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3日訊 眼下,不少金融機構推出全流程在線網上貸款產品,既方便又快捷。可是,借款人來自全國各地,該類產品又未辦理抵押登記,日後發生糾紛,一旦打官司,將耗時耗力。10月3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獲悉,在江漢區法院與企業的聯席會議上,一名法官的建議輕鬆將這些法律風險逐個化解。
江漢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在武漢商務區開設服務窗口。 記者耿珊珊 攝
2019年9月,江漢區法院成立金融審判庭,依託在武漢商務區設立的訴訟服務點,走訪金融機構、與金融機構召開聯席會議,研討法律問題,化解法律風險。
今年6月,某銀行武漢分行針推出了一款汽車消費場景貸產品,為方便用戶,產品不需要抵押就可貸款。為防範可能的訴訟風險,銀行邀請金融審判庭的法官召開聯席會議。 該銀行武漢分行負責人介紹,產品推出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廣大用戶,會基於用戶的信用記錄進行審核。
「從司法實踐來看,這種模式確實存在法律風險,但也不是沒有應對的措施。」聯席會議上,江漢區法院金融審判庭法官魯林提出,貸款人不在本地,如果到期不能如期還款,一旦客戶下落不明,如果提起訴訟,訴狀副本、傳票和判決書等訴訟文書均只能通過公告形式來送達。
如何解決這個法律難題?魯林法官提出三個建議:第一、在貸款合同中務必要增添訴訟送達地址的約定,並告知相關權利義務,避免違約客戶因下落不明,無法送達訴訟文書,導致審理及執行期限過長。「有了這個條款,判決書的送達將採用其他及時生效的形式,整個訴訟程序會縮短60天。」第二、由於整個貸款業務是在線上操作,對電子籤名和電子證據的固定是否可能引入第三方認證;第三、對於10萬元以下的貸款合同,可以約定小額訴訟條款,1個月內就可走完訴訟程序,既便利當事人,降低訴訟成本,又可節約司法資源。
「魯法官的建議給了我們很多啟發。」該銀行武漢分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武漢分行已採納這些建議,並向總行提出了相關需求和申請,貸款合同的文書中做出相應修改。這樣一來,貸款人和銀行都更加安心。
「無人法庭」不見當事人
江漢區法院的金融訴訟全流程可在網上辦理
明明是法庭,卻根本看不到當事人和代理人,只看到法官在電腦前辦公,當事人不用親自到法庭,只需在線提交訴訟材料,所有的訴訟流程均在網上辦理。
10月3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獲悉,從今年1月至今,江漢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在全市率先推出「類案智審平臺」,金融訴訟全流程都可在網上辦理。
江漢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在武漢商務區開庭審理案件。 記者耿珊珊 攝
進入這個智能審判平臺,記者看到,當事人無需到法院,只需在網上登錄平臺並點擊「生成起訴書」,錄入相關信息及材料,即可自動生成標準的起訴狀,並在線提交法院。點擊「智能批量立案」,當事人只需在平臺一張表格中填錄案件信息,即可實現一鍵批量立案。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智能一鍵生成案件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等文書材料。
江漢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庭長李海燕介紹,江漢區屬金融機構集聚地,金融審判庭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專業金融審判庭,結合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90%以上收案適用簡易程序快審快結,對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力爭辦成精品。
據悉,截至2020年9月,江漢區金融審判庭已在線審理案件500餘件。當事人網上填寫案件相關要素後,金融批量立案時間僅為2分鐘,金融糾紛類型案件審理時間平均縮短27天。 (記者耿珊珊 通訊員成豔秦 餘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