領域。
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將集中糾錯
此外,本市還將對現有的「問題外語標識」進行集中糾錯。下一步,將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九類國際交往功能區,以及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人才社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開展集中糾錯。提前介入新建涉外場所外語標識設置和譯寫工作,組織中外權威專家提供專業審查意見,從源頭上避免錯誤外語標識的出現。加強與標識設計生產和翻譯行業協會的對接服務,主動提供譯寫標準和資料庫等專業支撐,推動優質企業納入政府採購名錄。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倡導將規範外語標識納入行業自律範疇,營造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的工作局面。
本市將推進國際語言環境系統提升
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2010年正式組建,向在京外國人士提供電話翻譯服務,但目前業務覆蓋面還不夠全面,僅有110、120、999、12345實現了熱線對接,更多的便民服務還沒有涵蓋。下一步本市將進一步完善多語言電話服務熱線工作機制,探索建設一站式雙語政務服務大廳,不斷提升重點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外語服務能力。同時,用好全市外語標識資料庫和網絡查詢平合,定期補充錄入新增外語標識譯法,與重點搜尋引擎以及有關政府網站進行連結,為社會各界免費查詢使用提供便利。
人大建議:設「電子屏」、「智能觸屏」版創新外語標識
在今天上午的會上,市人大提出建議,對重點領域、核心區域的錯誤標識要及時發現、即使糾錯整改。市政市容配套建設時統一進行錯誤標識整改更換,實現新老標識有序接替。同時對舊標識標牌進行合理利用,通過技術處理,廢舊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鼓勵創新外語標識設置,支持通過運用電子屏幕、手機導覽、智能化觸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標識顯示新形態,進一步增大單位面積標識內的信息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