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寧波12歲牛娃出了七本童話書 快來聽聽寫書背後的故事

2020-12-25 浙報融媒體

2018-01-10 11:4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竺佳

2歲,六年級,能做什麼?為了小升初做各種準備?還是抓住小學的尾巴盡情玩一把?寧波市海曙中心小學602班的葉澍宜小朋友卻玩出了不同的花樣,她的7本童話書日前由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正式籤約出版,成了校園裡的小明星。

一個雨天的詩意午後,記者見到了這位筆名叫麥子的小作家,小作家穿著一套中國風小棉襖,無論打扮和長相都很萌很可愛。麥子高興地分享了她的七本書《小松鼠和松果項鍊》《消失的樹枝》《雷龍和他的學生》《淘氣的小魚皮皮》《會說話的視力藥水》《精彩一路》《住宿海底花叢》。看看這7本書的名字是不是就很吸引眼球?麥子說,其實每一本故事的背後才是更有意思的故事。意義最深刻的自然是第一本書《小松鼠和松果項鍊》,那年,麥子8歲。麥子從小就喜歡各種動物,在地上抓螞蟻,一蹲下來就可以是半天。於是媽媽就問她,地上的螞蟻都一樣嗎,它們在搬什麼,它們什麼時候最喜歡出來勞動…小小的她帶著媽媽的這些問題去看那些螞蟻,再回家翻翻書,查閱一些資料,再帶著問題思考,把這些想法通過繪畫和文字記錄…於是第一本書就這樣出來了。

「現在覺得,這本書裡面沒有複雜的情節,只適合幼兒園小朋友閱讀,有點不夠成熟」麥子自我評價像小大人一般。但也正是那本不起眼的童話,麥子第一次知道了除了語言,文字,繪畫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那就可以是創作,還知道了通過書籍和網絡可以查閱相關資料。

麥子二年級的時候,開始自己能閱讀一些簡單的東西,她的媽媽也偶爾帶她看一些紀錄片,知道了可可西裡,知道了藏羚羊…在懵懂的年齡,第一次對人類的某些做法有點傷心,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於是,很多故事情節看起來很無釐頭卻又夾雜了小作家當時思考的《消失的樹枝》就在不經意間出爐了。

第三本《雷龍和他的學生》是麥子上三年級時寫的,那也是她第一次嘗試寫系列故事。那時她特別喜歡恐龍,某天,麥子和媽媽說,她要開個恐龍學校,那裡的孩子,主要是做遊戲,到各處春遊,那是她理想的學校。她媽媽鼓勵她可以寫下來,這時候她學會了寫系列故事需要的步驟:查閱恐龍的各種資料,設計關鍵人物的名字和個性,寫提綱。麥子依然謙虛地覺得自己這部童話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是,在現實中不能獲得的很多願望在文章裡統統實現,這應該是最大的收穫。她說自己經常寫得哈哈大笑,很滿足。 或許是媽媽和周圍朋友的一直鼓勵她,麥子又一口氣寫了兩本系列叢書《住宿海底花叢》和《淘氣的小魚皮皮》。

麥子出書的事不僅在她讀書的學校成為了大新聞,也被熟悉她的人津津樂道,已經有很多叔叔阿姨準備支持麥子籤名售書了。

比起麥子出書的事更讓周圍人稱道的是孩子的成長之道。麥子從小就喜歡運動,喜歡畫畫,喜歡拿著相機去拍拍路邊的花花草草,或許她沒有被父母承載著過多的希望,所以她的童年還是過得有點慢。意外的獲得過「寧波市少年兒童繪畫大賽」唯一的一個特等獎;全國青少年宮桌球大賽第五名;三年級起,她還主編了一份班報《蒲公英》。

這次出書後,周圍人開始叫麥子小作家,媽媽還是擔心麥子會有點「飄」,告戒她,作家需要的敏銳和深刻,我們還是非常缺乏,某家也不是隨便可以稱呼的。最多,才只是一個喜歡寫故事的人,但是,可以把自己的寫作興趣一直堅持下去。「把寫書或者出書當作一個載體,更多的是可以學會事情背後的事情,錘鍊各種品格和技能,以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麥子媽媽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書記錄了我人生的第一個十年,我想,我會用一輩子去銘記。」麥子微笑地說。

相關焦點

  • 8歲男孩出了本英文童話書 搭配插畫與小朋友分享
    8歲男孩出了本英文童話書 搭配插畫與小朋友分享時間:2019-03-26 22:46   來源:廈門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歲男孩出了本英文童話書 搭配插畫與小朋友分享 廈門網 8歲孩子李澤正(右)和11歲孩子易睿林(左)。
  • 8歲外孫女寄來自己譯的童話書 這位寧波外公樂壞了
    這本原著不簡單,它被評為《紐約時報》暢銷書NO.1,是前美國航天局航天員獻給孩子的科普力作,譯著也被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等一大批專家聯袂推薦。更特別的是,書的譯者是他的女兒常君麗和外孫女倪曉南。尤其難得的是,外孫女去年翻譯這本書時年僅7歲。
  • 寧波牛娃保送清華,聽聽家長怎麼說
    我是寧波牛娃圈的小編,怎麼稱呼您呢?當爸:就叫我當爸吧,噹噹是兒子的小名; 小編:好的,當爸,首先恭喜孩子提前保送! 小編:你家孩子本應該是在今年7月參加高考吧?當爸:是的,但是他在去年10月份就保送了,不需要參加高考了。
  • 最佳兒童愛爾蘭民間故事和童話故事書
    最佳兒童愛爾蘭民間故事和童話故事書來自舊愛爾蘭的故事:Malachy Doyle的書是愛爾蘭民間故事和童話故事的精彩集,由Niamh Shakey的藝術作品大大增強。七個故事包括「Lir的孩子」,一個著名的民間故事,「公平,布朗和顫抖」,一個愛爾蘭灰姑娘的故事,和「十二個野鵝」,一個家庭的愛和忠誠的故事。有些故事令人不安,有些悲傷,有些有令人滿意的結論; 在許多現代複述中都缺少深度。這本書附帶配套CD。
  • 11歲小學生遊戲玩出靈感 出版童話書及桌遊
    核心提示:沒有想過要成為大作家,卻在11歲時出了第一本童話書;不喜歡玩遊戲,卻在植物大戰殭屍中獲得寫作靈感,開福區清水塘小學鄭展翅花了一個學期堅持寫作,日前他的處女作《水果大戰蔬菜》童話書面世。「小作家」本人還劇透,目前正籌劃下一部童話,題材是自己周遊列國的奇幻故事。
  • 童話背後的故事是什麼?這本書帶你走進兒童文學的魔法世界
    童話裡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嗎?這些故事的誕生地是什麼樣子的呢?哈利·波特、好心眼兒巨人、小熊維尼、愛麗絲……這些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滋養著孩子的眼睛和心靈,那些生機勃勃的故事在他們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童話地圖。你有沒有做過走入兒童文學世界的美夢?
  • 故事爺爺的「童話書」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有一位愛講故事的老人,可他講的故事卻不是寫在書裡,而是刻在一塊塊石頭上,保護好一個個刻在石頭上的故事,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是「故事爺爺」最想做好的事。晚上10點,伴著夜色,鐵木爾薩那結束了一天的巡護。
  • 白雪公主童話故事的背後,是真正的童話還是暗黑童話?
    迪士尼版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是改編自英國的《格林童話》。而格林童話中很多故事都是有暗黑童話的感覺的,所以近來幾年大家開始深扒,白雪公主這個童話故事是否真的像表面那樣無害和純真呢?在《格林童話》最初的手稿中,想要殺害白雪公主的繼母本來是生母,後來發現這樣的故事並不適合給小孩子閱讀,不是真正的童話所以才給改成了繼母想要傷害白雪公主。這個繼母有一塊神奇的鏡子,能夠說話,據說只說實話。在白雪公主還是小孩子時,這塊鏡子一直說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這個繼母,也就是惡毒的王后。
  • 紐西蘭12歲華裔女孩翻譯英文童話故事
    許詞(左)、許詩(右)和媽媽  中新網8月13日電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報導,許詞是一個12歲小女孩的名字,今年上中學二年級,小小年紀的她,已經翻譯完成了一本著名的童話故事書《害怕黑暗的小貓頭鷹》,對於生活在紐西蘭的華裔孩子來說,用英文寫作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用中文寫作
  • 童書·新書書單|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
    「童話與心理學」四部曲[美]艾倫·B.知念著,陳宇飛、劉幼怡、舒偉、郭菀玲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心理學科普作家艾倫·B.知念的「童話與心理學」四部曲包括:《從此以後——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大人心理童話》、《童話中的男性進化史》、《拯救王子的公主——喚醒世界的女性童話故事》四種
  • 8歲男孩出了本英文童話書 11歲女孩為其配插畫
    8歲孩子李澤正(右)和11歲孩子易睿林(左)。(海西晨報記者許蔚菡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許蔚菡)有個8歲小男孩,某天突然向爸爸提出「買一隻兔子」的要求。爸爸問「為什麼」,孩子說:「我要寫一個關於兔子的故事。」一年後,一本名為《兔子英雄記》的英文童話作品誕生了。  這名小男孩叫李澤正,就讀於群惠小學三年級。而為這本英文童話作品配圖的,則是11歲的女孩易睿林,就讀於園南小學六年級。
  • 我和《安徒生童話》 有個故事
    《安徒生童話》就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  女兒七歲生日,外婆送給她一本《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童話》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集子,全書由166篇故事組成。作者通過生動的故事將理想和希望根植在童話世界裡,書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多人性的真善美、醜陋惡。  說來,我和這本書還有一個難忘的故事。
  • 《公主變成貓》童話故事背後的象徵和隱喻,心理學家這樣看
    童話故事可以說貫穿了每一個孩子的童年。相信有不少人的童年都是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灰姑娘》《拇指公主》等童話故事中,幻想奇幻的童話世界,想像自己也將探險,也會魔法,最後收穫真善美的感動的。比如,小時候最憧憬的便是主人公們克服重重困難,「王子和公主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現在卻開始嗤之以鼻,覺得童話果然是童話,太天真。是我們太天真,還是童話太天真呢?在《公主變成貓:如何激發你的潛意識力量?》一書中,作者瑪麗-路薏斯·馮·法蘭茲在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基礎上,重新解讀了童話故事背後的象徵和隱喻,讀這本書,你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童話,認識童話。
  • 一年就能讓孩子從普娃變成牛娃?北大牛媽的分享來啦
    身為超忙碌的在職媽媽,果果媽幾乎在果果4歲前沒做過什么正經的啟蒙,直到4歲才正式開始。雖然果果是一個調皮的個性男娃,可果果媽還是用了一年時間,讓果果有了很大蛻變。接下來就聽聽果果媽的經驗分享。其實,果果媽和大多數家長差不多,沒有給果果做很系統的規劃,還因為自己的工作忙,讓果果在4歲之前都處於一種「散養」狀態,只是給果果看一些自己喜歡的繪本、聽聽英文兒歌。至於啟蒙,是在果果4歲的時候才正式開始的。
  • 寧波少兒英語培訓學校大盤點(避免英語學習幾大誤區)
    一年可以考兩次,分值還是150分,這對於英語成績優秀的牛娃來說,可以讓他們發揮出最好的水平。)下面:牛牛先列幾個關於兒童學習英語最集中的問題:1) 孩子幾歲開始學英語最合適?2) 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家裡不說英語?3) 為什麼我孩子的英語能力沒有提高?4) 孩子同時學中文和英語會相互混淆嗎?
  • 寧波有個出過7本書的「小作家」首開公眾號,試水高考作文獲得滿屏...
    兩年前,當她還是12歲小學生時,就因出版了七冊童話書《小松鼠和松果項鍊》《消失的樹枝》《淘氣的小魚皮皮》《經常一路》《雷龍和他的學生》《會說話的視力藥丸》《住宿海底花叢》,曾引發強烈反響,還被市民稱讚為「別人家的孩子」「12歲的小作家」。據了解,葉澍宜從寧波市海曙中心小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了寧波外國語學校。
  • 小故事大智慧:百年經典童話繪本《白賊七》,教孩子不要說謊騙人
    我的姥姥是個和藹可親的老知識分子,她讀過很多書,見識也很寬廣,我們這一代的孫輩們都喜歡和她說話,最多的是聽她講民間神話故事。可能是受她影響,我從小就喜歡民間的神話故事,以至於到現在我給我的孩子找書,神話故事書也佔有一定的比例。
  • 《楊紅櫻童話》,孩子們的睡前故事書
    雖然說這些都是經典,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當代中國童書的現狀,很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童書。國內專門從事童書寫作的作者真的很少,還好我們有楊紅櫻。而這一本《楊紅櫻童話全集.毛毛蟲的天空》是楊紅櫻早期寫的幾片童話的一個合集,也是楊紅櫻童話全集的其中一本。楊紅櫻的這幾篇童話主要是介紹科學道理,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來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慾並激發他們的想像力的。這幾篇童話是特別適合當睡前故事講給孩子們的。
  •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你給孩子讀什麼童話,孩子童年的底色就什麼樣
    文|凝媽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小時候沒有讀過童話的人,會有心理缺陷。小時候生活貧瘠,沒有什麼書,奶奶和媽媽會經常給我講童話故事,什麼皮猴子精、狼來了、分到甜瓜和大蒜的兄弟等等。二寶快3歲了,我又看到一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一共包括8個童話故事,忍不住拿來給二寶看,沒想到這次合了他的胃口。剛收到書時有些忐忑,怕二寶不愛聽。他在看唐詩,我悄悄拿起了童話書輕輕讀起來,他沒反對,一會兒居然把眼睛移到了童話上,開始認真聽。還時不時指一指上面的圖畫,說一下自己的新發現。就這樣一口氣讀了好幾本童話,真是大喜過望。
  • 詞彙量豐富 紐西蘭12歲華裔女孩翻譯英文童話故事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報導,許詞是一個12歲小女孩的名字,今年上中學二年級,小小年紀的她,已經翻譯完成了一本著名的童話故事書《害怕黑暗的小貓頭鷹》,對於生活在紐西蘭的華裔孩子來說,用英文寫作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用中文寫作,卻的確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