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很容易放棄,挫敗感強怎麼辦?

2020-08-13 雲朵親子教育


本文雲朵老師原創

家長提問:

3歲半女孩,學校要求每個小朋友回家練習穿衣服,她還不熟悉,還不會,但是做了幾下不對,就不做了。

家裡人給她示範,她很生氣,也不高興跟著學。不會的事情就很堅持她自己的方法,要是幾次沒做好,就發脾氣,不做了,別人教她,她會拒絕。媽媽認為這是在逃避,不知道怎麼辦?

雲朵老師:

做事情幾次做不好就容易放棄,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孩子會存在,在成年人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呢!我經常見很多成年人做一件事情,一兩次沒做好就覺得自己不適合不做了,不敢嘗試了。

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挫敗感強」。可以說,這種情況在大部分成年人身上都存在。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認識到,這個現象在3歲半的孩子身上出現那是太正常不過了,不要因此覺得孩子有什麼缺點。

那些「哪怕一開始事情做的不好,最後通過不斷的努力克服了困難的人」,長大後都變成了不起的人。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本身就不容易。孩子出現了挫敗感強的現象,這說明家長需要去研究這個課題了。那麼如何引導幫助孩子呢?

雲朵老師有幾個建議:

1.平時可以多跟孩子講故事。比如,愛迪生試驗了幾千次才發明了電燈的故事,比如曾國藩的故事等等,不需要強求他們馬上能理解並做到,而是讓勵志故事像種子一樣紮根在孩子的心靈,給孩子力量。

2.平時可以分享家長自己的經歷。比如自己以前不會開汽車,是練習了多少次才會的,比如自己以前不會做飯,在工作上不會幹什麼什麼,後來是經歷了多長時間才越來越熟練的。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展示給孩子看自己不斷嘗試的過程。身教勝於言傳,孩子不會聽你說了什麼大道理,而會觀察模仿你的行為。

3.家長平時不要太有功利心,要求孩子做什麼事一定要做到最好。有些事情參與了經歷了體驗了也是人生的財富,對結果看淡一些。

4.還有些平時各方面表現很優秀的孩子,也容易遇到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就放棄,可能跟家長平時的導向有關。讓孩子覺得只有優秀了才會得到家長和老師的喜歡,所以他們做什麼都要做得優秀。

如果有哪個事情讓孩子做起來不那麼順利,那麼他們就寧願放棄,因為擔心萬一做不好了家長老師不喜歡自己了怎麼辦?人的一生都在尋求愛與被愛,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孩子屬於這種情況,那麼家長就要平時多跟孩子不斷的重複:爸爸媽媽愛你是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因為你平時表現很棒,有時候有些事情你做的不好我們也同樣愛你。無論什麼時候對你的愛都是不變的。

不怕失敗,勇於不斷嘗試,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需要一個長期引導和培養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中間還會出現反覆。所以家長不要著急,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有比以前進步的地方,要及時的發現並且給予肯定,也就是正向引導,孩子就會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展,內心越來越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學習上產生挫敗感怎麼辦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挫敗感在學習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忽高忽低的成績,給我們帶來壓力。小麗媽媽向我講訴了近期的情況。,家長覺得很容易的事情,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的,看到孩子困難的境地,真正的去感受孩子的艱難跟挫敗。 第二步,鼓勵,表揚正是處於孩子的挫敗感時期
  • 挫敗感的由來
    這些所謂的「障礙」,本身並沒有「好」和「壞」之分,只是當我們希望取得高分,或者做事情的時候,希望效率更高,事情進行得比較順利,更容易靠近預期的目標時,這些「習慣」就會被反襯出來,全因它與我們的期望不相符。觀察這些所謂的「障礙」,不難發現,它們基本都與智力因素無關,更多的是一些來自情緒和感受上的困擾。其中的「挫敗感」又是一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
  • 挫敗放棄:為什麼無法長期專注堅持投入一件事?
    無論是創業還是個人做事,初期,「堅持」本身比做事更為重要,促使一件事情沒有堅持下去的核心原因基於兩個條件:「獎賞機制」和「挫敗感的應對」。獎賞機制即驅動這件事情得到的結果,獎勵,如果長期投入沒有獎勵,沒有結果,那麼一個人放棄的機率也就比較大,同時「挫敗感」是來源於對事情進行中問題的「處理」。
  • 睿智燈塔-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不管孩子幹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看看這個一會擺弄擺弄那個,總之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事,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苗苗今年5歲半,每次媽媽把新書拿回家,剛一開始苗苗很喜歡,可是,翻兩下就不看了,很多書都是看了兩三遍就丟在一邊了。
  • 孩子做事情總要拖到最後一刻,很讓人惱火?因為你不知道這4個字
    3.1養成拖延的習慣當孩子第一次體驗到,在時間緊迫時才開始做事情,能夠體驗到快感,以及完成任務後,還能享受成就感,他們就會養成習慣。每當要做一些「任務」時,都要拖到最後一刻,惡性循環,仿佛得了拖延症。不論是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上下級、同事間的關係,都會有所破壞,孩子和父母做事情的效率也會受到影響。3.2帶來挫敗感,加重拖延孩子在追求壓迫快感,執行任務時,有一些任務,在孩子的承受能力範圍內,他們可以很好地完成。
  • 父母把孩子照顧得太好,不會讓孩子感到愛,反而只有挫敗感
    比如,孩子洗碗把碗摔碎了,我們說兩句,孩子不服了,解釋原因,甚至是找藉口。很多時候孩子都會為自己的錯誤申辯,討要公平,就好像跟我們爭奪一個權力似的。其實,這是孩子在尋求尊重。因為很多事情孩子不是存心的,是因為太小,能力不足或是技術不嫻熟,並不是存心搗亂。
  • 當你有挫敗感,恭喜你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關注盞盞燈學生C發來消息說高考38套模擬卷太難了,每張試卷做完之後都有很多錯題,都有挫敗感,尤其是不少題型特別陌生
  • 孩子「輸不起」,可不是小事,都是「挫敗感」在作祟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孩子總是希望自己比別人強,這樣更容易獲得身邊人的認可。生活中,家長們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門面」逢人就誇自己的孩子最近獲得什麼獎、孩子最近有參加什麼比賽,把孩子誇得只能贏不能輸,輸了就是打家長臉,然後開始埋怨孩子。這種教育會讓孩子走向極端。成為一個做事極端的孩子。面對「輸不起」的孩子,父母應該花心思去幫助孩子排除這種心理障礙,鍛鍊孩子的心性、面對挫折和失敗都能坦然接受。
  •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10種方法讓孩子恢復耐心!
    一些家長朋友常常說:「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孩子們從小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順利完成一件事。
  • 「媽媽,我不想學了......」試試「情緒療法」帶孩子走出挫敗感
    遇到批評就想放棄,是每個孩子面對困難最初的反應。所以如何幫孩子走出被批評後產生的挫敗感才是關鍵。於是今天我們要通過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來分析孩子被批評後的內心世界以及如何運用「情緒療法」,教會孩子正確應對挫敗感。
  • ​「媽媽,我不想學了...」試試「情緒療法」帶孩子走出挫敗感
    遇到批評就想放棄,是每個孩子面對困難最初的反應。所以如何幫孩子走出被批評後產生的挫敗感才是關鍵。於是今天我們要通過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來分析孩子被批評後的內心世界以及如何運用「情緒療法」,教會孩子正確應對挫敗感。
  • 孩子做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3方法讓孩子做事情有韌性
    「這熊孩子,又不去了!」剛下樓遇到了強媽在抱怨小強不去上跆拳道課了!這不是小強第一個不去的興趣班,最近半年小強換了5個興趣班了,從彈鋼琴到繪畫,從寫作業文,到舞蹈,還就跆拳道課堅持的時間長,有一個多月,可現在他又發脾氣不去了!「張老師,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孩子別做事這麼虎頭蛇尾呢?
  • 容易產生挫敗感?這三招讓你瞬間變自信
    與大多數長期模式一樣,自我挫敗的行為通常源自童年經歷。當受到創傷的兒童得到愛的支持和耐心、有效的引導時,他們往往會形成健康的應對機制。在成年之後,他們往往是擁有復原能力的、自信的和機智的。他們的自我挫敗行為都是相對次要且容易克服的。相比之下,那些缺少愛、被虐待或被忽視的孩子則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和孤獨。還有一些孩子,他們並不缺少愛和關注,但沒有得到恰當的引導。
  • 父母幫孩子做事情,正在扼殺孩子獨立自立的能力,很容易把娃養廢
    一天,老師讓磊磊媽媽去學校一趟,到了學校媽媽發現磊磊由於不會自己脫褲子,情急之下尿在了褲子裡,因為這件事,全家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奶奶反思了自己對磊磊的溺愛行為,表示以後不會幫孩子做事情,而是應該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 做事很容易猶豫,容易失去耐心的5位星座,情緣未盡
    第一位,雙魚座,他們做事很容易猶豫,雙魚座對感情的事也不會放棄,但很容易失去耐心,只要自己沒了耐心別人怎麼說都是沒用的,雙魚座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在自己猶豫不決的時候很有可能被人幾句話影響到
  • 挫敗感來襲: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如何調整心態儘量傳遞給孩子積極正向的能量? 承認孩子不是複製品 我接觸過的學困生父母中,不少人都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有強烈的挫敗感。他們從心裡覺得孩子的「失敗」就是他們的失敗,仿佛是他們生產出了一個質量欠佳的產品一樣難受。這種心理在不同學歷背景、不同職業的父母中都存在。
  • 挫敗感來襲,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陳明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有一群父母默默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是那些所謂學困生的父母: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在班上「拖後腿」;經常被老師告狀或叫去談話;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補習班似乎也收效甚微;自家孩子各方面發展似乎都比同齡人要慢一拍……如果「不幸」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需要內心多麼強大才可以不焦慮?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
  • 挫敗感來襲 孩子學習跟不上 家長如何不焦慮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有一群父母默默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是那些所謂學困生的父母: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在班上「拖後腿」;經常被老師告狀或叫去談話;給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補習班似乎也收效甚微;自家孩子各方面發展似乎都比同齡人要慢一拍……如果「不幸」擁有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需要內心多麼強大才可以不焦慮?面對現狀如何做到既不抱怨也不放棄?
  • 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多半是專注力沒培養好,這樣保護孩子專注力
    單位時間內學習效果更強,學習成績也會比注意力不強的孩子高很多,學習負擔也會更輕。2.鍛鍊孩子的毅力專注力強的孩子做事情很有恆心和毅力,他們願意投入自己的精力去解決事情直至出現結果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他的自信心也會隨之上升。專注力是孩子生下來就具有的能力,但如果後天得不到好的訓練和保護,它是會衰退的,很多小孩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可能就是他的專注力遭到了破壞。
  • 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廢的星座,總是虎頭蛇尾
    有些人很有毅力,認定了一件事就會堅持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有些人做事情卻可能會因為一些困難、挫折,甚至可能會因為感覺事情比較麻煩而選擇放棄,例如這幾個星座的人便是如此,他們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廢,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以至於很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