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和爸爸在一起,會做什麼呢?
上房揭瓦,翻箱倒櫃?
最近,甘肅的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做了一件事,引起了網友們的高度點讚。
100多天前,為了幫助兒子減肥,趙爸爸便帶著兒子晨跑。
在跑步過程中,他們發現有很多共享單車被隨意丟放在街頭,當時,兒子向爸爸提議,將這些車擺好。
爸爸採納了兒子的建議,每天和兒子一起,將街頭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歸置整齊,目前已經堅持了100多天了。
這對父子的行為,得到了網友們的點讚: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太差。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深以為然。
好的爸爸,就像孩子的指路明燈,不刻意講大道理,卻激勵著孩子沿著他的路,往更高更遠的地方攀登。
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當了媽媽,就要有個當媽的樣子」,卻很少有人對爸爸們說,「當了爸爸,就應該有爸爸的樣子」,甚至忽視了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
在一個家庭中,好爸爸配好媽媽,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好孩子。
三流的爸爸「沒樣子」,二流的爸爸「做樣子」,一流的爸爸「做榜樣」。
不是所有的男人
有了孩子後,就能成為爸爸
前兩天,看了一條讓人忍俊不禁的新聞。
一位爸爸喝了酒,還開車。
結果,在半路上被警察叔叔逮個正著。
沒想到,爸爸喝了酒,也不迷糊。
當警察上前查問,要求拿出行車證、駕駛證時,爸爸吞吞吐吐說了句:「我沒帶」。
車後面傳來一個稚嫩聲音:「不是,車是別人的。」
警察叔叔的火眼金睛,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行車證、駕駛證沒帶是不是。」
爸爸又解釋:「不是,我挪下車。」
警察叔叔表示:「不是你挪不挪車的問題,你剛是不是開了車?」
爸爸始終在掙扎,最後,還是後面那個「小聲音」揭開了真相:「我都告訴你了,行車一步,就算酒駕。」
經測試,爸爸果然酒駕。
最後,警察叔叔發出靈魂拷問:「你認為,你當父親的,這樣做合適嗎?」
有些爸爸,真的一點爸爸的樣子都沒有。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小男孩的「坑爹」行為,值得點10086個贊,今天他不「坑爹」,明天爹就要坑他。
酒駕一出事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是容不得一點僥倖心理的。
而遵守社會規則、交通規則,理應是父母必須教給孩子的最重要的生命之課。
可是,有些爸爸就是這樣,不僅自己不遵守規則,沒有起到榜樣作用,反而隨意引導。
之前,有一位爸爸更令人後怕,讓才8歲的兒子開車上路,並將孩子開車的視頻發到朋友圈炫耀。
視頻中,孩子一再表示「害怕」,可爸爸卻堅持讓兒子繼續開,怕個啥。
最後,這位爸爸被罰款1000元,以及吊銷駕駛證。
塞萬提斯曾說過:「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孩子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不善於聽從道理,而善於模仿身邊的人。
一個德行有虧、行為不檢的父親,無疑是做了最壞的榜樣。
父愛如山,有些爸爸不動如山
如果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談一談父親,大概會是怎麼樣的?
父愛如山?
父親是家庭的脊梁?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製作者邀請幾十位5到50歲的國外男性,用一個詞談談自己的父親。
視頻中,幾乎都是愛、愛、責任、陪伴、最重要的人、最好的朋友、偉大的存在等美好的詞語,以及對父親的表白。
然而,視頻下面的評論,卻是大型「翻車現場」。
看到這裡,不禁想到一位網友的調侃:父愛如山,就是不動如山。
在許多家庭中,父親承擔的角色,依然只是工作賺錢、養家餬口,至於如何去愛妻子、關心子女,絲毫不在他們的情感規劃當中。
網上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圖片:
一個孩子做「看圖連線」,左邊是爸爸、媽媽,右邊是做飯、買菜、洗碗、拖地、輔導作業等工作。
孩子的答案是:將媽媽與所有事連上了線,爸爸則空空如也。
不否認,許多爸爸的確存在工作辛苦、壓力過大等情況,但是,孩子也應該是父親人生事業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父愛不應該只是「取款機」,而是愛的製造者。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表示,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很大的隱患。
尤其是在男孩的成長中,缺少父親的參與,很容易患上「父愛缺乏綜合症」,導致孩子過分害羞、情緒沮喪、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少言寡語等各種情緒問題。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爸爸就是一個工作狂,長期在外工作,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兩個孩子。
或許,凌霄的內向沉默、冷峻寡語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媽媽的脾氣和妹妹的離開,但是爸爸的缺位,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至於他成年以後,對爸爸始終是若即若離,難以交流,與人交流時,也是不苟言笑。
很多父親錯誤的認為,教育和陪伴孩子,自己不在行,有媽媽在就足夠。
實際上,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在0至3歲時,的確會更加依賴媽媽,但是從4歲開始,孩子需要從父母雙方同時獲得「心理營養」。
「父親」的身份,並不是有了孩子,就自然形成的。
好的父親,不是「做做樣子」,更不僅僅只是一個「身份」而已,應該真正陪伴在孩子的成長中。
最高級的父愛,是成為孩子的榜樣
今年疫情期間,家住鄭州的劉洋醫生,接到了援助湖北的命令。
接到命令後,家人的情緒都很矛盾,就連他5歲的兒子,也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乖巧的幫爸爸收拾行李,媽媽問他在幹什麼,他毫不猶豫的回答:「爸爸是我的大英雄。」
爸爸出發後,平常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男孩,主動幫媽媽掃地、擇菜,竟然連之前最難的準時睡覺、不挑食,都變得不再困難。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孩子做榜樣。
當孩子的心中,有了模仿的對象,一切都會順其自然。
事實上,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超級英雄。
他們可以是蜘蛛俠、鋼鐵俠,也可以是孫悟空、奧特曼,這是孩子對精神、對力量的一種崇拜和嚮往。
著名婚姻及子女教育專家麥道衛說過:
「我們想對『英雄』重新定義:他是任何一位具備同情心,品格優良,言行如一,誠實正直,並且以身作則的父親或母親。」
很多人都說,媽媽是超人,實際上,爸爸最應該成為孩子的英雄。
一個像英雄一樣的爸爸,在孩子心裡,是自帶聽話、懂事功能的,在這樣的爸爸面前,孩子會變得很可愛。
就像最近,引起人們熱議的教育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請來了鋼琴家朗朗做嘉賓。
孩子們一聽說大鋼琴家要來,完成作業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一個合格的爸爸,就應該是孩子的「榜樣」。
他會懂得尊重和愛護媽媽,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
他會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關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親的安全感;
他會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像陽光一樣,照耀著孩子,迎接未來的風雨洗禮,人間值得。
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段關於父親的描述:
小時候家裡住著超人,是個能修所有東西的百戰天龍,何時何地,誰有困難都能解決的萬能俠客。他是個不會懦弱的超級英雄的存在。」
一位好的父親,是世間最特別的英雄。
他不需要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也不用有拯救蒼生的抱負,更無需像奧特曼一樣,是戰鬥英雄。
只需要每個父親,帶著正能量,讓孩子感受安全感,便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