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觀15.5:你學到的哪些記憶方法是錯把人腦當成了電腦

2021-02-14 超智能體
前言

該期屬於學習觀15的應用篇,這裡我會非常囉嗦的再講一遍網絡記憶,因為它是生物與機械在記憶上的底層區別,是《學習觀》中最重要基礎知識。隨後會用英語學習作為實際例子來分析。搞清楚網絡記憶後,你可以知道:

1. 哪些記憶方法是錯把電腦記憶方式當成人腦記憶方式。

2. 為什麼不要看字幕來練習聽力。

3. 如果從零學習一門外語,最符合大腦原理的第一步是什麼。

目錄

1. 異或門例子

    1.1. 異或門描述

    1.2. 查找記憶

    1.3. 查找記憶特點

    1.4. 網絡記憶

    1.5. 網絡記憶特點

2. 外語學習應用

    2.1. 英語功能描述

    2.2. 功能實現方式

    2.3. 多例子練習

   2.4. 音素輸出擴展

   2.5. 莫看字幕練習

3. 網絡中的遺忘

    3.1. 兩種遺忘對比

    3.2. 學習中的遺忘

    3.3. 學習後的遺忘



視頻

www.bilibili.com/video/av55513374

文字稿

「異或門例子

我們還是先從最簡單的異或門例子開始,

雖然涉及很多數字,但請耐心體會。

1.1. 異或門描述

假設需要這樣一個功能:根據兩個輸入,要求得到對應的輸出,一共有4種情況:

當第一個輸入是1,第二個輸入是1時,就輸出0。

當第一個輸入是1,第二個輸入是0時,就輸出1。

當第一個輸入是0,第二個輸入是1時,就輸出1。

當第一個輸入是0,第二個輸入是0時,就輸出0。

1.2. 查找記憶

若要記住這四種情況。

描述:一個種方法是像九九乘法表一樣把所有情況都記錄下來,然後根據輸入來查找對應的輸出。

例子:比如,當第一個輸入是 1,第二個輸入是 0 時,去表中查找,便可得到輸出為1。

名稱:可以把這種方式叫查找記憶(狀態記憶),這個表格也叫查找表。

1.3. 查找記憶特點

 

1.4. 網絡記憶

描述:還有一種方式是網絡記憶:通過構建一個函數(映射),根據輸入來直接計算出對應的輸出。

一種情況例子:比如,想要記憶 [1,1] --> 0時,可以讓第一個輸入乘以-0.5,讓第二個輸入乘以0.5,二者相加可得到0,便記住了這個情況。

1.4.1. 網絡記憶位置

記憶在網絡中並不是查找表的 [1,1] --> 0,而是乘號右邊的數字[-0.5,0.5],這些數字也叫權重。

權重改變,則記憶就改變。

兩種情況例子:但如果記憶完了 [1,1] --> 0,想同時記憶 [1,0] --> 1,若還用 [-0.5,0.5] 的權重,那 [1,0] 算出的就是錯誤的數值,[1,0] --> 1 並沒有被記憶。

1.4.2. 記憶覆蓋現象

因此需要重新調整權重。這時可以讓第一個輸入乘以1,讓第二個輸入乘以-1,再二者相加,便可同時記憶這兩種情況。

但之前的記住了[1,1]得0的[-0.5,0.5]權重就會被新記憶 [1, -1 ] 所覆蓋掉。

1.4.3. 人腦長期記憶

人腦長期記憶的底層機制就是網絡記憶,所以我們的記憶並不能像電腦那樣直接查看,只能根據輸入得到對應的輸出。

四種情況例子:而如果要記憶四種情況,由於權重 [1, -1 ]並不滿足四種情況,所以也會被更新掉。

1.4.4. 網絡記憶本質

也就是說,網絡記憶實際上是在尋找所有情況的共同規律。

1.5. 網絡記憶特點

記憶緩慢:因為需要調整權重來尋找共同規律,所以網絡記憶要比查找記憶慢的多。

記憶幹擾:同時,共同規律往往會隨新情況的到來而改變,所以我們已經形成的記憶會受新信息的幹擾,而使用查找的電腦則不會。

泛化能力:但網絡記憶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所找到的規律可以用來預測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情況。

兩種記憶對比:而查找記憶則辦不到這一點,只能解決你告訴過它的情況,無法解決從未被記錄的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比一般的機器更有創造力。

1.5.1. 學習的定義

學習:從已知情況中尋找可預測未知情況的規律

知識:這個規律在意識層面上叫做知識,但更普遍的名字叫做模型。

1.5.2. 模型泛化能力

模型可以解決從未見過情況的能力叫做泛化能力。

1.5.3. 模型過擬合

而模型只能解決學習時見過的情況,卻無法解決未見過情況的現象叫做過擬合。

練習例子驗證:人類之所以需要練習的原因就是讓大腦自動從各種不同的情況中尋找規律,以便應對從來沒見過的情況。

工作例子驗證:而在日語中有一個詞,「指示待ち人間」,指的就是一類人:他們和機械一樣,只能解決別人告訴過他的情況,卻無法解決未被告知的情況,也就是泛化能力不足。 

「外語學習應用

2.1. 英語功能描述

若把輸入改為聲波,而把輸出改為英語, 那完成的功能便是英語的聽力。

這時的輸入和輸出情況有多少種呢?無數種。口音,音調,發音長短的任何些許不同都是不同的情況。

2.2. 功能實現方式

這就意味著根本無法通過查找記憶來實現這樣一個功能,只能通過學習來找到共同規律。因此英語聽力需要練習。

2.3. 多例子學習

原因:但如果你只用一種口音來練習, 那麼學到的規律就和只記憶 [1, 1] --> 0 一樣,僅僅是記住了這一種口音,並沒有形成具有普遍性的規律,當來個新老外(無污衊的意思)說話,你就聽不懂了。

解決方法:所以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口音反覆聽,而是聽不同的口音,讓大腦的自動從不同的口音中尋找規律。

2.4. 莫看字幕練習

原因:而當你看字幕來練習聽力的時候,輸入就既有語音,又有字幕。但大腦並不知道你要怎麼學,它會自動的構建一個既使用語音輸入,又使用字幕輸入,來識別語言的網絡。一旦撤掉字幕輸入,那辛苦學到的網絡就無法得到正確的輸出結果了。

解決方法:所以,如果要練習聽力,就將自己大腦接受到的輸入信號控制為只有語音。

2.5. 音素輸出擴展

原因:我們可以聽懂外國人說中文是要歸功於模型的泛化能力,但我們的中文泛化能力,由於會儘可能的識別從未見過的情況,反而在初學英語時,也會把英語識別成中文。

例子:比如,shazam 聽成 傻蛋。

解決方法:所以,初學外語的第一步,就是擴展自己的語音的輸出種類。一定不要用中文來標註英語音標,否則會一直停留在把英語泛化成中文的狀態。

更正過程:而更正的過程就像左撇子改成右撇子一樣,絕不是別人教你一遍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時間和練習來改變大腦的神經網絡。

「網絡中的遺忘

不要用查找記憶來理解網絡記憶的遺忘。

3.1. 兩種遺忘對比

描述:查找記憶的刪除是一條一條的刪,而網絡記憶的遺忘是連接的斷開。

例子:比如,之前的例子,如果記憶完了 [1,1] --> 0 和 [1,0] --> 1 的 [1,-1] 權重中的 1 連接斷開了,那麼兩條信息都會丟失,但如果 -1 的連接斷開了,那麼只有  [1,1] --> 0 的信息會丟失。

3.2. 學習中的遺忘

因為網絡是在尋找能符合所有情況的規律。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有時斷開連接,有時又重塑連接的現象。

假設猜想: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失去了斷開連接的能力,那麼他就會像記憶所有信息(就是網絡的絕對過擬合),但尋找共同規律的學習能力卻會嚴重受損。

假設佐證:比如現實中的雨人Kim Peek 就明顯具有這種症狀。他可以快速的看完一本書並且記住所有內容,但他的日常生活能力卻異常低下,直到四歲才會走路,不會系扣子,智力測試也只有87分。

3.3. 學習後的遺忘

提問:上面的遺忘是發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權重調整。但為什麼已經記住了的內容也會被遺忘?

生存困難:原因就在於大腦找到的規律不一定是具有普遍性的規律,難免有局部規律。

例子:如果連續記憶這 [1,0] --> 1, [1,1] --> 0 兩種情況,大腦就會找到 [1,-1]  規律。但該規律只是記住了這兩種情況,無法預測其他情況。

演化結果:所以大腦演化出了根據使用的頻率來強化和弱化連接的一種機制。它既不是為了消除痛苦回憶,也不是為了節省能量,就是為了抑制局部規律形成的過擬合。

預告:但是大腦對於不同的內容會有不同的態度,所以下一期我們會講該如何有效的重複。

3.4.  你忘記所有的招式,就練成太極拳了

原文:「太極拳只重其義,不重其招。你忘記所有的招式,就練成太極拳了。」

解釋:「忘記」並非字面意思,而是意為不要僅記住個別招式,而失去了應對無限情況的能力。這裡的招式是「已知」,「情況」是指任何情況,包括已知,也包括未知。由於人腦的長期記憶也不是查找記憶,並不會去記憶每個情況,所以練太極拳的過程並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學習的過程。讓大腦的神經網絡從這些有限的招式中泛化出普遍規律,便可自動應對無限情況。

翻譯:」情況無限,招式有限,需泛化有限招式,來應對無限情況。」

「總結


4.1. 說明

這些知識是機器學習中最基本的概念。

但機器學習本來就是要讓機器來解決學習問題,因此完全適用於日常學習。

希望大家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例子來反覆體會這些概念。

也建議重新看一遍學習觀1-7,相信你現在能夠明白以前不懂的地方。

4.2. 概念

記憶:記住具體情況。 

模型的泛化能力:模型可預測未見過情況的能力。 

模型的過擬合:模型只記住了學習時見過的情況,卻無法預測未見過情況的現象。 

學習:從已知情況中尋找可預測未知情況的規律的過程。 

查找記憶:將信息作為狀態,存儲到不同的地址中的記憶方式。

網絡記憶:構建一個模型來根據輸入計算出對應的輸出的記憶方式,可被視為過擬合的學習。 

網絡學習:可被視為泛化的記憶。 

網絡記憶位置:由所有連接共同存儲。 

學習中的遺忘:尋找共同規律(學習)過程中由於調整權重所造成的連接斷開。 

學習後的遺忘:為提高泛化能力,根據連接被使用的頻率強化或弱化連接的一種模型篩選機制。 

4.3. 應用

多例子學習:體驗多個例子,讓神經元更容易找到普遍的規律。 

音素的擴展:初學外語的第一步,先擴展音素,把每個音素都作為不同的發音。 

輸入的控制:如果只練聽力,就要控制涉及的輸入類型,不要讓額外輸入參與到網絡的構建中。

投票

視頻下載

公號回覆:學習觀15.5

知乎:YJango

相關焦點

  • 基於現象描述分析學視角的大學生學習觀研究
    基於現象描述分析學這種質性研究方法和規範,以北京市某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的學習觀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了6種學習觀,即學習就是知識獲取、記憶與再現、知識應用、理解、解釋現實和個人成長。藉助「意義—結構」分析框架對各類觀念從意義、內部視域(學習主體、學習對象、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效果)和外部視域(學習觀所處的外部環境)等維度加以深入剖析,結果比較清晰地顯示了不同學習觀之間的等級關係。
  • 掌握人腦記憶的秘密,你也可以過目不忘!
    事實上每個普通人都有很強大的記憶功能,只是還沒有被開發出來,掌握人腦記憶的秘密,你也可以過目不忘。在電影《超體》中曾提到人的大腦被開發的部分不足10%,如果有辦法開發出其餘部分,便能做到很多看似超能力的事情。
  • 記憶等於多大硬碟?探人腦存儲的奧秘
    電腦可以說是近代最重要的發明,且電腦與大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電腦可以計算,人腦可以思考,電腦可以儲存數據,人腦可以存儲記憶。我們將人腦粗淺的比喻成電腦,更多的是讓用戶更容易的理解大腦的存儲原理。
  • 紅杉樹智能英語單詞王遵循記憶遺忘規律製作學習方案
    針對背單詞的五大難題,幫助你高效背單詞,告別死記硬背!難點1:忘得快,背到後面,忘了前面總是背了忘、忘了再背,哪些單詞是我的生詞,哪些是熟詞?腦子裡永遠理不清,這是為什麼呢?據紅杉樹智能英語課題組研究發現:95%的學生背單詞「沒有學習習慣」,導致他們總是在遺忘之後重學,記憶不能積累。95%的學生都寄希望考前突擊複習,這樣的短時高強度記憶,也會遺忘,並且效率低下。只有5%的學生,能夠做到科學複習,使詞彙達到母語式效果。這也就是有部分學生覺得英語好學,大部分學生覺得難學的原因。
  • 新研究稱:已經發明了一種利用強力磁鐵模仿人腦的方法
    美國一項令人震驚的新研究稱,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已經發明了一種利用強力磁鐵模仿人腦的方法。人工智慧:科學家使用磁鐵來模擬人腦在機器中的活動。圍繞人腦構建的人工智慧(AI)可以幫助機器人和電腦更好地理解物體之間的差異。例如,這項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機器人即時決定在商店購買哪些產品。人工智慧的突破還可能幫助機器人在路線規劃方面做出優化決策,這是一個被稱為旅行推銷員問題的算法難題。這項研究由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
  • 人腦算命與電腦程式算命誰更準確?
    那些相信並且喜歡周易和算命的朋友可能會經常會聽到一個詞語:電腦算命。新產物:電腦算命似乎有很多做生意的人都喜歡把自己的生意與電腦掛鈎,好像什麼東西一同電腦扯上點關係就算是高科技了一樣,比如電腦洗車,電腦噴漆,電腦幹洗等等比比皆是,其實這裡面很多炒作成分。現在江南易林來詳細探討一下人腦算命與電腦算命的差別和準確性問題。
  • 揭秘記憶引擎核心科技,讓英語學習健步如飛
    你可以自己回想一下,或者隨便找個學生問問,學英語什麼最難?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甚至是全部)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到:背單詞!當然,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紅杉樹智能英語記憶引擎發明人,楊寧遠博士。如果只複習,就沒時間學新的;要是都學新的,學過的單詞很快就忘了,豈不是白學了?所以只能複習複習一半,學習一半,可是,學過的單詞哪些是完全掌握無需習,哪些是需要立即複習的呢?這位高材生,也只能用標記號這種最原始的方式處理。可沒幾天,記號一多又亂了。
  • 這5 種記憶方法,我一定要分享給你
    然後,通過各種記憶方法主動創造契機,對記憶痕跡進行加深、整合,直至形成穩固的神經聯結。那有哪些加深、整合記憶痕跡的方法呢?我總結了以下5種:主動回想。例如你在《自控力》中讀到:「自控的能量是會被逐漸消耗的,一個人在早上做事的效率最高。」那你就可以回想一下你早上上班的狀態,還有晚上癱在床上刷手機的樣子。等你下次再熬夜,你就更容易記起書上的內容,然後意識到:「原來我不是真的想玩手機,只是自控的能量用完了...」除此之外,構建詞群也是增強記憶的好方法。
  • 【選擇性必修1教參】§2.5 人腦的高級功能
    學生正處在學習的階段,對於學習與記憶有著深刻的體會,學習與記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材介紹了記憶的過程以及記憶與學習的關係。這一內容有助於學生從腦科學角度理解正確的記憶與學習方法。情緒也是腦的高級功能。學生面臨著緊張的學習,有時會出現精神壓力大、情緒變化明顯的情況,而且未來的工作與生活也難免各種精神壓力。
  • 揭秘記憶引擎核心科技,讓英語學習健步如飛!
    你可以自己回想一下,或者隨便找個學生問問,學英語什麼最難?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甚至是全部)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到:背單詞!當然,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紅杉樹智能英語記憶引擎發明人,楊寧遠博士。如果只複習,就沒時間學新的;要是都學新的,學過的單詞很快就忘了,豈不是白學了?所以只能複習複習一半,學習一半,可是,學過的單詞哪些是完全掌握無需習,哪些是需要立即複習的呢?這位高材生,也只能用標記號這種最原始的方式處理。可沒幾天,記號一多又亂了。
  • 教你幾個記憶技巧,讓你的記憶效果翻倍
    1.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腦有8大遺忘時間,分別是5分鐘、30分鐘、12小時、1天、2天、4天、7天和15天。只要在這8個時間點將同一個信息反覆記憶,理論上可以終生不忘。可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沒那麼多時間來安排,因此我把方法精簡了一下,在5分鐘、30分鐘和1天時複習一遍就行了。 2.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記憶,效果更佳。
  • 紅杉樹智能英語單詞王 幫助你高效背單詞
    難點1:忘得快,背到後面,忘了前面總是背了忘、忘了再背,哪些單詞是我的生詞,哪些是熟詞?據紅杉樹智能英語課題組研究發現:95%的學生背單詞「沒有學習習慣」,導致他們總是在遺忘之後重學,記憶不能積累。95%的學生都寄希望考前突擊複習,這樣的短時高強度記憶,也會遺忘,並且效率低下。只有5%的學生,能夠做到科學複習,使詞彙達到母語式效果。這也就是有部分學生覺得英語好學,大部分學生覺得難學的原因。
  • 感官記憶、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我想任何人都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當我們翻開電話簿中記住某個電話號碼,至少到按完所有數字後才會忘掉它;但有時按完號碼,對方電話恰好佔線,或是鈴聲響了太久讓你以為打錯而想重撥一次,此時不懂得記憶訣竅的你,往往只好再查一次電話簿上的那個電話號碼了。最常見到的是別人請你代撥電話時,你的「忘性」更是表現得比「記性」好。假設我待會請你幫我撥個電話,電話號碼是87719292。
  • 人腦究竟有多強?從架構到能力與計算機進行分析
    在網上,經常會有人進行著人腦與計算的的比較,沒有人的計算能力是超過計算機的,那麼人腦是不如計算機嗎?大腦有著1000億的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都能看作是一個計算機核心(每個神經元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非線性處理系統),那麼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擁有者1000核心的計算系統,這個系統就構成了平時生活中思考記憶或者說大腦的意識,這個應該能表明出人腦的運算能力。而人的意識是由這1000億個獨立運算的核心組成,分為多個電路和網絡。
  • 抓住記憶遺忘規律 事半功倍的背單詞方法送給你
    不管你還在上學,還是已經成年,挑本教材或英語讀本翻開,如果裡面單詞很多不認識,那麼什麼都別說,想提高英語成績,想學習英語,就去背單詞。因為看一篇文章遇到生詞的比例超過15%的話,閱讀就是一件痛苦,效率低下的事情。詞彙量不夠的情況下,想直接聽說讀寫,就是鈍斧頭砍柴,徒勞無功。
  • 最強大腦記憶宮殿 | 人腦在使用記憶術進行快速記憶時的神經表徵機制
    研究發現記憶宮殿這一記憶術能快速有效提高時序記憶的準確性,並揭示了實現這一效果的兩個重要神經表徵機制:(1)海馬對時間和空間信息的多種聯合表徵,包括記憶宮殿的空間特徵和先後順序構成的事件結構(event structure),以及時間背景(temporal context)的表徵,為記憶提供重要的背景線索;(2)海馬對表徵的靈活轉換(transformation),從而減少記憶項目間的幹擾,提升記憶精度
  • 讓人腦連接電腦 有些問題應未雨綢繆
    來源標題:讓人腦連接電腦 有些問題應未雨綢繆 像人類一樣思考一直是人工智慧不斷追尋的目標。許敏鵬舉例說,以最熟悉的電腦和手機為例,1946年世界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時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但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的筆記本可以輕至1千克,且運算速度遠高於第一臺計算機,這也才有了我們在車站、高鐵上的移動辦公;手機也從最初的「大哥大」發展為極其輕便的智慧型手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電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認知主義的學習觀
    苛勒觀點:①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②學習實質:主體內部構造完型(二)認知地圖論代表人物:託爾曼強調刺激——反應之間有中間變量學習的實質:形成了認知地圖觀點:①學習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獲得;②學習是完形的認知,是形成認知地圖的過程;③學習最終結果是在對環境綜合認知的基礎上形成認知地圖考點二:現代認知學習觀
  • 【學法】臨近期末,想考好英語?錯題訂正得這麼做!
    一文中,就提醒大家對照各地期末質檢考試範圍,做好本學期考試卷的錯題訂正本,以及錯題訂正的重要性。本期,也是劉老師【學法】的第一期,就先簡要地和各位家長聊聊,初三英語錯題訂正該怎麼做,英語錯題訂正有什麼差異化的方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馬上開動做好英語試卷的錯題訂正本!OK,Let's go!首先,錯題訂正本是溫故知新、彌補缺漏的最好路徑。
  • 大腦的優勢:用情感來標記記憶,與電腦完全不同
    比如你可能會記住6歲時媽媽帶你去街角的商店買你第一件喜愛的玩具的情景,但你可能已經忘了昨天都跟誰說過話。大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上邊提到的記憶都是關於個人的經歷,腦研究者將這類記憶稱作「陳述性記憶」,也叫「外顯記憶」。人還有另外一種記憶叫做「內隱記憶」,與個人經歷的事件和感覺到的事實無關,不用刻意提取,如一些簡單的經典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