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日詞典》篡改歷史引公憤 主編之子欲上訴

2020-12-16 搜狐網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九一八等史實被歪曲

  日本駐華使館表示,《新漢日詞典》所作修改不代表日本政府立場

  新京報訊 (記者宋元暉 王佳琳 吳蔚)「我已經決定正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昨天,《新漢日詞典》已故主編尚永清之子尚爾和表示,本報關於該詞典日本版多處出現篡改歪曲侵華歷史和曲解一些敏感問題的報導見報後(詳見本報昨A13版),僅昨天一天,他就看到網民們發了超過500個帖子聲援支持。

  網民一天發500多帖子聲援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引起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搜狐、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都進行了轉載。記者看到其中一些網民還為妥善解決此事、挽回不良影響獻計獻策。昨天一天,網民們發了超過500個帖子聲援支持尚爾和討說法。

  一名搜狐的網民說:「這件事情提醒我們,愛國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孩子,一定要讓他們牢記我們被日軍侵略的歷史事實。」

  一名新浪的網民認為:「關於日軍侵華的歷史事實,我們必須有意識、有組織地把當年的證據收集下來,並妥善保存,為日後在國際上處理這些問題做準備。」

  有網民提出:「這不是尚先生一個人的事,這是所有中國人的事。我們應該聲援他。」

  尚爾和正為打官司做準備

  對於網民們的反映,尚爾和表示非常感謝。

  他說,他昨天也看到了本報的報導,隨後在網上見到了網民們積極發帖支持,「我很感動,雖然這件事不僅僅牽涉到個人,但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還是很感謝。他們的支持和聲援讓我更有信心,將這件事堅持下去。」

  尚爾和說,「暫且不論詞典的版權是否被『買斷』,就算真的被『買斷』,著作權也不存在被買斷的說法。而保護作品完整權和對作品的修改權是一直歸著作權人的。這種行為無疑是侵犯了中國編著者的著作權。」

  尚爾和說,他已經決定正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正在諮詢法律專家做準備,「不為父親、為中國正名,挽回不良影響,我絕不罷休。」

  外交部正進一步了解情況

  「《新漢日詞典》在日本版中所作的修改並不代表日本政府的立場。」昨天,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公使井出先生對比初步表態。

  井出公使向記者表示,他已經知道此事,但是具體的情況他不是很了解,有關文章他也已經交待翻譯翻成日文供他閱讀,關於事實的認定日本使館方面也在核實之中。

  儘管還沒有看到文章的全部內容,但是井出公使表示,他可以給出初步的意見,他表示:出版單位是私人公司,在出書過程中,政府沒有參與,所以詞典中對一些詞條的修改,所代表的意見不能代表政府的立場。

  我國外交部方面也表示,已經看到了本報的相關報導,目前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新漢日詞典日本版被篡改 外交部派專人核實處理
    《新漢日詞典》篡改歷史引公憤 主編之子欲上訴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九一八等史實被歪曲  本報訊 「《新漢日詞典》日本版中多處侵華歷史和一些敏感問題被隨意篡改和曲解、該詞典已故主編之子尚爾和要為父親和中國正名」的事情被報導後,此事立即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前天,中國外交部亞洲司的工作人員輾轉聯繫到在深圳的尚爾和,表示外交部已經安排精通日語的專人負責處理此事。
  • 漢日詞典侵華史在日遭篡改 主編之子要訴諸法律
    《新漢日詞典》已故主編之子尚爾和擬通過法律討說法  新快報訊 《新漢日詞典》日本版中,有多處侵華歷史被篡改。「我已經決定正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日前,《新漢日詞典》已故主編尚永清之子尚爾和作出了上述表示。
  •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九·一八」的侵略行為被篡改成「佔領」,該書已故主編之子怒討說法  《新漢日詞典》(右)和它的日本版第一版(中)、日本版第二版(左)。在該書日本版中,有多處侵華歷史被篡改核心提示  4月9日,69歲的尚爾和向本報披露,在日本發行量很大的《新漢日詞典》,被多處篡改後以日本版第二版出版。
  •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侵華歷史被肆意歪曲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侵華歷史被肆意歪曲   「九·一八」的侵略行為被篡改成「佔領」,該書已故主編之子怒討說法   核心提示:   4月9日,69歲的尚爾和向本報披露,在日本發行量很大的《新漢日詞典》,被多處篡改後以日本版第二版出版
  •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九一八等史實被歪曲
    「九·一八」的侵略行為被篡改成「佔領」,該書已故主編之子怒討說法  在該書日本版中,有多處侵華歷史被篡改  核心提示   4月9日,69歲的尚爾和向新京報披露,在日本發行量很大的《新漢日詞典》,被多處篡改後以日本版第二版出版。
  •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侵略被改成「佔領」
    「九·一八」的侵略行為被篡改成「佔領」,該書已故主編之子怒討說法  《新漢日詞典》(右)和它的日本版第一版(中)、日本版第二版(左)。在該書日本版中,有多處侵華歷史被篡改  核心提示  4月9日,69歲的尚爾和向本報披露,在日本發行量很大的《新漢日詞典》,被多處篡改後以日本版第二版出版。  被篡改的內容包括,把原書中「九·一八事變」釋義中的「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等字樣,篡改成「日本軍」、「佔領」等。
  • 外交部派專人核實處理新漢日詞典被日篡改事件(圖)
    《新漢日詞典》(右)和它的日本版第一版(中)、日本版第二版(左)。在該書日本版中,有多處侵華歷史被篡改  「《新漢日詞典》日本版中多處侵華歷史和一些敏感問題被隨意篡改和曲解、該詞典已故主編之子尚爾和要為父親和中國正名」的事情被報導後,此事立即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前天,中國外交部亞洲司的工作人員輾轉聯繫到在深圳的尚爾和,表示外交部已經安排精通日語的專人負責處理此事。
  • 《新漢日詞典》遭篡改 外交部正進一步了解情況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九一八等史實被歪曲  日本駐華使館表示,《新漢日詞典》所作修改不代表日本政府立場  新京報訊(記者宋元暉王佳琳吳蔚)「我已經決定正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
  • 日駐華使館稱篡改《新漢日詞典》非政府立場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日駐華使館稱篡改《新漢日詞典》非政府立場   《新漢日詞典》在日遭篡改 侵華歷史被肆意歪曲  日本駐華使館表示,《新漢日詞典》所作修改不代表日本政府立場  新京報訊 (記者宋元暉 王佳琳 吳蔚)「我已經決定正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
  • 《新法漢詞典》App推出 數位化推動詞典「革命」
    資料圖片上海譯文出版社日前宣布,將於8月16日推出首款App(應用軟體)《新法漢詞典》。這些都是《新法漢詞典》App提供的服務。再設想一個場景:走在異國他鄉,看到街邊不認識的詞,手機拍一下,應用軟體就會自動翻譯成需要的語言。有這樣的軟體,你還會拿著笨重的詞典一頁頁翻嗎?「應用軟體的互動性和便捷性,是紙質詞典無法比擬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朱亞軍說。上海譯文出版社兩年前就開始詞典的數位化工作,《新法漢詞典》App是首批主要成果。
  • 【天外資訊】漢日大詞典終稿審稿會在我校成功舉行
    8月14-21日,「漢日大詞典終稿審稿會」在我校舉行,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
  • 《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外召開
    鄭浩瀚 攝12月28日上午,《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會議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詞典出版方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該詞典由我國著名詞典學家、法國語言文學研究家、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黃建華教授擔任主編,該校文科基地詞典學研究中心參與組織實施,國內外諸多專家、學者參與編輯、審訂工作。該詞典收詞11萬餘,約700多萬字,歷時16年編纂出版,是目前我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詞典。
  • 《漢法大詞典》出版 收錄房奴、微信等詞(圖)
    鄭浩瀚 王輝 攝  「罹癌老教授終圓『詞典夢』」追蹤  還記得今年教師節南方日報獨家報導的罹癌老教授終圓「詞典夢」的故事嗎?廣外罹患癌症的八旬老教授,編了16年的大詞典終於出版了(詳見南方日報2014年9月10日A03版)。  28日上午,《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
  • 追憶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
    新華社上海7月28日專電 題:不做大師,甘為「匠人」——追憶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新華社記者孫麗萍28日13時39分,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在上海病逝。歷時15年、由他主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完成並舉辦首發儀式。面對讀者,陸谷孫先生笑言,自己現在只能說是「亞健康、勉強健康,還過得去」,重任已卸,該在家中養老了。他還教給讀者一個挑選「好詞典」的「秘訣」:查10個詞,書中有十之八九,就非常有用了;如果只有十之二三,就別買了,形同雞肋。看似平淡的經驗,其中卻濃縮了陸谷孫先生40餘年的人生時光。
  • 世界首部俄漢對譯音樂術語詞典問世
    本報8月24日訊(記者田慧)由臨沂師範學院副教授彭程主編的《俄漢·漢俄音樂術語詞典》正式出版發行。該詞典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首部俄漢對譯的音樂術語詞典。
  • 傳統工具書試水數位化 新法漢詞典APP問世
    上海譯文出版社、外研社將《新法漢詞典》《現代英漢漢英詞典》數位化。製圖:張芳曼  本報  8月中旬,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在蘋果和安卓系統上推出《新法漢詞典》手機軟體,向工具書的數位化出版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 有道漢藏詞典和他的夥伴們
    2015年1月,「有道漢藏詞典」推出了試用版,4月15日正式上線,三天內在有道客戶端的頭圖點擊量為160萬,分享到社交媒體超過5萬次。在「4·25」尼泊爾地震中,詞典將地震救助信息放置於首頁,受眾瀏覽超過1000萬人次。截止到2016年12月,超過350萬用戶下載過有道漢藏詞典的數據包,累計查詞次數近800萬次,平均每天的用戶數近3000人。
  • 中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大詞典》正式出版
    原標題:中國自主編纂的最大規模《漢法大詞典》正式出版  新華網廣州12月28日電(記者周強 王厚啟)歷經16年編纂,中國首部自主編纂的詞條最多的《漢法大詞典》28日正式出版。專家表示,該詞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尚無大型漢法詞典的空白。   《漢法大詞典》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28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
  • 《新法漢詞典》將推應用軟體 傳統工具書試水數位化
    上海譯文出版社、外研社將《新法漢詞典》《現代英漢漢英詞典》數位化。   製圖:張芳曼   8月中旬,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在蘋果和安卓系統上推出《新法漢詞典》手機軟體,向工具書的數位化出版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如今,通過網絡詞典、手機應用軟體等方式,用戶就能輕易查詢外語單詞。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眾多軟體應用中,難覓《新法漢詞典》這樣的正版工具書軟體的身影。
  • 瓦西裡耶夫歷史研究的重點,世界上首部按字形檢索的漢俄詞典誕生
    瓦西裡耶夫提出了自己的漢語詞典編寫原則,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按字形檢索的漢俄詞典。瓦西裡耶夫提出的漢字編排系統的特點在於詞典中的漢字依照語音進行分類。他認為漢字的實質是其語音部分,而非部首語音相同的漢字被歸為一組,另一種發音的漢字歸到另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