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車削過程中的震刀很常見,一般表現為:零件出現不均勻而且粗糙的表面,同時還伴隨著刺耳的聲音,外形尺寸不穩定等等……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常見的問題,我們不得不了解這個問題的根源:共振點
維基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
共振點(聲學稱為共鳴)是指當一種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底下,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此些特定頻率稱之為共振頻率在共振頻率下,很小的周期驅動力便可產生巨大的振動,因為系統儲存有振動的能量當阻尼。有很微小的機會,共振頻率大約與系統自然頻率或稱固有頻率相等,後者是自由振蕩時的頻率。
在之前的視頻裡,我們用音叉和桌球,來為大家展示共振對振動幅度影響。
在正常的切削環境裡,主軸的轉速保持穩定,振動的頻率和幅度也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隨著振動頻率的提高,振動幅度也會相應增加。
最明顯的例子是:
在某些斷續車削加工的環境裡,隨著主軸轉速的升高,不僅不會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相反,會讓表面更粗糙。
在這個例子裡,增加轉速就相當於增加了振動的頻率;粗糙的表面意味著刀具在接觸工件時,圓周上的接觸點產生了細微的變化,同時也說明振動的幅度已經被放大。
這並不是意味著,增加振動的頻率就一定會明顯增加振動的幅度。只是這個結果在激發了共振的條件下,才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從本質上來說,要想保證零件有穩定的粗糙度,就是要維持穩定的振動幅度。讓產生的振動遠離共振的頻率,不再增加振動的幅度。
如果迫不得已,縮短共振發生的時間,也會對控制振動幅度有積極的影響。哈斯車床的特有功能SSV(主軸轉速浮動),利用變化的轉速,縮短共振發生的時間,從而達到改善粗糙度的目的。
SSV(主軸轉速浮動)的實際切削效果
以及影響因素請參考以下視頻
End
來源:哈斯數控工具機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