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全神貫注

2021-02-19 遂心川語

匡藐男

 

 

  郭曙綸,1988年畢業於原吉安師專中文系,1998年、2001年分別獲上海師大文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2001年進入上海交大計算機系博士後流動站。現為上海交大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您是文學博士,是典型的文科博士,而您做的博士後研究卻是計算機專業,是屬於理科性質的。如此大幅度的跨領域來做研究的似乎並不多見。對此,怎麼來理解這種『巨變』?」

  當我迫不及待地把一個久藏心中的問題拋給了郭曙綸博士後,我才有心思打量故事的主人公。我慢慢地呷了一口水,呼吸著窗外飄來的白玉蘭的清香。

  郭曙綸,中等個子,有些發福。談吐隨和。鏡片後面是熱情的、些許倦意的雙眸,透出大度和機敏,但也掩飾不了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疲乏。略胖的臉頰有一些短髭,濃密而捲曲的黑髮中露出一根根倔強的白髮。

  郭曙綸笑著說:「說來話長。其實我在進大學前的數理化成績一直很好,尤其是數學非常好。在當時也根本沒想到過會去做文科方面的研究。「這種『巨變』可能與我比較特殊的學習經歷有關。我是從讀中師開始、讀過師專、最後才進師大。在與教育結緣後學習的專業都是文科的居多,其實我一直有相當的理科基礎。也許這些是我在文科和理科的結合方面能夠做一些研究的緣故。也算是在『陰差陽錯』中的一點意外的收穫吧。」

  聽到這裡,我打斷了郭曙綸的敘述,提出了另一個我感興趣的問題:「一個最初鍾情於理科的人,最後卻總是與理科學習的機會擦肩而過,一定特別痛苦吧?」

  郭曙綸為我解開了心中的謎團。

全神貫註:踏踏實實地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

  「1982年初中畢業會考時,我成為全縣的中考第一名。可是作為縣中考狀元的我,到了泰和師範,成績卻是排在班裡的第三名。這是給我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記憶。我知道什麼叫『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剛入泰和師範時,我對學習有一些鬆懈。也許是由於家境貧寒,沒有選擇讀普通高中的失落,也許是對新環境的適應慢了半拍。結果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排下來,我在班級一下子落到了第十三名。這是我第一次考出如此低的名次。成績下降得這麼厲害是我始料未及的。這給了我重重的一擊。第一回合的敗下陣來,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給了我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契機。我開始理解『全神貫注』的真正份量。

  「這一次的下降讓我體會到全神貫注對於成功的意義。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所鬆懈,必須凝神定氣地學習和做事。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從此我對於學習一直不敢再鬆勁。到了期末考試,我的成績又排在了全班第二。此後在整個師範學習期間,我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在全班前兩位。這也使我嘗到了全神貫注的甜頭。我從那時起,養成了扎紮實實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個習慣為我創造了不少機遇。」

  我接上郭曙綸的話題:「是否可以這樣認為,這個習慣幫助你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郭曙綸低調地回答:「我並不認為我已經取得什麼了不起的成績。只是一步步走來,一直堅持,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手頭上的每一件事而已。」

  我要他再給我舉一些實例。他給我講了下面的故事。

  全神貫注的習慣給郭曙綸帶來了第一次機遇:由於成績優異,師範畢業時他被推薦升入吉安師專中文系學習。

  進入師專之後,雖然實現了他的大學夢,但他還是沒有機會進入數理王國遨遊。這對於酷愛數理化的郭曙綸來說,在幸運中總是留下了一些酸澀。因為當時推薦升入師專時,只限定兩個專業方向選擇:一個是中文系,一個是政治教育系。這都是文科的專業。

  在入師專第一年裡,郭曙綸還是念念不忘轉到數學系或者物理系去學習。但是學校規定如果轉專業,必須從一年級讀起,這樣自己的修讀時間要增加一年。出於經濟的考慮,不得不繼續留在中文系學習。這樣,他又一次與理科失之交臂。暫時的失落不僅沒有影響郭曙綸的前行腳步,他的興趣才被迫開始轉到文科上來。促使他比較早地立定了從事語言學研究的決心和目標。一個偶然的機會(閱讀一本語言學雜誌,好像是《語文導報》),使他決定投身到漢語語言學的研究中。只因為從雜誌上看到中國語言學研究目前還很落後,尤其是在理論語言學研究方面,中國學者幾乎沒有提出過有影響的理論。一方面,漢語語言學領域裡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當時郭曙綸覺得只有語言學是文科當中最接近理科的一門學科,與自己的興趣比較接近。

  如果說由中專學校進入大專學習,對於一個沒有讀過高中的人來說又是一個跨越,那麼師專三年對於郭曙綸在漢語語言學領域的廣泛涉獵是又一次重大的跨越。郭曙綸坦言,漢語語言學的經典著作是在師專時認真讀過,這為他以後的考碩士、讀博士、做博後打下了深厚的基礎。當年「要找郭曙綸,請到圖書館」的戲言,成為今天同窗聚會時回憶大學生活的話題之一,足見當年郭曙綸喜歡讀書的程度。他喜歡讀書,也喜歡買書,是在師專時養成的一個習慣。儘管經濟拮据,但他總要從不多的生活費中摳出一些錢去買書,以至於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當我踏進這位年輕博士的家門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書多,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家裡沒什麼東西,除了這些書。」

  這種全神貫注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做好的習慣,不僅多次為他創造了機遇,也深深地影響到他的同學和同事。

  他的不少同事都見證了郭曙綸氣充志定、扎紮實實的作風。當年的同事、也是吉安師專的校友郭曉明就是在他的影響下,考上了研究生,現在成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的骨幹教師。郭曉明還能清晰地記起郭曙綸在蜀水河洗冷水澡鍛鍊身體的逸事。郭曉明向筆者介紹了郭曙綸的鄉村教師生活。師專畢業後,雖然偏居一隅,郭曙綸卻仍然堅持一邊教書,一邊自學。偏僻的鄉村中學與他心中的神聖理想似乎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可是他硬是通過扎紮實實的努力架起了一條通向理想的彩虹。即使站在三尺講臺上,郭曙綸也是兢兢業業,幹什麼像什麼,短短幾年,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成長為了語文學科的帶頭人,並擔任語文教研組長。不少人都知道自學考試的艱難,在做鄉村教師期間,郭曙綸在工作之餘取得了漢語言文學本科的自學考試文憑,進一步夯實了他的語言學基礎。

  講到這裡,郭曙綸才重新回到我提出的關於現實與理想衝突容易產生痛苦的話題上。他說:「辨證地看,現實與理想的完美一致的概率是十分低的,關鍵是看我們用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被動地為現實所左右,你整天生活在牢騷和埋怨之中;另一種是用積極的心態,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左右現實。

  「不能從事自己喜愛的理科專業,最初總是有一些失落。但是如果不能儘快地走出失落的陰影,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將在自尋煩惱中一事無成。我選擇的是正視現實,儘快地調整自己,審時度勢,爭取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現實可能性之間的結合點,尋找到新的發展空間,並滿腔熱情地投入其中,腳踏實地地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最後自己才可能不被現實所左右,而是增加了在能動的條件下左右現實的可能機率。這是我個人的經歷和認識,不一定具有普遍的意義。」

1995年開始,郭曙綸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這一年,他進入上海師範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主攻現代漢語。1998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後,旋即繼續攻讀計算語言學博士學位。2001年7月獲得文學博士後,進入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做博士後研究。2003年完成博士後研究,並留校任教。同年8月被聘為副教授,2004年起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全神貫註:用心專一地做好想幹和能幹的事

  這個昔日的鄉村少年,如今歷練成了頗有造詣的年輕學者,成了深山裡飛出的矯健雄鷹。他常常與國內外的飽學之士研究課題,與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探討學問。他全神貫注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開始在中文信息技術領域逐漸嶄露頭角。

  當我又一次談到他目前的成功時,他除了保持謙虛的姿態外,特別談到對於全神貫注做事的另一種解釋——用心專一地做好自己能幹和想幹的事。

1998年,碩士畢業的郭曙綸面對多種選擇:首先是就業和深造的抉擇。當時的畢業研究生還比較少,在上海找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並不是太難。當公務員、進高校任教,去公司……當時就有幾家知名度很高的單位向他發出了邀請,上海某區教育局也以優厚的條件想吸納他。這些單位開出的條件也確實令人誘惑。其實,當時的郭曙綸完全可以而且需要找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過一過安逸的都市生活。妻子雖然已經調進了上海,但是,一家也只能在周末團聚。未到上海之前也一直是兩地分居,現在已經是小學生的女兒還只能和媽媽擠在宿舍裡。過一種安定的家庭生活,享受天倫之樂是人之常情。面對有的單位提供住房、有的單位提供購房補貼,他沒有猶豫,也沒有徘徊。郭曙綸選擇了繼續深造,選擇了繼續過物質生活相對貧乏的日子。

  郭曙綸坦誠地說:「不是我有多麼高尚,不是我不食人間煙火。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須學會放棄。既然選擇了心愛的事業,就必須放棄一些物質上的享受。另外,我將近30歲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漢語語言學研究,時間和機會對我來說都十分重要。我必須急起直追,心無旁鶩地多做一些研究,以彌補自己的先天不足。」

  「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一個人一輩子也許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也許不一定能在語言學上有什麼建樹,但是,既然選擇了語言學的研究,我就要專心致志地去做,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即使不能取得成功,但是我努力過了,我問心無愧。否則,也許會留下終身遺憾。」

  我聽出了郭曙綸的話外音:如果是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自己的願望沒有實現,也許心裡會比較坦然。但是,假如因為自己的用心不專,使本來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永遠遙不可及,這樣可能會抱憾一生。

  是的,每一個終點都是一個新的起點。郭曙綸說:「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重要的。一個人必須認真地過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你沒法預知你未來的生活,你也很難知道你將來的成就。但是,你現在唯一能夠選擇並且付諸行動的就是一步一步前行。不能急功近利,要經得起各種各樣的物質誘惑,決不輕言放棄自己的目標。」

  基於這樣的了解,我開始更能體會他來到上海後全身心投入漢語語言學的學習和研究的目的。

  在攻讀現代漢語專業碩士學位期間,鑽研學業成為他生活的主旋律。與此同時,他也不放棄對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先後做過報刊的兼職發行員、評刊員,高校兼職教師。如先後兩次參加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組織的報刊質量查錯活動;兩次參加《咬文嚼字》雜誌社開展的「每月一炮」找錯活動,並發表相關文章;同時,還在兄弟院校教授對外漢語高級班課程《報刊閱讀》,在本校教授對外漢語基礎課程等。雖然忙碌、辛苦,卻也樂在其中。這一階段,他的學術水平和素質得到了飛速提升。除了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畢業論文得到好評外,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被推舉為系研究生黨支部負責人。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郭曙綸師從當前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三大流派之一的創始人陸汝佔教授。在陸教授的指導下,他參與了多個課題的研究,學術水平突飛猛進。從1999年到2004年,他先後參加了國家漢辦課題HSK-CAT(漢語水平考試自適應系統),國家語委核心語料「分詞及詞性標註加工」、「漢語語料庫建設規範」、「現代漢語語料庫的建設及深加工」,上海市科委「多語種自然語言信息處理平臺與應用系統」,與企業合作開發的「基於複雜特徵集的句法分析系統」、「人機對話系統」、「漢語句法分析器」等課題的研究。在其中的一些研究項目中開始挑大梁。

  郭曙綸一直熱心社會工作,讀博期間,擔任了博士生黨支部書記;參加團中央組織的2000年中國百支博士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赴西部地區考察,負責完成的考察報告獲得好評。儘管經常要參加各種學術研究活動和一些社會活動,他仍然以優異的成績先後榮獲曾祥寬先生紀念助學金以及「優秀共產黨員」、「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做博士後研究期間,曾參加上海市人事局組織的博士後學術考察交流團赴日考察。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在人才濟濟的研究領域,他總是少說多做,他要用汗水錶現自己的執著,用智慧展示自己的實力。由於他的出色表現,2004年起他參與了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重大專項課題「中文信息處理應用基礎研究」的子課題研究。他還參加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圖像、語音、自然語言理解和知識發掘」的子課題研究。

  一個善於學習的人,便是一個善於思辨人,一個善於總結的人,在忙碌的研究和實踐中,郭曙綸總是及時地把研究中的成敗得失加以總結,積極地撰寫成學術論文,先後在省市級、國家級和一些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幾篇,提出了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理論和見解。如,他提出了漢語動詞類義的抽象原則與方法,對於抽象漢語詞語的類義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同時對漢語的構詞法研究也有著重要作用。他認為動詞的邏輯配價成分應該只包括施事和受事,其他的配價成分應該看作是相應的介詞的受事。這些研究中所使用的原則與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對於漢語本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對於漢語信息處理以及人工智慧的開發也很有實用價值。

  當採訪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又回到了開始時的話題。我還想挖出一些發光的東西來,說道:「你的成功除了上述因素外,是否還有其他的秘訣?」

  「如果一定要進行一番探究的話,或許可以說是為了去維護或者說是去實踐那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的中考狀元的榮譽。既然在中考中,我是最好,那麼今後就應該做出一個最好的樣子(成績)來。」

  「為名譽而『戰』,是你前進的動力?」我插了一句。

  他喝了一口水,肯定地說:「不一定是動力,但是可能是一個契機。其實中考第一可能是一個意外。因為我初中時所在的學校並不是全縣最好的。這個意外讓我產生了一個想法:即使不在最好的學校讀書,同樣可以考出最好的成績。推而廣之,也就是可以這樣認為,現在所處的條件和環境也許不如意,但是,只要自己不懈怠,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行,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穫的。這樣容易少一些浮躁,多一點心平氣和;容易擯棄那些怨天尤人的想法,採取積極進取的樂觀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可能就是中考第一這個意外的榮譽,促使我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作者為校友,現為上海市東昌中學東校教師)

 

【原文載郭永勤主編的井岡山學院(現井岡山大學)傑出校友報告文學集《希望從這裡誕生》(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http://news.jgsu.edu.cn/xyxw/201008/t20100811_9584.htm】

相關焦點

  • 鳳凰商務國際旅行社:全神貫注每一細節
    在這7年的創業過程中,鳳凰的每一個人都堅持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地工作,從不急功近利,力求一點,就是做好服務,全神貫注每一細節。」  差異化的產品  「為了讓遊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們商榷了近半年的時間,考慮到很多遊客越來越渴望親近大自然,走到戶外去,用戶外的裝備,走一些其他旅行社不走的線路,讓遊客找到一種久違的、回歸自然的感覺。」
  • 陳玲 | 走過的每一步都是算數的
    陳玲第一次見到那些孩子們,就感覺他們很親切,很可愛,「每一個自閉症兒童都是一顆小星星,和普通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區別。」那時的陳玲想著要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擦亮這些星星。在「星之光」度過的每一個下午,陳玲都會幫助那些正在工作或是學習的家長照顧他們的小孩,帶著小朋友們做遊戲、看電視,教他們讀書識字,力所能及地給予那些「孤獨」的孩子簡單又溫暖的陪伴。
  • 學會全神貫注去做好一件事!
    如果將自己的精力分散在多件事情上,到頭來我們什麼事都做不好。2何爹瀏陽蒸菜從創業之初一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專注於做好瀏陽蒸菜這個品類,在瀏陽蒸菜中只專注做好中式快餐,不做多元化經營,所有的事情只圍繞一件事去做。
  • 【優秀課例】小學語文-全神貫注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羅丹有關的課文《全神貫注》,看老師寫課題。我們要注意貫的筆畫,豎折、橫折,第三筆豎、第四筆橫。誰來讀課題?(兩個)齊讀課題剛才大家都在全神貫注地看著老師寫課題,全神貫注地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這些問題,你就能解決預習單中的第三個問題,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檢查預習,展示學生作業平臺的預習並點評。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下面老師就來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
  • 我走在一個被杏花包圍的地方,每一步都有驚喜,每一步都是天堂
    【我走在一個被杏花包圍的地方,每一步都有驚喜,每一步都是天堂 】導語:一個地方最初的名氣,可以因為一部電影、一本書或一組照片,而阿勒瑪勒克的春天就具備這樣的驚豔。我走在一個被杏花包圍的地方,頭頂是盛開的百年杏樹,腳下是零星散落的花瓣,每一步都有驚喜,每一步都是天堂。「繁花似錦」說的也不過是這樣一幅場景。短暫的花期讓這片盛景尤其珍貴,一年只有那麼五六天可以見證帕米爾高原怒放的春天。多少語言、多少圖片都無法描述走在這樣一個比夢更夢幻、比現實更真實的地方的感受。這或許也是旅行的魅力。
  • 吸收;吸引;承受;理解;使…全神貫注,都可以用absorb
    還有一種意思大家可能不常用,因為一般背單詞的時候往往只能記住第一個意思,後面的都模模糊糊,而「使…全神貫注」這個意思更是不常用。根據韋氏詞典,absorb的這個解釋是這樣的:完全被吸引,全神貫注經常用被動語態,因為吸引住或者全神貫注於某個事情,一定是被那件事情的「魔力」給「洗腦了」,所以句子應該是這樣的:She is absorbed in dancing and singing.或者She is absorbed by dancing and singing.
  • 麥吉麗—每一步,我們都精益求精
    「對於過去,麥吉麗每一步都穩紮穩打,而全力奔跑,將是品牌下一個五年的使命」!>麥吉麗作為國產高端護膚領軍品牌倡導「盡享素顏之美」的健康護膚理念憑藉優質的產品及高端的產品路線貼合市場需求受到廣大精緻女性的青睞而麥吉麗作為眾多奮力崛起的國貨品牌之一前進的每一步都在印證著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全神貫注於每一時刻,就是我的喜樂
    可是為什麼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這些習慣不好,就是不肯改變呢?在每個地方,在每個人身體裡都住著迷惑的心智,正在做痛苦的追尋。我一直認為我們必須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人可以告訴別人該如何生活。而更可悲的是,我們都知道這樣不好,可說別人容易,輪到自己時,卻總像播放器一樣,播放鍵一按下去,一切都照常反應。我們的感受和反應都是機械性的,可以預測的。生命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而已,還得有熱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絕的能量,生命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才能讓知識活過來。
  • 英語詞彙:12種「全神貫注」的英語表達
    absorb在表示「全神貫注」的時候,常用於被動結構。   He was completely absorbed in reading and forgot even to take his meal.   他只顧看書,連飯都忘了吃。   4. immerse   這個詞的本義是「使浸沒,使浸入」。
  • 每一步都是希望與信念,梅裡雪山:罕見的行走
    每一步,都是希望。每一步,都是信念。每一步,都是相攜。每一步,都是罕見。「日照金山」,這是許多人等待了數周甚至數月都沒有等待到的一刻,肩負重任虔誠祈福的力勇士和愛勇士們接受了出發前最神聖的庇佑。在梅裡雪山轉山,一路上遇到許多友好的藏民,每每遇到,大家都相互鼓勵。今年是這座神山的本命年,在藏傳佛教裡,它是藥王山。所以人們都想通過轉山為親人,為所愛的人祈求平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這是不同民族的人的共同的信仰。
  • 「全神貫注」的這幾種說法了解一下!
    在漢語中,全神貫注的近義詞有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心無旁騖.你們還能想起別的近義詞嗎?
  • 靜坐時如何全神貫注,又如何似守非守?
    作者:了空居士問:為什麼不要全神貫注地意守?答:其實古人也說到,不可用心守,不可無意求,用心守著相,無意求落空。我通過自己的親修實證,我發現——我們的精神會影響我們的人體場,假如我們全神貫注地意守,就使我們的人體場定型了,也就說頻率就固定了;假如你們落空了,不注意你們的身體,你的人體場和你的身體就偏轉。
  • 全神貫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全神貫注,貫註:集中在一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出自:錢鍾書《圍城》:「人事太忙,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專懷念一個人。」近義詞有: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反義詞有:漫不經心、心不在焉,全神貫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全神貫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全神貫注(quán shén guàn zhù)成語釋義:貫註:集中在一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凡事全神貫注才能做到最好,三心二意只會事倍功半
    它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全神貫注、專心致志,不能心猿意馬、三心二意。有這樣一個故事,也讓人十分受益。說的是一群青蛙碰在一起玩耍,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高高的鐵塔,其中一個青蛙說,我們大家爬上去看看好不好,大家說好,然後就開始一起往上爬。爬著爬著爬累了,有個青蛙就不想爬了,於是說,咱們爬上去幹嗎?這麼一說,有些青蛙就開始動搖了,停下來不爬的青蛙就開始越來越多。
  • 康紅恩:每一步都算數
    但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我都能從中學習,自省。他今天能走到這一步,不是偶然的,是無數的經驗和教訓讓他更加懂得做人做事,更加懂得放下的意義。他感慨這一路:每一步都算數。他也善於思考。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產業類型,每一段職業歷練都會讓他對自己有新的認知。慢慢地,康紅恩開始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疑惑,應該做什麼?又應該怎麼做?他曾熱血創業,只為實現心目中的價值。
  • 戰勝內心的恐懼,每往前一步,都是成功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恐懼魔王。它不斷的與你上演拉鋸戰。你要前進它後退,你想勇敢的去面對它慌忙逃離。 在我看來,戰勝內心的恐懼和弱懦,每往前一步,都是成功。 1,與抗拒害怕的事打交道,時間會讓你成為朋友。
  • 康奈:堅持「舒適」核心價值 每一步都是享受
    康奈:堅持「舒適」核心價值 每一步都是享受 2013-01-28 09:42:57 來源:網上輕紡城 「要想成就偉業,在夢想之外,必須勇於付出行動。
  • 急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很難
    我爸媽也挺難過的,大家都挺消沉的。我想大學的時候努力學習,考個好的研究生,但是如果我去了一個不好的環境,那我就會被那些不好的氛圍影響,那我是不是就很容易變成了一個一事無成的人。 可是我沒有勇氣再學一年。
  • 成就人生事業,貴在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每個成語都是特定文化體系中提綱挈領之論說,富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涵義。成語「專心致志」的精髓和靈魂是:不論是人生修為,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成語「專心致志」,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為「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 走好每一步——讓生命更精彩
    (楊傳旨 楊廣莉)9月3日上午,鄭州市惠濟區胖莊小學舉行「走好每一步 讓生命更精彩」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大家一起做遊戲清晨,胖莊小學胡校長帶領迎新老師早早來到校門口迎接每一位新生的到來衛生間等,本項闖關任務幫助孩子們熟悉校園,讓孩子們在闖關的過程中培養了觀察能力、獨立自主、與人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由胖莊小學校長毛佳、副校長胡曉為一年級新生送上入學來的第一份禮物-----象棋,以此希望新入校的學生能夠迅速融入到胖莊小學傳統文化的濃重氛圍中,找到樂趣,繼而傳承發揚;最後,一年級小朋友佩戴校徽,並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大聲喊出了自己班級的開學宣言,孩子們通過激情的宣言儀式更加堅定了走好每一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