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創新經營形式

2020-12-18 人民日報

  根據日本加盟連鎖店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0月,日本人均在全國便利店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6.9%。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連鎖便利店的銷售呈向好趨勢,正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

  日本便利店產業發達。以7—Eleven、羅森、全家等為代表的連鎖便利店在全國擁有超過5萬家店鋪,市場規模約為12萬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5.9日元)。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2019年,日本電商平臺銷售額增長8%,達到約10萬億日元,接近便利店的市場規模。受到電商的衝擊,2019年,日本全國便利店數量首次減少。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日本企業員工在家辦公,民眾也減少了外出活動。長期居家的新生活形態改變了很多人原有的消費習慣,例如一些老年人開始在家嘗試網購;還有消費者一次性就近採購大量商品,維持多日生活所需。日本經濟學家將這一經濟形態稱為「趴窩經濟」。

  與大型超市、百貨商店相比,便利店不僅24小時營業,而且往往開設在居民區當中,佔據了地理位置和經營時間上的雙重優勢。瞄準「趴窩經濟」這一新趨勢,各家便利店有針對性地創新經營形式、拓展經營渠道,吸引更多顧客。

  當前,很多日本便利店打通線上線下平臺,為民眾提供便利安全的購物方式。羅森利用網約車企業優步的代理服務,為顧客提供商品配送業務。7—Eleven則從10月開始,進一步優化網購平臺,縮短便利店的貨物配送時間。目前,該店鋪網站提供約3000種食品、玩具、日用品等商品,顧客在網站下單後,附近店鋪最短可在60分鐘內送貨上門。據預計,到2021年,東京都內將有1000家7—Eleven店鋪啟動該服務,今後店鋪數量還將進一步增加。

  針對疫情帶來的外出就餐難題,便利店拓展快餐售賣種類,為民眾提供更多選擇。全家便利店於2018年推出「母親食堂」速食快餐業務。今年以來,該集團將快餐產品種類逐漸增加至近400種,囊括多國口味,不少產品的價格僅為200—400日元,價廉物美的食品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此外,有些便利店還為居家辦公人士提供免費複印服務、出售手工摺紙等遊戲產品等,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滿足辦公、娛樂、生活、飲食等各類需求。日本便利店實施的經營創新切合了疫情期間的民眾需求,良好的效果也促使其進一步完善產品和服務。羅森集團社長竹增貞信近日表示,旗下便利店將採取更加積極的經營策略,迎接「趴窩經濟」帶來的新機遇。未來,羅森將重點在生鮮食品、冷凍食品、副食品、酒水、點心等5個領域推出更多新產品,更好滿足消費者居家需求。

  (本報東京電)

相關焦點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已然開始面臨類似日本的飽和問題,增長空間有限。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我國便利店行業市場滲透率達到10407人/店,而日本為2208人/店。相比之下,前者的滲透率幾乎只有後者的五分之一,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 便利店如何經營「彎腰撿鋼鏰的幸福」
    便利店作為最接近消費者的一種零售業態,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及時的服務。其發展規模在一定程度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最後一公裡」需求,而且可以反映出一個城市服務居民民生需求的水平。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結果顯示,上海、廣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場發展已趨於成熟,接近日本等國家的發展水平。
  • 日本便利店觀察(四):進化中的便利店
    到了這個時期,以7-11為首的各家日本便利店企業,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逐漸建構起規模龐大且技術先進的物流系統與信息系統,非常適用於倉庫管理與商品生產,並且通過精確的訂貨方式來追求經營上的效率,從而形成了「日本式的便利店系統」。因此,各個企業充分利用既有的顧客基礎、網絡系統、店鋪系統,開始籌劃以遍布全國的便利店為平臺的新型企業。
  • 7-11、羅森、全家等日本便利店經營之道有何啟示?
    如今,便利店越來越成為城市社區消費的新趨勢。今年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野村綜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便利店銷售規模實現了17%的增長,遠遠高出百貨、大賣場等大型業態的增速,單店毛利率為26.2%。但是,中國便利店單店表現遜於日本和美國。日本便利店單店平均面積僅比中國多出38%,但是單店日銷售額卻是中國的7倍多。
  • 細數日本便利店的優點 為何讓日本人深愛
    例如,通過 7-Eleven 門店的 Seven Spot 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   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   不止是便利,還注重細節   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
  • 日本24小時便利店
    ↑在日本,24小時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已成為日本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為顧客在日本全家便利店購物。記者蘇海河/攝到日本旅遊,人們發現日本街頭最多最方便的商業設施就是24小時便利店。在主要街口、寫字樓的一層都有這種便利店。
  • 日本便利店觀察(一):當「便利」成為商品
    據說最初是因為美國的超市變得越來越龐大,以致於讓消費者感到極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發展出了「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這種形式。1966年,這個商業模式被介紹到了日本,然而,由於日本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傳統小店,為消費者提供各種便利,當時這種商業模式並未引起日本研究者和實業家的重視。
  • 日本便利店都有什麼好,日本人那麼愛它
    例如,通過 7-Eleven 門店的 Seven Spot 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不止是便利,還注重細節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作為日本著名的貿易巨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等此次收購結束持有率會提高到100%,完全掌握全家。全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店面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單店日銷售額能達到53萬日元!但近年來,日本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遇到用工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還有電商、配送物流等行業崛起,大大壓縮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有望進一步拓展傳統零售範疇以外的經營活動
    日前,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據悉,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過程預計將持續到8月24日。
  • 怎樣經營好一家便利店?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經營好一家便利店呢?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便利店的前世今生。 192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南方公司首創便利店原型,1946年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並將店鋪命名為「7-Eleven」;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伊藤洋華堂與美國南方公司籤訂特許協議並在東京豐洲推出1號店。
  • 日本便利店模式面臨拐點
    日本「特許經營連鎖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數量首次減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方式面臨拐點,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 日本便利店觀察(三):泡沫之後
    「不過,這樣的苦境也為日本便利店企業敲響了警鐘,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原有的經營方式與體制的問題,積極地進行調整,讓整個便利店行業日趨成熟完善。」1999年春季,這一案件因加盟店主態度強硬毫不退讓,最終Kasumi總部做出讓步,以有利於加盟店的形式達成和解。在這些事件的推動下,各個便利店企業開始重新修改加盟契約,調整為對加盟店相對有利的方式來加以推進,從而改善了總部與加盟店之間的關係。
  • 「爭奪」中國全家: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隔空互嗆 2500家便利店歸屬...
    特許權使用費能換取的是「商標在被授權區域的使用權」「全家便利店的經營訣竅」「日本全家對於頂新集團在中國運營便利店的支持」。頂新集團提出日本全家收取的特許費用高,說明頂新集團認為從日本全家那裡得到的與頂新集團付出的價值不符,日本全家在日本的運營經驗對於頂新集團在中國開店幫助甚微,頂新集團會認為合同約定的特許費較貴。而日本全家從合同的契約精神出發,認為頂新集團理應按照合同繳費,雙方矛盾由此而來。
  • 因人手短缺,日本全家便利店放棄「24小時營業」!日本便利店變革...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全天候營業」是便利店相較於其他零售業態最大的優勢與特色。但因人手不足,在日本,這種十分依賴人力的經營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近日,日本全家便利店正式宣布,今後將不再全天候營業。財經頻道特約記者李茜文:作為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全家在日本全國共有16000家店鋪。此前各店鋪一直堅持24小時營業,可以說為周邊居民帶來了諸多方便。而受到人手不足的影響,全家便利店宣布將從明年3月起,允許加盟店根據自身情況縮短營業時間,不再全天候營業。
  • 日本全家便利店要升級,伊藤忠來收購
    原因是日本全家認為,頂新有7個月未繳納授權費,並試圖降低授權費。甚至想要收回中國大陸的授權,因此將牽連2500家全家便利店。2020年的消息是雙方和解,籤署了新的合作協議。2020年7月8日,經營折扣店「堂吉訶德」等機構的PPIH,通過與全家便利店成立的合資公司,獲得部分臺灣全家便利店股份,股份轉讓定於2020年10月30日執行。PPIH與全家合資公司將在日本落地。PPIH出資51%,全家出資49%。主要意圖是加強海外業務合作。
  • 7-11便利店都是誰在經營?
    在中國,很多地區7-ELEVEn便利店都以授權、加盟的形式存在,尋找合作夥伴成立合資公司,如上海、浙江的7-ELEVEn經營權屬於統一企業,華南地區屬於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等等。那麼,7-ELEVEn如今在中國的「勢力版圖」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一探究竟。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例如,通過7-Eleven門店的 Seven Spot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   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   關於為什麼日本人看到限定商品就難以自持,日本網友曾在Twitter給出這樣的答案:「特別限定」就像櫻花一樣充滿了世事無常之感,日本又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買到特別限定的產品能令人感受到獨一無二的喜悅。   除了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特別限定產品這個原因之外,不得不承認只有市場足夠成熟商家才敢進行這類營銷,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便利店的自有品牌經營。
  • 日本羅森便利店遇到了哪些壓力?下一步如何打算
    如果考慮到日本便利店市場飽和程度,加上小型食品超市、藥妝店等對食品經營的蠶食,以及網絡店鋪逐步成熟的生鮮食品經營渠道的衝擊,在推行這個計劃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難度,甚至,有業內專家結合近兩年羅森的業績表現分析,認為這個計劃很難實現。
  • 便利店到底有多好?日本人才會這麼愛它
    例如,通過 7-Eleven 門店的 Seven Spot 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  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  不止是便利,還注重細節  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 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