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敗感來襲 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2020-08-19 光明網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有一群父母默默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是那些所謂學困生的父母: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在班上「拖後腿」;經常被老師告狀或叫去談話;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補習班似乎也收效甚微;自家孩子各方面發展似乎都比同齡人要慢一拍……如果「不幸」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需要內心多麼強大才可以不焦慮?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如何調整心態儘量傳遞給孩子積極正向的能量?

承認孩子不是複製品

我接觸過的學困生父母中,不少人都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有強烈的挫敗感。他們從心裡覺得孩子的「失敗」就是他們的失敗,仿佛是他們生產出了一個質量欠佳的產品一樣難受。這種心理在不同學歷背景、不同職業的父母中都存在。

曾有一位自己學歷不高的媽媽沮喪地向我傾訴,她兒子從上學開始就跟不上節奏,總是在班上排名倒數,為此她很是焦慮,也有點兒內疚。想起自己也是從小就學習成績不好,最後都沒考上大學,她覺得是自己的遺傳基因不好,才導致孩子學習也不好。有了這種不客觀的歸因,這位媽媽的焦慮感和挫敗感更加強烈,由此帶來的附加後果,就是將大量精力內耗在了自責和內疚上,而沒有花時間去思考和尋找孩子學習不好的真正原因。孩子大都是敏感的,媽媽的這種焦慮情緒會傳遞給孩子,容易讓孩子給自己貼上標籤,覺得自己可能就是天生不會學習,從而更加失去學習和改變的動力。

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自身學歷高、知識背景強,但孩子卻學習成績不好。這樣的父母也很容易產生挫敗感,他們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為什麼自己那麼優秀,孩子卻那麼「平庸」甚至落後呢?我自己也曾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名校畢業、研究生學歷,但兒子在小學階段學習一直比較吃力,我為此深感焦慮和沮喪,有時也會因此情緒失控,家裡一度出現「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的局面。

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適和認真反思,我認為自己首先需要樹立一個正確認知:孩子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複製品,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天賦。父母曾經學習不好並不代表孩子也一定不會學習,父母學歷高也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會同樣優秀或是超越父母。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最適合他的人生道路。想明白了這一點,我就不鑽牛角尖也不會和孩子較勁了,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幫助孩子認識自身特點,一起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然後想辦法鼓勵孩子樹立自信,找到學習的動力和方法。

拋棄比較心 接納孩子本相,幫孩子重建自信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和「別人家孩子」的比較。尤其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如果只是拿他的學業成績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會受到很大打擊,拿他的短板和別人的長項進行比較,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改變思路,由橫向比較變為縱向比較。父母不妨試著改變一下思路,不要總是拿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其他同學進行橫向比較,而是讓孩子和自己的以往成績進行比較,如果這一次考試成績比上一次有進步,就值得表揚和鼓勵。我兒子上初中後的一段時間,數學成績一直不理想,讓他對自己能否學好數學產生了懷疑和不自信。有一次期末考試數學又沒考好,他有點兒沮喪,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仍然沒達到理想成績。我看到了孩子這段時間在學習態度上的進步和付出的努力,就對他說:「你期中考試數學考了多少分?這次成績和期中比是不是有進步了?」在我的提醒下,兒子想起自己這次的數學成績比期中提高了十幾分呢。孩子重拾了信心,後來的數學成績也有了新的突破。

接納孩子,發現他的優點並給予鼓勵。成績不好的孩子本身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在學校難以在學業上得到肯定,找不到存在感和價值感,如果回到家後,父母還滿是嫌棄地數落他,或是通過各種方式提醒他「你是個成績不好的差生」,可想而知,孩子心裡會是多麼難受和絕望。這種心境不利於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只會讓他更討厭學習。

父母如果能對孩子多一些接納,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比如有的孩子雖然學習不好但運動能力很好,父母如能創造機會讓孩子將運動方面的天賦特長展現出來,並及時表達對孩子的讚賞,孩子就有可能以此為突破口找到自信,甚至激發他在學習上的興趣和鬥志。

堅定內心,不要輕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不少父母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聽到其他父母說起給孩子報了什麼課外班,心裡就難免開始焦慮:我是不是也該給孩子報個課外班了?我家孩子成績不好,是不是因為課外沒有補習呢……我並非一概否定課外補習,但父母不應輕易受到環境影響盲目跟風,要在充分了解自家孩子情況的前提下,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警惕「劇場效應」,即前排有觀眾站起來看戲,後面的人因為看不清也跟著站起來,最後大家都變成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實際效果卻還沒有之前大家都坐著的時候好。這種非理性的攀比和跟風,只會給孩子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不焦慮不放棄 定睛長遠目標,傳遞正向能量

家有學困生,父母一方面心理上會承受更多壓力,另一方面孩子的學業問題也會牽扯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似乎對他們來說,放鬆心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除了「苦大仇深」,還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父母如能調整心態,放下焦慮,用積極態度面對現實,不放棄努力,孩子則會以更樂觀心態面對學習,整個家庭氛圍也會更輕鬆和諧。

積極尋找原因,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者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掌握知識點,或者因為學習方法不當導致效率低下,或者因為偏科導致發展不平衡……父母應和孩子一起分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然後採取切實的應對辦法解決問題。比如孩子在時間管理上不夠自律,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制定詳細的時間計劃表,並事先協商好相應的獎懲措施,慢慢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關注孩子狀態,和老師保持溝通。孩子如果學業成績不佳,父母不要因為害怕老師責備而產生逃避心理,相反應該主動和老師保持溝通,關注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態。我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時,一次語文老師在電話裡告訴我,孩子最近上課老走神,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回家後一問孩子,他說感覺語文老師不喜歡他,上課時總不叫他發言,所以對上語文課有牴觸情緒。我及時將這個情況反饋給語文老師,老師和孩子作了溝通,並有意識在課堂上多給孩子一些發言機會,讓孩子解開了心結,語文成績也逐漸有了進步。

期許美好未來,激發孩子目標感。人生是場馬拉松,孩子目前學業成績不佳,不代表他會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也不代表他就是個失敗者,父母要學會用發展的、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能從挫折中學會樂觀,學會堅強,那這段學習經歷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是有益處的。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個短期目標和一個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是本學期的期末考試目標成績,長期目標可以是孩子心儀的大學或專業。訂立目標可以幫助孩子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同時讓他從現實困難中看到希望,讓他明白只要自己朝著目標踏實努力,就一定可以克服目前的困難,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19日第4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挫敗感來襲: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如何調整心態儘量傳遞給孩子積極正向的能量? 承認孩子不是複製品 我接觸過的學困生父母中,不少人都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有強烈的挫敗感。他們從心裡覺得孩子的「失敗」就是他們的失敗,仿佛是他們生產出了一個質量欠佳的產品一樣難受。這種心理在不同學歷背景、不同職業的父母中都存在。
  • 挫敗感來襲,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陳明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有一群父母默默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是那些所謂學困生的父母: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在班上「拖後腿」;經常被老師告狀或叫去談話;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補習班似乎也收效甚微;自家孩子各方面發展似乎都比同齡人要慢一拍……如果「不幸」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需要內心多麼強大才可以不焦慮?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
  • 挫敗感來襲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有一群父母默默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是那些所謂學困生的父母: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在班上「拖後腿」;經常被老師告狀或叫去談話;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補習班似乎也收效甚微;自家孩子各方面發展似乎都比同齡人要慢一拍……如果「不幸」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需要內心多麼強大才可以不焦慮?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如何調整心態儘量傳遞給孩子積極正向的能量?
  • 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需要內心多麼強大才可以不焦慮?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如何調整心態儘量傳遞給孩子積極正向的能量?承認孩子不是複製品我接觸過的學困生父母中,不少人都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有強烈的挫敗感。他們從心裡覺得孩子的「失敗」就是他們的失敗,仿佛是他們生產出了一個質量欠佳的產品一樣難受。這種心理在不同學歷背景、不同職業的父母中都存在。
  • 孩子在學習上產生挫敗感怎麼辦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挫敗感在學習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忽高忽低的成績,給我們帶來壓力。小麗媽媽向我講訴了近期的情況。,家長覺得很容易的事情,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的,看到孩子困難的境地,真正的去感受孩子的艱難跟挫敗。 第二步,鼓勵,表揚正是處於孩子的挫敗感時期
  • 孩子哭訴課程難,跟不上,想退學,家長怎樣面對高一現象?
    昨天,辦公室裡的兩位高一家長長籲短嘆一番:孩子哭訴功課太難了,聽不懂,跟不上,想退學。其中一個就是初中學習還不錯的孩子,現在理科考試成績都不及格,而且還恢復了小學時候啃手指的習慣。想來孩子在學習上的焦慮,已經帶來一些心理問題,亟需家長理智、冷靜地面對,解決。
  •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挫敗感(成就感焦慮篇)
    之前推送的「低水平勤奮」(點擊閱讀)一文,主要解決的是客觀上工作和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然而,治癒了低水平勤奮,並不等於絕對地擊退了挫敗感。換句話說,只要你對自己不滿意,無論外人覺得你多麼有成就、有效率,你依然會感到挫敗。本篇所說的「成就感焦慮」,就是這麼一種外人看來「賤兮兮」、但自己卻深受其害的心理問題。
  • 挫敗感的由來
    其中的「挫敗感」又是一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    發現到這個事情以後,於是開始觀察它,然後慢慢體會到,「挫敗感」也是一種感受,既然是感受,它應該不會無緣無故地自己產生。 挫敗感雖然是從自心的內部生出來的一種感受。不過,它並非單一地,無緣無故地產生。
  • 年入百萬資產千萬,卻有很深的挫敗感:父母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
    她們中,很多是高知分子,年入百萬、資產水平超千萬,卻在子女教育上體會到強烈的挫敗感。  其中,來自杭州的布丁媽媽,令我印象深刻。  她從來沒想過兒子布丁會成績不好——  往上數三代,布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985高材生;自己高考是浙江省文科前50名,老公是浙大的研究生。
  •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拉磨蹭?用成就感代替挫敗感問題就能解決
    當家長想讓孩子做的事和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沒有衝突的時候,自然對於寫作業磨蹭的問題就能解決了。家長要明白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更多的是負擔和任務,和他們看動畫片玩玩具時候的心態截然不同。我們小時候也都經歷過寫作業的階段,大量地重複枯燥的練習題,又或者是根本解不出來答案的題目,各種背誦默寫等等,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會讓孩子感到挫敗感,並不符合內心的需求。
  • 「不陪讀母慈子孝,一陪讀雞飛狗跳」別讓挫敗感毀了你的親子關係
    這種挫敗感自然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如果不及時進行糾正,很有可能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擔心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進步沒有幫助,更會擔心孩子上不了好的學校,以後找不到好的工作,過不上高質量的生活。有研究顯示,只要家裡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父母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挫敗感。
  • 孩子馬上一年級了,可是她沒上學前班,擔心她跟不上怎麼辦?
    如果孩子沒有上學前班,家長很擔心她在一年級能不能學好。家長的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的情況來看,上一年級的同學絕大部分上過學前班,即使沒有上過學前班,家長也會提前教一些漢字、拼音、數字書寫以及計算,真正能做到零基礎入學的孩子少之又少。孩子前期會有些吃力,只要踏實認真,是慢慢可以跟上的,家長需要為孩子打氣。
  • 孩子「輸不起」,可不是小事,都是「挫敗感」在作祟
    ,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面對「輸不起」的孩子家長該如何開導,讓孩子坦然面對輸贏?二、「挫敗感就像一把鑰匙不是這個門的,你永遠打不開的。所以有時候面對問題要冷靜思考。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挫敗感」?挫折感是孩子成長路上需要被培養的一種應對能力。生活中的挫折大大小小,在所難免,孩子用恰當的情緒來面對,才不會被挫折打敗,才能在困境中保持理智的自我。
  • 高一新生如何邁好第一步?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學習新階段?
    但此時,也存在少部分同學由於中考一次的失利,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實際理想水平,機緣巧合進入一所層次相對較差的學校,甚至這所高中學校的層次不如初中學校的層次,這部分同學進入高中極有可能還面臨著內心的挫敗感,對新學校不適應,難有歸屬感,甚至產生與學校老師、同學格格不入的情形
  • 孩子做事情很容易放棄,挫敗感強怎麼辦?
    雲朵老師:做事情幾次做不好就容易放棄,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孩子會存在,在成年人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呢!我經常見很多成年人做一件事情,一兩次沒做好就覺得自己不適合不做了,不敢嘗試了。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挫敗感強」。
  • 孩子不愛學習:如何提高孩子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是很多前來諮詢的家長遇到的難題。厭學叛逆不僅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發展,使孩子產生各種負面情緒,還會破壞父母與孩子長久以來的關係。孩子的厭學叛逆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為什麼出現厭學、逃學行為?
  • 「我們夫妻年入百萬,資產千萬,卻有很深的挫敗感」是高級凡爾賽
    站在客觀角度說:「我們夫妻年入百萬,資產千萬」這是設置新中產階級的門檻,劃分階層,你如果站裡面,不自覺有種身在中產的驕傲,那麼請收下「很深的挫敗感」的戰利品——凡爾賽焦慮。如果你沒達到門檻,向上望高知高薪的中產都這麼努力,沒日沒夜的焦慮,我們憑什麼不焦慮?
  • 孩子學習跟不上,家長應該怎麼助力?
    年初一場疫情的突然來襲,讓學生們的暑假生生延長了幾個月。學校去不了,但是課不能停呀~於是不管是學生、老師、還是家長,都開始了被網課折磨...雖說老師們為了網課的效果都在很用心的準備,但其實大家都明白,比起面對面授課,線上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 可能會造成挫敗感
    ) 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除了給孩子安排各種才藝的學習,還普遍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看得頗重
  •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那是家長沒有找到辦法
    專注帶來的享受感 目標清晰的方向感 及時反饋的快樂感 自己做主的掌控感 下面,我們看看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呢?而對比學習來看,孩子經歷的是流水線式的教育,總有一部分孩子是沒有辦法跟上老師的節奏或者不滿足老師的節奏,比如對於成績好的學生,可能覺得課堂內容太簡單,感受不到挑戰,上課不認真;對於成績落後的孩子,學習帶給他們的挑戰又太大,孩子經歷的都是挫敗,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 所以對於家長,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孩子的難度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