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發揮多語種翻譯優勢支持戰「疫」

2020-12-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曉惠)「請幫忙翻譯一下口罩的生產資質」「英文的醫療物資採購合同看不太明白」……在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防疫翻譯群裡,這樣的消息不斷出現。疫情發生以來,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英語、日語、韓語、越南語、泰語、印尼語等多個語種的外語教師主動發揮外語翻譯優勢,加入各條戰「疫」陣線翻譯工作,協助當地政府翻譯採購的國外物資、翻譯國外各界的醫療物資捐贈消息等任務。

作為海南省唯一一所公辦外語類高校,疫情期間,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積極為當地政府提供外語翻譯服務。「隨著海外支援物資源源不斷運抵抗疫一線,對物資進行外語翻譯,迅速判斷物資是否符合要求,這成了擺在醫務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發揮外語優勢為社會服務向來都是我院辦學的側重點,所以,學院大力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選派老師開展物資外語翻譯工作,為政府提供翻譯支援服務。」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黨委委員梁松說。

接了文昌市衛健委的翻譯任務後,該學院英語系老師蘇慶月每天都在線翻譯口罩、防護服的說明書以及醫療物資採購合同。「每當任務來時,我都會爭分奪秒地開始工作,怕時間太長耽誤了政府的防疫工作。」翻譯的內容是蘇慶月並不熟悉的醫療和法律領域,她常常需要花費大量精力逐一核實每一個沒有把握的詞彙,「我深知疫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容不得一點疏忽怠慢。」

學院泰語外籍教師奈斯長期居住海南,精通漢語。在收到文昌市政府向學院發出外語翻譯支援的信息後,奈斯也報了名。文昌市有一批泰國發來的醫療物資需要翻譯,由於翻譯任務緊急,奈斯做好防護措施後直奔物資發放現場進行口譯翻譯,還特意將翻譯內容整理成電子版提供給文昌市有關部門。

「手機一響,馬上繃緊神經,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翻譯任務。即使只是一句話或一個名稱的翻譯,也希望能夠出自己的一份力。」越南語專業教師朱斯說,身為黨員的她已在多個防疫翻譯群裡開展了上百次翻譯志願服務。

你一句我一句,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的教師們共同織起抗擊疫情的嚴密防線。「我們將繼續發揮優勢、勇擔職責,爭做抗擊疫情攻堅兵,貢獻『外語人』的智慧和力量。」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李渝鳳說。

相關焦點

  • 北二外教師翻譯服務助力戰「疫」
    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師張惠芹、韓小也翻譯後,為國人所知,「永不屈服、永不退縮的中國精神」,鼓舞著同心協力戰「疫」的人們。疫情襲來,在二外,有一群教師組成的「多語種抗疫語言服務團隊」,發揮專業特長,用20個語種,值守熱線,翻譯戰「疫」,普及防疫知識,為各國合作戰「疫」架設橋梁。
  • 28個語種翻譯視頻,天津外國語大學 助力外籍在津人士一起戰「疫」
    近日,為方便在津留學生和外籍人士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更好地了解有關政策,及時準確接收官方防疫信息,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組織精幹翻譯力量,錄製了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德語、西語、義大利語等28個語種的《入境人員健康提示》微視頻,積極發揮語言優勢服務於京津冀聯防聯控聯動
  • 浙江外國語學院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 打造多語種課程思政「金課」
    面對疫情這一時代「大考」,浙江外國語學院緊抓疫情這本深刻的教材,將疫情「危機」轉化為開展課程思政的「契機」,利用多語種學科優勢,將外語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不斷優化課程設計,推動「思政課程」主渠道育人向「課程思政」立體化育人轉化,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和批判性思維,使其具備「中國心、國際眼、全球腦」,在世界舞臺上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發揚中國精神,讓戰「疫」的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感在雲端自然流淌
  •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9名學生考取國內外名牌大學碩士研究生 有啥「秘訣」?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致力培養高素質「外語+」國際化人才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坐落於中國首個濱海衛星發射基地——文昌市,創建於1947年,是海南省外語語種最多、外語專業最齊的高校。「海外院作為海南省唯一一所公辦外語類高校,將義不容辭地扛起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責任與擔當。」
  • 專訪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李渝鳳:著力培養符合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的國際化應用型外語人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8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作為海南唯一一所公辦外語類高校,也是海南省外語語種最多、外語專業最齊的省市共建和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始終以服務海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為己任
  • 找小語種翻譯難 海南政協委員建議建小語種人才儲備庫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省政協委員李渝鳳建議,呼喚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目標,加快海南小語種人才培養與儲備。社會上的外語培訓機構也都以英語為主,幾乎難覓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印尼語、泰語、越南語、馬來語、柬埔寨語等「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語種。小語種人才培養規模小、人才匱乏。海南小語種的建設步伐緩慢,語種數量不多且覆蓋面不全,特別是高端人才培養和儲備都明顯不足。以法語人才培養為例,海南省僅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開設該語種,目前每年的招生規模在30至50人左右,在校生120人左右。
  •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打造「外語+職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副院長楊學前。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麥 高鵬)日前,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代表隊在第21屆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上獲得了全國總決賽一等獎。這是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參加該項賽事第四次獲獎。24日,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代表隊做客南海網新聞會客廳,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副院長楊學前解密學院屢創佳績的原因。
  • 外國語學院的抗疫答卷
    來自外國語學院各語系的33名同學組成了「譯心抗疫」外國語學院志願者分隊,發揮語言專業的優勢,致力於協助海外救援物資翻譯;協助社區、單位以及公益組織的翻譯工作。工作內容包括確認協助登記外籍人士基本信息和多語種翻譯社區的通知通告。
  • 浙外統籌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助力「防輸入」——
    為抗擊疫情送上「及時語」 2020-04-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浙江外國語學院嗎?杭州市政府開通96020熱線支持抗擊疫情,要設立多語種的24小時疫情語音支持。
  • 52名黨員教師、8個語種 南京這支志願團隊專為戰「疫」一線提供...
    龍虎網訊(記者 田宇宙 通訊員 徐翎)近日,疫情防控期間作為江蘇省老百姓日常出行健康狀況憑證的「蘇康碼」上線,為了方便在江蘇的外籍人士申請使用,該軟體同時推出了英、日、韓等多語種版本。在軟體多語種版本上線的背後,有一群黨員教師翻譯志願者的身影,他們就是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發起成立的「火神翻『疫』志願服務團隊」。
  • 天津外國語大學發揮語言服務優勢承擔疫情信息翻譯工作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津外國人的各項服務保障和涉外事件處置工作,特別是便於在津外國人及時了解掌握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積極發揮多語種語言服務優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助力一帶一路 小語種有大前景
    尤其在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之後,外語教育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然而,大學外語教育關乎師資、生源與教學質量,還與本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國際化程度休戚相關。  進入21世紀之後,海南多所大學的外語專業學科建設取得令人注目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07年開始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招生,海南大學旅遊學院又在同一年招收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英語與日語方向)。
  •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培養高端翻譯人才
    高級翻譯學院涉及11個外語語種,目前設立翻譯和同聲傳譯兩個專業,主動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碩士以上高端翻譯人才。  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學科實力突出,早在1979年就開始了翻譯碩士的培養。早期學科帶頭人金隄教授的《論翻譯》等學術專著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
  • 「浙江外國語學院」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 打造多語種課程思政...
    面對疫情這一時代「大考」,浙外緊抓疫情這本深刻的教材,將疫情「危機」轉化為開展課程思政的「契機」,利用多語種學科優勢,將外語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和批判性思維。以文育人,意語課堂講文化自信「如何看待中意人民對疫情作出的不同反應?」
  • 8個語種五十多人組成志願團隊 他們將"蘇康碼"系統翻譯成多國語言
    江蘇省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在「蘇康碼」推文中特地加入這樣一句話:「特別鳴謝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組織的翻譯專家團隊為我中心提供的專業幫助。」原來,為了方便外國友人閱讀和申請,「蘇康碼」申請系統還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語種版本,這項特殊的翻譯工作就是由我校外國語學院黨委發起建立的「火神翻『疫』志願服務團隊」的黨員教師們傾力完成的。
  • 天津外國語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
    11月23日,天津外國語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協議籤約暨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聯合發布儀式隆重舉行,雙方將在多語種語料庫平臺、基礎設施建設、校企融合發展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殷奇在發布儀式上表示,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指示批示精神,天外已經組建了應急外語服務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管理團隊,並組建起以首席專家、特聘研究員等為主體的50餘人的多語種語料庫實驗室研究團隊,此次通過與華為集團合作,藉助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以天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為主的33個外語語種,35個外語專業為建庫基礎和人員及語料保障,可以聯合構建起為我國各類突發事件提供大規模
  •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承載六十二年的歷史 適應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承載六十二年的歷史 適應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更新辦學理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自2003年11月升格,特別是2008年4月新班子上任以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
  • 戰「疫」行動丨中國外文局多語種期刊重磅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外文局局屬各期刊社堅持移動優先原則,通過國內外社交平臺、多語種網站等傳播渠道,及時報導相關信息,生動講述抗疫故事。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外文局期刊多、語種多、覆蓋國家與區域多等傳統業務優勢,加強深度報導專題策劃,積極回應國際關切,推出一批多語種抗疫報導專題,展現了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勇氣與信心,講述了中國為防控疫情、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所作的努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裡應外合」,讓海南人的英語強起來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外語類高校。在海南,多個城市的街頭標語、多座圖書館的外文書籍由該校師生翻譯,多個熱門景區的外語導遊、多場外交活動的同聲傳譯等工作也由該校師生承擔。  據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副院長楊學前介紹,多年來,該校根據海南12個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有側重地開展外語人才培養工作,目前開設的17個外語專業裡,除了英語系之外,還有韓語、日語、泰語、印尼語、阿拉伯語、越南語等語種在內的東語系,以及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語種在內的西語系,為省內外輸送了大批小語種人才。
  • 翻譯任務就是戰鬥指令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教師發揮專業優勢...
    翻譯任務就是戰鬥指令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教師發揮專業優勢 架起國際捐助「友誼橋」        2020-02-12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